《我知道谁杀了我》影评10篇
《我知道谁杀了我》是一部由Chris Sivertson执导,琳赛·洛翰 / 斯宾塞·加雷特 / 朱莉娅·奥蒙德主演的一部犯罪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知道谁杀了我》影评(一):影片详解
青春漂亮的奥布里·弗莱明(林赛·罗汉饰)是一个令很多同龄人羡慕的女孩。她家境优裕、聪明貌美,且前途无量。眼下,大学在读的她更是在轻松的学习生活中企盼着自己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她所居住的平静小镇,似乎也时刻在为这个幸福的女孩祝福着。然而,令所有人都无从想象的是,灾难在这一天从天而降。奥布里·弗莱明被一个恐怖的杀人惯犯绑架了。在经受非人的待遇和种种痛苦的折磨之后,奥布里终于设法逃出了杀人犯的魔窟。虽然成功逃脱,奥布里·弗莱明却付出了大
正当奥布里·弗莱明在医院中恢复知觉,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眼前这个受尽折磨的女孩竟然大声的呼喊“自己不是奥布里·弗莱明”,而叫达寇塔。虽然,她表现出完全不同于奥布里的种种行为和姿态,但医生还是对其非常怀疑,认为这仅仅是女孩儿在经过精神上的惊吓和肉体上的折磨之后所带来的后遗症所致。但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在种种不利的情况下,这个名叫达寇塔的女孩只得孤身奋战,拼尽性命也要救回依然在杀人狂魔手中饱受折磨的奥布里·弗莱明。达寇塔到底是何许人?她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抑或她只是奥布里·弗莱明心中幻想出来的人物……
新塞勒姆一个宁静的市郊小镇,因为一个名叫“蓝人”的连环杀手的嗜血正经历着动荡,所有的镇民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这名杀手有着特殊的癖好,只绑架、折磨年轻的女孩,他会囚禁她们长达几周的时间,当新鲜感消失之后,再用残忍的手段杀死她们……
“蓝人”的下一个目标,锁定在了奥布里·弗莱明身上……虽然奥布里大学还没有毕业,却已经是小镇上家喻户晓的天才钢琴演奏家了,她的另一个爱好是写作,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未来作家。没有人说得清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就在奥布里和几个朋友出去游玩的那个夜晚,她再也没能回家,成为了连环杀手的新猎物。
日子在所有人的焦虑中嘀嘀嗒嗒走过,奥布里还是没有一丁点的消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FBI特别派遣了专案组寻找凶手的线索,然而他们却只能泄气地认为,奥布里生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然而,命运就是一个爱捉弄人的家伙,几天后的一个夜晚,就在所有人都放弃了寻找的希望时,奥布里却突然出现在一条废弃的公路旁,深度昏迷,衣服破败不堪,身体伤痕累累……一个过路的司机发现了她,并把她送进最近的一家医院进行抢救。被女儿的失踪弄得筋疲力尽几乎发疯的苏珊和丹尼尔赶到医院守护在奥布里的病床前,但由于她仍然处在昏迷中没有恢复意识,他们只能看着女儿脸上的伤口暗暗抹泪。
终于,奥布里悠悠醒转,然而她说出来的话却震惊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她说自己是一个低档酒吧的脱衣舞女郎,名叫达科塔·摩丝,从没有听说过奥布里·弗莱明这个名字。从医生到FBI探员到奥布里的父母,都认为她是因为受到了太大的刺激,导致神经错乱,意识失常,只能通过休息和治疗慢慢恢复她的记忆了。
然而,这个奥布里伤愈搬回她父母位于郊外的家之后,却仍然坚持自己并非他们认为的那个人,尽管她身体上那些古怪的伤口,和之前死于“蓝人”之手的受害者惊人的相似……FBI探员终于在奥布里的电脑里发现了一个线索,那是一个短篇故事,讲述的就是一个女孩和她的假想朋友达科塔的历险,然而,这篇文章不但没有解开所有的谜题,却让一切更加复扑朔迷离了。
这边,达科塔也询问苏珊,自己有没有可能是奥布里的双胞胎姐妹?苏珊将自己怀孕时照的B超拿给达科塔看,里面清晰地显示她的子宫中只有一个胎儿……迷茫加恐惧,巨大的压力让达科塔神经紧张,她开始看到幻觉--有一个看不见脸的恐怖男人正在慢慢杀死他的猎物。最终,达科塔决定先把自己真实身份的谜团放到一边,因为她首要的任务是保护自己不受“蓝人”的伤害,而且她还要协助警方捕杀那个凶残的杀人犯。
★关于导演:愈年轻,愈恐怖★
年纪轻轻的本片导演克里斯·斯威特森可以说是电影业的新手。但在进入好莱坞的短短几年里,却接连拍摄了几部品质不错的恐怖以及喜剧类型片。四年前与同行联手执导的《工具箱杀手》(Toolbox Murders: As It Was)虽名气不大、影响不广,但在部分喜爱恐怖类型片的影迷们当中以及导演圈子中却小有口碑。两年后,他又自编自导了《迷失》(片名与风靡全美甚至全球的美剧一字不差)。这部借助了电视剧同行名头的小预算恐怖片大大展现了导演克里斯·斯威特森对恐怖类型片的独到理解。他运用别样的镜头语言和画面风格为观众讲述了别样的恐怖故事。使自己渐渐融入了新一代欧美恐怖的潮流当中。尤其是近年来接连推出《电锯惊魂》系列、《隔山有眼》系列、《客栈》系列等一批优秀恐怖片的年轻导演更是带动了这股潮流的奔涌向前。相信,克里斯·斯威特森在“前辈”们的努力拼争下,在自己不懈的努力下,同样能为喜爱恐怖电影的粉丝们奉献又一部精彩纷呈的电影作品。
★关于主演:绯闻小天后的恐怖故事
好莱坞小天后林赛·洛韩的加盟,无疑为这部成本低廉的恐怖电影增色不少。这位无论是绯闻还是明星气质都能达到号召百万甚至更多粉丝的好莱坞青春女星掌门人,眼下已然放下了许多曾经困扰自己的恶习,打算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并坚持在大银幕之上有一番作为。想当年在一举成为电视童星之后。这个极会塑造自己的小女孩儿,便大举进军好莱坞电影舞台。并接连为影迷们奉献了诸如《辣妈辣妹》、《贱女孩》、《疯狂甲壳虫》等青春靓丽的影片,且每部影片皆反响不凡。因此,歌坛小天后迅速在影坛上位,成为更多年轻人追捧的偶像。不过近几年,林赛·洛韩也在积极拓宽戏路,比如新片《乔治亚法则》,她就出演了一个问题女孩,演技颇受考验,可以算她一次转型尝试。而在本片中,她初涉悬疑惊悚类型,一人分饰两角,饰演一个坚强女性,难度颇大,但显然她和导演的合作颇为默契,导演克里斯·斯威特森对于林赛·洛韩的表演十分满意。
【影片简评:暴露加恐怖等于票房】
倘若有部分影迷不是怀着粉丝的心情去影院追随心中偶像的话,恐怕还是会有为数众多的观众期待着林赛·洛韩在影片中更加激情畅快的出演。作为影片的主打林赛·洛韩,这位童星出身的小美女,显然近年来绯闻比电影还多。作为好莱坞新一代派对女星,本片中,按照导演克里斯·斯威特森的要求,林赛·洛韩开始了自己在好莱坞大胆的出演,虽然此人早在进入影坛的那一刻起,个人的私生活就算不上什么检点,但是在大银幕之上如此性感且大尺度地外露示人却也不多见。当然,这显然也是这部影片的最大卖点。相信,很多人都会陶醉于这位小天后的那段激情钢管舞之中。
总而言之,作为暑期档群雄逐鹿之中,小得可怜的恐怖类型片,该片同样有着很大的卖点。先是影片的故事性极为明显,不但有抓人眼球的层层悬念,还有每个男性甚至女星观众都期待的性感美女,这两样都是颇具“爆米花”质感的。其实本片的悬念并非想象的那样复杂,至少可以等同于《蜘蛛侠》等大型故事的档次。情节设置简单、人物也较为单纯、数量更是有限。因为悬念过于简单,所以观众在影片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能猜出剧情来。然后,故事就有悬疑走向了看美女英雄孤军奋战。其实,双重人格或者是两个同样长相的人之间发生的悬疑故事,早就是用烂了的桥段,但也确实是制造戏剧效果的有效手段,关键看导演怎么将悬念保持得更久,怎样能让观众持续消耗手中的爆米花。
【关于影片】
缘分,往往源于“一见钟情”。制片人小弗兰克·曼古索(Frank Mancuso Jr。)第一次阅读《双面疑杀》的剧本时,就知道这个故事蕴含着与众不同的力量,立刻就被其中那些独特的论点所吸引,从其他众多剧本中选中它成为自己制作的下一部作品。确实,曼古索在电影工业已经度过了将近30年的职业生涯了,他曾经制作过的影片涵盖范围非常地广泛,从《十三号星期五》到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的国际间谍片《冷血悍将》……而他也从中总结出了一些职业化的“潜规则”:在选择一个值得被拍成影片的好故事时,最好相信自己的本能和直觉。曼古索说:“我总是不停地问自己,‘我想不想看到它在大银幕上是个什么样子?’当我第一次读到《双面疑杀》时,看到了一个以前不曾见过的故事,这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吸引力,内容也引人入胜,它真的征服了我。”
既然确定了这个故事有绝对的价值和特质被搬上大银幕,那么小弗兰克·曼古索的下一个步骤就是为它寻找一个合适的导演,这时候,有个人影突然蹦进他的脑海里--克里斯·希沃特森,一个对于电影观众来说相对陌生的名字。希沃特森的导演处女作《迷途》(The Lost)是对一个魅力超凡的隐士最直白的描述,不但在电影节的巡演上广受好评,还由此引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战。曼古索表示:“我在看《迷途》的时候,对希沃特森产生了一种由衷的佩服之情,他在制作这部影片的时候,肯定只用了非常少的钱……我知道自己找到了属于我们的导演。”而曼古索第一次见到希沃特森时,两人就《双面疑杀》展开了非常激烈的讨论,曼古索对希沃特森单就这部影片所制定的导演视觉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回忆道:“我马上就感觉到,希沃特森是真的想做《双面疑杀》的导演,而且像我一样被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他对这个故事似乎有某种特殊的感觉和天分,能够将它拍成一部超越类型片的优秀作品。”
如果你看过《迷途》的话,就会知道克里斯·希沃特森是那种对探索人性的黑暗面非常感兴趣的导演:“前面已经有太多的例子了,大多数惊悚类题材的影片中所介绍的角色都是非常平面化、非常苍白无力的。而《双面疑杀》却完全不一样,它是由角色来推动剧情的发展的--这是我在阅读剧本时发现的最重要的一点……当我读到一半的时候,就在奥布里突然声称自己是达科塔的那个部分,我也跟着困惑了,达科塔可能是我见过的最吸引人的一个角色了。”
【双面娇娃】
编剧杰弗里·哈蒙德(Jeffrey Hammond)亲口承认,《双面疑杀》那复杂、不安的情节的灵感来源于很多不同的原始资料,包括他孩童时期记忆中听说的一些事情、以及最近的一些亲身经历。就拿连环杀手“蓝人”使用的由玻璃制成的杀人工具为例,这个想法就是在剧本快完成时突然跳进他的脑子里的:“我还记得那是我从墨西哥往回赶,正好有一辆机场大巴刚刚起步,于是我背着行李狂追……我的包包里带了两瓶龙舌兰酒,后来我左脚绊右脚摔了个大跟头,随即听到瓶子破碎的声音--当时我就想,那可是价值80美元的龙舌兰啊,就这样没了。当我站起来的时候,吃惊地发现自己的胳膊血流如注,原来在我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竟然被碎玻璃给割伤了。我又在丹佛机场多待了一个小时,在急诊室里对伤口进行了处理和包扎,然后就飞奔回了家,把‘玻璃武器’加到了剧本之中。”
杰弗里·哈蒙德还表示,剧本中连环杀手这个角色,应该既能提高故事的悬疑程度,还能制造恐怖效果:“我需要找出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在整个故事中都尽可能地将这个凶手伪装起来,让观众没办法认出他的真实身份。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观众都喜欢对‘谜团’进行猜测、类推,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所以我希望作为角色之一的连环杀手,是影片中最难以辨认的人物,这样才能让故事充满可怕的气氛。”
导演克里斯·希沃特森对这个剧本似乎有着与杰弗里·哈蒙德相似的感觉,他先让《双面疑杀》能够呈现的画面在自己的想象中慢慢播放……最终,他决定用两种对比鲜明的颜色--蓝色和红色来区分奥布里和达科塔所涉及的环境。小弗兰克·曼古索说:“在我和希沃特森的第一次会面中,他就说过类似的想法,只是当时考虑得还不成熟,他的意思是将和达科塔有关的一切都弄成红色,从长袜到唇膏;奥布里则是由各种不同形状的蓝色包围着。这样能够帮助观众很快就意识到,在银幕上出现的那个有着一样面容的人,到底是奥布里还是达科塔。”
克里斯·希沃特森对此的解释是:“我非常喜欢那种通俗的大众色,所以在这部影片中,我将它运用成一种主题式的工具,让它可以对我们的大脑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当然,我的目标并不是想让观众在离开电影院之后,不停地讨论这个颜色意味着什么、那个颜色意味着什么……这里只提供了一个下意识的线索,让观众能够感受得到变化的发生即可。”希沃特森特别举了一个例子,也就是影片中林赛·洛翰的角色第一次在道边被发现时的情形,随后她被送进了医院。当时她穿的是蓝色的长外衣,躺在蓝色的床单上,但是当她清醒后坚称自己是达科塔而非奥布里时,蓝色开始消失,红色悄悄地混入。当她出院的时候,穿着打扮方面已经完全换成了红色。
对于美工设计师杰瑞·弗莱明(Jerry Fleming)来说,克里斯·希沃特森的视觉想象力是一个充满丰富的细节的神秘世界:“我与这么多导演合作过,希沃特森绝对称得上是其中最有创造力的一位,他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因为他的大脑永远在高速地运转着,他是真的关心角色、关心剧本、关心细节。”
而影片中有演员一人分饰两角,对美工组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克里斯·希沃特森说:“像林赛·洛翰这样经验丰富的演员,同时以两个身份出现在一个故事中,并不存在表演方面的障碍,反而是游刃有余。但是由于拍摄日程表安排得非常紧张,所以即使是那种只需换换衣服和化妆就能转换角色的简单方式,在片场仍然得像打仗一样争分夺秒……即便是这样,如果这一天的拍摄工作涉及到林赛·洛翰的两个角色的话,当天的计划多半是完不成的,需要半夜再进行补拍。所以在片场中,最忙碌的身影,永远属于我们那可亲、可信、可敬的美工们。”
【精彩对白】
Aubrey Fleming: She always felt like half a person. Half a person with half a soul. Sometimes if she dreamed hard enough, she would bring the two halves together.
奥布里·弗莱明:她总是觉得自己只能算是半个人,拥有半个灵魂。有的时候,如果她在梦中使劲地努力,也许可以将两个一半的灵魂,合二为一。
Dr. Summerly: In stressful situations the brain - understandably - finds ways to cope with the trauma being inflicted on the body.
萨莫利医生:在一些非常紧迫的环境下,大脑就会进行自我保护,用一种可理解的方式来消除身体上的伤害。
Dakota Moss: I could handle creepy guys. This guy was different.
达科塔·摩丝:我总是能处理好和那些可怕的人之间的关系,但这个男人是与众不同的。
Dakota Moss: Maybe that's why ghosts are restless. Because there's nothing left of what they were except pain.
达科塔·摩丝:也许,这就是鬼魂没办法得到安宁的原因,因为对于他们来说,除了痛苦,什么也没留下。
Dakota Moss: Why does he want to kill me? Who am I to him? Who am I?
达科塔·摩丝:为什么他想杀死我?对于他来说我是谁?我到底是谁?
《我知道谁杀了我》影评(二):属于美国本土的giallo影片
我知道这是金酸梅N项获奖影片。
我也知道它的IMDB分数究竟有多低。
但是这不能阻碍作为个人的喜好,至少在我看来它是一部满分作品。
因为它至少跳脱了美国惯用的几种恐怖片类型框架,是本土slasher电影融合
意大利giallo电影的有力尝试。
披着slasher的外衣塑造的本片,竟完全跳脱了所谓的美式范儿的框
架,它没有《月光光心慌慌》的小巧精致,也无《猛鬼街》那看似气势磅
礴的魔幻主义外衣,它在各个方面都没有做到最好,但也绝没有想要做到
最烂,它甚至不像是一部传统的好莱坞恐怖片,slasher上没有做足充
分,解谜的感觉又完全与阿加莎式等传统推理不一样,是带有超自然因素
作为媒介的,但并没有故意做到精确到一丝不苟。因此它的结尾并没有让
你感到又多意外也没有让你感到很紧张,就好像你又看了一部类似与《坦
尼布丽》,《神猫九尾》和《蝎尾凶杀案》那样总觉得不咸不淡的意大利
作品,这也正是giallo电影中大多给人的一贯映像,色彩极度考究但对演
员的拙劣演技却毫不追究的异色化处理方式却使得本片别具一格,与通常B
级片粗糙的运作镜头及色彩掌控方式不同的是,片中拍摄手法有粗糙化处
理但是用色上却苛刻到了令人发指的境地,就像早期的Dario Argento和
Mario Bava一般技术狂。本片有着庞大的现实线索和精神分析线索,连
环杀人,神秘的双胞胎心灵感应,超自然因素的介入。在剧情上纵然没有
像《深夜止步》那样严谨到可怖,但是在多元化主题的介入上却没有一处
冷场的地方。其实在我看来,影片中凶手是谁,以及女孩就是一个人还是
两个人这些问题一点也不重要了。
1:“蓝手套”有效地和giallo影片中的黑色手套相区别是亮点
2:蓝色和红色来强烈区分奥布里和达科塔所涉及的环境。giallo中惯用
的强烈色彩处理方式。
3:类似与超自然感应的方法,Dario Argento在《神话》以及《深夜止步》中画龙点睛的运用。
4:凶手揭秘后死亡过程的简单化处理,不注重搏斗过程只关注前面解谜过程的处理方式也是giallo影片中习惯体现的。
《我知道谁杀了我》影评(三):《双面疑杀》--→“红”与“蓝”的俩魂歌
写于2008-01-20-23:24
借题“同卵双胞胎”总能编出不少新异奇趣的故事,小时候看的成龙喜剧《双龙会》就是,至今记得那些港式的搞笑片段和随后我按捺不住的开怀笑声。。后来一部由“珍西摩”一人分饰姊妹俩的《代罪羔羊》更是成为我年少记忆中无法抹灭的挚爱经典(当年的“力士国际影院”播出,我的最最最爱啊!!),前两年看的《两生花》里---基耶斯洛夫斯基巧妙地将“孪生感应”纵向延伸、通过“双面维洛尼卡的双重生活”严肃+尖锐地探讨了“存在与孤独”这一深刻主题。
这一回的《双面疑杀》唱的是红与蓝的双重奏。。导演的表现手法很直接---透过那些红与蓝、交替出现的光影在不同的时空里、女主角的“人格”也随之裂变、直到许多证据说明其并非“人格分裂”而是确有两人且属孪生!红色的钢管艳舞娘和蓝色的学生钢琴手、一个是放荡的风尘女、一个是温和的乖乖牌。。同样的青春姣容、跃动着红与蓝相异节奏的心跳~~
在DAKOTA感应到Aubrey提示的线索“蓝色奖章”后,那一刻我对凶手是谁也有了底,而最后的结果证明我是对的!到底没白看那么多探案片啊。。
琳赛洛翰的表演还是不错的,让我对负面NEWS缠身的她有“刮目相看”之感~~
最后必须提到的是本片的“特效”---相当之好!我是指拍摄DAKOTA单侧手脚被截肢后的那些镜头,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里没有发现其他片里常见的“破绽”如鼓起的衣服---里面是演员被叠着藏起的小胳膊小细腿。。这个剧组的特效甚至“野蛮”的让截肢后未装假肢的DAKOTA穿上小小的吊带背心和短裤---众所周知,在那种穿着下是无法藏匿小XX小XX的,我又要重复了、但---他们到底做了什么?还是电脑特效吧?OMG~~U GOT ME!
《我知道谁杀了我》影评(四):《双面疑杀》,以烂片的名义
2008年金酸梅最差电影奖;最差女主角;最差女配角;最差搭档;最差翻拍或模仿;最差导演;最差剧本;最差以恐怖电影为借口影片。一个被定义为R级悬疑恐怖大片的电影,一个野心勃勃融入了众多元素的电影,然后是一个因为说它烂所以说它烂的电影。
其实它也不能算是个烂片,不过是有点太热闹了,以至于不知所云而已。比起同样作为08年金酸梅最差电影的《我盛大的同志婚礼》,我觉得后者只不过是有点无聊。它其实该是个好剧本,里面讲到了变态连环杀手,讲到了DNA和精神分析,讲到了恐怖暴力至深的胆寒,讲到了强制与他人身上的扭曲感情,当然还有艳舞和明星噱头。这是一个很有讲头的故事,两个女孩一个文静甜美一个艳丽坚强,我们到底是谁?一个神秘凶残的变态杀手“蓝人”,他到底是谁?到底是谁在威胁我的生命?周围人的怀疑到底是什么?到底是双胞胎的精神感应,还是共同体的人格分裂?它是个悬疑片,有点可惜是凶手并不神秘,藏得不够好不够深,所以虽然处处都是恐怖的造势,结局的时候却没有“原来如此”的惊喜。它是个恐怖片,色度的构想很好,一蓝一红的色调对比,浓艳,夸张,神秘,就是有点过饱和。它是个暴力片,注射兴奋剂感受玻璃切割肢体的痛楚和恐惧,只不过断胳膊断腿这种元素我一向不怎么喜欢,所以我从来不看《Saw》系列。其实这部电影可以详略得当,叙述的有疏有密就好了,什么都不想放弃,任何能让人精神兴奋的元素都不放弃,看到最后就会累。
金酸梅当然不权威,永远没有最权威的电影奖评,也没有最权威的影评,只有自己的喜好最权威,其他统统不care。看过那么多电影,一般情况下我不会轻易说“这部电影真烂!”,除了《吸血鬼女王》,《吸血惊情四百年》和《龙之战争》,这三部非常倒我的胃口,我不管其他人怎么说。其实如果单纯看这部电影,不算可以列为我极度讨厌的类型,只不过以烂片的名义,说什么都要可以找它的毛病了。它当然有很多毛病,女主角毫无演技可言,故事叙述混乱,变态杀手的动机牵强变态的也不够彻底,色情场景目的不堪,悬疑因素功亏一篑基本被动猜测……但是如果你这么想:忍受前半段的血腥和可疑的视觉恐怖之后,在后半段跟着争论猜测奥布里和达科塔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然后看完之后跟别人争执谁的猜测才是对的而对方是脑残……这样想,或许这个电影还是很有看头的。结局据说是交代清楚了,暗示和线索也给了一大堆,但是怎么看都觉得似乎怎么解释都对。
我只能说,它是个失败的悬疑电影,其他的元素还算不错。一部悬疑片,它的所有悬疑元素到最后必须要观众刻意寻找原因去解释,这种牵强,不仅仅是不自然而已。会引起很多猜测和争论的不一定是疑点精彩,也有可能是疑点模糊。
关于它的直译名字《我知道谁杀了我》,我瞬间的印象是秀才的“究竟是谁杀了我?而我又杀了谁?!”……其实到最后我们知道谁杀了她,只不过不知道她到底是谁而已。
《我知道谁杀了我》影评(五):林赛和我,得到与失去~
电影的封面做的还是多有意境的,一个肉身的双重灵魂——红色的未尽与蓝色的完满,可以看出这部美国经典惊悚片的内核还是有那么点点的。但是,林赛的妖而不娆的钢管舞、和那个男的莫名其妙的床戏,却表露出美国电影深入骨髓的实用主义气质,只记得,林赛背后骇人的脊椎骨……
林赛这个姑娘,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可爱童星,也是网络时代被全世界消费的IT GIRL符号。童年时,林赛是叱诧风云的明星、一呼百应的偶像;成年后,吸毒、私生活混乱、同性恋、双性恋、酒驾、偷窃……林赛的名字和所有不堪的行为紧密联在一起……
林赛在娱乐圈初露峥嵘的时候,我还傻乎乎地背着书包,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上,因为要去幼儿园而黑丧着脸;还是用一个棒棒糖就能哄住不哭的、用五颜六色的皮筋扎着朝天辫儿的小丫头。
林赛在娱乐圈如日中天、一呼百应的时候,我快乐的在小学读书,已经在老师的教鞭之下学会了上课不要说话、手要老老实实地放在桌子上听课,因为成绩好初尝了父母、老师的无限关爱与偏袒。
林赛开始各种主流意义上的“堕落”之时,我也开始了短暂人生中痛苦的中学时代,终日在寄宿学校里埋头苦读,脑子里只能装得下成绩、考试,懵懂的爱情、纯洁的友情、自我价值的探索……悲哀地像没有发生过。
现如今,林赛在一片质疑声中参演了玉婆的传记片,而上了大学的我仍然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平淡或者疯狂的青春岁月总会过去,是时代、是国家、是家长、是社会成就了我们生活的大环境,大多数人只是按着常规的轨道生活,想要突破常规,就要承受常人鄙夷的议论和身边人叹息的声音。想要得到、就会失去,就算你是上帝的宠儿也不能例外。
《我知道谁杀了我》影评(六):正当理由
当人们遇见一件感情上无法接受的事情之后,肯定会理性的对自己做一个解释。《双面疑杀》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一个品学兼优的小女孩A,被连环杀手卸去一条腿一只手,被人发现在大街上。当她醒来后竟然拒绝承认自己是A,而是认为自己是一个在俱乐部跳舞的舞女B。她想象自己跟A之间有某种生理上的联系,所有加诸于A身体上的伤害都在她的生活中渐渐显露。洗澡的时候莫名其妙就断了指头,早上醒来发现没了一只手加一条腿。满床的鲜血,无法抑制的尖叫,所以不难解释当她在医院醒来的时候只是难过的看着自己残缺的身体,却又有点冷漠的说,我不是A。
其实刚开始看这部片子,是当作惊悚片来看的。琳赛罗汉算的上是我喜欢的美女。不过很多人似乎都不喜欢这片,说是烂片子,烂女主,烂剧情。不过是理解方式不同罢了。看电影前稍看了些影评,很多人讲说,这部是讲双胞胎之间的感情的,凶手是钢琴老师之类云云。看完电影总觉得不够确切。于是开始浪淘沙般的为自己对此的反应找一个合适的解释。于是就发现了人格分裂之说。很好,我喜欢这个。
如果把影片理解成,A不能接受自己没了手脚,于是将自己幻想成另一个人B,而这个人只是刚好承受了跟A一样的身体虐待。被幻想出来的B要在这个精神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所以不断的说服别人跟她一起去拯救A,所以钢琴老师所代表的凶手出来了,所以陪她一起去救A的爸爸死了,所以屋子旁边的警察始终都没有出现。好像影片里的情节都串联在一起了。所以我心里的电影也得到了升化,不过是南柯梦一场,一场空欢喜,自演自导,自我安慰。
千万个人心中有千万个哈姆雷特。千万个人心中有千万个世界。如今在这个物质条件如此发达的社会里,为什么人人所追求的却还是心里的一方宁静,一方舒适。灵魂是什么,人格又是什么,说到底也不过就是一些化学物质相互反应相互作用罢了。语言也不过就是语言,不能代替思想,有时候甚至连交流的功能也不尽发挥得了。恋爱时,缺乏安全感总是问对方你爱我什么。失恋时,掩饰事实总是我什么地方不好。考试考不好了,找个借口。事情出差错了找个理由。于是人们醒悟了,得找个责任承担者。于是乎,解释有了发挥的余地,惩罚也有了对象。
就像我看完电影觉得心里不爽快一定要写些什么。好像心里一定受到了某种影响,而这种影响却又是我乐于分享的。就像左手跟右手石头剪刀布,如果哪一天你明明知道两只手的路数却又像个旁观者一样漠视,那么很高兴的恭喜您,您分裂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我还是很喜欢琳赛,这个小妮子演技不错,长相不错,性格不错,伴侣也不错。总而言之,让我这么憋着想写点啥至少不能只算是一片还不错的电影。
:电影真的是满血腥的,让人后怕。
《我知道谁杀了我》影评(七):久违的朱丽叶·奥蒙德
看到《双面疑杀》,几次想看却又提不起兴趣,这种类型的恐怖片看名字就知道不是特别喜欢的,最终还是下载了DVD版,然而在开头的时候竟然看到了 Jolia Ormond赫然排在第二主演的位置上,这个名字实在是太长时间没有见到了,所以一段时间还反应不过来,我们知道,朱丽叶·比诺什、朱丽叶·奥蒙德、朱丽叶·罗伯茨,朱家人出名的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要好好想想,直到记忆终于定格在西部大草原的《燃情岁月》,那个笑颜如花的女子的时候,才恍然大悟,欣喜不已。我很少这么喜欢一个女明星,尤其是很少只通过这么一部电影就如此喜欢一个女明星。朱丽叶·奥蒙德的电影,我喜欢的只有一部《燃情岁月》,在这部电影中,她将那种爱恨交错演的实在是太精彩了,连导演这部电影的奥斯卡大导爱德华·兹维克好像都说,原来没有准备给这个角色这么多戏份的。后来对Ormond 一直有期待,不过却一直没有出什么像样的电影,跟哈里森·福特演过一部电影,爱情片,印象非常不深刻,应该是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对了,不知道哈里斯福特和那个电视女明星的婚事如何了,多年前,亚视的World播出的那个颇有些神经质女OL的角色非常吸引我)
朱丽叶·奥蒙德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完全没有认出来,只不过按照我的推理,既然是女二号,当然是应该要演女主角的母亲这个角色,于是强迫自己在那个女人的身上找我印象中的Ormond的影子,终于找到了,那嘴角的笑容就是。虽然如此,终究是比较难接受突然而来的年华老去。当时拍《燃情岁月》的时候,是怎样一个奇情而又敢爱敢恨的女子啊,可是到了这部电影的出场,基本上都可以定位成大婶了。巨受打击,慢慢的,虽然电影的发展,终于越来越看到那个熟悉的 Ormond,那个曾经让狂野的Tristan都为之倾倒的Ormond。最后,变成我看这部电影的唯一希望就是Ormond赶紧出场了,那个好像现在在美国热的不行的林寒反倒是看了根本没什么感觉,不知道现在老美都什么欣赏水平,这种货色也能当红。
年华老去总是让人唏嘘不已。曾经对《女人香》里面和阿尔·帕西诺跳探戈的那个女演员非常感兴趣,因为那段探戈实在是太精彩了,阿尔·帕西诺当然精彩,然而那个女演员也毫不逊色,从一开始在酒店里出场就让人惊艳不已,到最后和帕西诺挑探戈,从一开始的担心,到逐渐放开,到投入到舞蹈当中,表演实在是到位、很不错。于是就一路追踪,到IMDB上找到她的资料,最终发现这只是一个昙花一现的女演员,后来的演出都没什么影响。仅在IMDB的图片上看到她后来变老的样子已经是让我备受打击了,根本没兴趣再看她后来参演的电影了。
年华老去啊,从1997年的《燃情岁月》,到2007年,已经十年过去了,十年之间,改变了多少沧海桑田。
《我知道谁杀了我》影评(八):我知道谁杀了我——从精神分析真正解读
林赛总算演了一部好电影 我是这样想的
可是 我知道谁杀了我 却获得金酸梅的九项提名
他们瞎了眼 没错
我想我看懂了这部电影
却发现至今关于这部电影的中文资料只字未提它真正的奥秘
难道那么多人只是为了看林赛的艳舞
我愿意在这里揭晓这个秘密
如果你已经看完此片 那么一起分享
你一定在想 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而你又略微从Aubrey梦境胸口的纹身上感受到阴阳二合万物皆两性
你想不想知道蓝人究竟是谁?
这是一部涉及到精神分析的惊悚片
Aubrey和Dakota这两个同样由琳赛罗翰所演的女主角用颜色区分开来
像Dakota刚被发现的时候就是穿蓝色衣服的
而在她渐渐感觉到自己是Aubrey的时候 红色又开始混了进来
两种颜色在影片中出现了很多次
蓝色是Dakota的主题色调 而红色则是Aubrey的
没错 Aubrey和Dakota是同一个女孩
我一直到Dakota对Aubrey的爸爸丹尼尔说,He still has her
我才明白 Aubrey 一直未曾逃脱
未曾逃脱什么?注射兴奋剂感受截肢的痛苦
这些肉体视觉 尤其是玻璃片去截肢是有意的
如果你不想让脑袋被这些污染 我建议你从指缝里看
Dakota逃出来了 是Aubrey的一部分逃出来了
我知道这个思维不能用正常的脑子去思考
她们小时候都曾去海边度假 但是Aubrey看到沙滩 Dakota看到浮油垃圾
还有Dakota的bleeding wounds unexplained 和 I cannot breathe
那是因为Aubrey在受苦
她们是共体 但是丹尼尔却不在乎Dakota的死活
如果Aubrey死了 Dakota也就难逃一死
所以影片的最后是Dakota的自救 也是解救Aubrey
蓝人到底是谁?变态的连环杀手是谁?
我希望 你没有错过影片的许多细节
截肢的重点是割手指 蓝色的戒指 钢琴天赋 还有Aubrey最后的婚纱
珍妮费和Aubrey都是出名的乖女孩
她们拥有钢琴天赋 却最终放弃了它
FBI在影片的开头就说 这像是惩罚
是的 这是惩罚
惩罚上帝选择的人放弃音乐的人 我想杀手把她们每一人都视为自己的爱人
带着硕大的蓝色宝石的手早就在你眼前弹过参加全美青少年钢琴大赛的曲目
没错
就是那个带着黑色墨镜的钢琴老师
而Aubrey的真我最终会超越Dakota Aubrey就会归来
《我知道谁杀了我》影评(九):《双面疑杀》:问题少女的问题之作
影片用极为拙劣的手法告诉了观众,“我知道是谁杀了我”,而观众却通过影片遗憾地知道了“是谁杀死了问题少女林赛·罗翰的表演事业”。——有志女青年
好莱坞问题少女林赛·罗翰再次因为非法携带毒品、涉嫌酒后驾车在影片《双面疑杀》宣传期间被捕。这样的新闻对于熟悉林赛的人们来说,基本已经可以说见怪不怪了。二十一岁的林赛依然是一个过着离经叛道的生活并且极度叛逆的问题少女,并且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公众人物而有所收敛。即使被公众评选为2007年娱乐界最招人厌烦的明星,她也绝对不会因此而为自己给公众造成的恶劣印象做任何改变。
身材性感诱人,一副典型的美国甜心宝贝模样的林赛,虽然脸蛋上还有着可爱的雀斑,却已经无法再掩盖其日渐消逝的美国甜心形象。从出道到现在,林赛从来不是同年龄段好莱坞年轻女星中的花瓶榜样,以杰西卡·阿尔巴为代表的新生代美国女星,基本都以一种讨巧的姿势去努力迎合大众,可偏偏林赛不是。她是那个问题少女,过着放荡形骸的生活,是各种不法传闻的焦点人物。却也正是这样的林赛,在被人们唾弃痛骂的时候,依然吸引着大众关注和媒体的过度关注。
在其主演的新作《双面疑杀》中,她竟突然成为了一个从和睦温馨家庭中孕育出来的典型乖乖女奥布里,热爱写作并且在钢琴大赛中得到过很多的奖项,这样的人物怎么说都不是林赛擅长或者说适合去扮演的。当然,这个乖乖女在影片中只出现了不到30分钟就消失了。虽然导演给林赛戴上了黑框眼镜,虽然林赛努力穿的很保守,并且努力作出一副优等生的样子,却依然无法遮掩其问题少女的本质。于是,乖乖女消失后问题少女再次出现,在影片大部分的时间里,林赛扮演的是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早熟少女达科塔,因母亲是一个瘾君子家庭贫困潦倒,达科塔不得不为了生存而成为一个脱衣舞女。叛逆、放荡、出口成脏,这些典型是专属于林赛的,所以说林赛因为自己本身是一个问题少女,其所扮演的荧幕问题少女形象基本上也就是自己在扮演自己,只不过换了身份和背景而已。在其上部作品《乔治亚法则》中,就已经体现出林赛自己演自己的特点,幸运的是《乔》在立意和题材上虽然算不上佳作却也不至于太糟糕,大众和媒体都在此片中看到林赛演技的成长。
可是幸运不是一直都有,关键问题在于,林赛不能总是扮演问题少女,总是去演自己,总是固定一种形象。《双面疑杀》让林赛突破性的一人分饰两角,却因为影片本身拙劣的水平,让林赛的表演不但没有任何突破,反而本未倒置。美国评论界毫不留情的说本片是年度又一烂片,而林赛的表演因为烂片的烂导致完全没有任何进展,再加上林赛本身的私人不良现象,大众媒体骂声四起票房成绩不佳,问题少女的问题之作这次惹得麻烦还真大了。当然这是大众的判断,林赛的表演生涯有可能因为本片而遭遇瓶颈,甚至因此不再对林赛的星途抱有任何希望。
就拿影片本身来说,故事基础其实是很好的,一个关于孪生姐妹的故事,有传言说,孪生的胎儿即使在地理上被分开,但是还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于他们之间,首先是有心灵感应其次是如果一方的肉体受到伤害另一方也会受到同样的伤害。奥布里与达科塔本来是一对孪生姐妹,而奥布里却在刚出生的时候被其养父买走,以欺骗与其妻子的亲生女儿已经胎死腹中的真相,一个专门折磨少女并残忍截肢少女四肢的连环杀人狂出现,奥布里不幸地被其绑架了。奥布里所受的折磨也发生在了在夜场作脱衣舞女的达科塔身上。被救的其实是达科塔,可是所有人都认为她是奥布里,只是因为遭受了过多的折磨而失忆导致了人格分裂。于是,通过这场恐怖的绑架和最后的获救,两个从小被分开的孪生姐妹又找到了对方。
这样的故事是非常吸引人的,可惜,本片导演却太过于急功近利了,想把很多元素都塞进一部仅仅一个多小时的电影里,结果是不伦不类,电影整体风格严重畸形。既有孪生姐妹奇妙的心灵肉体感应,又有一个变态的杀人狂(此杀人狂和所有平庸的杀人狂电影中的变态一样,毫无特色和档次可言,只不过喜欢DIY杀人工具),又有类似于侦探片中的FBI人物形象。可以看出,导演是想又走惊悚路线又同时兼顾温情路线,又要把握悬疑和本身故事题材的神秘色彩又不想弄的太过于悬乎。结果各种元素的综合,不但没有提升影片的立意和档次,反而是把影片弄的四不像。
除了影片的画面风格以及整体色调的设计,尤其是对蓝色和红色的对比使用,造就了一些另类感和惊悚感以外,影片真的可以说把一个基础很好的故事糟蹋了,也让林赛跌了一个大跟头,其在影片中钢管脱衣舞女的形象,虽然非常性感撩人也足够的色情(虽然未露点,但是凭林赛的性感身材和妩媚勾人眼神已经足够),影片却很可耻地展现太多林赛的色情舞姿,有明显地吸引观众眼球的嫌疑。可惜,也导致了戏里戏外对林赛本人的质疑和骂声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文/有志女青年 转载请注明
《我知道谁杀了我》影评(十):为啥影评都要写的这么复杂
先看影评再看电影会让我想很多 脑袋时刻在转 转别人的影评 转里面的剧情 转联不联系的上 看完电影再回头看影评会让我看不下去 咋这长呢 是这部电影太深度? 没一个影评是我能看下去的 全是长篇大论 真晕 这是部恐怖片吧 这是吧 如果他不是 那就太失败了 如果放在恐怖片的等级来看 他还好 算一般 一个双胞胎的故事 只是最后我不懂为啥那钢琴家要锯人腿和手啊 他热爱钢琴? 和人家跳舞 腿和手有啥关系 变态没原因的? 任何变态都会有内心的想法吧 就这一点遗憾 其他的我都看懂了 看之前看的影评以为这是多么复杂的电影 深怕自己看不懂 看完再看影评 发现这么多么深度的影评啊 电影看懂了 轮到影评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