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如果没有爱》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如果没有爱》影评10篇

2018-08-26 03:0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如果没有爱》影评10篇

  《如果没有爱》是一部由张元执导,朴树 / 周迅 / 柯蓝主演的一部中国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如果没有爱》影评(一):2000年的他们

  1五星全给朴树,我是他的脑残粉没办法

  2 花絮故事精彩

  3 “感谢每一个买我专辑的人,因为如果不是他们买我专辑的话,我可能不会有这种比较良性的环境。” 能说出这么拧巴实诚的话的歌手,就是朴树了。采访里的最后一句:“只是我自己不知道,我有没有能力做得更好,但我想做得更好。”

  期间有粉丝找他签名,其中有两个姑娘,一个在做一串手工艺品,可能是想送给朴树;另一个在对面说“为了做这个昨天一晚上没睡呢”。然后朴树对着那个还在最后完工的姑娘说:“我草,以后别这样啊”。“啊”的尾音轻柔得几乎听不见。这是全片加花絮最打动我的一处地方

  4 那年的周迅太可爱了。我完全理解了为什么他们形容她为“小精灵”。在张元调侃她“胸部都变大了”时笑翻倒地,对着镜头频频献吻或在镜头前掀动上衣“太热了”。

  她唱的那首《飘摇》,那句“你不在我预料,扰乱我平静步调”曾瞬间打动我,念念不能忘。这首歌跑出来的时候,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5 袁泉美死了。我犹豫了很久才敢确认是她。这是她的第二部电影,坚定对着镜头说“表演是我学了四年的专业”,认真,向上,谨慎。被要签名时感到由衷开心,寻求支持说到自己的“影迷歌迷”时马上又否认“还不能叫影迷歌迷”。

  6 想看张元的《北京杂种》和《东宫西宫》,其次为《过年回家》。

  7 著名的东区唐不挑Jason同学会跑到这部戏里面来真是吓我一跳啊。估计他那会正在Channel V在混得风生水起。他的台湾味国语和朴树的京腔对白,堪称本片台词亮点

  8 张亚东同学饰演周迅同学的出轨对象——果不其然花絮里朴树笑场了。宁浩同学在给本片拍剧照

  《如果没有爱》影评(二):一个冗长的梦,一个流逝青春

  -

  整个晚上攒在沙发里找电影看,说是生活空虚多少会显得矫情

  -

  然后就想起小朴,就想在豆瓣搜搜会有什么新奇东西。接着就是这部电影,然后追溯到3年前。

  2005年,我15岁,小朴出第二张专辑,我开始迷恋

  -

  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也在2005年,超市新碟架上放这这部封面相当粗燥的碟片,当时还一度以为它是盗版。

  演员名单上小朴和羽凡的名字让我小小的激动了一下,原本要买回家看,可能是根本没听说过这部电影的原因,后来就被搁置了。

  然后就悄无声息的过了3年,2008年,我18岁。

  -

  小朴好久都没了消息,最近一度说付出付出,可还是没个动静

  电影里那个做着梦的男子,那个追寻爱的男人,那个说话结巴满脸青春豆的男孩

  是我一直都爱的小朴,喜欢过太多太多的明星,但唯一藏在心底珍惜的人只有他。

  -

  只是一部电影,只是电影里一个又一个拼凑成的梦境,只是一个关于所有人都在成长的青春。

  -

  电影结束后的花絮,零零碎碎的能听到朴树真诚话语,还能看到其它很红的明星真实样子

  哈哈大笑的周迅,已为人父的羽凡,漂亮的袁泉,亲和的柯蓝,真实的张元和那个虔诚的朴树。

  花絮中他两次脱口而出的“我操”

  让我不禁感叹,有哪个人可以当着摄像机的镜头说这种惊人字句,只有他。只有他。

  -

  我不敢奢求什么,甚至说如果他不唱歌真的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我都会很高兴接受,虽然我也没有理由不接受。

  但是,那个真诚的人啊,我多想告诉所有的人你有多好,我真想一直乞求你能够快乐的生活下去。

  -

  每次还都是一样,总是有些话说不完,总是有些话说不出口。但是,我们都还是一样在生活,在成长。

  你的青春也许已经过完,你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随口说“我操”的你,桀骜不驯日子早就过去,但是我的,才刚刚开始。

  《如果没有爱》影评(三):如果没有爱

  风停了云知道,爱走了心自然明了;它来时躲不掉,它走得静悄悄。

  你不在我预料,扰乱我平静的步调;怕爱了找苦恼,怕不爱睡不着。

  据说秋天是个分手季节,冬天是个麻木的季节,夏天炙热烦躁依然不适恋爱,倒是适合吵架和忽略,大脑不在运转,所以,这个时候又何必去思考未来,又何必去问爱不爱我这样的大俗套白痴问题呢?

  问了,就已然注定败了。

  一千两千还是三五千,都是不够,差的太远。

  一次两次还是三五次,都是发生了,一样是背叛,都得离开

  现实没有赤裸裸的上演,让人觉得不可挽回和痛彻心扉,只有几个细节

  “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尴尬气氛无厘头的结巴对白。

  洗手间里滴答着水的淋浴喷头以及一个收拾东西,一个旋转锁住了门。

  还是有人在乎了,我们都没有想象洒脱自如。即使看起来只是简单的辞职以及划分资产,一切看似寿终正寝,不争吵不责备不哭闹。

  可是那一个有意无意的动作,那一句似有似无的对白,有人离开,有人企图挽留,只是找不到合适的理由,那静悄悄的场景不是安静,而是一片死寂

  如果没有爱,如果没有梦,不用追逐,不用奔走,不用等待,不用徘徊。

  梦只是一个梦而已,醒了就随它去吧。

  爱呢?只是一个梦而已,梦了的就在梦中,醒了得可以奔走,可以寻找,可以等待,可以追逐,可以继续做梦。

  别说你不再爱了,别说如果可以没有爱,人总要睡着,睡了就总会做梦。

  都由不得自己,一样的。

  《如果没有爱》影评(四):《如果没有爱》杂感

  如果没有爱,世界会怎样?生活会怎样?大概世界会冷酷人生会缺乏动力。这是电影的题目。但是好像电影又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甚至也没有围绕这个来表达。看到片尾花絮里一再出现的《海南 海南》,觉得用这个做题目更好些。因为海南意味着一个梦想,一种虚幻的追逐,这也是电影要表达的主题吧。海南不可靠,梦不可靠,只有爱才可靠。如果没有爱,什么都是虚幻。而且电影里的海南,看过之后给人也留下深刻印象,离开了电影,那椰风海浪还留下脑海里久久不肯离去,尤其是那个海浪满满漫上沙滩的镜头。

  电影是冲着张元的大名去看的。虽然说看的时候也是挺享受的,但是看完了才发现电影好像有点不知所云导演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到底要向我们表达什么?以我的理解力真的是——不明白。忍不住要与小学生写的那些中心思想不明确的文章联系起来。

  这片子很是短,而花絮倒是有近40分钟的长度,这于电影很是怪异

  片子中突兀地让主角配角们像拍mtv一样地歌唱也很奇怪。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电影表现手法

  总之,这电影让人看得有点晕。不过这晕并不妨碍让我享受它。因为——

  首先,主人公朴树是我所喜欢的。线条硬朗脸庞配上一副大大太阳镜,长发飘飘,真的很酷。厚厚的背上背着一只双肩背包到处跑,又有一点浪漫触动眼睛光追逐他的身影已经很舒服了,更别说片子里那段非常有意思非常出彩的街头采访了。

  关于“漂一代”,真的很有意思,很让人思索。联想起对面办公桌的mm,也是喜欢黑夜,喜欢只喝包装水,喜欢花钱,鄙视早睡早起……,她,也算是“漂一代”吧。而我,观点习惯完全相左,算是老一代了吧。

  关于裸睡,以前我是那么不能接受。现在想想,已经是这时代了,还那么保守,不诚心让自己脱离这世界吗?是的,以传统伦理道德标准,裸睡显然有伤风化不成体统。但是,今天的道德观念已经不这样评判了,裸睡不妨碍任何人,伤什么风化?只是解放自己的身心罢了。人人可以裸睡,只要你觉得舒服。但是,这也算是隐私,不必到处打广告,如果裸睡主人有意广而告之哗众取宠的话,倒有伤风化的嫌疑了。

  总之这段采访很有意思,深刻地衬托小丁、兰兰这两个主人公身处的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文化背景

  羽泉唱《彩虹》,周迅唱《我想》,袁泉唱《飘渺》,尽管镜头出现得突兀,但是歌曲本身真的很好听,也很贴合当时电影里的情感氛围。一不小心就打动了音乐素养很是低下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电影里如果有了歌曲,电影就变得文艺了起来。这种感觉也许要遭人窃笑,不过我真的是这样感觉的。说实话总比装腔作势虚伪的好。

  除了喜欢朴树,周迅也是我喜欢的演员。喜欢她,源于《橘子红了》。很美的造型。不过在《如果没有爱》中她的形象就很不堪了。整天一件睡衣,还在自己家里偷人,偷的又是一个不咋样的小子。有点毁形象。不过演戏嘛,不是真实的,剧情需要,理解。

  《如果没有爱》影评(五):你永不知我在梦里梦见你

  《海南海南》

  这是2000年张元导演应Channel V音乐台之邀为他们拍摄的一个音乐小电影,朴树为该片男主角。直至今年的上海电影节,这部小电影才更名为《如果没有爱》参加参展,而我们也是在六年以后才终于得以一窥。

  那时候的朴树,脸上依旧爬满数不清的青春痘,颓废穿着性格依旧与众人格格不入麦田摄影师曾经对于朴树的这种不是刻意的行为说过一句话:“大家总会被‘通常应该怎样’的概念所局限,而朴树一向对这些‘通常’很迟钝。”)。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朴树参演的第一部电影《那时花开》还是这部《海南海南》,在里面朴树都穿着他的那双红色纽巴伦。

  《海南海南》讲述的是关于梦的守侯与梦的错失的故事。朴树饰演的记者小丁,在一成不变工作疲乏同时遭遇到了爱情中的背叛与被伤害。在恍惚中他循着梦境来到海南,以为梦中他所以为能够得到的东西会在现实里以实实在在的方式呈现于他眼前。当他在海南遭受莫名的殴打以后另外一个人向他阐述了另一个梦境,但是那个人却永远不去相信这个做了多次的梦。小丁在听过他的叙述沉默了,因为那个人所做的梦正是小丁自己在距离海南遥遥之外的北京所经历的真实的现实。镜头终于从“海南”这个梦中之梦拉回了现实里的北京,酒吧依旧喧嚣嘈杂依旧灯红酒绿,小丁最终选择不声不响地随着哥们儿离开酒吧,在片尾曲响起的时刻,小丁与梦境中的女孩终于擦身而过

  然而所有的梦境之外的现实却只有作为局外人的观看者们清楚。所有那些被做梦者耿耿于怀的梦,实际上都在他们看不到的别处之上静默或者轰轰烈烈地上演着,做梦者有的费尽心力去捕捉,有的却置之不理,尽力去捕捉的在最接近的时刻却又错失了,置之不理的有是在无心的冷漠里不知道这些梦想实际上伸手可得。我们惋惜捕捉梦境者机遇的丧失,亦不屑且嘲笑冷漠者的现实及懦弱。然而作为观看者、作为局外人的我们除了这些恰当的惋惜与不屑嘲笑之外又能怎样呢?我们只能于荧幕之外看着这些自主或非自主的梦境的错失。

  我想这便是电影的魅力、电影的实质和电影所要给我们揭示的某种道理。其实在观看《海南海南》的时候,我便知道,这部描述梦境的电影,实际上在我们观看的时候就已经幻化作了我们的一个梦。我们不停地观看一部部电影,实际上是在经历一个又一个梦境。施梦者是导演及编剧,做梦者是幻化成了男女主人公的我们。我们跟随着导演与编剧指挥命令说话或者走来走去,我们以为剧情真实得可以为它哭与笑,然而却在落幕之后手足无措地发现,我们不过是在经历梦境,我们不过是在现实中因为梦境而错失梦境。我们什么也无法改变,我们的举手投足都由导演与编剧这些施梦者小心翼翼地设定好,似乎理所当然得容不下我们本身的任一点变更。

  然而我们仍旧会禁不住去想,梦境真的是不由得我们去捕捉的么?就像一些虚构的电影情节真的不会在我们所能触及的现实中发生么?看过《海南海南》以后我终于相信,也许一个人所牢牢铭记的梦,真的在一个或许我们并不知道的地方真实上演着,只是我们看不到,或许只是这些梦已经换作另一种方式以致使我们忽略去探究它们的真实面目。一如朴树在《旅途》里所描述的那个梦,在追逐气球的一路里我们历经幸福痛苦温暖寒冷孤独,像是人生。那个气球所表征的意象其实并没有明确,有人说是梦想有人说是快乐。无论聆听此歌的听众以为是什么,歌曲的重点只在于追求的一路中。那个气球,是我们曾经拥有,却会轻易失去,然后我们的一生都在再次追寻的东西。我们在梦境里追逐的一路其实便是我们的一生,我们死在追逐一个永不能再获得的东西的途中。

  那么那只微小、漂亮、容易丢失的气球,不局势我们曾经拥有过的属于单纯美好童年时期所拥有的那些真正无忧虑的快乐么?

  《旅途》就和《海南海南》一样叙述的是其实真正发者过、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梦境,他们都只是变换了形式或人物。朴树或许亦有其耿耿的梦,然而不同的是这些过于执著的态度反而将一些情况朝向相反的方向逆转了。他会模糊了一些现实,以为这些现实因为他的太不敢接受而被他认为是梦境。朴树常常自嘲自己的演技拙劣无比,在此看来相对于一个做梦者,他似乎更适合做施梦者,他也曾经说过他想要拍电影,“如果没有人投钱,我也会自己拿着DV拍。”

  在《海南海南》的拍摄花絮里,朴树说出那句:“我感谢所有买我专辑的朋友,是他们让我拥有了一个比较良性的环境。”他和工作人员尽情地说笑着,所有在他身上的忧郁气质全都因为他爽朗的笑声一扫而光,而他对歌迷的体贴也展现了他的内心是与外表的冷酷相反的温暖,他也会非常生活化地骂脏话。就像他的红色纽巴伦,真真实实踩在北京繁华的大马路上也踩在海南柔软细腻的海滩上。与梦境无关,与真实相关。我相信,诚如朴树的忧郁气质,其实并没有一种性格能够独当一面,没有一种暂时的态度会主宰人的一生,没有一种情绪长久地驻扎在我们的内心。即便朴树真的一个是如他所说的悲观主义者,我们依旧能够捕捉到他的笑容,像海南灿烂的阳光,像海南椰树间拂过的缕缕清新海风。

  影片早在“羽•泉”的歌声中结束,然而那个现实的警察的话语和那个由柯蓝扮演的执著梦境的女孩的眼神依旧停留在我脑海。朴树饰演的小丁则像一个态度模糊的中立者在北京夜晚的街头行走与离开。我常常想,这些做梦的人,如果再朝前那么一小步或者眼神在某人身上多停留那么一小秒,也许影片这无结局的尾声便会改写。

  但仍旧局限于那个遗憾,我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即便再怎样地全情投入,我们都不可能再是这部电影的导演或者编剧;我们在做一个梦的时候即便再怎样尽力而为,都不可能再做一个脱离于该梦境之外的俯瞰梦的进程的施梦者。于是我永不可改变这一事实:你用不知我在梦里梦见你。

  (可在现实里呢?你会耿耿于你的那些梦么?那些梦是你极力想要实现的么?那些梦里你真的无限幸福么?那么就敏锐地、细腻地抓住那些或许就在你身边,却一不留神便溜走的与梦境相似的现实吧!)

  后记:这本是《纪念朴树的红色纽巴伦》里的一个章节,由于篇幅过大没有以《纪》文的一部分加上去。后来修改以后发现这其实是可以脱离本文独立成章的一个影评,题目也是后来加上去的。本来《纪》一文写的应该是朴树从前的音乐,这一章节便显得有些尴尬。

  《如果没有爱》影评(六):只是喜欢演员

  如果没有爱

  ---

  朴树,周迅,袁泉的合作。

  看它仅仅是因为演员是喜欢的。不了解剧情,不了解导演,就这么茫茫然闯了进去。发现这是一部很特别的片,而不能算作是电影。

  凌乱的剧情,浅尝的画面感,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像《那时花开》的感觉,可又比它更茫然,虚幻。

  朴树是主角。像个寻梦者一样游弋于生活的边缘。他自得其乐。仅仅为了一个梦,从北京颠到海南。“我真不明白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啊,为了一个梦竟几千里跑这里来?!为什么呀?就你这脑袋是椰子做的也不能冒出这种荒唐的想法吧?”警察的言语让人可笑又不以为然。他执着于自己的追求,为了心中的梦可以屏弃许多的世俗。

  这样赤裸裸的追求让人不住地羡慕~

  《如果没有爱》影评(七):有梦?无梦?

  朴树在北京王府井的街头如此这般的追问每一个年轻的人,朴树是一个记者,被追问下的他们和她们的面孔都是如此的熟悉,或者隐藏着疼痛,可是我不知道在这熟悉和疼痛的下面,每一个人是否都还有梦,正如袁泉在问:我不知道我要去哪里,你知道我要去哪里吗?

  这是一部电影‪。主角是做梦的人们。

  你知道漂一代吗?

  你是否觉得夜晚比白天更美好?

  你给父母钱或者你找父母要钱吗?

  你幻想吗?

  你是否至少喜欢一项运动?

  你吃早餐吗?

  你裸睡吗?

  你只喝瓶装水吗?

  ……

  在媒体工作仿佛成为了这个时代漂流的一种符号,朴树或许的就是这样一个时代里小刊物的小记者,写那些与文化或者生活状态相关的文章,永远活在大学毕业时的境界里,坚持背双肩的运动背包,时常带着墨镜,还有就是,过只租房不买房的生活。

  这样其实也很不错,不出力气四体不勤一样过很舒服的生活,可是凄惨的地方在于,不应该有梦。

  柯南穿着白色长裙,每天都在酒吧的同一个位置坐到打烊,这种近似于戏剧般的行为让电影竟然真实起来,五官玲珑的女子执拗的说自己会在某天某个地点遇见一辈子相守的人,于是才有了每天夜里的等待,而这个预言,只是来自于自己一个简单的梦。

  可是最终的深夜的北京街头,我们只看见柯南的车与烂醉的朴树、海泉和羽凡三人擦肩而过,宛若每一个街头的写意一样简单,其最终的一幕竟然是平凡普通简单,以及不可预料。

  朴树相信梦里的女子是真的,相信天涯海角的海南有黑衣长发的女子常在海边嬉戏,相信美好的鹿回头的传说,就好像相信钢琴音乐的缠绵。

  我不想再述说现实是怎么样的,现实就摆在每个人的眼前,历历在目的清楚。

  就这样,几张很年轻的脸孔,北京这座城市猥琐或者灿烂每一处景致,都这般的充满着意味且悠长。

  《如果没有爱》影评(八):有爱?没有爱?

  刚刚看了张元2000年给Channel[V]拍的音乐电视电影《如果没有爱》,可能因为是小成本制作的原因吧,感觉就象一部大学生的DV作品,从哪一方面来说都算不上精美。

  但是它也跟大学生的DV作品一样,反映的是现代年轻人非常真实的生活状态,而这样的作品即使再粗糙也不会引起我们太多的反感。

  里面有一段对白:

  “怎么能相信一个人会爱上另一个人呢?”

  “不知道。你爱上的时候就知道了。你不爱上,永远都不会知道。”

  “那可能吗?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

  “有可能,不过,会是一个奇迹。”

  “那两个人相爱呢?”

  “也是有可能,就是奇迹中的奇迹。”

  真是经典啊,说出了我这么多年的心声……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在相爱之中,可是世界上哪来这么多奇迹中的奇迹。有一天当你跟你女朋友光着身子在一起讨论要到六十岁才能在北京买上房子,有一天你提前回家发现家里有另外一个男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你也没有中奖。

  我看过童话的发生,也看过童话的终结。于是我还是信仰童话,但是我知道了自己生活在现实当中。

  因为做了一个梦,有人会相信走到遥远的地方会找到自己的爱,也有人相信每天到同一个地方能等到自己的爱。其实我们信仰的爱情,都只是建立在飘渺的梦境上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