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葵花朵朵》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葵花朵朵》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5-19 02:08: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葵花朵朵》经典观后感10篇

  《葵花朵朵》是一部由王宝民 / 付晓红执导,王鸣捷 / 孙茜 / 吴莹莹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葵花朵朵》观后感(一):部分记忆。

  只是在一个寻常的不能再寻常的下午。

  白亮的天色。我感觉有些肚饿 却不愿顶着日光出门。

  涂着手里的稿件 不知为何就突然想起了这部片子。

  大约三年前。

  4月或者5月的一个下午 我们在鲁迅公园附近的一个什么什么我已经忘了名字的场馆 看了这部片子的首映。

  之所以去看 是因为有杨一 还因为----《葵花朵朵》----这是我多么喜欢的片名。

  我停下笔 发了会儿呆 想说点什么。犹豫片刻 决定出门买包烟。

  还是那样的日光 让我不愿出门觅食的日光 但是现在我决定去买包烟。

  我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的时候就想来根烟。

  或许你又要说 借口!

  或许你说的是对的。

  一直缺货的小区杂货店柜台 今天也很合时宜般的又有了彩八中南海。

  我那时只抽的彩八中南海。

  我没有拴狗 于是它跟着我一同跑下楼 跑没了影 它已经两岁多了 一出门就不太听话。

  我买完烟 来来回回的召唤它几次回家 又多晒了会儿。

  现在 我坐在这里 点了根烟 一旁是嗡嗡的空调机箱 吹起的还有初喷的大卫杜夫冷水男香那肥皂水般可我却喜欢着的有些凛冽的味道。

  同去的还有其他人。我们去的都有点晚 坐在后排 我是挨着你坐的。

  那几天总是很忙 都没顾上吃午饭 但是你的胃那么不好 饿了就会痛。

  要入馆之前我沿着路边跑啊跑的找到一家好德还是快客还是可的还是罗森的什么什么店。

  哦不,应该不是罗森,因为你不喜欢罗森。

  彼时我手里把玩着罗森售的黑色一次性火机。我觉得很好看。

  你看到,义正言辞的跟我说以后不要再去罗森买东西,那是小日本的店。

  我说那你把这火机没收了吧。

  你说,我要这做什么。

  于是我又半开玩笑的说,那怎么办。那你把它扔了吧。

  你就真的拿过来刷的扔向门外。碎了。

  当时我和你一点也不熟。完全没料到这样。有些尴尬。

  所以说 我应该去的不是罗森,是别的什么店。不过确实记不清了。

  我只记得买的是两个黑森林的蛋糕,一人一个。

  我跑回去 快开映了。进放映厅找了位置坐下。给你,说 你吃。

  你说现在不吃了。看片吧。

  我撇撇嘴。我也很饿。用手一点点掰着蛋糕往嘴里送。

  可你却说 别吃啦!

  我记住的还是只有杨一的歌声 以及葵花。门前有个傻子。小城的尘土。

  有人看到一半离开。

  我喜欢的是静静的看片 一直看完 什么都不要说。

  最后的互动时间 总会有谁自作聪明的提一些其实答案显而易见的问题,那些让人无语的问题。我们实在听不下去 就走了。

  他们问 为什么那个姑娘会选择和当年侮辱了她的男人在一起。

  他们觉得那个女人太卑贱 觉得这样的结果不可理喻。

  因为他是真正爱过她的。一直爱她。而在那之后,她不被任何人所爱。

  他们不明白 爱 对于一个被孤立被遗弃的人来说 是何等重要。

  他们怎么就不明白呢。

  后来我不记得了。

  其实我不该来絮叨这些。手里的稿件都还未完成。今天又要不可避免的熬夜。

  其实这些字和电影并无太多关联 只是因为想起的一些事情与当初看这片的时光有关 所以悄悄的把她放在这里。

  《葵花朵朵》观后感(二):葵花朵朵—♀♀♀

  手起刀落,葵花满地——

  影片在残败的葵花和游吟诗人的出走中落幕的时候,我发觉了自己对这部电影态度上的暧昧。

  我有点喜欢这部电影,出于对作者电影的偏爱、也出于杨一那些个擦着情色的边儿却道尽人事苍凉的歌谣。我又有点不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和霍建起的《暖》有同样的问题,这也是一部“移植”的作品,一个将都市情感嫁接在西北土地上的故事。

  俗话说:男人是土做的。<葵花朵朵>是一部关于"土地"的电影,阳光、土地都散发着灼人的阳刚。所以他更是一部关于“男人”的电影。在这样一个女性主义盛行的年代,对男性本位的思考,或者说对“土地”的关注本身就值得期许。但<葵花朵朵>也有着自己的尴尬,因为它的“移植” 性,使它缺失了真正植根于“土地”的大气,也就使得男性的主题欠缺了应有的力量。寻根,却因为根的不再而迷失,这本身就是个极大的反讽。但现实世界也恰恰如此,只能说导演困在这样的时代中难以超脱。

  子实饱满的葵盘、叶子和笔直的茎杆,在纸上信笔涂鸦起来会像什么?更像♀的女性符号。

  ♀♀♀ 就像是<葵花朵朵>——这是玩笑,但男人的故事里注定不会缺少女人。马小刚是个刑满释放的强奸犯,这样的设定让我不由得想到韩国导演李沧东的<绿洲>,事实上这两部电影中女性对待强奸她的男人的态度也同样有悖于所谓的常理。<绿洲>中的男女可以说是社会的"失语者",男人是劳教多年,早就不懂得与人辩解也不为人所信任的罪犯,女人则是四肢痉挛,话语不清的脑瘫患者。<绿洲>正是通过叙述这样一对极端角色间的情爱来探讨人性的纷争。而<葵花朵朵>则是个单向的爱情故事,葵花在信封中枯萎,只有傻子手里的葵枝不曾凋零。执念只有在你一次次受到挫折的时候才会明白它的天真和无力,然而男人总抱存希望,以为自己还不够“傻",旁观的诗人却懂得在故事落幕的时候离去。

  道德的标准是社会强加的,行动本身并没有对错。情欲的冲动本来就是人最本能的动物性,然而葵花却成了马小刚心中解不开的死结,法律的判决不会比心灵上拷问更为严厉。黑夜里在葵花地里愤怒挥舞镰刀的身影,是要和过去做个了断。而面对最后一朵葵花的久久踯躅,却看得见一个男人割舍执念时的挣扎。巧合的是,<绿洲>的片尾,也有男主角砍断遮挡在女主角家窗前树枝的段落。癫狂地破坏暗藏着男性的愤怒和力量,当男人们被各种各样的社会规则"去势", 单纯的暴力宣泄必然成为对男性本能的悲剧性地寻回。

  quot;男人的屋子就是他的堡垒" 文德斯借唐唐的口说出这样的揭语。

  空荡荡的屋子宣告了男人缴械,女人却是缺席的。男人的投降仅仅是一出自编自演的独角戏,离开了土地的葵花必将枯萎,而失却了葵花的土地也终要荒芜,男人与女人的集体错失才是这部电影和时代的悲剧。

  题外1

  女人在这部电影里被简化成了符号,但即便如此,女演员的表演也难以令人满意。穿梭在葵花地里的白皙身躯,竟像MTV一般扑烁着明亮的柔光。村上春树写过”海报女郎式的美女”这样的词,放在这里竟也能有几分贴切。倘若说“奸污”构成这部电影的坐标,那么我们从女主角眼中所看到的竟几乎是一条平坦的直线。我想起周迅,想起她在<巴尔扎克与小裁缝>里的演出,那时她尚且稚嫩,却已能从初时的单纯与之后望向山外的眼神中分辨出身为人的转折。灵气远比美貌更为难能可贵。而中国电影所缺少的正是这样的演员。

  题外2

  周日下午去朱屺瞻艺术馆观影,到的时候虽是刚刚开播,却已经没有位子坐了。站了2个钟头,整个多媒体厅大约总有2百来人吧,间或有一两人离开,大多数还是完全地看了下来,应该说影片本身还是蛮有吸引力的。放映结束后的座谈,本想问问王宝民导演写这样一个故事的动机,可惜没能抢到话筒。走在鲁迅公园里,突然想到,恐怕对于一个导演来说,拍片的愿望更甚,也许故事本身,仅仅是灵光一闪的片刻。

  写下上面这段文字,仅仅是我个人的观影记录,一点想法,谈不批评,只是想中国的电影能做得更好看、更漂亮。有机会的话,希望每一个男孩子都看看这部电影,用你们自己的眼睛去判断。

  感谢朱屺瞻艺术馆提供这样的免费观影与交流活动的机会

  向VA妹妹道歉,因为忘记了与她的约定:P

  《葵花朵朵》观后感(三):《葵花朵朵》照出心灵的灿烂阳光 (一)

  题记:

  作者电影对于电影美学的追求有时会忽略叙事,而本片导演王宝民做到了兼顾,虽然是一部散文式的电影,可是在杨一的口琴声里,在主角默默的行走里,观众感到了时间的流逝和鲜活的生活。

  ――――卡夫卡·陆(KavkaLu)

  一个和游吟诗人有关的电影是值得关注的

  葵花和烈日让大地变成金黄,苍凉的黄河承载着秋收的希望,离家的孩子马小刚终于踏上了归家的方向,西部的大地,带着粗犷的质感,你在怒放的葵花田里的行走,阳光照亮你的额头以及你不曾冰凉的胸膛。

  这将是怎样的故事,稚气未脱的脸上我们看不到答案,那么,此刻,请跟着杨一上路,听他把阴山小镇的故事吟唱。

  随着民谣朴实的歌声,带着人民的心境,带着不加修饰的大白嗓,带着灼人的日头,叙述我们的生活以及那一个和我对眼的姑娘。

  过度曝光的高反差画面能让观众感到黄土的热度,故乡秋日的葵花装下了游子的思念和愁肠,家,是不是还是旧日的模样,爱情是否还如蜜泛着心光,他渴望答案,就像葵花籽等待农人欣喜的拥抱。

  坚定与平实的步履带着黄土飞扬,依然沉默的是路边的乡党,这是一个需要用心才能体味的地方,在寻常的日子里辨别着日升日落间一瞬的灿烂。

  坦诚的说,导演在这段回家路上表达了对于土地和人的看法,这种作家电影式的内省是导演视角的,能否与你的精神同行取决于你的心灵,电影在画面背后的是你的会心,这样的知会不仅由画面本身也来自歌手的演唱,歌声在远方等待找寻它的人们。

  这是诗意的电影,这是需要你用心串连的故事,当滚铁环的孩子将铁环弄出声响,你的心里可有着共鸣的磁场?!古老的黄土包容下人世的流转,所有的故事都是周而复始的圆环,我们的凝望只是抓住记忆的一个点,随后和歌声一起飘散,间或明天又有相同的思想,可是你的姑娘不再是昨天的姑娘。

  在盛放的葵花边,谁是那个孩子?滚动着铁环,就像转动着时间的轮子连接着小刚的往事和未来。

  沉默寡言是中国底层百姓(特别是农人的形象),他们只有在蓝天白云下才感觉踏实,阳光的味道让他们充满丰收的期望。

  派出所的戏里屋外的行人向镜头观望,这让影片有了一种不经意之间产生了间离,电影学博士出身的导演对于新浪潮有着必然的继承,他们时刻提醒观众和叙事之间的距离。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认为电影是虚构的艺术,一种复杂的表达语言。完全向现实投降并不能出来好作品。”

  同样,作为作者电影标记的还有那个滚铁环的小孩,如果说第五代的诸多影像里以疯子表达他们内心的苦闷,那《葵花朵朵》里的孩子脚踩着大地奔跑就有了积极的意义,铁环的声音就像儿时的鸽哨响彻你的一生。

  或许,你不再记得他(她)的面容,可是,你会记下这清脆的声音,它属于历史,也提醒着你一生的行走,犹如美术馆外的杨一,他将世界背在了身上。

  那个孩子没有海,可是,他同样在向远处奔跑,这好像属于所有电影人的梦,向着极远,跟拍的镜头里,几许心伤,几许惆怅。只有大地静默接纳死亡。

  我们注意到,导演几乎所有涉及构筑物的镜头都是仰角拍摄的,这样的角度有着一种压迫,这种压迫来自于我们和世界的关联。

  王宝民不承认自己是第六代,确实,在他的影像美学和剪接里我们看到的是新浪潮的风格,和第六代MV式的繁花筒剪切不一样,导演在小刚第一次炒瓜子的段落显示了理性的掌控能力,跳切,特写,固定机位镜头的交替使用可见导演的场面调度功底,一个好的导演必然对于电影语言能够熟悉掌握,而大量的影片观看是捷径之一。

  在那有着栅栏的窗外,葵花摇曳,而流浪艺人(杨一)的口琴声余音未了,作为电影的叙事人,他进入了小刚的世界

  悠扬的口琴声里,我们真正领会了“在路上”的意义,那样的自由,和葵花茁壮成长一样。

  【问题】

  1农人的队列

  2派出所的外面 间离

  3碗的特写

  4小刚第一次炒瓜子的段落 镜头语言分析

  支持中国独立影像,请购买正版,谢谢现象工作室提供片源

  上海2006独立影像放映将于4月23日启动,到时候导演会莅临沪上和诸位讨论和电影有关的话题,具体情况请及时关注电影放映讯息。

  【附录:影片资料】

  《葵花朵朵》2005中国大陆 独立电影

  导演:王宝民、付晓红

  摄影、美指:漆锐

  音乐:杨 一

  主演:王鸣捷、孙茜、吴莹莹、杨一

  片长:98分钟

  (之一,未完待续)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葵花朵朵》观后感(四):《葵花朵朵》(二):和杨一一起 在路上

  题记:

  今夜,在杨一的口琴声里让我们上路,去寻找中国电影黎明的一刻,去寻回我们有过的梦想。

  ――――卡夫卡·陆(KavkaLu)

  倘若没有爱情,我们是否还会记住所有的时间,生命需要惊喜,哪怕有一个傻呵呵的疯子,在平易的日子里种下一颗好看的葵花,当然,我们还需要一个歌手,唱出感情,唱出阳光里葵田的温暖以及我们漂泊后归来的方向。

  葵花绽放影像标记生命和世界的关系,它让平易的时日有了灿烂,只要有着一抹亮光,我们就能把温暖传递到你的心上。

  栅栏外的葵花随风摇曳,一片金黄,静默的小刚没人说话,那么,青春心路上必然有着一位姑娘,羞涩的目光里。

  这是大多数人的故事,没有原因,只是因为漫漫长路我们需要一个应答,在你注视的时候,能够听到你的呼吸,你的心跳。

  王导选择的演员都不漂亮,正是这种朴实让人亲切,她就像你邻家的小妹,你不会生疏也没有距离感。

  这部电影的定位是民谣电影,杨一以全知的视角进入影像,进入那一片有些晃眼阳光,在他的路上,眼见得一切就是我们身处的真实世界。

  不要因为暂时的阴霾以为阳光不再,不要总是抱怨境遇的无奈,在王导不经意的对话里,那块有着荷花图案窗子意义深刻……

  导演曾经引用过比利时的达涅兄弟的一句话“电影好比一座房间”,那么房间里的景象就是每个观众打造的的,银幕上的光影同样寻找着你自己生活的影子。

  个体就是一朵莲,在所有的污浊去掉以后,彼岸灿烂!

  作者电影的符号化是必然的,知识让误读产生可能,影评往往是夸大的存在,影像的对面是人的眼睛。

  葵花的金黄不一定能让心感到光亮,许多和小刚有关的镜头都有栅栏的存在,当生命心存愧疚就会成为精神世界里自我的囚徒,小刚的沉默掩盖了内心。阳光和花朵的

  在这部电影里有一个镜头非常有意思,摄影机在小刚和小倩背后穿过,对面是杨一的歌唱,那么,谁是真实世界里的存在,谁是意念里的映照。更有意思的是在后面的镜头里傻子坐在了摄影机的位置。

  这是可以相互参照的段落,客体和主体之间的里,谁在陷入,谁在观望?!

  还是随着歌手流浪吧,随着歌声去找我们的家园,无论我们能否记得住电影里的人,我们记下了,阴山和葵花。

  故事从两人看电影那刻消失了,只有景象在过度曝光的胶片上等待我们的附着,事实的构成就像楼烨多年前《苏州河》里的疑惑?

  它存在过吗?谁能确确实实告示我,昨日梦中的葵叶和明年秋天的葵叶有啥不同,意念里的她和眼见的有啥不一样。

  我努力在叙事上串连的珠子,终于迷失在葵田。在绚烂的金黄里,是否真的有过一个美丽的女子晃动在你的视野,这已经增添了葵田的诗意,还需要解释吗,当一大片葵花映衬着妖娆,当意念的芬芳被刺目的阳光扩大,年轻是容易被诱惑的。

  作为警察家的小倩和作为当代性的女教师她们无法较量,男人是脆弱的

  应该承认这部电影的戏眼和《红高粱》有些类似,都是因为在田里的一次孤立事件引起的连锁反映,作为和青春有关的电影,三个人是必须的,而三个人类型的设置往往表明了导演自己对于世界的隐形认知。

  一部影片的结尾可以看到导演的控制能力,说实话我不欣赏小刚锁门后的章节,它过于陷入导演个人的思绪,不过,作为作者电影我理解这样的选择。

  流浪歌手(杨一)离开了,离开了梦一样的小镇,梦里谁也不说话!

  虽然,我们知道童年的阴影会掩遮住一些成长的阳光,可是,这不会是生命意义的全部。

  虽然,我们看到落叶开始坠落,不过冬日之后依然是春光。

  只要那把吉他还在,只要杨一不放弃歌唱,我们就会有故事,我们就能听到游吟诗人的歌唱。

  我们经历,我们倾听,我们一起在路上。

  据说上海成立了艺术院线,《葵花朵朵》是值得大家看胶片的,这样的电影是应该作为文艺电影向艺术爱好者推广的,我们能做的以研讨会的形式向大伙介绍,导演在有限的范围里叙述他的主张,我们希望更多的媒体去关注这样一部由演职人员不计报酬用心拍摄的独立电影,一部和大地以及人有关的电影。恳望在沪的媒体都来观看和参与研讨,推动中国独立电影以及中国民族电影工业的发展,让更多有思想的中国电影和观众交流、亲近,这不是几个人可以办成的事情,这需要大家的帮助和激励,这样才会有中国电影是希望。

  今夜,在杨一的口琴声里让我们上路,去寻找中国电影黎明的一刻,去寻回我们有过的梦想。

  【问题】

  1.警察家玻璃窗上的荷花图案和小倩的关系,打工话题的隐藏尖锐:洗头按摩是你干的营生?!

  2.傻子和摄影机位的关系

  3.阳光下葵田诗意的镜头和刻意性的目的

  4.女教师角色移位的目的以及它的现实能指

  5.栅栏的仿佛出现在小刚世界的映射性

  6.警察家小倩和教师对比的意义。

  7.纵深镜头和广角对于电影意义的补充

  8.平民史诗,杨一作为全知和《以藏》盲歌手的联系,如果全部画外会有什么改变?!

  9.葵田和自行车特写的意义

  10,炒货店斑驳墙上照相馆字样的偶然性或必然性读解的方向

  11.结尾的过于文艺化可能对于

  【附录:影片资料】

  《葵花朵朵》2005中国大陆 独立电影

  导演:王宝民、付晓红

  摄影、美指:漆锐

  音乐:杨 一

  主演:王鸣捷、孙茜、吴莹莹、杨一

  片长:98分钟

  个人评价:艺术性7,欣赏性6(支持中国独立电影,虽然并不尽善尽美)

  支持中国独立影像,请购买正版,谢谢现象工作室提供片源

  上海2006独立影像放映将于4月23日启动以放映胶片的形式启动,到时候导演会莅临沪上和诸位讨论和电影有关的话题,具体情况请及时关注电影放映讯息。

  2006年3月27日 星期一 上午1时58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葵花朵朵》观后感(五):《葵花朵朵》沪上绽放,文艺青年热情互动

  一个男孩六年前因为青春冲动犯下罪刑出狱后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一切,直到有一天他再次和六年前的故事重叠。这就是中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民谣电影《葵花朵朵》梗概,这么简单的故事,在具有电影学博士头衔的王宝民导演的镜头里化成了100分钟的视觉大餐,观众可以依据自己的体验去感悟影片里传递的人性疑义。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西部阴山脚下,灼热的阳光,憨厚的农人以及作为叙事者的民谣歌手杨一质朴的歌唱都会让你身临其境般感悟西部的粗犷和豪放,以歌手全知叙事作为主线的中国电影并不多件,影片分五个章节:1、劳动;2、出现;3、小倩;4、阿美;5、重演。五个章节以杨一的歌声串联,杨一替代了摄影机的位置成功进入影片主人公的心灵。

  一个和游吟诗人有关的电影是值得关注的,因为他对于导演将是考验,当观众已经知道了每个章节的答案,导演要靠怎样的力量将观众的视线聚合在银幕上,王宝民导演这样回答:“我认为电影是虚构的艺术,一种复杂的表达语言。完全向现实投降并不能出来好作品。”确实,电影的历史告诉我们电影首先是直观的视觉表达,观众能否看懂不是观众智商的问题而是你导演是否有能力画面表达出人性感悟和真实生活,心灵之间沟通的桥梁在于真实和真诚。

  影片里葵花和烈日让大地变成金黄,苍凉的黄河承载着秋收的希望,服刑归家的马小刚终于踏上了归家的方向,西部的大地,带着厚重的质感,马小刚在怒放的葵花田里的行走,往事和不安在他脸上晃动,他将迎来这样的新生活,我们和他一样陷入迷漫,那么,此刻,请跟着杨一上路,听他把阴山小镇下的故事吟唱。

  随着民谣朴实的歌声,带着人民的心境,带着不加修饰的大白嗓,带着灼人的日头,叙述我们的生活以及那一个和他对眼的姑娘。

  过度曝光的高反差画面能让观众感到黄土的热度,故乡秋日的葵花装下了游子的思念和愁肠,家,是不是还是旧日的模样,爱情是否还如蜜泛着心光,他渴望答案,就像葵花籽等待农人欣喜的拥抱。

  坚定与平实的步履带着黄土飞扬,依然沉默的是路边的乡党,这是一个需要用心才能体味的地方,在寻常的日子里辨别着日升日落间一瞬的灿烂。

  坦诚的说,导演在这段回家路上表达了对于土地和人的看法,这种作家电影式的内省是导演视角的,能否与你的精神同行取决于你的心灵,电影在画面背后的是你的会心,这样的知会不仅由画面本身也来自歌手的演唱,歌声在远方等待找寻它的人们。

  这是诗意的电影,这是需要你用心串连的故事,当滚铁环的孩子将铁环弄出声响,你的心里可有着共鸣的磁场?!古老的黄土包容下人世的流转,所有的故事都是周而复始的圆环,我们的凝望只是抓住记忆的一个点,随后和歌声一起飘散,间或明天又有相同的思想,可是你的姑娘不再是昨天的姑娘。

  在盛放的葵花边,谁是那个孩子?滚动着铁环,就像转动着时间的轮子连接着小刚的往事和未来。

  沉默寡言是中国底层百姓(特别是农人的形象),他们只有在蓝天白云下才感觉踏实,阳光的味道让他们充满丰收的期望。

  派出所的戏里屋外的行人向镜头观望,这让影片有了一种不经意之间产生了间离,电影学博士出身的导演对于新浪潮有着必然的继承,他们时刻提醒观众和叙事之间的距离。

  在这部电影里有一个镜头非常有意思,摄影机在小刚和小倩背后穿过,对面是杨一的歌唱,那么,谁是真实世界里的存在,谁是意念里的映照。更有意思的是在后面的镜头里傻子坐在了摄影机的位置。

  这是可以相互参照的段落,客体和主体之间的里,谁在陷入,谁在观望?!

  还是随着歌手流浪吧,随着歌声去找我们的家园,无论我们能否记得住电影里的人,我们记下了,阴山和葵花。

  故事从两人看电影那刻消失了,只有景象在过度曝光的胶片上等待我们的附着,事实的构成就像楼烨多年前《苏州河》里的疑惑?

  我曾经当面问过导演,电影里一些充满新浪潮影像风格的镜头是不是刻意的,导演坦诚地回答,有些镜头是在后期剪辑发现有趣加上的。

  我说,在影评人的眼睛这一切成为了影片的亮点。导演回答,果然某些误读是善意的,这样的共谋或许可以成为促进中国电影面向大众的方式,任何的观众群都需要引导。王宝民导演的丰富经历让他有了可以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然而,坦诚的将也留下一个毛病,矫枉过正,导演太想表达他内心的感受而忽视了中国电影观众101年来一直熏陶在好莱坞简单的故事语境里。理想主义的导演和将电影当成活动漫画书看的当代观众群有了一些隔阂,这样的隔阂甚至影响了交流,陈凯歌、张艺谋和李少红等人往往都有类似的毛病,电影,特别是比较个人化的作者电影的前景在中国并不乐观,门庭冷落的电影院如何找回观众,这需要真正热爱本土电影的人齐心协力。

  《葵花朵朵》是一部需要聆听和感悟的中国文艺片,从导演王宝民和观众的对话里可见他是一个坚定的反好莱坞商业电影的人,这种反对不是出于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而是作为一个身具诗人、小说家、民间影评人、电影学博士和独立影像导演多重身份的中国著名文艺青年对于当下电影文化氛围单调性的一种担忧,他拒绝恶俗的商业炒做的态度又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悲壮,王宝民能坚持多久我不知道,但是,这种坚持会有不断的新人加入,就像杨一不计报酬的出演和谱曲,就像所有跟随导演的演职人员的努力和用心。

  在不久前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主办的导演见面研讨会上,就好莱坞化对中国当代电影事业的影响导演和在场的观众发生了激烈的论战,听了这些对话,来馆观摩的台湾文化考察团成员说:想不到上海有这样高素质的影迷……

  确实,作为策划我非常感动,不仅因为朱屺瞻艺术馆为此提供了财力、物力的协助,他们甚至辗转找到了35mm的流动放映机,让观众体验胶片的质感和画面的张力,而观众也以极大的热情回报着主办方的热情。更为难得的是有些影迷从长江三角洲一带赶来,现场的爆满和踊跃的发言让我看到影迷的对于本土电影的关切和热爱

  作为中国的独立电影里学历最高的创造团队,作为中国60年代出生的最个人化(固执)的导演之一,他的《葵花朵朵》已经在世界各地影展得到广泛好评,本片至今的最高荣誉是入围第6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国际影评人周单元。

  只要那把吉他还在,只要杨一不放弃歌唱,我们就会有故事,我们就能听到游吟诗人的歌唱。

  我们经历,我们倾听,我们一起在路上。

  任何的艺术都有一个对等的欣赏群体,多元才是艺术的百花齐放有着可能,任何的群体都是需要培养的,不是一蹴而就就能成功的,特别是艺术电影的观众需要社会多方面的支持。上海今年《我们俩》《看上去很美》《伊莎贝拉》等影片的票房惨淡和我们整个文化市场跪拜好莱坞有着极大关系,而一些毫无操守的影评人和愚记的不负责任的言论更是妨碍了观众进入影院的信心,对中国电影大家还是尽力扶持吧,作为中国故事片的发祥地上海,让我们一起努力。

  据说上海已经成立了艺术院线,《葵花朵朵》这样的电影是应该作为文艺电影向艺术爱好者推广的,我们能做的以研讨会的形式向大伙介绍,导演在有限的范围里叙述他的主张,我们希望更多的媒体去关注这样一部由演职人员不计报酬用心拍摄的独立电影,共同推动中国独立电影以及中国民族电影工业的发展,让更多有思想的中国电影和观众交流、亲近,这不是几个人可以办成的事情,这需要大家的帮助和激励,这样才会有中国艺术电影是希望。

  2006年5月23日 星期二 下午23时08分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葵花朵朵》观后感(六):4.23周日下午2点:民谣电影《葵花朵朵》上海首次展映暨导演王宝民现场座谈

  4.23周日下午2点:民谣电影《葵花朵朵》上海首次展映暨导演王宝民现场座谈

  影像现场

  ——电影《葵花朵朵》上海首次展映暨导演王宝民现场座谈

  时间:2006年4月23日(星期天)下午2:00– 5:30

  地点:朱屺瞻艺术馆1楼人文雅集(免费入场)

  主办:朱屺瞻艺术馆

  协办:北京现象工作室 上海市影视文献图书馆

  艺术总监:顾振清

  北京协调人:朱日坤

  策划:祝湘辉、Kavkalu 武佳敏

  一、【电影介绍】

  [片名]:《葵花朵朵》

  [导演]:王宝民

  [主演]:王鸣捷、孙茜、吴莹莹、杨一

  [片长]:98分钟(35毫米胶片放映)

  [短评]:

  只要那把吉他还在,只要杨一不放弃歌唱,我们就会有故事,我们就能听到游吟诗人的歌唱。我们经历,我们倾听,我们一起在路上。

  《葵花朵朵》是一部充满西部风情的民谣电影,中国著名民谣歌手杨一友情出演片中“流浪歌手”一角,在他歌唱的路上,眼见的一切就是银幕上展现的凄美而又梦幻的爱情。杨一以全知的视角进入影像,进入那一片布满灿烂阳光有些诡异的葵花地讲述一个似是而非的故事。

  如果你喜欢音乐,你就一定不要错过杨一在片中真挚的民谣弹唱。

  如果你热爱艺术,那么阴山下那片灿烂的葵花地会让你想起凡高笔下阿尔的阳光。

  如果你喜欢电影,那么这部并不造作的内省式的作者电影能让人感受温暖和忧伤。

  虽然,这是一部散文式的民谣电影,但导演王宝民在保持极具个性的视觉美学追求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叙事的流畅性,这样的兼顾在中国文艺电影里并不多见。电影学博士出身的导演对于法国新浪潮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继承,他时刻提醒观众和影像之间的距离。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认为电影是虚构的艺术,一种复杂的表达语言。完全向现实投降并不能出来好作品。”

  在杨一的口琴声里,男主角带领观众默默走进故事的深处,让观众通过影像本身感悟鲜活的生活和时间的流逝。导演以视觉确立了影像本身的意义,

  电影《葵花朵朵》是一部关于大地和人的散文诗气质的影片。它在杨一的吟唱里以五个章节展示了男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和心念的世界,虽然这是一个非常内心化的故事,但用悬念片的叙事技巧娓娓道来,逐渐揭开隐藏在主人公心里的陈年伤口和秘密。直到最后才彻底解开两位主人公之间复杂而秘密的幻想和现实关系。

  举办《葵花朵朵》现场座谈是朱屺瞻艺术馆系列影像放映活动的一部分,是一次媒体、观众和导演的对话和交流,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让观众看到更多有价值的中国电影,推动中国民族电影工业以及中国独立电影的发展,让更多有思想的中国电影有机会和观众交流。这不是几个人和一个艺术馆就可以办成的事情,需要大家的帮助和激励,这样才会有中国电影的希望。

  朱屺瞻艺术馆主办的此次展映是《葵花朵朵》在华东地区首次公开亮相,我们有幸请到了导演王宝民到展映现场和观众、媒体互动,就《葵花朵朵》本身以及中国独立影像未来进行探讨和专题讨论。

  Visual on site

  - Kui Hua Duo Duo (The Sunflowers) first present in Shanghai and Wang Baomin on site

  Time: April 23, 06 (Sun.) 2:00 – 5:30 pm

  lace: Art Saloon, 1st floor, Zhu Qizhan Art Museum(Admission free)

  Organizer: Zhu Qizhan Art Museum

  Co-organizer: Beijing Fanhall Studio Shanghai Film and TV literature Library

  Art Chief-director: Gu Zhenqing

  eijing coordinator: Zhu Rikun

  lan: Zhu xianghui, KavkaLu, Wu Jiaming

  一、【Movie Review】

  [Movie]:Kui Hua Duo Duo (The Sunflowers)

  [Directed by]:Wang Baomin

  [Acted by]:Wang Minjie, SunQian, Wu Yingying, Yang Yi

  [Length]:98 min.( The 35 mm film project)

  [Brief remarks]:

  If only the guitar is there, and Yang Yi’s still singing, we can always have stories, and hear the poet’s singing in his travel. We experience, we listen, and we are on the road.

  Kui Hua Duo Duo (The Sunflowers) is a Western China style movie of folk songs. The famous folk song singer Yang Yi plays the role of “a rambling singer” in the movie. In the path made of his songs, the movie is presented in a way of changing scenes of sad and amorous dreams. Yang Yi appears from the visual angle of an insider. He steps into the dazzling sun of the weird sunflower field, and begins to tell a specious story.

  A music fan won’t ever miss Yang Yi’s singing with the innermost true feelings accompanied by a guitar.

  An art pursuer would be easily taken to the sunshine of Alpine in Van Gogh’s paintings, by the sparkling sunflower field at the foot of Yinshan Mountain.

  A movie lover perceives warmth and sadness from the movie, which is full of author’s introspection, yet naturally expressed.

  In this prosaic folk song movie, Wang Baomin, the director, combines his excellent cinematography and the narrative successfully, which is a rare case among China’s art films. The director, holding a master degree on cinematics, has reflected some of the traits of New Wave, always pointing ou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udience and the pictures throughout the movie, just like what he says: “I think film is an art of fiction, a complicated way of expression, and it can never be a good one when it totally obeys the reality.” Under the sound of Yang Yi’s harmonica, the hero leads the audience into the core of the story, quietly and slowly, to make them feel vitality of life and the flowing of time, simply through the visual objects in the lens itself. The director uses vision to found the meaning of just the visual objects in the lens.

  Kui Hua Duo Duo (The Sunflowers) is a prose-natured movie about the earth and the man. The five chapters of Yang Yi’s singing gradually spread out his growing mental process and his inner world. Actually this is indeed a psychological story;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suspense in relation to the narrative skill makes the story to go on lively and smoothly, and the old scar and secret of the hero is unveiled by layers and layers. And the complicated and secre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hero and heroine, both in fantasy and in reality, are also untangled only at the very end of the story.

  Kui Hua Duo Duo (The Sunflowers) Interview Forum is a part of the series of video present activities organized by Zhu Qizhan Art Museum, and is an opportunity of dialogue and exchange between media, audience and the director. Our objective is, through this effort, to enable the audience to see more valuable Chinese movies, to push forward China’s film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ividual movies, and to let movies with thoughts get more chances of exposure to and understanding from the audience. However, what we also want to say is, the sole participation of the museum can not make it. To make the dream come true, every supporters of Chinese film industry shall extend their help and encouragement too. This presenting of Kui Hua Duo Duo (The Sunflowers) organized by Zhu Qizhan Art Museum, is the first public broadcasting of this movie in East China. We are honored to have invited the director, Wang Baomin, here to meet the media and the audience and talk about the movi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ividual visual pieces as well.

  相关信息:

  王宝民访谈“拍真正的电影,做有尊严的发行”(4月13日)[0]

  电影《葵花朵朵》宣传手册(4月13日)[0]

  《葵花朵朵》中戏放映会交流记录(4月13日)[1]

  王宝民(hooxi)访谈:电影好比一座房间(4月13日)[0]

  《葵花朵朵》导演王宝民:独立发行应该是一种有尊严的发行(4月13日)[0]

  更多内容可点击:《葵花朵朵》上海导演见面会胶片放映活动专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