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季风中的马》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季风中的马》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8-09-06 02:0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季风中的马》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季风中的马》是一部由宁才执导,宁才 / 娜仁花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季风中的马》影评(一):很好的电影

  最近3-4年断断续续地在青海工作生活亲眼目睹草原的沙化、文化侵略、现代文明对游牧文明的侵蚀。这部电影只是在CCTV-6看到了后半部,很能理解导演的戏中主角心情。很多事情,是我们很郁闷的,但却是我们改变不了的,无能为力的。

  《季风中的马》影评(二):思维方式极为陈旧

  中国导演此类影片,不是城市乡村的疏离,就是草原与城市的隔阂。为什么不学习一下法国、意大利导演对此类主题思考方式?为什么一定要用非此即彼判断?城市与草原,与乡村,完全可以和谐共在,只有固执愚昧的故作姿态的人头脑中才存在对峙与妥协吧。

  《季风中的马》影评(三):象征体系的马

  片头好长的定镜头

  坚守什么?不搬到城里?

  红红绿绿的汉人携带商品入侵

  马:在蒙古题材电影当中的不同内涵 马上动作片/黑骏马/

  孩子为马倒地哭的撕心裂肺的,“把马卖了吧,”“那你把我也卖了吧” 马的尊严也是人的尊严

  没有突破经典的二元对立 不得不做出选择的姿态

  vs香港当今电影,怀旧,呈现独特香港性的香港。全球化与地域相辅相成 各族各地域对地域特色的强调

  国家族群之间关系的呈现 牧民需求 宏观政策

  “从此草原再也不能放牧了”一句不合就要动手的蒙族汉子委屈流泪

  画作中呈现的是威风凛凛的草原英雄 而在现实中却是从都市文明中落败而逃

  卡车司机代表了猥亵的都市人 遭到嘲笑

  总体真实 现实主义风格

  《季风中的马》影评(四):象征体系的马

  片头好长的定镜头

  坚守什么?不搬到城里?

  红红绿绿的汉人携带商品入侵

  马:在蒙古题材电影当中的不同内涵 马上动作片/黑骏马/

  孩子为马倒地哭的撕心裂肺的,“把马卖了吧,”“那你把我也卖了吧” 马的尊严也是人的尊严

  没有突破经典的二元对立 不得不做出选择的姿态

  vs香港当今电影,怀旧,呈现独特香港性的香港。全球化与地域化相辅相成 各族各地域对地域特色的强调

  国家与族群之间关系的呈现 牧民的需求 宏观政策

  “从此草原再也不能放牧了”一句不合就要动手的蒙族汉子委屈流泪

  画作中呈现的是威风凛凛的草原英雄 而在现实中却是从都市文明中落败而逃

  卡车司机则代表了猥亵的都市人 遭到嘲笑哈哈哈!

  总体真实 现实主义风格

  《季风中的马》影评(五):现代性与传统矛盾的最终化解

  《季风中的马》与其他很多民族电影作品一样,力图表现一个民族在面对现代化冲击时的矛盾、彷徨苦闷迷茫;但《季风中的马》与其他的民族电影作品又不一样,其他大量的民族电影作品似乎总是在无尽的悲哀与彷徨中结束整个叙事,而《季风中的马》却以乌日根带着儿子主动走向城市结束。久远的蒙古草原文明在与现代文明抗拒良久以后,终于选择学习接受,这种接收不是放弃传统扑向色彩斑斓的都市,而是心中寄托着草原的情怀,一步一步走向与现代的融合。导演通过电影寻找古老草原文明面对现代性时的出路,到最后仿佛有一丝新的醒悟,这种对现代文明试探性的理解,逐渐接纳异质的文明的过程,也许正是两种文明之间化解矛盾冲突,草原文明寻求新的发展的过程。

  让我从头说起。整部电影仍然充斥着多部矛盾,电影的背景体现着草原荒漠化与利用草原之间的矛盾,在这一矛盾基础上体现出乌日根与乡镇干部之间的矛盾,抽象来说是个人集体之间的矛盾,乌日根无法理解自己家的秋营盘怎么就成了政府保护草场;个人与集体主义之间的矛盾又嵌套在城市与草原的对立,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中。这两个矛盾构成了整部影片的矛盾主体。乌日根一家只是在草原上放牧的普通牧民,但影片将他们放置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多重矛盾中,又凸显出这样一个家庭特殊性,它们足矣代表整个蒙古族游牧文化。

  白马是现代与传统对立之间的具象化线索,乌日根在多重矛盾的压力下一直拒绝卖掉白马,他即便去保护区闹,去和乡干部理论,也拒绝卖掉白马。因为白马对他来说是他与草原文化之间最重要纽带,卖掉白马就意味着他们要搬进城里,要离开草原,要抛弃世代相传的草原传统。他做不到,所以全力挣扎,但是在整个大背景中,他无能为力,终于将白马卖给了夜总会醉意朦胧中,他对白马说:“也许我错了...他们一直在我耳边说,你老了,你老了...你真的老了么?”这话似乎更像他对自己传承的游牧文化的质询,在众人的不断质疑中,乌日根自己也开始怀疑自己所坚守的东西

  故事在乌日根的坚持与自我质疑中缓步推进,当他看到白马被歌女骑着拉到夜总会舞台上,在霓虹灯下无所适足时,他又一次冲上去解救。这个场景太过于残忍,就像是将一个手足无措的传统文明放在现代文明的聚光灯下,解剖,最终血流遍地。他守住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却发现无法实现现代与传统之间的调和。毕竟儿子要读书,一家人要吃饭。

  老人与他的最后一席谈话让我们看到了影片最终似乎找到了调和的希望。“你去不了的地方,马可以带你去;但你想去的地方,一定需要马吗?”乌日根对马的执念已经成为一种信仰,但是没有马,蒙古文化仍在,进入城市并不意味着被现代化完全淹没,拥有足够自信的蒙古族人可以在城市中建立起自己的草原。

  事实上,这种矛盾的调和与解放不仅仅存在于故事主线中,从南方而来的善良单纯的汉人(听口音像是四川的。。吾四川人终于不用在剧中扮演反面角色了~)被城市异化的“成吉思汗后人”救了乌日根并在草原上怀想成吉思汗的英姿,都体现着影片弱化城市与草原对立的努力

  无论这种调和是电影人乐观想象还是真实可行道路,相比于一般民族电影着重表现传统文化面对现代文明的苦恼和无力而言,这部影片还是有较大的突破。

  《季风中的马》影评(六):一蓑烟雨不甘平生

  浅析影片《季风中的马》

  猩红的天凌驾于原野之上,一匹马,一个人,一句单调歌词。在原野之上,在猩红之下,只有交错相行的身影,只有单调乏味曲调。伴着驼铃的嗡嗡作响,一切都是新的样子,一切也都是心的样子。

  炊烟袅袅--如画般的影像

  本片开头,呼啸的风还拍打在乌日根的脸上,旗子被刮的直作响,广袤土地上伶仃的几颗草中,大远景囊括了一切。偌大的自然渺小人类形成鲜明对比,宛若银河系地球,后者之于前者完全是不可抗力。土地的风化和政府的紧逼让乌日根喘不过气,全然是无可奈何,只能欣然接受。二者之间的联系让人实在不得不说导演宁才的功底。以自然的无垠暗喻无形的压力,如诗如画般的表达

  还记得片中准备放生白马的景象天空万顷无云,牧师空灵嗓音响彻草原。几个镜头之间的灵活切换,从马到天空,再到乌日根再到牧师,频率越发的快,就想人在脑海里的幻灯片,一帧一帧的如此之快,足以表现出乌日根内心苦闷的情愫,心中的不舍和抛弃过去的执念。最后马儿奔向草原的剪影,更是乌日根下定决心时刻。白马却为白马,白马似非为白马。让笔者心生震撼,久久不能忘怀。

  素胚勾勒--从无到有雕刻

  乌日根的内心曲折转变在本片中可谓是一大亮点,几次下定决心又几次改变主意。最后为了生计只得扮演模特供人画像。这个藏族家庭是具有的代表性,代表了千千万万时代洪流之中踽踽前行的传统的影子。试问如今,谁忍把浮名,化作浅酌低唱?谁能笃定决心,去追寻过去的踪迹?乌日根是个很好的代表。是注定要被时代吞没的代表。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很少有人会关注某个落后思想的族群将来的路,发展所带来的名与利似乎全然如眼罩般挡住了资产阶级眼睛而没有妥善处理好这些人民内心的希冀或是梦想。这部影片,从无到有的雕刻了恢弘的板块。以小见大而后再回归本真。以蜻蜓点水般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深海图,透着淡淡的光可以看清局部,而稍加思考就可以明白导演宁才的意图。以引导的方式让观众自行思考,使其感受颇广,有所深思。

  回首阑珊--如浓墨充斥般的韵

  本片给人印象深刻的,无非是对于二元对立矛盾的刻画。不论是乌日根的逆反和成吉思汗后裔的顺从,亦或是政府阶级和藏族传统。这几者的结合,都有着一股韵味。本片不只是单纯的矛盾叠加,更多的是像雾里看花,在矛盾中可以朦胧的看到一种韵味。不多不少,足以放大内心的渴望

  quot;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乌日根顺应时代潮流的方式,就如顾城诗中的那个"我"。只能一次一次尝试,一次一次靠近。但又毫无效果,但在沿着这条巷子行走的道路上,乌日根并不孤独,他有白马相伴,他有妻儿跟随。就像片中的最后一幕,乌日根和儿子沿着路走,前路是光明的,是充满希冀的。

  草原上的风只会吹的更呼啸,稀松的草场摇曳拖拽,像是在挽留什么,挽留一份注定的宿命。草知道自己的徒劳毫无疑义,但仍是坚持着。坚持着扭动着,就像乌日根坚定步伐,远处浅淡的背影越发稀薄,但是前路亦越发光亮

  《季风中的马》影评(七):时光中的白马(转贴)

  时光中的白马

  ——张承志

  转自: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18935265&pg=6

  曾经有过几个导演邀我去看他们拍摄的草原片。本来对我来说,在银幕上看草原故事是一大享受,可是总是因为忙,竟一次也没能去看。有一次当我无奈推辞时,一位导演的话使我吃惊了。他说:明天来看片就是朋友,不来就是……

  就是什么呢?

  大汗时代的朋友 那可儿,nuhor 一词,是一种一生结伴、以命相托的关系,而不是一种廉价的吹捧者。他认错了人没什么;而我要追寻的,是和真的那可儿一起,维护我们一直称为母亲的草原。

  所以接到导演宁才的电话时,说实话犹豫了一瞬。但鬼使神差的事是常有的,当我坐在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放映厅里,看见一片旱渴枯焦的草原在银幕上浮现时,我意识到了一种严肃

  这部电影描述了一个在城市化、沙漠化、商品化的狂飙暴风扫荡之下,惊恐抵抗迷惑、呼救的牧民家庭。青绿的家乡已彻底蜕变成荒漠,止不住地羊在衰竭渴死,贩羊皮成了聪明人致富的手段可怕铁丝网如同草海布雷,白马悠闲吃草之际踩中陷阱,险些被铁丝网缠死。泛滥的公司资本喧嚣闯入草地深处,毡包前,安宁天赋之权被无情地侵略了。同时空洞虚荣也在蔓延,到处有人自称孛儿只斤 Boljigin,成吉思汗氏族 姓氏,却不见他们星点的实干牧人祖传的所有权观念和秋营盘一起,在土地国有的堂堂名义下,一句话就被掳掠剥夺。以待客为传统、视买卖耻辱的游牧民族被迫经商的足迹历史性的 站在汽车奔突的危险边界,他们拥有的只是一缸酸奶,却没有价格零售工具。一个平淡情节看得我惊心动魄 尽数卖光残存羊群、准备进城打工的一场戏,残酷地写出了脆弱的游牧业濒临的破灭。皮已不存,其毛焉附,生存方式的穷途也是美的末路,白马最后还是被卖掉了。当美好的白马被一个肥蠢的半裸女人骑着走上歌厅前台,为红男绿女的狂浪欢乐助兴时,我明白了事态严重。这是古典的浩劫,是高贵的游牧文化的受辱。

  结尾的雕琢与否,已经不要紧了;总之骑马的牧人被迫走向语言不通城镇。那匹化作了精灵的白马留恋着他,使牧人观众的泪水夺眶而下!

  电影代整个困境中的草原提出疑问,因为突兀的一切太难理解。我也一样,我和牧民们一起瞠目结舌。难道历史的翻页,一定就意味着传统的破灭么?难道真的无法挽救一个古老文化、甚至无法挽救一匹马么?这不合人意的现实,难道真是那么合理么?但是这不是一部环境片或抗议片;它只是表达了牧人在历史剧烈变革中的震惊,代那些无言的人,诉说了满心的紧张和对千年传统的留恋。

  放映还没结束,我就决定要为它写些什么。想起前面提及的“那可儿”,我感到异化了的朋友观的肤浅

  我以为,这是80年代以来最好的一部草原电影。它的叙事甚至有些神异,因为情节的脚步那么平常,但寓含的指向却深具意味。几个次要人物 在时光中萎缩气质的陶高,其实在今日的蒙古世界比比皆是结巴学说蒙语的汉族司机,是一种牧人魅力和思想的同盟者。孛儿只斤?比利格也是必要的,他的刻画,给了误解民族精神倾向以轻轻的一掌。

  电影用蒙语娓娓道来,许多对话使人过耳难忘。如苏木书记的话很精彩 “你的秋营盘?你的秋营盘是谁的?是苏木的。苏木又是谁的?苏木是旗的。旗又是谁的?——国家的 ”。还有比利格也演得惟妙惟肖 “咦,你刚才喊我什么?”比利格。“不,是孛儿只斤?比利格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 ”不用说陶高倒卖白马时的蒙汉双舌头戏——都写得、演得轻灵而有趣。白马一角也没有选美找一匹罕世奇骏担当,而是让一匹普通的老白马出场——它那么平凡真实,简直就和我离开草原时告别的那匹白马一模一样。

  不用说著名女演员娜仁花的表演分寸严谨(她只是忘了在卖酸奶时把车卸了让牛歇息),导演兼男主角的宁才,络腮胡子虎背熊腰,在银幕上传达了一种牧人的亲切。他们踏着满地沙砺的咔喳的靴子声,如今日沙漠草原上,苦涩的牧人的心跳。

  大作品往往是朴实无华的。这部电影毫无炫弄民俗的花哨,它叙事的朴素,甚至使人猜测出自一种老练的手笔。其实不然,作者只是些普通的草原儿女,我甚至怀疑他们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的尖锐。日子一般的平凡镜头,把人引到了历史的关口。待人吃惊时,故事的毡帐已经搭成。

  电影的题目叫做《季风中的马》,但蒙文旁译却是《Qak-un sarel》。这个蒙语词组一下子抓住了我。它译回来很难:sarel是一种白马的颜色,它不能使用“白”(qagan),因为后者纯白如同理想。而qak则是时间、时光之意。这个题目起得好——它隐喻了一种文明、一个民族在狂暴的时光变移之中的姿态和立场。一匹驳杂的白马挺立时间之中,系着我们的情感,如我们自己的象征。同时,喀喇沁出身的大胡子那可儿也有个好名字,宁才的原文是“能赛”,nengsayin,“更好”,如牧人朴实的希冀。这个片名引我久久地遐想。有一个汉语词叫做“白驹过隙”,它强调的是时光的迅疾无常。牧人的思路有所不同,他们渴望的是——白驹在时光中的永恒。

  这是一次文明内部的发言。在浮燥的风潮之中,它的观众必然是有限的。在侏儒主义侵淫的今天,它还可能受到冷遇之外的讥讽。但是蒙古、哈萨克、西藏和裕固,整个北亚的游牧民族都会支持它。现实愈是严峻、褪化愈是惨烈、对民族价值的侵犯愈是肆无忌惮,它就愈会显示出一种道德的力量和悲悯的警喻。

  我们曾期待地说,真正深刻表达游牧文化的作品,应该产生于牧民的儿子之间。虽然,在成全这样的人之前,会严厉地要求他的许多素质——现在,我们终于辨清了出现的人影,尽管路还正长。

  《季风中的马》影评(八):关于《季风中的马》的视听语言分析

  简单的来说,《季风中的马》讲述的就是一个蒙古放牧家庭在自然环境和经济压力的双重逼迫下,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草原进城谋生的故事——当然,经济压力一定程度上源于自然环境的恶劣。

  本片全长共计101分钟。与大多数草原电影及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类似:节奏较为缓慢,主题以小见大,画面风格简洁,以自然风光为主等等,这些特点在本片都有所体现。在这里,对本片做一个简要的,视听语言的分析,来简单的剖析一下本片的特点。

  视听语言,顾名思义,则包含“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本片的视觉语言。视觉语言包含很多内容,包括镜头之间的组接,画面构图,色彩,灯光,等等。本片的视觉语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镜头较长,节奏缓慢。

  在看完本片后,我想所有的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个片子的节奏十分缓慢。在第二部分的分镜解析中,最短的一个镜头是4s,其余所有的镜头都是5s以上,平均一个镜头能达到7s左右的长度,最长的一个镜头甚至到了1min。这样的剪辑速度是绝对算不上快的。我曾经对SHERLOCK第一季第三集做过分镜分析,那个片子可以达到一分钟切换20个镜头的速度,平均3s一个,有些镜头甚至只有1s。从这样的一个简单对比,就可以看出,本片的节奏是多么的缓慢的。当然,这个是由题材、剧本和导演风格决定的,且节奏快慢并不代表片子水准的高低。

  本片虽然节奏缓慢,但是却并不乏味沉闷,所有情节的开展一环扣一环,有条不紊,甚至让人揪心。孩子的学费交不上,银行欠款催着还,自家的秋营盘却被圈了起来连放羊的地方也没有了。乌日根内心急切,与圈地的工人动了手,因为对方人多势众而被打了,但事情却没就此完结,乡派出所又找上了门来。这样紧凑的剧情与缓慢的节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却不会让人有对立矛盾的感觉,反而会因为剪辑节奏的缓慢而更显本片剧情的揪心和急促。

  因此,缓慢的节奏起到了很好的烘托和反衬的作用,用镜头切换的慢,来衬托情节发展得快,即抓住了观众的心,又不至于是观众在观看时过于累心,感到辛苦。

  二:色彩明丽,配色简洁。

  整部片子的取景大部分都是取在草原,这样的选景就决定了本片色彩的基调。蓝的天空,黄的土地,夹杂绿的野草。这是纯自然的颜色,虽然简单不加修饰,但却是最能给人以美的感受的配色。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正是如此。

  黄色,蓝色,绿色,这样的颜色明快清爽,让人觉得十分之清新。而人物的衣着,以黑色为主,乌日根,呼和,道尔基大叔皆是如此。而英吉德玛主要是有两套服装,一黑一白,白色是中性的颜色,黑色则与片中主要人物的服装颜色统一。

  之所以这样详细的分析片子主要背景色及人物衣着,是因为,不同的配色也是体现了剧情的走向的。黄蓝绿等清新的颜色对比人们深色的衣着,更显出乌日根一家人境况的拮据和恶劣。尤其是黄色,它并不是美好的象征,正因为这大片的黄沙,大片绿地的沙化,才使得乌日根一家近乎无处谋生。

  而英吉德玛的穿着也似乎是有一定意义的。在影片开头,英吉德玛身着黑衣。在影片后半部英吉德玛与丈夫吵架最后独自进城时,穿的也是黑衣,而中间这段剧情,英吉德玛也身着白衣。白色象征圣洁纯真,说明英吉德玛在与货车司机的交往中是心无杂念的。英吉德玛是一个传统的贤惠的家庭妇女,绝对的尊敬丈夫,而在片头穿着黑衣绝对尊敬丈夫,和在片尾穿着黑衣与丈夫超级独自进城,不得不说这中间只有首尾呼应之妙的。

  总的来说,色彩在本片中起到了很好的烘托气氛的作用,大部分画面的色彩都十分的简洁,这在让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也达到了显示剧情气氛越来越紧张、乌日根一家状况越来越窘迫的效果。

  三:自然光线,层次丰富。

  本片绝大部分镜头都是使用自然光线,清新真实,但是却避免了一些使用自然光线时容易出现的问题——诸如光线亮度不够,人物不够清晰,或者光源单一,人物过于死板等问题。

  草原上的太阳光是极好的,而且阳光照射的角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也因此,在使用自然光线拍摄时,随着光线的变化,人物也会显得更鲜活更灵动。

  比如说,在片子15分钟左右的地方,乡干部在屋子里向大家传达最新的政策,这个时候,自然光线从屋子右侧的窗户中透进,略有过度曝光的效果。而乌日根坐在屋子阴暗的左侧,光线在这边就显得不是那么强烈。直观的明暗对比不仅仅表现出了屋内的透光度的大小,更表现出乌日根与那些已经进城或者自己有操场的人的心境喜忧。这充分表现出了乌日根当时愁苦的内心,更为后面情节的发展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如果不是一筹莫展,乌日根又怎么会去保护区闹事,又怎么会进派出所呢?这都是具有强烈的关联性的。

  再举一个例子。影片35分钟左右处,英吉德玛去高速公路上买牛奶,她躲在车后面躲避阳光稍事休息。这样的一个细节,不仅仅表现出当时她招揽不到生意的现状,更体现出英吉德玛当时的辛苦劳累与孤苦无依。

  可以说,光线在本片中的运用是十分出色的,运用自然光线,却能表现当时情景,甚至体现人物现状和心境,都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必须要指出的一点就是,片中有几处剪辑,我个人不是特别欣赏。例如:片中8分钟左右处,葡萄酒厂的人过来跳集体舞那段,同机位同景别的跳切,我个人觉得不是很好。这样的过度太不自然了,一看就有剪辑的痕迹。特别是这样一部整体比较自然的片子,有这种人工斧凿的剪辑,不得不说是硬伤。

  其实本片在视觉语言方面还有很多特点,比如镜头之间的过度基本上是硬切,有不少过度是声音转场;画面构图简洁大方,以自然风光为主;城市与草原之间强烈的对比等等,这些就不再赘述。

  接下来,我们来简单的分析一下本片的听觉语言。听觉语言其实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同期声,二是背景音。那么,我们也从这两方面来简单的分析本片听觉因素的特点。

  一:同期声

  本片中,最最主要的同期声,除了人物的对话,就是风声了。至于片尾男声的蒙古长调,在这里不细表。

  其实在看片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片源音频并不是蒙族对话,而是汉语。虽然更方便于我们这些不懂蒙语的观众的理解,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使片子的可观赏性打了折扣。因为,在人物交流时,特别是一汉一蒙在对话时,汉语与蒙语的碰撞,流畅蒙语与磕巴蒙语的碰撞,更有利于我们这些观众来抓住片子的精髓。

  比如说,陶高在做乌日根和夜总会老板之间的翻译时,那种瞬间的蒙汉转换,会让我们更直观的感受到陶高在其中的占小便宜那种小市民的心态,自然也就更为不懂汉语的乌日根的未来而担忧。而英吉德玛在与货车司机的交往中,如果听的是蒙语,那么,货车司机的磕巴蒙语会更让我们直观的感受到他对英吉德玛的情愫。因此,我觉得,如果是蒙语对话的话,这部片子会精彩不少,加分不小。

  而贯穿全片的烈烈风声,我想应该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少是让我印象深刻的。强劲的风声,更加烘托了片中草原的荒凉与干涸,乌日根一家离开草原的无奈与悲伤。这是空旷的风声,也是寂寥的。

  本片的同期声还是比较真实自然的,听到那风声,就好像能真实的感受到草原上的劲风一样。

  二:背景音

  在做归纳的时候,我将脚步声、放碗声等种种声音也归结到了背景音中,因为这些声音很显然是在做后期的时候配上去的音效。

  本片的音效配的还是很好的,非常有空间感,典型的就是脚步声,远处的脚步声小,近处的脚步声大,这符合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听觉规律。

  在广大观众的认知中,最重要的背景音就是影片配乐。的确如此,本片中,配乐的地方不多,但是配上音乐的地方,却十分的动情,让观众随着剧中人物的情绪起伏而起伏,十分抓人。

  比如说,片子57分钟左右处。乌日根将马卖给了陶高介绍的夜总会老板,然后独自一人步行回家。在这里,配上了苍凉的马头琴曲子。马头琴的音色辽阔却哀婉,此时的乌日根内心无比的无奈和哀伤,配上这样的沉郁的曲子,更烘托了人物的心境,使得观众更能理解角色的情绪。

  又例如片子44分钟所有处,那是乌日根在回忆他们曾经的美好日子,配乐也比较轻松大气,突显出乌日根一家当年放牧时的快意洒脱。这更能对比现在乌日根一家拮据窘迫的现状,使观众更加同情,同时更加为乌日根一家而感到揪心,并使观众更迫切的想要知道接下来的情节走向。

  总的来说,我认为本片在背景音的使用上是十分成功的,十分有效的烘托了气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以上就是我对《季风中的马》这部电影的视听语言的简要分析,总的来说,这部作品的视听语言的应用比较纯熟,比较好的烘托了全片的气氛。

  ----------------------------------------------------------------------------

  = =回过头再看这个作业,有种想要自戳双目的冲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