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坏种》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坏种》的影评10篇

2018-09-07 02:1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坏种》的影评10篇

  《坏种》是一部由茂文·勒鲁瓦执导,南茜·凯利 / 帕特里夏·麦科马克主演的一部剧情 / 恐怖 / 悬疑 / 惊悚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坏种》影评(一):请去看《甜美爱丽丝》

  本来以为她穿着雨衣要去杀了她在医院母亲,然后继续邪恶地和不知情地父亲生活下去,这样电影就相当重口令人汗毛竖起反思了。结果是去捞金牌,还被雷劈死了!那个雷不但劈死了小混蛋,我也当下被雷的外焦里嫩,结局修改败笔啊。

  电影《甜美爱丽丝》有点唯美诡异气息,也是讲一个儿童谋杀,但是连观众也一起骗了,最后被爱丽丝嘴角邪恶的微笑给吓到了。导演明显略胜一筹

  《坏种》影评(二):这样的结尾才disc

  据说原来的结尾是:

  母亲发现真相后将女儿灌入大量安眠药,然后自己饮弹。阴错阳差,母亲死去,女儿被救活了。个人感觉这个结尾远比现在“多行不义必自闭”的结尾精彩很多,充分表达了暗黑、死亡、狰狞的气息,足够DISC~

  估计50年代的好莱坞影片审核制度还很严格,这样的暗黑结尾也不能够被当时心存善念的广大观众所接受,所以导演特意修改了一个善恶自有报的中国式结局。

  《坏种》影评(三):抛开轮调,看人演坏

  抛开血统论,什么“老子英雄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这都是我们玩剩下的,有个连环杀人的外婆就有丧心病狂外孙女,才几岁啊,真够能瞎掰的……最后没咒念了还整出来个天谴,老天爷看不过去了打雷劈死了小女孩……唉

  不过看这个小丫头不动声色的害死一个又一个人,片子还是不错,死去小男孩的母亲和园丁演的很好,我发现美国老片子里部部都有亮点……

  时代往前走,好莱坞电影水平可没怎么提高

  《坏种》影评(四):早期好莱坞极为罕见的儿童犯罪题材影片

  早期好莱坞极为罕见的儿童犯罪题材影片,甚至有恶魔附体和恶魔基因遗传这样的宗教隐喻,其邪恶程度可以比肩20年后的《驱魔人》和40年后的《沉默羔羊》,我相信有宗教信仰的美国人看了这片更会不寒而栗,片中的8岁loli罗拉集冷血残酷伪装狡猾毫无廉耻于一体~但是毕竟是50年代的好莱坞片,为了能通过审查,结尾处理成母亲自杀未遂,而罗拉被闪电劈段木桥落水而死,而且制片为了保险起见最后的字幕处理成话剧演员出台谢幕形式,之后的最后一段甚至是母亲打女儿屁股嬉闹的温馨场景,制片告诉观众刚才看的不是电影而是“舞台剧

  《坏种》影评(五):早期恋童癖电影的邪典之作

  本篇透露着一股Screaming patriarchy. 坏的阴险霸道不可理喻的都是女人,而且正派的女人永远脆弱懦弱的看到男的就六神无主身体发软,女儿一定要冲到父亲怀里卿卿我我搂搂抱抱摸来摸去,对父亲崇拜爱慕赞不绝口,男的都纯洁无暇道貌岸然对幼女还口头性骚扰强大快乐的女人必须内在是psychopath控制心理变态。本来是想看黑暗萝莉的,事实证明是我想多了。好莱坞早期的儿童片大多数是服务男性恋童癖的,包括秀兰邓波儿的许多作品,这部片子女主和父亲之间那种明显不正常腻歪关系,Rhoda和成年男性坏人调情的那种女巫式刻画,看的简直让人汗毛直竖。

  《坏种》影评(六):好表演不一定就有“好戏

  这电影“演”得很好,每个角色都卯足了劲给大家“演”这出戏,但就像一座漂亮积木搭建的城堡,看过就好推倒了。故事主要讲述一个八岁的小女孩在其天真可爱外表下有着一颗冷酷残忍的心,为了满足自己的占有欲,不择手段地杀害了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她是一个”坏种”。

  电影似乎是在探讨一个人的犯罪行为比方说连环杀人)到底是后天影响的还是先天遗传的,讲述的显然是一个后者的例子,但事实上无非是一个猎奇的故事罢了。在我看来这个骨子流淌罪恶血液的早熟“谋杀犯”更像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缺的只是片尾调侃似的多“打两下”,结果则荒谬地遭了“天谴”。。。像是茶余饭后的余兴,只要故事好听吸引人,不需要考虑它到底讲了些什么,只可惜讲得有点让人不耐烦

  去掉那荒谬的结局的确会让影片看起来更好些,但并不能增加它的张力,故事几乎没有悬念,永远走在观众后面。死去男孩的母亲来了表演,演完下场,演得很过瘾,一场场戏就这样带劲的演,单独拿出来做小品会很精彩。

  《坏种》影评(七):坏种,有种乎

  ad Seed (《坏种》),美国导演默夫云·莱罗于1956年执导的黑白故事片,昨天才有幸观赏。紧凑扣人心弦地推进故事情节,悬念似是而非,表演丝丝入扣不温不火。编剧、导演、演员,堪称经典。儿童连环杀手目的简单:谁阻挡我得到我想要的,就弄死谁。说喜欢她并且要在死后送给她礼物老太太,她就不用等她们那么慢慢地死去了,马上就得死。影片认同一种心理研究结果,有些儿童是生而失明的(Born blind),对是非道德失明,生而残酷无情,跟他们成长环境没什么关系。

  如果没有那个令我啼笑皆非画蛇添足的中国式结尾,这部片子几乎是完美的。

  想起成龙演的那部《环游地球八十天》,他们一路来到土耳其,有人来召唤他们:“土耳其王子招你们进宫问话。”,仆人说“不不,我们没空”,来人大惊:“什么!这可是土耳其王子召见!”,仆人漫不经心地一摆手,说:“哦,那他最好习惯得不到他想要的。”

  《坏种》影评(八):精神分析之光

  OTE: 这不是一篇影评 只是个人的观影笔记

  1. 水域意象

  大三意象对话还是精神分析实验课(电影鉴赏课=_=)上 朱老师强调一部电影开头的重要性 据他所说 电影的开头暗示全片基调 主题 主体意象和隐喻 虽然我认为这个歪理并不适用所有的电影 但是这个理论对于惊悚悬疑心理类型片(horror-thriller and mystery film) 确实颇为适用 Bad Seed的开头是阴云密布的栈桥和阴森月光照亮的水域 水是精神分析中的重要意象 早期催眠术大师Mesmer在为他的患者进行治疗时 就以水为凭借 水与潜意识的连通也是后世约定俗成的一种“认识更进一步(oversee)的说法是 水域象征母体 液体象征羊水 所以在开头拍摄水域的电影 或许多半将女性作为主体进行叙事 而对于Bad Seed这样一部讨论儿童犯罪的电影 水域又隐喻bottom-up的伦理观念 儿童本应天正无邪 如水般纯净 但是Bad Seed中的Rhoda显然并非如此 因为成为影片中的最大冲突与悬疑叙事的主体

  《坏种》影评(九):小孩子的坏就像田野上的荒草

  这世上最可怕不过的,是小孩子。因为他们太过直接。

  小孩子总能知道他们最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一句动听的话,还是一枚亮闪闪的奖牌,他们毫不羞耻的说出来,无法直接得到,就选择迂回。

  有些小孩子比较软弱,还能被灌输诸如善良感恩这样的美德,而有些小孩子却只能听见自己的内心。不用人教,他们就懂得要不择手段。不择手段,常常是大人所为。而大人并没意识到,其实不择手段,是儿时起就一直在做的。

  《坏种》的导演必然是个人性本恶论者。在片中,他抒发了自己对于遗传学的看法。某些罪恶的种子,是出生前就被植下并无法改变的。一个人可以从很小的时候表现出他天生的犯罪欲望,这就像那些天生失明的孩子,只不过一种是看不见善良,另一种是看不见世界

  《坏种》里的罗拉,正是这种天生对善的一面盲目典型。这个八岁的漂亮孩子,做什么都干脆利落,总是名列前茅。她毫不掩饰内心的真实欲望,对物质的,对赞美的,对成功的。她的手段多种多样甜言蜜语,装出可怜相,大声威慑,乃至使用暴力。而后,当她计谋得逞,便自然的抹去一切过程,似乎得到是一种理所当然。面对因自己造成了生命的消失,她表现出自然的漠视,目光只放在看中已久的目标上。

  男孩溺死在水里后,罗拉的生活没有一丝改变。吃饭,游戏,撒娇。面对母亲的质问,她用甜蜜表情否认一切,就好象谎言才是真实的。对着粗活用人挑衅般的玩笑,她说出面对死亡的真实感受:“为什么要因为死亡而悲伤,死的那个又不是我。”

  这是一个小孩本性流露。她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她的价值观判断依据是她自己。反是有利于她的,便是好的,不利的便应该被改变。这些我们看起来的错事,在她眼里,只是正常生活的一个小插曲根本不值得放在心上。正如罪行败露时,她攥成拳头发狠说:“都是他不对,不应该说要去告诉老师。”

  这种自私冷漠,甚至对自身罪行的解释,更像大人所为。而当这种品质自然的体现在一个小孩子的身上,并与她的天性所契合时,电影的恐怖被放大到极限

  最近的片子《约书亚》所讲的也是一个可怕早熟的孩子。与罗拉想得到奖章不同,约书亚想得到的是爱。得到爱比得到物质更难。因此约书亚所做的比罗拉还要曲折。与罗拉相似,约书亚天真面孔使他得到了更多信任。但与罗拉的结局相比,《约书亚》更多的体现了悲观情绪。与罗拉得到天惩相反,约书亚逃离了惩罚,继续着对他所渴望独一无二的爱的追求

  无法想象约书亚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长成怎样畸形的怪胎。也许就变成《天才雷普利》的接班人。影片最后一幕所让人产生的无限猜测,远比片中的气氛更加恐怖。

  无疑,这两部片子的编剧都是聪明人。他们看到只有反差才能引起真正的恐怖。当人们仍然执着的认为所有小孩子都是一张白纸清澈透明天真无邪,他们却看到了小孩子背后所具有的另一种气质,这种天真和透明,更可能造就出一个又一个的小恶魔。因为他们的小,使人们不加防备,因此恶便呈现更加残酷的可能。

  就像《坏种》里惨死的老太太,她到死也不会想到,会有人因为一个压根不值钱的小摆设而下杀机,更不会想到,下了杀机的居然是一个小孩子。而这些纯真的孩子,并不真正懂得死亡的意义,他们眼里,生存和死亡只是代表拥有和不能拥有。

  这些小孩子才具有的恶,就像荒野中生存的杂草。它们与生俱来容易让人卸下防备,却又暗藏杀机。在阳光下,它们生机昂然,好象是生命力的代表,而更真实的,却是所有恐怖的最初来源。因此,以这种恶为中心的影片,除了恐怖外,更带来了12月一样的阵阵寒冷,慢慢刺入骨髓

  《坏种》影评(十):萝莉外婆才是最狠的!

  贝西·登克只是《坏种》小说里的一个小人物,不过这个人物着实让人喜欢。《坏种》在1956年被拍成电影,堪称儿童犯罪题材电影的鼻祖,后世的电影《39号案件》和《孤儿怨》均改编自《坏种》,电影《无头谷》也能看到贝西·登克的影子看看《坏种》对贝西·登克的·描写

  假若我要从才华横溢的女杀手大军中挑选出我最喜欢的一位,那肯定不是伊娃·库,她的名字柔弱心肠又太硬;也坑定不是喂人巧克力的麦德林·史密斯,她皮笑肉不笑,是英国人喜欢的类型;不是咱们美国人格外喜欢的莉琪·波登,据说她曾用宠物猫的脑袋苦练斧技,愿她在童瑶里不朽;不是漂亮的莱达·索萨德,公众不愿意相信自己眼神,都忘了给她鼓掌;亦不是该被祝圣的安娜·哈恩,她出来遍洒砒霜、安眠药和马钱子碱之外,还将一种新的致命毒剂介绍进美国文学;不是别的,正是巴豆油,哦,我的天哪!也不是开老人院的奇雅·吉利根夫人,她总是有办法让老人院不产生财务赤字。是印第安纳州的贝莉·吉尼斯吗?不是,据说她用短柄斧砍杀多人,并将尸体剁成饲料,喂给她的猪吃,倒是懂得勤俭节约。不是对秋水仙碱有着狂热爱好的英国女孩克里斯丁·威尔逊,她让同时代的的医生认为英格兰爆发某种新的疫病。更不是苏西·奥拉,她几乎单枪匹马抹去两个匈牙利村庄人口

  不,谋杀这门艺术中的上诉大师,尽管一个个都是天纵英才,却那个都不是我心头所爱。我的头号选择将是无与伦比的被袭·登克,她堪称她们当中的女王:贝西的心脏简直是个小冰箱脊梁骨乃是钢筋大脑精确和冷漠唯有键控计算机才能与之匹敌。

  1882年,贝西·登克出生于爱荷华州的一个农场,闺名贝西·舒伯尔,是亨利·舒伯尔和玛咪·舒伯尔(原性古斯塔夫森)的最大孩子。她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小男孩死于砒霜中毒,当时贝西7岁,年幼无知,把砒霜当作白糖,洒在男孩的面包和白脱上。妹妹帮她提水时,不慎落井溺亡。古斯塔夫森家的祖父在某个周日下午死于枪击,当时他正在后门廊的摇椅里打盹。谁也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更不知道凶手是何许人也。当然了,那时候谁会怀疑贝西·舒伯尔在案发时,是否与其独处呢?这时的贝西是个大眼睛的恬静姑娘,才只有11岁。

  贝西的父亲,亨利·舒伯尔老先生,他死于一场离奇的事故,命丧于打谷机,这场意外始终没有合理的解释。后来热衷登克夫人的研究者发觉有个值得关注的细节:当时贝西正和父亲一起干活,然而,即使她真的与父亲死亡有关,也从未有人找到靠得住的证据。总而言之,父亲留下的遗产让身后额孤儿寡母生活颇为优越。那时候贝西年龄20,虽说犯罪生涯或许始于偶然,但一路上走的实在顺利,此时的贝西更是满怀热忱。贝西觉得她在城市里必能大展宏图,她的视线已经投向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话虽如此,贝西还是在农场多逗留了一阵子,她要照顾母亲,父亲过世后,她的母亲一直受到消化不良的折磨,不久后母亲撒手人寰,贝西·登克终于完成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任务,她杀光了自己全家。

  母亲如期死去,农场和保险金全部归了贝西,她卖掉农场,搬进城市。她在奥马哈市与佛拉基米尔·库洛斯基结婚,这位先生腰包颇为饱胀。在新娘的坚持下,他给自己买了高额保险。不到一年他就撒手人寰,把悲伤和大笔财产留给妻子。库洛斯基夫人拿到保险理赔金,卖掉继承来的产业,迁居堪萨斯城。没多久她就遇到一个叫奥古斯特·登克的年前农夫,并很快与之结成连理。奥古斯特·登克来自一个富裕的大家族,不过他所在的那一支却只称得上小康。登克夫人卖掉她在堪萨斯城的住所,搬进新丈夫的农场,其职业生涯的华彩乐章让她的同代人即津津乐道又毛骨悚然。

  登克家族的人员关系之复杂,堪比三本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你需要一手拿家谱,一手拿表格、蓝图和铸铁小人,才能搞清楚那些复杂的关系。然而年轻的贝西·舒伯尔嫁入这个大家庭的时候,却没有任何抱怨,而是为了远大的目标如饥似渴地研究起他们。分析这些新亲戚的特质和个性的时候,她仔细的劲头真叫人叹为观止。她搞清楚了每个人和其他所有人的亲疏远近,搞清楚每个人与卡尔·登克老祖父的血缘关系,卡尔·登克执掌家中财务大权。贝西的认真程度与棋手在冠军赛上的表现相比毫不逊色。若是想让这个陈腐的比喻更推进一步的话,那就看看她的表现吧:贝西恰如其分地剪去登克家族的其他枝叶,让财产继承权不可避免地落到其丈夫手中,她在谋财害命这个游戏中展露出精明、算计和冷酷的天分,棋盘上的冠军也不靠着它们驰骋江湖?

  她勤勤恳恳地向着目标努力,用的作案工具包括毒药、斧头、来复枪、霰弹枪、伪装成自杀的上吊和溺水,种类繁多的杀人手段,高超的作案手法,不留蛛丝马迹的杀人作风,完爆职业杀手;十年之后,贝西达成她的目标,总共走了23步,贝西把丈夫都全家斩尽杀绝了,她勇气可嘉,战略卓越,对细节极度关注,这使她成为智慧型谋杀犯爱好者心目中最为钟爱的女神。

  奥古斯特·登克执掌起夫人为其赢得的那片王国,这时的奥古斯特·登克性格发生巨大转变,他不再是那为不问是非、性格温和的丈夫了。他突然觉得自己成了什么重要人物,开始向别人发号施令;这还不算最糟糕的,这位先生视乎要通过许多不切实际的财富增值计划将这笔财富挥霍殆尽。她原本没有打算立刻除掉他,但看到自己毕生伟业受到威胁,她第一次偏离了“宏大规划”中狡诈的保守主义倾向,而是直接把砒霜放进白脱牛奶中。

  贝西的计划总算达成预定目标,儿时梦想悉数成真,她终于将登克家族财务大权握在手中。她坐下来享用辛勤的劳动果实,扮演着失去亲人但是勇气不减的寡妇角色。对于她的所作所为,她大概不曾有过后悔和自责的情绪。她从未把自己看做罪犯,而是一名心事活跃的商人,只不过走了不寻常的发财道路而已,凭借远见卓识和灵活手腕,她将自己提升到了超越了天赋不足者的卑微命运···

  就在她志得意满地坐在整洁的房间里享受生活的时候,沼泽地边响起第一只猎犬的第一声吠叫;爱达·古斯塔夫森姨妈,那位沉默不语、满腹心机的女士,开始游走于村民之间,大声说出他的质疑,“奥古斯特才不是死于什么恶性疟疾,医生就会瞎说,谁知那病究竟啥样子。贝西侄女肯定在奥古斯特的白脱牛奶里放了东西····登克祖父死法和他一个样子···同样突如其来——这难道不让人奇怪吗?唉,老先生身体状如公牛···还不算完,贝西还是孩子的时候,家里头早就有许多说法。贝西对谁有了兴趣,坏事才会降临到那人身上,你们就不觉得奇怪吗?”

  刚开始,邻居们就像在看戏,谁也不肯相信她;接着,某天下午,爱达去找警察,把故事原原本本讲了一遍,“把奥古斯特外出来!”她说。“把他挖出来,一检查就知道了!”

  郡里的警察向上级请求许可,要挖掘奥古斯特·登克的遗体:贝西痛哭流涕,拒绝让丈夫沦为爱达姨妈的恶意牺牲品,于是警察申请了法庭调查令,抛开她的意见,将尸体挖出来:或许是人生第一次,登克夫人陷入盲目、无理性的恐惧状态。她失去长久以来始终保持的良好判断力,想出一套说词保护自己,可这套说词实在是过于愚蠢,怎么听怎么不真实:她告诉众人,奥古斯特和登克祖父是被毒杀的,但是凶手另有其人。犯下这些罪行的是爱达姨妈,她也许把其他人也杀了。她从一开始就怀疑爱达,但害怕自己和孩子受到生命威胁,故尔闭嘴不提。爱大姨妈还不时发出威胁,说要杀了她和她的孩子,并且烧毁房屋。如果她和孩子有个三长两短,她希望众人一定要记住这些关于爱达姨妈的话,日后千万要指证她,伸张正义···

  当天夜里,她砍死了爱达·古斯塔夫森,一同被砍死的包括她自己全部孩子——只有最小的女儿克里斯丁侥幸逃生。很显然,她先用斧子钝头敲晕老爱达,然后用切肉刀割下老妇人的脑袋。做完这些,她给老妇人换上自己的衣服,连结婚戒指也戴在老妇人的手指上。最后一次出门前,她逗留片刻,点燃了整栋房子。她希望——尽管后来被指证明颇为虚妄——警方会把老妇人的尸体当做她的。而后假设爱达·古斯塔夫森应该为这几条人命负责,当然,还有先前那些谋杀案,

  她用报纸裹起老爱达的头颅,随身携带,逃离失火的房屋;然而她的伪装没有能糊弄任何人。第二天早晨,警察在堪萨斯城联合火车站的候车室逮住了她。圆滚滚的包裹放在她的膝头,警察割开绳索,解开报纸,古斯塔夫森小姐的头颅从座位上掉了下去,一路滚过半个候车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坏种》的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