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伯爵夫人》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伯爵夫人》经典观后感集

2018-09-10 02:56: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伯爵夫人》经典观后感集

  《伯爵夫人》是一部由詹姆斯·伊沃里执导,拉尔夫·费因斯 / 娜塔莎·理查德森 / 真田广之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爱情 / 战争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伯爵夫人》观后感(一):民俗画而已

  还只是一个角度看到的民俗画。

  那些老上海的画面是挺美,特别喜欢那些小丑表演。可作为一部讲故事的电影,却只有音像流水样的滑过,没有任何激动人心地方感人肺腑的地方,引人思索的地方。

  浪费了2个小时啊,还好电影票才两三块钱。

  《伯爵夫人》观后感(二):伯爵夫人

  则四一个情节弱到几乎有些牵强的电影,并没有讲述什么在乱世,疯狂的爱,对世故,亲情仇恨表达也很有点莫名其妙,节奏又慢得叫人想死...然而即便如此,又有什么关系呢,弥漫了那么多的风情的,真切的放空,跟失落,跟挥之不去的HIDE AWAY情绪,已经足以成就全体双鱼座(至少噢!)凝神关注亮点了.事实桑石黑一雄最擅长的不就四则一套嘛...

  《伯爵夫人》观后感(三):艰难时代里的爱情 这次在中国上海20-30年代两个西方人还有

  可能在东方的背景和历史原因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有着东方的含蓄和隐忍。片里的配乐,歌曲,里面有一首男主广播里的歌什么吴先生女主理智的,她知道自己的时代已一去不返,她的家人却仍幻想回到过去那时的奢华中去,男主是逃避的,经营自己的酒馆,不去想现实中的残酷。就像女主角女儿在看万花筒里的幻景一样,然后,就这样,发展了解放弃,最后的努力

  《伯爵夫人》观后感(四):很一般

  这是一部比较暧昧的爱情片,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似乎在若隐若现之间。政治背景在影片中占了很大的比重,除了日本侵华的这个主要背景,还比如伯爵夫人的犹太人邻居,三言两语之间又表现了当时欧洲的复杂冲突。似乎这部电影在上海的拍摄当时也是很闻名的,我是很偶然间看到这部电影的介绍,因为对于中国背景的电影都有很大兴趣所以租来看了。并不算是特别喜欢,随便看看还可以。

  《伯爵夫人》观后感(五):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伯爵夫人酒吧

  不管你是像影片中男女主角那样“独在他乡为异客”,

  还是“身在故乡,心为异客”,

  总之,当你疲惫不堪、无力前行、想找个地方躲起来的时候

  伯爵夫人酒吧,实在是个理想的地方。

  只可惜,酒吧那扇厚重大门,终究也挡不住战火侵袭

  但愿,每个人都能找到,

  一个可以歇一歇、醉一场、梦一回的地方。

  《伯爵夫人》观后感(六):俄国在哪里?

  格茨司令官和辛德勒果然交情匪浅,辛德勒的太太都可以去给格茨当红尘爱人。Ralph真的特适合同沧桑感的知性美人配戏,两人在上海滩伊沃里式的隐忍来隐忍去,终究华东沦陷了,他们爱上了。白俄的落魄贵族不说俄语,为了迁就导演和美国领事一律说英文,也罢了。当年的小伯爵少爷小伯爵小姐沦落到扛活和舞女还不算让人心酸,那俄国歌者他乡犹唱后庭花才真是悲切呀。中国又缺席,除了成全那对痴男怨女基本上只能自己躲起来舔伤口。王洛勇忠心地给Ralph当管家,而英达的镜头只能论秒计。

  《伯爵夫人》观后感(七):政治上的紧张

  昨天看了2005年中英合拍的电影《伯爵夫人》The White Countess,故事和布景都太假,可惜了一群有名气的演员。1936年的上海以及在上海的外国人生存状态是令人好奇的,但这部电影有点儿琼瑶式的言情和愤青式的文艺,也不是不好看,可就是觉得少了点什么。电影里的男主角拉尔夫费因斯扮演的孤傲盲人外交官,对自己的酒吧是这么琢磨的:“我一直觉得这个酒吧少了点什么……现在我知道是什么了----缺少一种政治上的紧张感!”然后另一个男主角真田广之扮演的寂寞野心家就说:“我们可以吸引一些共产党员来……然后又吸引一些国民党员来……。”这些人物奇怪极了。

  《伯爵夫人》观后感(八):勉为其难的中西合作

  感觉上还是弱了一点,至于是哪一点,我也说不清楚。可能是场景,也有可能是道具。或者就是因为不纯粹的中西混杂。

  其实对合拍片一直有所保留

  不是不好,只是处在一种尴尬状态。

  借中国背景,说西方故事,不是不可以,却又似乎不在状态,游离其中的滋味让人看得不是滋味。

  其中的伯爵夫人是我喜欢的女演员娜塔莎·理查森,而拉尔夫·费恩斯也是我所钟爱的演员。

  如果抽离一切背景,他们欲说还羞的感情还是很有看头。不再年轻的男人和女人之间微妙奇特

  乱世之中,又是不同种族,或者这个故事搬到某个欧洲城市会更好,或者干脆以彼得堡为背景。

  上海也是有故事的地方,只是不适合借给外国谈情说爱。讲讲中国人自己的离愁别绪或许更好。

  《伯爵夫人》观后感(九):尘埃落定

  他是失明的美国外交官,杰克逊;她是没落的俄国贵族伯爵夫人,索菲亚。在繁华喧嚣国际都市上海,詹姆斯•伊沃里总是喜欢在这样厚重沧桑的背景里面给我们缓缓地讲述一个故事

  他总是喜欢这样讲故事,没有太多喧哗修饰台词,只有直指内心的演员的表演,像《看得见风景房间》海伦娜•邦汉卡特那怨恨眼神,像是拉尔夫•费因斯在炮声引起慌乱的上海街道上跌跌撞撞地行走,因为他们的心里面有着不肯退却的执念

  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在上海难民逃往苏州的船群上,杰克逊安静地坐着,像是一块屹立风中的石,他身边倚靠着索菲亚,索菲亚把手伸过来,和他十指相扣。这时候船头有人吹起了沉郁的萨克斯,于是索菲亚的女儿凯翠雅跑过去看,这在战火摧残之后仍然热爱生活的中国人。

  杜可风的摄影向远处延伸开去,又回转流连,仿佛对这里诉说赞叹眷恋。这是在几经沧桑起落的上海,不管怎样都有它独特迷人之处,给我们意外,于是爱情,最后也是尘埃落定。

  《伯爵夫人》观后感(十):不错题材、一流的演员、二流的导演、三流的剧本

  这部电影的唯一亮点是题材。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一直是我非常有兴趣了解的东西

  很少有出色的电影能够真实展现出那时候上海的历史风貌。这部《伯爵夫人》在这方面算是相当出色的。能与此想比的可能还有斯匹尔伯格导的《太阳帝国》。

  片中的场景在刻意的描绘三十年代上海在某些方面的奢华与开放。更强烈的表现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阶层在上海的生活状况社会地位

  至于故事情节,非常平淡无奇。如果没有Ralph Fiennes 绝伦的演技支撑,本片将是一步十足的烂片,再好的题材也被糟蹋了。

  本片导演的功底是有的,但不全面。功底体现在场景的把握,更体现在演员的选择上。无论是男女主角的选择还是林豆腐、英达的客串都与影片需要表达的思想吻合。但导演明显不足在于对情节的安排显得过于造作和松垮。Ralph Fiennes是能唯一支撑我一直看到演员表的理由

  不管怎么说,这部片子可以列在“可看”的行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