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图像的力量:莱尼·里芬施塔尔》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图像的力量:莱尼·里芬施塔尔》观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5 11:05: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图像的力量:莱尼·里芬施塔尔》观后感精选10篇

  《图像的力量:莱尼·里芬施塔尔》是一部由Ray Müller执导,莱妮·里芬施塔尔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传记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图像的力量:莱尼·里芬施塔尔》观后感(一):百年老人与纪录片人生

  纪录片尽可能多地展现Riefenstahl正式和不正式的表现和反应。当时这已是一位九十岁的老人,却那么精力十足。她既怀念年轻时亲自上阵攀岩的日子,又在和戈培尔以及自己作品的隔空对质中情绪异常激动,更试图论证伟大的艺术家在完成艺术作品时很难具有后人要求的政治眼光(事实上我得宣传品里面也有没有反犹主义啊,只有工作和自由)。褒贬参半的世人评价,却不是个人在历史洪流面前能够决定的:即使你说,你从来没写过反犹的文字,没参加过纳粹党,更没有扔过原子弹。

  在艺术上她追求真实、多样化和完美(虽然是我剪辑的,(纽伦堡大阅兵)根本算不上电影,我根本没什么素材),为了迎合这种严格的个人要求,她也同时推动了摄像技术的进步。

  在经历了二战后的道德审判(她被定为同情者,帮凶),她在七十年代转向了非洲土著文化和海底风情,也许曾经是年龄最大的活跃着的水下摄影师吧。

  最后说一句片子本身,似乎导演想拍成纪录片和纪录片的记录。

  《图像的力量:莱尼·里芬施塔尔》观后感(二):一事物之所以为美,恰恰因其不真不善

  在漫长的岁月里,里芬斯塔尔一次次辩解:“我只是一个艺术家,不太关心现实,只想留住过去的所有美好”;“女人,是不被允许犯错误的”。同情她的人最喜欢附和的,也是这两句话。大概他们都忘了戈培尔当年的话:“(《意志的胜利》)就反映现实这一点来说,我们认为这是部与现实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电影……它成功地摆脱了陷入简单宣传的危险,将我们伟大时代的激越的旋律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

  与性别无关,历史不是不肯原谅她,是不敢遗忘。

  艺术也许是无罪的,迷信艺术,却是有罪的。对美的狂热迷恋,恰恰是通向法西斯的一扇大门。希特勒就说过“艺术是一项崇高的,需要狂热去献身的使命”。

  里芬斯塔尔曾经这样感叹:“已经活到100岁没觉得什么高兴,反倒宁愿在1939年9月1日之前就已经死去:希特勒闪电入侵波兰之前是我的顶峰,从此之后一直是下坡路和数十年的挣扎和沉默。”其实,正是她这几十年的挣扎和沉默,证明了生命即使充满错误和伤口,仍能显示出不可思议的美,这种美,比她毕生迷恋的极致之美,更好。

  英雄末路、美人迟暮,本是世间最悲哀的两件事,她却一个人全碰上了。

  《图像的力量:莱尼·里芬施塔尔》观后感(三):她青春的主演是Hitler

  世人曾以艺术的名义,原谅了曾为Hitler张目的音乐家理查施特劳斯、指挥家卡拉扬、哲学家海德格尔、建筑师斯佩尔等等才华横溢的男性。但Riefenstahl却没有得到这样的运气,我现如今无法判断这是否与她是一位女性有关﹣﹣一位才气逼人的女人,一位美丽干练的女人。

  Riefenstahl在101岁时梦中辞世后,人们还是不肯轻易原谅她。也许这也反过来印证了她的[德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的感染力和煽动力太过强大,以至于人们对她曾经造成的后果仍心有余悸。

  人们的担心与后怕不无道理,看看今天的North Korea就能换位思考了。

  Riefenstahl曾经愤愤地说道:不要因为我为Hitler工作了七个月而否定我的一生。Leni在辩解,可更多地像是在痛苦地指责和委屈:Hitler他欺骗了我。

  不往深奥里说,单单议论Riefenstahl的初衷,其实政治狂热与非理性的艺术有太多的相似,没有大喜大悲没有狂热者就没有伟大的艺术,也正是相似的群体狂热痴迷造就了整个德意志陷入了疯狂。

  即使Hitler不曾对尤太民族犯下暴行,他所缔造的德国也只是肤浅的力量、血气、人种、军事等等的非智慧因素的集合体,而政治的内核——“人民”以及艺术的内核——“终极关爱”都被导演Riefenstahl以及男主角Hitler遗忘了。

  Hitler以为那个国家就是人民所憧憬的,如同Leni一直以为自己拍摄的是纪录片一样。

  《图像的力量:莱尼·里芬施塔尔》观后感(四):我们需要谨慎的中立

  纪录片主要是由对里芬斯塔尔的采访组成,访谈内容按照她的人生顺序安排。编者的观点通过零星的语言和镜头暗示,某些提问透露出来。我在此不完整叙述她的功绩和作品了,网上很容易查到。

  不能因此说这部纪录片是偏颇的,是里芬斯塔尔的尽情的自我展示台。

  这给了里芬斯塔尔大段的时间来表述,阐释她的观点。同时,也可能给了人们很多漏洞来攻击。1.她不承认戈培尔日记(希特勒时期任国民教育和宣传部长)中她被列入希特勒访问名单。2.在德军占领巴黎时,她向希特勒发去了热情洋溢的赞美电报,现在被解释为“我是去表达战争结束了的喜悦,我们都以为战争结束了。”。3.她在片中不断提及她“不知道”、“不了解”战事的进况和法西斯的残忍程度,直到最后(我忘了是二战末期还是战后不久),她才对希特勒“彻底失去了好感”。4.她声称戈培尔跟她的关系“要多差有多差”,她说他俩很早认识,戈培尔追求她失败,因此恨她。(但很难想象由此她描述的她是在顶着压力的情况下拍摄了《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

  她的确由许多值得肯定的东西和贡献。对于法西斯崇仰的“美”的理解,在她的《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中得到了无以伦比、登峰造极的体现。纪录片中播放了这两部电影的片段,我都被打动了。真的是很美,那种唤起心底对自然创造的完美的人体的崇拜,对美丽的规律(法西斯队列的变化),千万人对一个人的顶礼膜拜产生的崇敬的皈依感。里芬斯塔尔说她拍这两部片子都是为了表现“和平”,而不是法西斯意志。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我相信她这么说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两部片子至今是纪录片的丰碑。部分原因是在当时她得到了希特勒的赏识(她否认两人之间有情人关系),可以调用大量的资源,完成在当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拍摄《意志的胜利》,动用了36名摄影师在内的120人,拍摄了17万英尺的胶片。《奥林匹亚》时,200多人的摄制小组拍摄136个体育项目,挖摄影坑拍摄撑高跳项目,甚至放飞热气球拍摄全景,拍摄了400公里长的素材,经过18个月的剪辑完成。不要以为现在砸的钱比那时候多就低估了片子的水平,她完美的体现了希特勒的意志,镜头的调用,剪切,能够唤起人们的感情。尽管现在的人在看时候,是用过滤的眼光在看,关注形式的美而滤掉意识形态的东西。特别是《奥林匹亚》里精彩的跳水镜头,运动员真的像鸟儿一样。

  无论是她早期拍摄登山电影(早期一种电影题材,描述一个人如何历尽磨难,登上山巅),为法西斯拍宣传片,后期拍摄努巴人这个非洲健壮的部落,都体现了她对那种群众对神秘权利的崇拜,对高山,对当权人,对完美的男体(我想她对女人是不感兴趣的,以及儿童和老人,因为她们没有魅力),产生的眩晕感。因此如果要理解她的话,毕竟这是她审美的取向。我不知道应不应该称她为艺术家,一方面她的东西真的很棒,一方面似乎承认了也有羞羞答答成分。

  建议看完此片后,看苏珊 桑塔格的《在土星的标志下》一书中《迷人的法西斯主义》一文,我就是看完该文后才对本片感兴趣的。里面分析得很透彻,桑塔格对里芬斯塔尔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警惕人们现在似乎过分强调她影片的美,而对法西斯丧失了警惕。该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里芬斯塔尔的分析,第二部分是对法西斯衍生的“制服诱惑”而产生的性幻想的论述,很过瘾。

  该片中里芬斯塔尔回应采访者提出的某个问题(该问题关乎对她作品的美学质疑),她说:“这是谁说的?苏珊 桑塔格吗?她说的都是废话。”

  里芬斯塔尔一看就是战斗力很强的女人,敢爱敢恨,从她年轻时直接找上门要拍电影,到直接给希特勒写信,先后5次被投入盟军监狱,还多次被关进精神病院,去十几年拍非洲部落,70多岁又开始搞水下拍摄(拍摄海洋动物),谎报了20岁年龄,说自己50岁,考得潜水证。活到101岁2003年才去世,她这一生,太tm值了。

  片尾最后一个问题:“你会感到内疚么?”“我没有加入法西斯,我没有说过反犹太人的言论,没有参与战争,没有宣扬战争和法西斯主义,没有杀过人,为什么我要内疚,我内疚什么?”(大意如此)

  我非常想看《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

  :我真是对桑塔格的东西上瘾了,现在流行的影片,让我们有了谈资,但以前那些老片子,那些体现了艺术探索和浪淘尽还能被谈论的电影和书籍,才是真正宝贵的财富。需要汲取的太多了。我在无可救药的道路上。

  《图像的力量:莱尼·里芬施塔尔》观后感(五):莱尼里芬斯塔尔的三段人生

  提到莱尼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不得不提的当然是那部纳粹峰会的记录片《意志的胜利》,我看过这部记录片,说实话,从技术层面看,从宣传鼓动性看,本片堪称杰作,片中几处希特勒的演讲具有强烈的煽情和蛊惑性,我可以相见,当时德国人看了会如何的热血沸腾,拜倒在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旗下。也正是因为这部记录片的技术上的优秀,让它成为一场人类灾难的帮凶,在这场灾难中一部记录片起了多大作用还无法定量估算,但是莱尼里芬斯塔尔却因此被定性,被看做纳粹的帮凶,被认为是那种间接杀人犯。

  很多历史的真相和人物的定性需要时间的沉积,在二十世纪还有几年就将结束时,已经年迈的莱尼接受了访谈,讲述了她的故事和她的感受,一部《莱尼里芬斯塔尔传》恐怕还很难厘清真相,但是让我对这位才华横溢却又迷雾重重的女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片中,我看到莱尼的人生分为三段,从荣耀的颠峰到循入非洲部落,从无从摆脱的争议人生到潜入深深的海底。整个过程中,莱尼的态度和神情都被真实的呈现在屏幕上,特别几次采访者的提问涉及了她在第三帝国时期的一些敏感问题,她会豪不掩饰的表达愤怒和不满,甚至要停止采访,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敏感的老太太,向我们娓娓到来她的故事。

  关于莱尼,最被人关注的当然还是第三帝国时期,我们看到,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莱尼反倒对历史事件本身不热衷阐述,更多是讲述着她拍摄电影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当她讲述拍电影时的一些技术层面的东西,比如当时的条件下如何拍出各类高难度场面,比如一些拍摄过程的奇闻趣事,这个老太太会像个孩子般兴奋。而一旦采访者提起政治问题,提起她的责任问题,不断提起《意志的胜利》时,她会立刻失去那种光芒,甚至忿忿然。莱尼无法理解,为什么人们会纠结于一部《意志的胜利》不放,她当时只是想拍一部记录片,想把它拍好,她无从预见后来的事情,她的一个理由就是,这部记录片排出后,法国方面还给了她一个奖项,看看,连后来的受害者都没预料到后面的故事,我怎么知道?当时整个德国几乎都喜欢希特勒,为什么要求我非要慧眼看出他的真面目?同时,莱尼通过讲述她与希特勒,与戈培尔的一次次激烈冲突,表现她本质上价值观与他们的不同,一再重申她不是反犹主义者,特别以在另一部记录片《奥林匹亚》中关于一些种族展示上引发的希特勒的不满举证,她对后来的一系列纳粹种族政策是反感的。莱尼想告诉人们,对于《意志的胜利》后来造成的一些恶劣影响,她表示道歉,但是在她看来,这不是道德层面的罪过,这是一种间接伤害,就如工作中,一个人如果因为能力不足,没有预见到后来一些风险而提前采取措施的话,那么对他进行工作能力上的批评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就此批评他道德败坏。所以,在片末,当采访者说道“我感觉人们在等待你承认自己的罪行”时,莱尼愤怒无比的说“你什么意思,我有什么罪,对于拍摄了大阅兵,我感到很抱歉...我从来没有种族主义言论...我从没加入纳粹党,我有什么罪,告诉我!我没有扔任何的炸弹,没有折磨过任何人,我有什么罪?”,这个敏感的老太太仍然对无尽的指责耿耿于怀。

  其实,莱尼在采访中表现的敏感也与她战后的经历有关,如她所说就是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折磨”。战后,关于她的流言不断,比如她是希特勒的情人,尽管她创造了一系列后来广泛采用的电影技术,但是因为第三帝国时期的一些经历,她被电影届所鄙夷,无法继续拍片。在被“文明社会”几乎抛弃后,她找到了另一片天地,开始了她的第二段人生,来到了非洲,与那些土著一起共舞,他们不知道莱尼的历史,他们对二战没有概念,所以,莱尼在那里度过了快乐的时光,拍摄了大量的素材,在远离喧嚣后,她找到了人生新的活力,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似乎也觉的人们应该渐渐宽恕她有限度的错误。然而,她错了,当她关于非洲的摄影发布后,迎来的是一系列“法西斯化”的解读,人们认为这个女人拍摄的照片,展现着土著人一些力量方面的角度,表现的是她的法西斯美学,这让她伤心无比,在片中,特别提到了桑塔格对她的质疑,莱尼对此表示了不解和不屑。或许因为这样穷追不舍的追责,莱尼选择了进一步的逃循,她干脆远离了人类社会,来到海洋,这个老人爱上了潜水,去深海触摸礁石,与海底生物共舞,这是她人生的第三段,不再牵扯是非,尽可能少的与外界交流,老太太的姿态带着倔强和无奈的反抗,好吧,我干啥都是法西斯主义,那我惹不起,躲不起总行了吧?

  在我看来,关于莱尼一直存在着矛盾的两相等待,一边是德国民众,特别是文化界希望莱尼能正视错误,郑重道歉;另一边,莱尼始终纠结于自己被全盘抹杀的不满,希望他人能公正全面的认识自己。于是,他们相互等待着,相互选择性的搜集着对方过错的证据,陷入无从沟通的困境。所以,这部记录片算是在中间树立了一个相对公正的立场,一边采访着莱尼,让她尽情言说,另一边插入很多画面和镜头,引用其他人的评述来补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天才女人“壮观而可怕的一生”。那个时代,为希特勒直接服务过的艺术家很多,或者更远的说,被希特勒作为纳粹思想塑造的元素,更来自于很多当时在世的或者不在世,与他接触过的或者没见过面的文化人士。然而,为什么莱尼成为其中被追究最深的一个,或许是她的那部《意志的胜利》太优秀了,对时人的精神影响太直接了,这部用“无懈可击”来形容都不过分的记录片就如一把锻造的无比锋利的宝剑,被交到了希特勒手中,于是其伤害性被不断放大,以至于人们要将创造它的莱尼里芬斯塔尔从幕后纠出,要千方百计证明她曾经与希特勒一起举起这把毁灭之剑。莱尼是对是错,又犯了多大错,这是争议至今的问题,或许今天的人们也只能希望自己在参与到某项事业的时候,能看得更准,更长远,虽然,我们知道这很难,很难,很难。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082de9fe37727b395d60085c.html

  《图像的力量:莱尼·里芬施塔尔》观后感(六):莱妮.里芬斯塔尔的壮观而可怕的一生

  莱妮.里芬斯塔尔的壮观而可怕的一生

  

  

  公子羽

  

  

  这是德意志最强悍的女人咽下最后一口气的夜晚。2003年9月8日,黑夜覆盖着阿尔卑斯山北麓的慕尼黑南郊,没有狂风骤雨,没有闪电雷鸣,没有山崩地裂,平静至极,甚至连溺死过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施塔恩贝格湖此刻都只是在暗夜里向着维尔姆河的方向流去,孤独地流向一片未知的空阔,低缓,含蓄,未曾溅起浪花。小她四十岁的爱人克特纳告诉世界,她安然平静地在睡梦中离去,“只是心脏停止了跳动”。不,这完全不是她的风格。1902年8月22日,秋季阵风拂过柏林教堂巍峨的尖顶,她降生时强壮的哭叫声却比这尖顶还高,甚至让人怀疑是否有一个男孩困在她体内,她认定这不可思议的景象预示她一生的写照。1988年,苏珊•桑塔格忧心忡忡地针对她画册的出版说:“法西斯的迷人之处隔了六十年的光阴,却不曾消散……” 她只能嗫嗫地说“不要因为我为希特勒工作了7个月而否定了我的一生!”却不能再过多辩驳——她为第三帝国拍的电影的确太漂亮了!而此刻她竟然如此平静地离去,甚至让人不能回过神来。里芬斯塔尔,电影学院讲义里不敢提及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女导演,二战浩劫后几度被关进精神病院的第三帝国最后的篇章,101年的岁数让所有恨她的人也为之气短,她的一生绝不是忏情录而是征战史,是以,朱迪•福斯特曾经计划自导自演一部里芬斯塔尔的传记电影,当被问到自己会选择什么电影标题的时候,她脱口而出:“被爱、被迫害、永不被忘记。”

  

  

  一 被爱

  

  七十年来,尽管她说“不过,我那时确实非常崇拜希特勒,他在任何角度都不好看,不是那种会让女人喜欢的男人;但是,他很有魅力。”可她还是否认了传说中与希特勒的浪漫关系。她一生中和男人并不紧密相关,“从未遇到一个真正使我幸福的男人”。里芬斯塔尔的父亲从一名蓬头垢面的管道工奋斗成为衣着整洁的取暖通风设备厂老板,给予了她血液里从不向命运低头的性格也埋下了她比男人还好勇斗狠的导火索。除了工作,她几乎全无爱好乐趣。这让阿道夫.希特勒都不吝词汇的把“德国最完美的女人”这样的赞美加冕于她,事实上,接受希特勒工作邀请以后的里芬斯塔尔干得的确完美,而且完美得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

  从很小时候起,里芬斯塔尔对命运的理解就是可以支配与驾驭的,年轻时,她就像一颗冲出炮膛的榴弹,什么都不畏惧,把别人几辈子都不敢做的事都做了!4岁写诗,16岁报考舞蹈演员,20岁作为芭蕾舞演员一登台就获得了巨大成功,人们为她显露出独霸舞台的气势所折服,在布拉格的个人舞蹈巡演中,观众暴风骤雨的掌声没有摧垮剧场的舞台燃烧起了她亢奋的神经,结果她跳坏了膝盖!里芬斯塔尔相信这是冥冥中自有注定,四年后,踌躇满志地给导演阿诺德•范克写信,要求主演他下部电影《圣山》,与路易•特兰克演对手戏。高山片之父阿诺德•范克一向以严厉著称,此刻却被她随信附上的照片吸引住了,剃刀般的嘴唇与冷峻的峨眉,他相信拥有这样相貌的女人必定拥有非凡的意志力,于是同意让她出演,但需要亲自攀岩,里芬斯塔尔不但攀过了电影里的峭壁,她甚至还徒手攀过了欧洲版图上几乎所有的白云岩山峰,对她而言,不留神就会粉身碎骨的恐惧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催化剂,那种乌云压城城欲催的震慑反而解放了她灵魂中的拿破仑。里芬斯塔尔征服了高山也征服了观众,拍下十部电影之后,连好莱坞导演冯•斯登堡都心悸不已,他对她许诺:"我可以把你塑造得跟黛德丽一样举世闻名。”。

  

  但是,这样的女人,一旦下定决心要在男人的世界里做一番事业,就势必不甘只在银幕上留下她的貌美。

  

  那是1932年的德国,二战的硝烟还藏在德国军工厂的某根烟囱中未被燃起,经济危机的焦躁、惶恐却席卷着德国社会疲劳的身心。正如自由派时事评论家利奥波德·施瓦茨席尔德当时描述的那样:“从每一次谈话中,无例外地会从谈话中感到,像有一股毒气向你扑来似的情绪,忧虑、不安、疲惫、反感、愤慨和歇斯底里构成的六千万倍的混合物,这种无法言状的也难于描述的情绪本身就是一个祸根”。也正是这一年,里芬施塔尔初次聆听希特勒演讲:“那一刹那……如同神谕出现……就像地球在我眼前无尽地绵延,并突然从中间裂成两半,喷射出巨大的水柱,直冲云霄,使得地球颤抖。当时,我似乎瘫痪了。”阿道夫.希特勒,同样注意到了她!那一年恰好是里芬斯塔尔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蓝光》上映,她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电影导演,也成功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的银奖。德意志帝国未来的元首想必也早已经在里芬斯塔尔的镜头语言中嗫嗫自语:古德里安的装甲思想和行动,会帮助我改写世界历史,而里芬斯塔尔的镜头,将为我开创意识形态上的钢铁洪流!

  

  

  那时她的确是被爱的,人生最风光的岁月,她穿着泳装滑雪,跺一跺脚可以把整座阿尔卑斯山踩在脚下;她挽着希特勒的手臂同游,轻轻一声咳嗽可以让杀人不眨眼的元首殷勤地递上手帕;她甚至指挥着雅立安男人们为她鞍前马后地效劳,这些连死都不怕的男人怕极了她微微皱一下眉头。那时的她已经着手把美定义为嚣张、飞扬跋扈与咄咄逼人!一切就像她写的诗,如论如何跳跃、美艳、攀爬,却都以君临天下的气度大理石般盘踞着纸。

  

  二 被迫害

  

  

  

  

  1956年,海明威的小说给了她通往非洲的路线图,20年没有再拍电影,“半个世纪不能工作重返电影简直等同于死”她不得不以私奔的形式达成自己对视觉艺术的饥渴,电影拍不成了就拍照片好了,她深入苏丹中部的努巴部落,在经历了一场几乎断送性命的交通事故后,拍下努巴人的婚丧嫁娶、狩猎、文身、摔交。十几年间,她数度往返。“和努巴人在一起时,我的欢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我和自己握手言和了。”1972年,她的非洲写真集《努巴》出版并巡展,悲叹原始自然消失的唯美风格再次引起轩然大波,以至于必须用三个秘书才能对付每天收到的来信,德国媒体和文化界略微缓和了对她一贯的敏感态度,但苏珊•桑塔格却在《迷人的法西斯》一文中再次拉响了防空警报,这位一向以笔锋犀利著称的美国文化评论界女祭祀指出里芬斯塔尔自称的“唯美主义”,在力与美的夸张中,掩盖着对种族身分的划分,乃是换汤不换药的法西斯审美品味。这正好引证当有人问里芬斯塔尔为什么只拍年轻与美丽的努巴人,从不拍老人与孩子,她回答说:“对我来说,作为被摄体,这些人没有魅力。”

  

  

  尽管,里芬斯塔尔有资格愤愤不平,曾经为欧洲的法西斯政府工作过的艺术家在战后几乎名声都没什么损失,为什么偏偏人们对自己的惩罚是如此严厉?1993年,一部由德国与比利时合作拍摄的名为《莱妮.里芬斯塔尔的壮观而可怕的一生》的传记影片再次引起话题。里芬斯塔尔在这部电影中仍然对她的影片的历史作用讳莫如深。她坚持认为个人是无法回避历史的包围与纠缠的。但她也许应该知道,既然当初敢于进入历史并成为历史的一部分,那么就应该有勇气对历史负责。任何闪烁其词都只能被看成是心虚的表现。一个敢于与历史调情的人是要受历史的严格检验甚至是报复的。她也许觉得历史不公平,为什么卡拉扬依然满面春风地扬起他手中的指挥棒,而海德格尔的哲学居然也被奉为人类思想的宝贵财富,但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要付出如此之多,凭什么就只有莱妮.里芬斯塔尔一人要承担为纳粹张目的历史责任?影评人里查德•考利斯对此问题一针见血:“那是因为《意志的胜利》拍得太好了,加上,她的风格,加上,她是个女人,一个美丽的女人。”

  

  

  三,永不被忘记

  

  伟大的艺术需要献身精神,就像迷人的法西斯不得不遭到禁锢,但那种禁锢也是作为一种美的标本存在的。

  

  

  

  她72岁的时候,隐瞒20岁年龄,报考潜水执照成功。开始30年水下摄影,并创造潜水2000余次的纪录。她94岁的时候,去哥斯达黎加拍鲨鱼。95岁开始学习最新的SONY专业设备,苹果机加工图像的电脑软件也都是自己操作。97岁的时候,带着摄制组到战乱中的苏丹,因战事突变,紧急撤出时直升飞机坠毁,她大难不死。2002年,她100岁了,终于完成了她的最后一部纪录片《水下印象》,片长45分钟,记录了她于1974-2000年在印度洋海底潜水时拍摄的海底景象。在这1些年中,她好像是要刻意被人们遗忘一样,从一向钟情的天空、大地和高山,一头扎进了寂静无声的深海。不再有意识形态的能指、不再有煽动性极强的画面,只有印度洋的海水将无数斑驳的颜色唤醒……

  

  从某种意义上讲,《意志的胜利》这样一部电影成就了她,也毁了她。这个强悍的女人也注定将一生走不出希特勒阴影的笼罩和法西斯标签的类型化。尽管里芬斯塔尔在电影的气势与调度上流露的野心比那些学院派大师们更震撼,但她的宿命已经安排了她注定要在另一条更陡峭更险峻的道路上等候发落。一生对美的执着表达让里芬斯塔尔不会被人们忘记,她有这样的信心,自然也有着留待后人评价的勇气。她一生崇尚力与美,崇尚形体上的庄严与大势的渲染,这本是没有什么错的,错就错在她偏偏将美的形象投射给了纳粹,投射法西斯,投射给了元首。只能说是命运的造化如此,世事如烟,她创造了奇迹,可奇迹便是一幕幕悲剧,就像一边是宁可彗星般耀眼划破苍穹转眼隐入大地黑漆的短暂,一边是愿如衰草寂寂生长不求不占永沐甘露的久长,她只能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她的天赋与才华让这种选择更带有几分悲怆和无奈,恰恰说明里芬斯塔尔一生也走不出去的迷局实在是因为她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我会用2000匹白马拍摄战争搏杀的场面,亚马逊女王简直就是我的个人肖像,热情果敢,充满勇气……”里芬斯塔尔曾经这样表述自己最想拍的那部电影。其实,这样的故事正是在浮生里她所历经的热闹与萧条,挣扎和不甘心,也同样隐喻了生命里最叵测的东西与最激情最亢奋的美的结合,这种美,带着神话般的单纯与不可违,这样的美,是极致的。这样的美,同样也是里芬斯塔尔,意志的胜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