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Mar adentro》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Mar adentro》影评精选10篇

2018-09-20 02:34: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Mar adentro》影评精选10篇

  《Mar adentro》是一部由Mariana Chenillo执导,剧情 / 爱情 / 短片主演的一部墨西哥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Mar adentro》影评(一):有种东西你没法体验

  精神是什么?

  肉体又是什么?

  它们能分割吗?

  没有肉体的精神,可以独立存在吗?

  能吗?

  不能!

  可它依然是那么美!

  美得让人无法承受

  所以死也是美的,在某种极端时候,在我们常人无法体验的时候!

  《Mar adentro》影评(二):生命尊严

  本片获得了去年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导演Alejandro Amenabar跟最佳男主角奖Javier Bardem以及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本片的话题有些沉重,关于安乐死,对于安乐死我以前一直是抱着一种比较支持态度的,理由简单,既然一个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那么至少应该可以决定自己的死亡,但是最近所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开始觉得这种看法也许过于简单了,就好象——没有自由的生命不是真正的生命,没有生命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这句话一样让人颇费思量,毕竟死亡太过绝对了

  本来觉得安乐死这种事情没什么好说的,这种念头从去年本片得奖之后就一直在我心里盘绕着,所以碟拿回来之后就一直搁着并不热心,知道发生了最近的事情才决定拿出来看一下,哪里知道竟然会如此的精彩细腻而不失奔放,尤其是男主角坐车离开的那场分别戏实在是煽到了极至(煽情对我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褒义词)!

  《Mar adentro》影评(三):我和我追逐的死

  quot;您为什么总是微笑呢?"

  quot;呵 ,当你不得不依靠别人生活的时候,你就会微笑了."

  一个男人,躺在床上,微笑的回答摄影机后面记者问题

  这个男人,下肢严重萎缩,头发稀少,有着海一样的眼睛和微笑的嘴.

  这个男人,他用一生追求死亡.

  十七岁时,他带者浓密的卷发和矫健身体投进了大海,吻了海底礁石.时间停止,世界安静,水草般漂散的长发,"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我的灵魂",兰色的眼睛始终张开着.

  从那以后,全部的生活变成了一张单人床.他在上面,读书,写字,用唯一能够活动的眼睛和嘴巴.

  全部生活的目的是死去.在一个安乐死违反法律国家,男人为这个目标抗争了30年。最终,还是依靠民间秘密完成的.

  睡不着的时候,男人常常幻想.一个夜里,走下来,把床拖开,走到走廊里,起跑,助跑,飞跃,飞翔,掠过草场山谷森林,降落到海边,停在一个姑娘面前,然后,亲吻了她.

  这是一个关于生与死,爱与死的话题.要生的愉快,要死的尊严.若失却了爱的能力,生不如死.

  《Mar adentro》影评(四):求死的尊严

  中文译为<深海长眠>,又叫<出海>,或者<情流心海>

  无论哪一个译名,都意味深长

  故事讲述

  一个年轻跳水出了意外而半身不遂男子追求安乐死

  在这张床上他已经躺了很多很多年

  当年的年轻小伙如今已年过半百

  生活无法自理的他只能用唯一能动的嘴

  衔着笔点击那为他而制的电脑

  作些舒抑胸怀诗句

  他已厌倦这种毫无目的的生存

  他上诉到法院要求安乐死

  一下子引起了牵连大波

  于是来了一个愿意免费帮他的女律师

  还出现了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女DJ

  由开始的隔膜到渐渐的心灵相通

  他和同样身患重病而又精神压抑的女律师之间

  互相理解产生莫名情愫

  令人深刻的一幕是

  当他听说她到海边散步时

  他觉得自己身体变轻了

  飞出窗外飞过山野飞向海边

  飞到了散步的她身边

  拥吻在一起

  这梦想的飞翔

  是他一直渴望的吧

  这一幕点亮了整部电影

  带来了一丝清凉海风

  让我深刻感受到这个一直想着死的人

  其实是多么渴望飞翔热爱生命

  而死亡又是如此无奈

  但人们不理解他的行为

  人们觉得是不是他缺乏爱

  是不是家人照顾不到

  甚至与他同样遭遇的人

  都坐着轮椅来置疑他对上帝忠诚

  丧偶的老父亲悲哀

  一直照顾他的嫂嫂的委屈

  大哥觉得大家一直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

  而他现在却自私地寻死

  闹出了风波还引来了闲言闲语

  给家人带来了伤害

  大哥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

  一个健全人是无法真正体会一个瘫痪的人的想法

  家人的爱无法主宰生存的质量

  也许他算是自私的

  但当生存体现着一种思想的压抑和负担

  还有选择死亡的能力

  正是作为生存价值的思想自由的最终体现吧

  于是“自私”一点又何妨

  如果连“自私”的自由也没有

  这将何等的悲哀

  法院想当然拒绝了他的请求

  于是他只好求助于身边的朋友

  病发的女律师为出版书籍回到了城市

  之后没再出现

  最后那个开始想来帮他燃起生命希望而爱上他的女DJ

  即使不理解也因为爱而决定帮他这个忙

  他面对镜头讲述了缘由

  平和地喝下了那杯清晰液体

  平静得让人觉得那就是杯清水

  他的“生命之水”

  最后女律师空洞地望向辽阔的大海

  导演想要表达

  是她对生命选择的无奈

  还是人们对生命的迷茫

  曾经看过一句话

  求生是一种本能

  求死可能是一种尊严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

  我对所谓的尊严都不甚了解

  但一个人连求死的能力都没有

  我觉得真是悲哀

  ~哦~我才突然明白

  这正是女律师至于男主角的更大的悲哀!

  http://blog.tom.com/blog/blogview.php?BloggerID=46272&BlogID=11514

  《Mar adentro》影评(五):无边的忧伤——关于《出海》

  文/故城

  死亡是一种永恒的安息,是回归甜蜜无争之乡。在那里,只有永恒遗忘,不会有人世问的迫害痛苦、忧伤和失望。死亡是由地面走向天堂的必经之路。

  ——苏格拉底

  威尼斯的一朵奇葩被我无意摘落,留下的却是无边的忧伤。

  萤火

  生命是什么?生活是什么?它们是欲望冥想中的填补和满足。它们唤起我心灵中从未醒来的一切宏大和一切琐碎。沉睡的琴弦一条条被弹拨着响起来,响成一组我从未知道然而的确在我体内存在着的生命的声音绝望里也有了朦胧遥远的希望。它像茫茫黑夜里的萤火,用丝丝萎白的余光熏染这黑夜的冷寂。另一个顾诚曾经说过,“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然而他的光明并非是眼睛,也并非是黎明的阳光,他用死亡点燃了生命的朦胧与遥远。从这一点出发,《出海》(Mar adentro)中雷蒙将死亡寄托给大海也有着同样的意味

  意味,它萦绕着厚味,况味持久的给这个黑夜寒噤。雷蒙说过大海对他的意味就是,“它给了我生命,又要求我回去”。在来去匆匆的生命旅途中,雷蒙挥洒着自己的泪水追寻死亡,眷眷地呜咽几声后他回归了浩然磅礴的大海,享受着整个躯体浮游于海水之上的荡漾,追寻着死亡瞬间弥留之际散佚的灵魂灵光。生命悄然熄灭了,留下了淡淡的萤火供我们品味。法布尔在《昆虫记》中这样描绘萤火:其光色白,安静,柔软,觉得仿佛是从满月落下来的一点火花。这点萤火的微光与《21克》(21 Gram)中生命的重量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灵魂离去留下的痕迹

  《再见萤火虫》也为我们弥缝过一缕萤光,兄弟用人性的质朴生死距离照暗了我的童年也照亮了我的未来。与之相比雷蒙的生命之火黯淡许多,它照亮了别人却照暗了自己。影片中有这样一段,雷蒙坐上了驶向死亡的汽车,在幽绿的山间上划下了蜿蜒的沥青色侄子哈比尔追随着这片沥青,满面迎着横飞的透明液体,尝试去触摸去追忆这段生命的足迹,然而生命的力不从心无能为力成为雷蒙留给孩子最后的萤光,只能依稀看到未了的梦境和逝去的回忆

  生死

  我喜欢巴赫的音乐喜欢那种单纯而又苍茫的澄明之镜,让众多潜伏在幽冥昏暗处的冥思哲理小心翼翼的托出来,就像风吹大树的婆娑声,纯粹干净。我开始也信任生命的挽歌,它是用大气磅礴的声音回首和沉思。然而生命比艺术窘迫得多,它没有绝境,它也没有荒漠中死亡的体验。艺术会在放逐、撕裂、灭绝后重生,在彻心彻骨的灼热和冰冷后品阅甘泉的甜美和梦境的缥缈。而生命只能在领略折磨挣扎后沉沦于更为幽远的痛苦。我不会去妄想如《耶稣受难记》(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中踏过清晨第一缕阳光完成生命的救赎与死亡的复活,我更愿意去选择一种清逸迷离方式死亡,纵使不是万念俱灰那种,也会飘逝得杳无声息

  生与死是一个亘古不衰的哲学命题:对于生,天主教的牧师会在吟唱弥撒曲的时候感谢上帝赐与生命与自由,死亡的幸存者会在绝望中高呼“生命是权力,而不是义务”。然而,面对死,塞尔玛(《黑暗中的舞者》)轻灵随性的声音在冰冷狱窗里任意飘动与飞扬,最后凝结为支离破碎晶莹,与剔透。面对死,布洛克(《第七封印》)用肃穆而酷烈的声音向上帝和死神质问,虚无的阴影怯懦神灵被堂皇坚固教堂笼罩后变得缄默而羞涩

  约瑟和弗莱彻索说过,“安乐死并未涉及生和死的选择,而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死亡方式——痛苦地死还是安逸地死。”我想,人们大抵不会去信任安乐死这个近乎幻化与神化的方式的。在希腊文中,euthanasia(安乐死)表达了人们的一种希冀向往:在身心安泰之中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路,从容告别人生;[乌托邦]一书中, 托马斯•摩尔也有建议不治之症人选择死亡的意象。影片《出海》的另外一个译名《安乐死之谜》颇为直白,越是直白的方式就越是无法让人接受,死亡同样也是一个道理,一杯或一管液体对于生命的漫长来说太过于短暂仓促,我们会用道德沦陷或道德腐蚀来对安乐死灌以恶名。或许是我们讨论多了非此即彼的论题,或许是我们对生与死的界限太过于清晰明确,对模棱两可“纵容”突然成了罪恶的衍生与栖息之地。于是当生命的意义与死亡的尊严在安乐死这个命题中成为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时,伦理道德告诉人类,“活着吧”。但是,如果苟延残喘代表了生命的意义,那么布鲁克(《肖生克的救赎》)也不会在木椽上留下了那句“Brooks was here”后撒手人寰

  也许这就是那句“向死而生”吧。

  疏离

  和雷蒙一样,胡利亚是另一个被世界遗忘的人。她第一次出镜是在凝望大海中孤寂小船,她与世界的交流多是因为自己律师的职责。是孤寂与无助让这个女人与雷蒙之间的交流有一道天然的桥梁。虽然他们在漫长的生命轨迹中只有一段短暂的交汇,然而却成为唤醒她生命活力激情催化剂。影片结尾处,雷蒙写给已经神志恍惚的胡利亚的信让我们看到了世间依存的心灵互通,那是生与死的通流。

  然而这种沟通相当短暂,生活也并不能让我们总徘徊于迷茫的优越。沟通的障碍是永久存在的,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在电影《假面》(Persona)中道出了对沟通的绝望,对交流的怀疑。“生存是一个无望的梦。什么也别干,只是生存。每秒钟都保持警惕注意周围。与此同时,在别人心目中的你和你自己心目中的你存在着一个深渊……每一个声调都是一个谎言,一个欺骗行为,每一个手势都是虚假的。每一个笑脸都是鬼脸。你能保持沉默,你至少不撒谎了。你能离群索居,于是你不必扮演角色,不必装模作样……”我们可以说伯格曼的思想更趋向于道家的遁世、归隐,甚至绝望。他这种排斥沟通、拒绝交流的思想也在他随后的影片《呼喊与细语》(Viskningar och rop)及《秋天奏鸣曲》(Herbstsonaten)中得到了印证。迄今,后者的巴洛克式振鸣与忧郁笛声依然让我记忆犹新

  《出海》确实继承了人类疏离的主题。在讲述罗莎与雷蒙的相遇过程中,对于别人生活的一无所知使得他们交流变得空洞和乏味,疏离的沟通因此转化为蹩脚教化。导演阿曼巴对于沟通的悲观态度并不限于此,他在对雷蒙内心世界的把握上紧扣“封闭”这个字眼,人世的万千对雷蒙的思想总是难以理解。导演在影片中故意安排了雷蒙与德加达的交流,这段是对沟通障碍的升华,它从一个侧面表达这种“不理解”是无法消除的,并讲述了一个昭然若是的道理:面对疏离,人们将无处可逃。

  自由

  自由,生的自由还是死的自由?

  人类生的自由早就不复存在了,白纸黑字的《独立宣言》除了告慰美国民众他们生活在一个所谓自由民主地国土外,更多的用于在每年人权大会上干涉别国内政。于是1995年我们看到华莱士的那声“Freedom”是多么的波澜壮丽,多么的沁美国人的心脾,学院给了最高荣誉后大呼上当,谁知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在学院的这种“怂恿”下干了场更大的,将自由这个幌子从耶稣的心底揭出来晾了晾,这不,天翻地覆了。

  也许是人类发现生的自由已经所剩无几了,于是我们的目光自然而然的投向了死的自由。即便人类依然怀有“尤抱琵琶半遮面”的矜持,但这也丝毫不能减弱我们窥探生命、窥探死亡的好奇。休谟曾经帮助我们宽慰亡魂,“如果人类可以设法延长生命,那么同理,人类也可以缩短生命”。当我还在感叹死的自由被休谟述说得如此刻骨铭心的时候,[出海]无疑又拨动了我们的心弦,浑透而持久。

  影片中有这样一段,壮丽而绚烂地表现自由的张扬。在多明戈悠扬旷远的歌声中,雷蒙像一只飞鸟,翱翔于天空,穿过砾石、草原、树林,来到他憧憬已久的大海,在布满银色光辉的沙滩上留下了悠闲和宁静。荡气回肠的交响乐带着我们去追忆了曾经的峥嵘与蹉跎,也让生活的隽美与苦涩转瞬即逝般化为泪水倏地落下,也许生命并不会留下轨迹供我们追溯,也许生活并不会盛满甘甜供我们回味,自由就是这般的声声音韵,跌宕起伏而又峰回路转,悄然声息而又连绵不绝。其实,影片这段是把自由的张扬凝聚为了生命的浑透,用表象的放纵掩盖人物内心的渴望与企盼,渴望自由、企盼解放。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这段影像和音符理解为歌颂生命浩然之气和自由豁然开朗的笙歌。这样的话,本片的色调也许会明亮许多,理解也会轻松许多。然而本片在结尾吸管抽搐了几下后的几分钟里分明在表现死亡并非毫无痛苦,窒息下的无力逃亡才是这个世界永久的痛。尘世的禁锢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它不会因为我们是选择生还是选择死,是选择生的自由还是选择死的自由而改变。禁锢是挥之不去的宗教信仰,而自由仅是短暂存留的驿站。所以,我们逃脱世间桎梏,在《出海》中寻找逃逸的快感在现在的我来说是多么的迫不及待。

  记得《死亡杜诗》(Dead Poem Society)中孩子们跃上书桌高呼“My Captain!”,本片中亲人对雷蒙以“我的朋友”称呼让我再次体会到浓缩了的温馨和真挚。都说61届威尼斯是一个叛逆的弄潮儿,堕胎和安乐死让世界的目光聚集到了水城。然而潮流的风向标对我来说并不那么醒目,我拍落袖角的灰尘,挥一挥手向它作别,席走了淡淡的忧伤。

  04/11/12 18:36 发表于1月4日广州[新娱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