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影评10篇
《包法利夫人》是一部由克洛德·夏布洛尔执导,伊莎贝尔·于佩尔 / 让-弗朗索瓦·巴尔梅 / 克里斯托弗·马拉沃伊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昨晚看包法利夫人看到12点多,还有幸见到了女主角。非常的兴奋!
包法利夫人是个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不够独立、不够坚强、不够有信心的女人 。当然她也是一个正常人。
在男权社会女人只有两条路可走:一,压制自己的性观念,丢开自我,老老实实的伺候男人做一个贤妻良母,或者做一个荡妇,男人的玩物。艾玛要做一个活生生的人,享有和男人一样的权利。她拒绝自己被分类,所以他只有死。艾玛宁可清醒的痛苦着也不愿意自我麻痹,他不愿意当一个阿Q。我很佩服他。最后艾玛选择了死也不低头,好样的。
《包法利夫人》影评(三):一边厌恶一边取悦……
早就知道结尾的电影,仿佛有更多时间去看细节,但是1991年的手法和演技似乎总是让我出戏,唯一戳中真心的只有她最后回去求曾经的爱人借钱的时候,一边流泪一边微笑,一边厌恶一边取悦,那一瞬间,我还是被她刺痛的。
其他的中规中矩,看得出服装首饰发型的变化背后,是越来越空虚的灵魂,勉强的四星,就当赞颂服饰好了~
《包法利夫人》影评(四):虚荣且蠢最后就是悲剧
男人女人都爱虚荣,追求美好上乘的生活,这个是驱动人去努力争取的美好人性,但要有脑子啊,原著我没看过,但电影从加入豆瓣就听说了,一直想要看这部片。这个女人真的是好自私又没脑子的那种,虽然可以理解她对身边环境的无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真的不善良,也不智慧,所以还是要多读书,读书还是好的,会让人思考,让人去自省。
包法利夫人追求细腻丰富的精神生活,结果却耽于物欲和淫乐。她最大的错误是不理解贵族的“风雅”是需要财富作为后盾的。她为之神往的那种爱情,需要庄园,别墅,高车驷马和华美的衣着打扮做陪衬,缺了这点贵气,“爱情”便失了光彩。她是个乡下人的妻子,却向往贵妇人的生活方式。把小说中描写的浪漫当做现实,而把现实当做噩梦,又怎么能逃脱自我毁灭的命运呢
《包法利夫人》影评(六):女人的原罪
在男人主宰的世界里,一部分男人将女性教育得天真而愚蠢,另一部分男人将女性调唆得虚荣又放荡,而这两种女性或这女性的两个方面,都是为着男人的不同需求服务的。
在男人主宰的世界里,女性终其一生,都在天真与放荡、纯洁与虚荣、敏感与愚钝、美丽与邪恶之间苦苦挣扎,跳脱不出这个格局,跳脱不出身为女性的悲剧。
《包法利夫人》影评(七):可惜不是你
可惜了于佩尔的好演技,可惜你不是我阅读中,文字里的艾玛.包法利(・●・)
《包法利夫人》影评(八):平淡
1991年的法国版本,据说是改编得最好的一个。但我觉得水平仿佛“红字”(或者略高一些),也是改编自名著,情节也是沉闷乏味、偶带亮点。更可气的是,不知是不是液晶屏的缘故,色彩也晦暗得很(跟下面的海报完全不同),一到夜景就只看见几个黑影在动。最出彩的是服装。
看了下imdb上的影评,寥寥几篇,只说原著并不适宜改编为电影。
《包法利夫人》影评(九):是不是名著都不适合改编???
我是看了书以后才看的电影,看的时候我总觉得情节跳地太快,若不是看过书,了解其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我觉得我是看不明白的,整部电影的画面阴暗地可以,我一度以为是自己的屏幕没调好。看了不少名著改编的电影,都没能留下比较好的印象,唯一觉得还不错的只有《雾都孤儿》的电影。电影女主角 Isabelle Huppert表演地很不生动,感情不饱满。总感觉她从始至终都是一种感觉,丝毫没有包法利夫人应该有的感情落差奔放和义无反顾。名著还是看书好啊
但是,不是个好男人。他爱妻子,却不懂妻子,这个爱只能是无着力点,结果就是事倍功半。
包法力先生值得同情,但同时,必须得批评。爱而不知其法,且不去学习其法。知行合一的道理,很重要,真爱,就在行动上让其成为现实,而不是出发点很好,结果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