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包氏父子》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包氏父子》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3-11 12:28: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包氏父子》经典观后感10篇

  《包氏父子》是一部由谢铁骊执导,管宗祥 / 刘昌伟 / 段炼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包氏父子》观后感(一):不错,蛮好的

  我也是昨天电影频道看的,很喜欢的电影,里面有那么多有名的人,

  竟然我没有认出来,哈哈!!!很具有教育意义,就是结果悲惨了一点。

  《包氏父子》观后感(二):人间残剧

  小包这样,其实是老包惯的,当然小包自己有很大的责任,蠢是命,但基本的孝道都没有是万万不该的。而老包自己的能力也是盖不住他对小包的期望的,他不该让小包读中学。在万恶的旧社会,其实这是注定的结局,是小包和老包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老百姓的悲剧。他们没有途径是了解这个世界,脱离原有的阶层;明白这个世界运作的道理。

  富人家一套衣服,是穷人一年的收成,他们怎么可能有同等的眼界。因此、这种社会,注定不能长久,矛盾终会爆发出来,小包的悲剧,最终成为那个时代的掘墓人。

  《包氏父子》观后感(三):《包氏父子》之于现在的意义

  去年夏天在CCTV6看过这部老电影,后又到网上看了原著小说。小说更诙谐讽刺,目的性明确,电影基本遵照原著,但相对平和一点,容易让人生出同情倒多过反思。

  许多人也觉得《包氏父子》好,但一开口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子贪慕虚荣,穷人日子不好过,为富不仁,社会贫富差距大,有钱人与没钱人差别什么的。让我觉得隔靴搔痒,阅读理解没作对。我无意否定,电影或小说中,确实存在这些元素,但那不是作者想挠的痒。

  电影,尤其是小说,对中国民众的病态生存和奴性意识给予了犀利的讽刺和批判,尤其是中国人传统的望子成龙或养儿防老的落后观念,在作者的笔下,描绘得非常可悲。恶性循环从来就是一代传一代的,父辈无自由,子辈亦无,子辈不争气,父辈徒伤悲。作者想挠的还是中国人的痒,想揭的还是中国人的伤疤,想唤醒的还是中国普通老百姓,如同那个时代我们所熟悉的另一个作家经常干的事情。

  《包氏父子》对于如今社会的意义,不是说它本身有多牛逼,能让人惊喜地发现过去的作品竟然能如此准确地反映现在的社会,而是恰恰反证了:

  中国人还是没有多大进步,中国人还在原地打转。小的还是那么堕落浑噩,老的还是那么愚昧昏庸,人性还是没有得到足够解放,各种大大小小的社会关系还在旧传统落后的观念下经营,没多大突破。

  《包氏父子》观后感(四):无奈

  这是一部绝对被低估了从而被埋没的电影,如果不是从老一辈那里听说来,想必我们这一代人怕是很难想起再去挖掘这么一部片子来看。

  张天翼的原作我没有看,但我相信谢铁骊的改编版并不会与原作有太大的出入。电影的主旨并非简单得到去批评小包在道德上的缺陷,虚荣、自大、攀比,也许我们人人都是小包,小包眼里的斯丹康发油相当于我们今日的耐克珍藏版,也并非浅薄到抨击上层社会向下固有的歧视,连老包都会对一个要饭的乞丐大声喝斥,这个社会总有些人会鄙视你,也总有些人提供给你鄙视他们的机会。

  学费要到银行去交,收银的办公人员是不会讲任何情面的,学费收多收少是没有可商量的余地的;新学期的衣服是必须要做的,学校不是慈善机构,就是要赚你的钱,没钱就不要来上学,没钱还上学就得勒紧裤腰带。货币社会就是这样的公平,这样的公道,以致都到了毫无情面的地步。

  “你以后不要在路上见我!”

  社会就是这样,金钱就是这样无情,人们就此变得冷漠,无奈,一切皆为无奈。

  《包氏父子》观后感(五):笑中带泪,是中国文艺作品的最高标准?

  笑与泪,是情感的两个极端,如果能把这两个相反的效果集成在一部作品中,好像是很难的——中国民间一直这么认为,因为这类似“水火不相融”的东西融合了,从而证明创作者的水平非常之高。

  从创作角度看,让观众又哭又笑,很容易做到,只需要一个笑点、一个哭点就够了,如果还嫌不够的话就分别两个,或者继续增加。而笑点与哭点之间,是否有情感关系,是否符合生活常理,是否相得益彰而又浑然一体,这才是文艺作品的价值所在——对于这些过程而不是哭笑的判别,是一些观众力所不逮的,所以他们索兴不想那么多,反正他们站在了多数人的一边。

  笔者第一次感受笑与哭的组合,是中学时一位老师的演讲。他先讲了一个笑点,儿子在称呼上占他老子的便宜,是传统相声的糟粕;之后的哭点,生病的母亲早起帮儿子做早餐,是“感人”的常见桥段——最常用的内容机械组合,简单容易,谁都会。类似的,《大话西游》的笑点与哭点,都是相互孤立的——虽然总有影迷出于盲目与崇拜去生拉硬扯、过分解读,但是总经不起三下五除二的反驳。

  如果说《包氏父子》笑中带泪,或者先笑后哭、寓庄于谐、五味杂陈、难以名状,是客观的。影片的重心是情感,既让观众体验人物的情感,又激发个人的情感。

  父子二人,都是情感主导行为,很少的理性,因为他们接受了错误的教育。父亲对儿子的放纵,是因为孩子母亲的早逝,这似乎符合中国民间的历史悠远的风俗:因为珍惜而溺爱。后果,却是儿子的骄宠。儿子对父亲的态度肯定不是父亲希望的,他却能够忍受,他到处哀求别人,只是为了满足儿子。儿子似乎是父亲的唯一生活目标,而且是压倒一切的目标。为了儿子,他可以哭,可以叫,可以忍受嘲笑,可以遭受欺凌,他甚至准备去偷,儿子的需要险些压倒他最后的良知。父亲的这些错误,不可能教育出好儿子,儿子的错误滚雪球般越来越大,直到父亲连哀求的机会也没有了。

  虽然影片的重心是情感,但本片却非常容易引发观众的思考。除了对传统家庭情感模式的怀疑与否定,观众还会很自然地思考家庭所处的社会背景,因为“表少爷”之类的人物引导着观众去思考。其他阶级的人接受了什么教育?他们会怎样教育自己的儿子?贫困兄弟对老包的善意安慰是帮助还是误导?小包是否本来就不应该上学,至少不应该进入贵族学校?

  笑或泪,如果伴随着深入的思考,才是艺术作品追求的效果。

  《包氏父子》观后感(六):第三种笨鸟

  “ 这世界上有三种笨鸟,第一种先飞,第二种不飞,第三种下个蛋,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妹妹跟我说这句话时,着实让我一惊。看了《包氏父子》之后,心头浮起的总是这句话。或许因为我并不是为人父母,而只是一个即将迎来最后一年大学生涯的大四学生。面对即将要踏入的社会,我很彷徨,也很痛苦。因为似乎我在自己的父母身上得到了比同龄人更多的关切和爱护,这些曾经让我得意和骄傲的东西而今却变成了我的负担。这意味着,我最好一踏上社会就比别人更加一帆风顺、事业有成,谁让我得到的关爱更多呢?如果存有这种想法的人仅仅是我自己,那么我的压力会小得多,但事实却是我的父母也持有这种观点。作为儿女,我无权对这种行为横加指责,但我知道,如果要顺从父母,我势必要放弃那些一开始会默默无闻的工作,而那些工作恰好是我自己想要去尝试的。

  回到文本上来,许多人看这部小说,会形成一种观念,认为老包是一个全心全意为儿子服务的好父亲。为了儿子他可说是倾尽所有。而小包则是个不争气的不孝子。然而实际上老包像极了巴尔扎克笔下的高老头,高老头同样不惜倾尽所有去迎合女儿的愿望,到头来却连临死也见不到女儿一面。可以说,表面上,他们两个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父亲,但实际上,老包千方百计地讨好儿子只是为了以后儿子成了洋老爷,将来好做大官,所以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听了胡大的劝就跟大力水手吃了菠菜一样,又能振作起来。而听到小包被学校开除以后,则瘫得像一滩软泥了。高老头在巴尔扎克所描绘的那个商人迅速发家,但社会地位不高的年代,为了让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拼命地让女儿嫁入豪门,为此只要打听到女儿在贵族舞会上耀眼夺目就跟吸了精神鸦片一般。我不知道这种建立在畸形功利观上的父爱是否是病态的呢?无论如何,这种父爱给子女造成的压力,却实在让人想恨又不能恨,最后,就只剩下痛苦或者是逃避。我们看到在小说里面,小包是一个“不争气”的儿子。成绩单上都是丁,只有体育拿了个乙。对“朋友”郭纯,总是一副奴颜媚骨的样子,还白日做梦,想入非非,对老包却没一副好气。可以说,这根老包设想的完全大相径庭。实际上,小包的这些,都是老包自己造成的。老包作为郭纯家的干了三十年的老下人,对郭纯家自然是礼敬有加,让他的儿子一副奴才样。而老包虽然是贫穷,在生活中却总是溺爱儿子,对儿子言听计从。小包到学校却因为家里贫困而被学校同学瞧不起,这种心里落差无法补救,很容易走向堕落。又或许小包的兴趣点压根不再学习上,而在体育上。

  未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