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虎》经典影评10篇
《阿虎》是一部由李仁港执导,刘德华 / 常盘贵子 / Intira Jaroenpura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虎》影评(一):战斗到底
觉得自己消沉的时候就把片子里阿虎的最后一战反复看,去感受那种坚持。
《阿虎》影评(二):坚持
阿虎这部片子还是小学的时候看的,看到最后哭的稀里哗啦,看见阿虎在擂台上被打的鼻青脸肿仍然不肯放弃的样子,感觉心里很疼,当时虽然很敬佩他的精神,可是怎样也无法理解他的坚持。现在我已经上高三了,又看了一遍《阿虎》,却有了新的感悟,我所无法理解的只是阿虎的死,他的坚持并没有错,其实我觉得如果结局阿虎能够不死会更好,阿虎的死只是要强调坚持的精神,结尾他被打得那么惨,其实已经实现了阿虎他自己的新生
《阿虎》影评(三):父爱
非常好看的一部电影,刘德华最后死的时候真的是哭惨我了。
整部电影彰显的是父爱的一种伟大。因为打死人所以入狱,因为入狱所以并不得知自己有一个女儿,在知道自己有一个女儿,为了得到女儿的认同和原谅,所以阿虎去挑战当时的拳王,最后被打死在擂台上。
到现在还记得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当年看的时候真的是难过了很久很久。
或者,在世界上的人能原谅就原谅自己爱的人吧,不然到失去,后悔就太迟了。
《阿虎》影评(四):百分百影片
第100部影片
当刘德华在常盘贵子车后奔跑
为了换回自己的尊严
或许对他已经不重要
但是
为了博回女儿对自己的理解
他依然决定站在拳台上
不为胜利
只为那倒下后的再一次站立
你可以不理解他和女儿的感情到底有多深
但是你绝对可以明白
这是一场属于自己的战斗
一拳一脚都牵动着观众的内心
我们不需要胜利
只要享受着那份感动
《阿虎》影评(五):华仔的第100部电影
电影中蓄起了胡须的刘德华展现了成熟男人独具的沧桑。错误,是年轻的代价;责任,是成长的结果;沧桑,是岁月的沉淀,阿虎的眼神洗尽铅华,深沉内敛,像是一本读不尽的故事书。
影片中最温情的一幕是火车上,阿虎的女儿睡在爸爸肩膀上睡着了,阿虎轻轻为她盖上衣服,面对初次见面的女儿的亲昵,有点不自然,又有些享受的样子。最感动的一幕是阿虎犹豫着,终于起步狂奔,追修女的汽车,他的脚步坚定而执著。
不过,最后的重头戏、高潮戏实在牵强,几乎败坏了所有的好印象。从满场观众高呼“打死阿虎”开始,就让人意识到这样下去不可能有理想的结局。就在这个刘德华把自己的心态努力秀出来给大家看的结局里,前面一切平和中蕴含着张力的铺垫都灰飞烟灭,使影片最终成了一部令人尴尬的作品。
《阿虎》影评(六):08年看阿虎
说句实话,我昨天晚上刚刚看完《暗战》,华哥的精彩贯穿其中,最后留下悠久的回味,真不想他那样默默离开,留下那个美丽的姑娘,而且是自己喜欢的姑娘。有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味道,不过多了许多的凄凉,或是悲伤。
以前也喜欢华哥的歌,他的每一首新曲都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不管是唱歌还是演电影,非常敬业,成果颇丰。但没有把他的歌全部听完,也没有把他的电影全部看完。因为以前是学生,或是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去慢慢体会。而且,那时候港歌和港影非常的丰富,会迷乱了眼睛和耳朵,不是那句话吗,人多时候最沉默,在人群中,歌海影林中,华哥是隐而不突的。
莫名其妙的现在把华哥找出来,莫名其妙的非常怀念港片,如同每个人难忘的童年。难道就是阿虎吗,轰然倒下,而我们只能孤单前行,仅存回忆,悲歌默行。
《阿虎》影评(七):再看《阿虎》
今晚难得的看了一次电视,恰好在播《阿虎》。
上次看,几乎没留下什么印象,唯一记得的是,里面的那首歌。
11年前拍的片,当初觉得不咋的,现在觉得是一种经典。
香港电影啊。
可否,不再拍这么多烂商业片了?
可否,单纯一点?就为了拍电影?
在车站里。
在火车上。
在赛场上。
最后阿虎双拳无力的拍在塔旺脸上,最后滑下来时,塔旺紧紧的抱住他,只是为了让他不倒下,让我泛泪。
这是一部男人必看的电影。
《阿虎》影评(八):无悔的虎
这是李仁港导演备受好评的一次执导经历,之前拍些电影不痛不痒,未得到香港评论界的更多关注,这部电影,他算是为日后的商业大导之路铺上了阶梯,有了更多的机会。
虽然之后的阿虎2拍的惨不忍睹,但是并没有妨碍片约的纷至沓来。
电影事关一个男人如何重拾勇气,去面对生活中最大的挑战和困境,爱人的意外逝去,一个自己并不知晓,亦不愿承认他这个父亲的问题女儿,打假拳带来的恶劣后果,这么多年的逃避。种种人生中的难题,虽然人已经不再拳台,可是人生这场拳击远远没有结束。要么选择继续逃避,做缩头乌龟。要么勇敢的站出来面对,却有可能会失去一切,阿虎最终做出了男人的选择。“拳手可以输,可以躲闪,却不能逃!”一切并没有真正结束,才刚刚开始。 和修女间似有还有的感情线,为这个残酷的故事带来了一丝温情和暖意,还有那些天真的孩子。
人生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去回头,如果有,你愿意像阿虎这么勇敢么?
《阿虎》影评(九):不想再看,因为不敢看
只是推荐,而不是力荐,因为这部电影不是适合所有人。
其实每部电影都不是适合所有人。每个观众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也许是哪个片段那句台词,甚至只是哪个眼神,就能让这部电影对你有不同的意义。
《阿虎》对我来说,不是刘德华的第100部电影,不是有常盘贵子,只是一部记忆多年的电影。看过三遍,确切的说不到三遍。
第一次看的几乎完整,阿虎被打倒在拳坛上血流满脸看着女儿时我哭了。
第二次是一两年后,电影频道播出,正好看到阿虎的最后一场拳赛,又哭,无奈换了台。心太难受。
第三次,又是几年后,又是电影频道,换台的间隙看了一眼,就认出了这部片子,苦笑一下不敢迟疑,马上换走,拍拍胸膛:咱不看了不看了,不哭不哭。
我不是多情善感的人,只是因为这部片子透过心直直触碰到了我的胃。
偏偏我是惜命的人,不想自己难受,不想哭,所以决定再也不看——快快乐乐长命百岁。
只是别人再问:你最喜欢哪部电影?皱皱眉答:阿虎。
——阿虎?没听过。谁演的?——刘德华。
——哦,怪不得。等去找来看看。——别看了,其实没啥好看的。
——那你怎么喜欢?——我也不知道,忘不了吧。
《阿虎》影评(十):爱谁谁了
阿虎,华仔的第100部电影,给予太多期待的往往教人失望,可是这部片子我八成的朋友都认为是华仔最出色的表演,当然我没苟同
先说其中的败笔,在车站,华仔以为女儿丢了,四处张望找寻的那段,假了,表情转变不自然,有点造作,这是让我最心痛的地方,我希望它完美,可它总有缺憾
其实这个年代的人喜欢华仔几乎被人不屑一顾,我确是他的忠实影迷,香港的电影没多少值得期待的了,唯有华仔的电影我还关注,我要看他的电影直到他不想演了,华仔够专注,我其实是欣赏他做人,一个如此敬业的男人,我有理由相信他能演出更出色的角色,只是需要更好的导演罢了
回来...
阿虎为了自己的“信仰”打完了比赛,习惯性的悲剧收场,我不喜欢,但影片只有这样才把他想表达的告诉我们,生活的车轮还没碾碎我的信仰,但我时常屈服,知难而退是中庸之道,问题是现在常常不知难便退了,理智是让我们学会放弃,激情让我们学会争取
似乎总是离题万里,不过还是很喜欢,这就是我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