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残花泪》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残花泪》的影评10篇

2018-10-15 01:5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残花泪》的影评10篇

  《残花泪》是一部由D·W·格里菲斯执导,丽莲·吉许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残花泪》影评(一):终生未婚的美人

  莉莲吉许,一生历练不会少,被誉为能让军队围城7年XD。终生未婚。风中摇曳百合,雨中飘零浮萍巧克力甜美苦涩的两面。凋谢的花朵,东方气韵烟雾缭绕,轻浅一吻,面却苦涩。仿佛有自个儿委屈,也有化消委屈的独特方式。赖婚,果然未有摄影棚,搭上生命的实拍。同记忆的玛丽碧克馥,则不会只有苦。

  《残花泪》影评(二):就是一段简评

  从现在的角度看,这部片无论从技术手法和对人物描绘都是十分肤浅的,但要是回到1919年的话,我个人觉得它跟过往的默片相比还是有很大进步的。第一,此片已经看到大量运用了蒙太奇手法的痕迹;第二,格里菲斯在此片中大胆反映了许多当时的社会问题,涉及女权主义种族主义,阶级主义等,这是让人惊叹的;第三,这部影片已经达到了一部标准长篇电影的长度。因此我还是要给它5颗星

  《残花泪》影评(三):浅谈《残花泪》

  外国人扮演的中国实在猥琐并且充满了种族感,当然可能也是当时清末外国人到了我国广东港口城市的初粗印象,我实在不敢恭维。但是本片却用一个暴力白人亲情去反衬一个黄人(yellow man)的纯真的爱情,三次出现和尚寺庙里敲响晨钟暮鼓,去突出这个中国人在面临困境时的选择:非暴力、慈爱、殉情。倒是这样的对比让我觉得格里菲斯大概是第一个描写东方传教士的殉道过程,描写西方殉道士的影片千千万,但是能把一个不那么伟岸佝偻的中国人描写成一个具有纯洁爱情、同情弱小者的高大形象导演格里菲斯除了想表达爱情悲剧之外,还充满着对东方文化的敬仰与对野蛮文化的批判

  《残花泪》影评(四):洗尽铅华呈素姿,以一个简单伤感故事,营造出纯情唯美味道

  格里菲斯在这部片中摒弃了他之前追求制作场面风格,洗尽铅华呈素姿,以一个简单而伤感的故事,营造出纯情唯美的味道,并对后来德国“室内剧”的兴起产生重要作用。远渡西洋的中国人成为故事的主角,与好莱坞当红玉女丽莲·吉许谈起了异族之恋。但中国青年眯着眼睛、佝偻着身子病态形象,也是外国人对中国的一种偏见。 尽管没有大场面,该片仍然彰显出格里菲斯极高的艺术造诣画面构图严谨,以柔和光线拍摄凋零的贫民窟雾气弥漫的街道破旧商店渲染浓厚气氛,让环境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而丽莲·吉许细腻表现出被摧残少女恐惧哀愁神态,也让人永难忘怀。

  《残花泪》影评(五):那时候导演、编剧这样的西方人对中国还是充满好感的。

  1. 1919啊!差不多100年前了!喜欢老电影的一个原因找到了,他们已经熟悉苦难,所以不像今天电影总是试图给一个结局,给一个圆满。那时候干净利落,咔嚓,THE END,光明磊落的。悲剧就悲剧了,不回避。

  2. 那时候西方就有人认为自己是野蛮的,就已经开始歌颂黄种人了,虽然这个黄种人本身也是个移民,他的向西方传佛教的愿望虽然没有实现,但却身体力行,给了那个可怜姑娘一段温暖

  3. 姑娘的爸爸实在是太粗鲁了,拳击职业跟中国人开着整齐雅致店面强烈对比,另外丝绸衣服瓷器象征也都明显的出现在片中了。

  4. 东方向西方传递佛教这个个人愿望在没有大的国力和有一定数量的人的有计划的传教效果肯定不同的。

  《残花泪》影评(六):用莎翁的一段文字表达

  所有的故事,都是这样开场,

  月光之下并无新鲜事

  一颗星星陨落了,

  必有另一颗闪闪发亮。

  当然,天上会有不测风雨

  世间会有莫名乱象。

  有些人坚贞不屈

  有些人注定离开

  听,吉他歌声,在夜幕中飘荡。

  对所发生的一切一切,

  你有你的说法,他有他的感想

  每一个故事,都有前因后果

  不管别人怎么说,

  爱,才是最重要。

  要爱到用尽全力

  要爱到天荒地老

  然而,慢慢地,身不由己

  刻骨铭心的爱,

  变成了回忆......

  所有的故事,都是这样开场,

  月光之下并无新鲜事。

  《残花泪》影评(七):小评

  第三部格里菲斯的作品。严谨的戏剧性结构,加上默片时代爱情片的邋遢节奏,对于快节奏的观众而言看起来不是那么的爽快

  比较不错的的是电影里的特写镜头,强调了人物此时此刻状态及在镜头语言中的重要性。在中国人到女主角床边,给了一个狰狞的特写镜头,这处的文学性语言:他的兽性在蓬勃燃烧......最后温馨的双人镜头:她的美战胜了他的兽性,镜头的直揭性用的恰到好处

  这个时候的格里菲斯的电影还是有戏剧性规整的味道,虽然强调的是镜头语言,但是在结构文本语言上,还是有戏剧独到的幕和幕之间的感觉。第一幕:悲惨女孩与堕落的道德男人。第二幕:爱情燃烧。第三幕:悲剧。传统的三幕式戏剧节奏。

  格式电影的基调情调在他那种转场渲染气氛的空镜头里得到展示。在党同伐异中的摇篮母亲,这次成为了海中之船。它起到了转折,揭示情绪主题,剧情等一系列作用。

  不够喜欢他的原因是因为:节奏拖沓,故事在感情上缺少细节,不够细腻,悲剧性结尾不够充分,格式的交叉蒙太奇的结尾节奏在这个片子上很逊色

  值得研究的是电影符号的镜头寓意:中国男人白人女子暴力父权道德救赎。此时已经是二战尾声。格式的基调已经从史诗般的战争场面转化温情恋爱,虽然有党同伐异失败影响,但是我想这种风格的转变是因为二战和创作等等人生阅历不同使得格里菲斯厌倦了社会和人。

  《残花泪》影评(八):善意和伤感

  对于这部将近一百年前的黑白默片,罗杰·伊伯特的那句话似乎非常能够描绘出我们的感受:“看这部电影就得跟它合作——甚至是主动为之的同情心。”

  对于现在心态浮躁的我们,观看这样一部传统三幕式的默片绝对是一种不小的挑战,格里菲斯(D.W. Griffith)整齐划一的戏剧性在《凋谢的花朵 》里体现淋漓尽致。相比之前《一个国家诞生》中引起重大非议的种族主义,格里菲斯在《党同伐异》里进行了及时的补救和修正,而在《凋谢的花朵》里,格里菲斯头一次用一个跨越种族的爱情故事正面抨击了那个时代对种族的迫害歧视

  作为“默片时代伟大脆弱的尖叫者之一”,丽莲·吉许(Lillian Gish)在格里菲斯高角度的打光和摄影中突出了她天使般的脆弱的面孔。露西那纤瘦而不敢挺直的身体肮脏的伦敦街头小心翼翼的蹒跚着,让人们更添了几分怜悯。在阴郁黑暗场景里,丽莲·吉许散发出来的圣洁光芒让她成为了默片时代最伟大的女演员之一。

  《凋谢的花朵》里的跨越种族的爱情故事在今天看来也许有些过时,但我们不能忽视那个人性荒蛮的年代,跨越种族的爱情相比种族歧视却是一桩罪行。虽然电影中“黄种人”的形象仍然显得刻板并且充斥着偏见,但格里菲斯的态度还是开放的。在当时流行严丝合缝的戏剧结构也许显得刻板,不过站在道德高度上的字幕并没有一味地说教,而是让整部电影充满了善意和伤感。

  《残花泪》影评(九):我们已遗失的纯真的爱

  除了那时候夸张的表演方式之外,剧中流露出的那份已被遗失的宝贵的纯真,虽然现在看来故事情节确实很简单,但是依然不影响被那份纯真深深打动,影片最后他把女孩抱回自己的房间,盖上旗袍,女孩至死都抱着他送的洋娃娃,现在看来毫无新意桥段还是被打动了,影片前半段看着着急,节奏太慢,从女孩和中国人相遇开始渐渐打动人

  为他心爱的女孩静心布置公主一样的房间,说实话特别喜欢那个房间,特别可爱,女孩衣服破了,给她穿上自己珍藏的中国旗袍,戴上中国女孩漂亮的头饰,在她身边为她吹笛子,送她心仪已久的洋娃娃,这是中国人对女生表达的爱。如果是现在的片子,最晚从换完旗袍开始导演就要迫不及待的安排床戏了。我们已经渐渐忘了,真正爱一个人还能有这么丰富精神表达,这么纯真的、深厚的爱。女生表达对中国人的爱,是一直爱不释手的抱着他送的洋娃娃,直到被他爸把她打死,都抱着那个洋娃娃。这样的爱真的很打动人,怜惜又珍贵

  回忆看过的现代爱情片,除了用身体的激情来表达爱之外,似乎很少有这样安安静静、细腻的用很长篇幅来描写如何表达一个男生爱意想想现在人活得真可悲,所谓爱情无非就是短暂肉体激情,随着荷尔蒙的渐渐消退,所谓的感情也就渐渐终结。我们对于男女之间的感情,退化到甚至还没有动物丰富和真挚。我们除了追求欲望,越来越不懂的如何用精神、用心灵表达爱意。就算要谈感情,也是在上完床之后的事情,双方之间刚开始萌生了好感,就迫不及待的用肉体的感受宣泄掉了,我们很可怜,我们越“爱”越空虚,我们越“爱”越变成一个空壳,因为我们的心灵早已枯萎,它早已失去了爱的滋养,我们失去了爱,我们失去了真正幸福来源

  发觉默片里的演员都有种说不出的可爱,让人怜惜的可爱,看「城市之光」也是这种感受,喜欢那样旧旧的画面,想起木心先生古董市场买的相框,自己刻意做旧处理,那种刻满年代感的东西在手中的感觉,会特别踏实特别留恋,特别有质感

  我喜欢沉静下来,把对外界的欲望都收回来,只看见自己的内心,这样的状态被打动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

  《残花泪》影评(十):这样的真实

  逼真的镜头。当我看着开头一段时,以为这是一部刻画清末颓丧中国人的纪录片,可是当我发现剧中的chenhuan是由一个外国人扮演的时候,才猛然惊觉自己为何会有这是纪录片的想法?继续观看下去才发现,精致的场景重现和群演极其真实的展现了那个年代的的街景,而更为关键的是影片中的人,两名主角精湛演技对于现在的观众而言, 可能会显得夸张如同戏剧演员一般,但是越是夸张就越是真实,特别是女主角在挨打时脸部剧烈变化、手部的痉挛、全身僵硬,无法克制的颤抖,通过特写中景的景别配合真实的表演直观的表现了这个可怜女孩的形象,如此的逼真就引起观众的震撼,至少于我是如此,恐怕往后再难以见到这么直观的恐惧的表情,至少这种震撼感不会再有。对比当下,若是某些女演员能表现出丽莲吉许一半的演技,也不至于被观众吐槽不已。chenhuan这个角色塑造得很成功,成功到让我会直接引起内心深处反感,那佝偻的缓慢身影直接勾起脑海中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侮辱之称——东亚病夫,这还是因为真实逼真。开头的chenhuan是挺直了腰杆的清末贵族,到了后来沉迷八旗子弟普遍喜爱的玩物并且吸食鸦片,一个人就这么堕落着,被鸦片摧残的、被生活现实碾压的他于是终于也弯下腰杆,就像那时大多数的国人一样。我甚至一度怀疑导演格里菲斯是否直接将他对那时的中国的印象浓缩展现在chenhuan这个人物身上,他就是那个时候的中国。他在混混沌沌的生活中接受西方传教士的小册子,并且在女孩死后又拿出了小册子,看到这里我更觉得反感,难道对生活无望了就要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人最后竟然是会去信耶稣教的吗?可是愤慨是一时的因为还是败给了电影传达的真实。就像当年的太平教,接受西方的传教士不就是因为现实生活无望,于是才去寻求的所谓的精神信仰吗?。清末清朝政府不就是选择了依靠西方而继续苟延残踹吗?chenhuan最后会去信教也就不是那么荒唐了如此糟糕命运继续着,直到当chenhuan遇见了爱情遇见了她的时候,这是糟糕命运最后给予他的希望,哪怕希望背后是灭亡,哪怕这希望本质虚妄。他最后的奋起枪击何曾不是命运将他逼到极致,才做出的有悖于自身孱弱形象的悲剧英雄式的行为。想想那个时候的中国,竟真的像是被逼到极致的chenhuan,或者说chenhuan就是那个中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