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满城风雨》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满城风雨》的观后感10篇

2018-10-23 02:39: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满城风雨》的观后感10篇

  《满城风雨》是一部由比利·怀尔德执导,杰克·莱蒙 / 沃尔特·马修 / 苏珊·萨兰登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爱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满城风雨》观后感(一):满城风雨

  跑步的旅程,每隔一段不长的时间总会有那么一天特别的累,恨不得不到100米就觉得腿沉的再也抬不动了,好像绑着一个铅块似的(如果是真的我希望是金条)。但也总会有那么一天,怎么跑也不觉得累,就好比……今天,不但感觉那腿不太像自己的,带着看完《满城风雨》的愉悦感,一边跑一边唱歌,居然连肺都没有进行抗议

  《满城风雨》观后感(二):新闻自由前提真相

  影片名字有意思,《满城风雨》,到底是丑闻搞得满城风雨,还是新闻人搞得满城风雨,抑或是主场故意渲染的满城风雨?

  这让我想起美剧《新闻编辑室》。

  在美国这个宣扬新闻自由的国家,新闻的自由也只有相对的,股东政治倾向经营者的政治倾向,合作者的政治倾向和需求,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慢慢浮出水面的相关利益者的政治需求,都可能影响新闻的报与不报,报道内容,访谈引导方向。凡此种种,才是新闻自由的前提和真相。

  《满城风雨》观后感(三):深夜观影有感

  女友礼拜五珠玉在前,这部的最大特色就是比利怀尔德和杰克莱蒙沃尔特马修铁三角的最后一次合作

  虽为话剧的改编,但是这依旧是一部具有鲜明比利怀尔德特色的喜剧片,360度无死角全方位立体式吐槽一切,同性元素,男一男二相爱相杀,离不开彼此,女主角基本炮灰!喜剧中蕴含悲剧,笑中带泪。比利怀尔德的剧本信息量超大,并且非常值得分析。最后的反转,我也是吐了一口老血。

  真是拆散异性恋于春风化雨之间啊!

  《满城风雨》观后感(四):满城风雨

  太多经典桥段,太多精妙台词,而不光是杰克·莱蒙和沃尔特·马修,就连一杆子不知道叫什么的配角表演的都惟妙惟肖,令人赞叹的群戏啊。我又要干什么了?你知道的,膜拜比利·怀尔德,又一次,再度!对于你,真是不能用言语来说了。  我看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老比利借用了《女友礼拜五》的故事大纲,后来查了一下才发现,经典的《女友礼拜五》是翻拍自1931年的《犯罪的都市》,中文这么翻译,但是英文原名《The Front Page》和《满城风雨》是一样的哦,而这个片子则是改编自舞台剧,所以哦虽然都是翻,但是老比利可还是纯正血统

  《满城风雨》观后感(五):提神解乏的丰沛讽刺

  比利怀德的这次搬演没有讽刺的那样斩钉截铁,讽刺对象也没有从一而终。新闻职业正义的沦丧,媒体时代强势操控,政客争权上位的不择手段底层人民铤而走险的被逼无奈,只有当一个社会的毛躁和呻吟被比利怀德这样看似漫不经心的插入,并且串联成笑点时,讽刺才失去了辛辣沉重,相反给人一剂提神解乏振奋剂。笑着去指责千疮百孔尴尬,要比苦大仇深的打压更能考虑到电影局限的短时传播力。台词的转合很精彩妙语连珠对白给人本能的观影激越,无一赘言又承担戏剧张力。几场室内戏的众人构图让我想到《十二怒汉》,虽然没有后者严谨考究,但其演员走位又体现场面调度的灵活紧凑。结尾本以为是对产出于74年却身兼对“黄金时代好莱坞”回味重任的老美片有个怀旧的回首(毕竟电影背景在20年代,演员略带夸张的表演很风格化),但最后几分钟的峰回路转回忆进程悬崖勒马,回忆止于回忆。接下来想看《星期女郎》 和它做个比较,有片源的慷慨解个囊。

  《满城风雨》观后感(六):男友礼拜五

  illy Wilder 晚年翻拍了Ben Hecht 的《女友礼拜五》,中文译成莫名其妙的《满城风雨》,不如原名《The Front Page》来的直白。剧情大致没改变,只是把Jack Lemmon替掉了原先的Rosalind Russell。女友变成了男下属报社老板和Jack Lemmon之间少了一层前夫前妻瓜葛戏剧性大大减弱。Cary Grant饰演的那位睿智精明的报社老板到了《满城风雨》里,成了弃之可惜鸡肋。Susan Sarandon在戏里显得很苍白,也许是角色设置关系吧,可有可无,不得不怀念起梦露小姐风情万种

  个人觉得Billy Wilder的这次改动还是蛮失败的,同样是讽刺传媒报业,《Ace in the Hole》就更殿堂级一点了。毕竟Billy Wilder 虽不及刘别谦风月无边,却比刘别谦来得更黑色刻薄愤世嫉俗

  很感叹当时的好莱坞,完完全全靠对白推进剧情,一时恍惚,还以为是在看话剧。也亏了有Ben Hecht 和Tennessee Williams这样的好编剧

  《满城风雨》观后感(七):防不胜防

  前两天一个朋友我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影。我想了半天,语焉不详的说了个,我喜欢看剧情片。友人又问,什么是剧情片。我一下更说不出来了,恩……不是动作片,不是惊悚片,不是电影院的美国大片重视剧情的那种片子吧……说完自己都惭愧了,大爷的我这说的是啥……

  今天的满城风雨,我觉得就算是个剧情片吧。1974年的片子,影片的开始就是印报纸工厂,轰隆隆运转的机器。其实想想世界变化还真快,十年前如果说谁谁谁上了报纸,或者再报纸上登了个豆腐块,那是很荣耀事情。现在的传统传媒被挤兑成这样,订报纸的可能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了吧。我发现我对一些有质感物件喜爱真是无以复加,那种听筒跟话筒分开的老电话火车站工作人员手里拿的灯,弹钢琴姑娘前面圆圆的话筒。喜欢的不得了,如果里面的演员愿意把那几个道具送给我。在这520的日子,我愿意给送我礼物同志生个孩子

  故事紧凑,环环相扣紧张幽默,完全是没有准备厕所时间的一个电影。当男主角要去费城结婚时候,一帮老混蛋一起唱送别歌曲的时候。还是有点开心的,有时候觉得其实当个混蛋一定很快乐,尤其是身边还有其他混蛋朋友的时候。里面的人物个性明显的一逼,上一次有这个感觉的电影还是“控方证人”。为朋友跳楼的妓女,尿裤子新人,大脑袋警长。当然还有报社的大编辑。当莱蒙好像在弹奏钢琴似的敲打着打字机,完全忘我忽略了女朋友,跟编辑说给我一支烟。然后马修就点着了一支烟递到莱蒙的嘴里。这一幕时候我就忽然想起了我的一个朋友……我俩好像在一起玩的时候,也有这个桥段……

  当故事的最后的最后,马修竟然找了替身冒充莱蒙的妻子,瞬间被识破。送给莱蒙一块怀表作为婚礼物。说下去就剧透了不讲了,不过我脑子里唯一的反应就是,大脑袋范伟一拍脑门“防不胜防啊”…………

  那十三级的台阶,不是通往绞刑架,而是通往星空

  《满城风雨》观后感(八):论在喜剧中如何缓解观众的道德不适

  《满城风雨》是一部非常好的喜剧片。

  值得一提的是,我因为十分喜爱它的原型——电影《女友礼拜五》,以至于虽然早就知道《满城风雨》的存在口碑,却并不想看这部电影。很简单嘛,谁都不愿意看自己钟爱的已臻完美作品再被改(zao)编(ta)。

  出于对比利怀德的信心和对杰克莱蒙的喜爱,我点开了这部电影。然而十多分钟后,我觉得我担心的果然发生了。沃特在未婚妻面前假扮保释官的那场戏,给作为观众的我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道德不适。一个老板仅仅为了让员工继续为他工作(我们就不用压榨这个词了),不惜在其未婚妻那里造谣中伤、诋毁其人格破坏来之不易幸福婚姻。这也太过分了吧!

  这种道德不适感的产生并不是由于我个人的矫情,而是正常人价值观做出的判断正常人倾向于把婚姻看成和终身幸福相连,而工作只是一份工作(何况之前已经铺垫记者并未失业,只是要转行到广告业了),前者比后者重要不言而喻的。沃特这里的行为且不说本身不光彩,一旦成功将会给希尔迪带来无可弥补的损失,这是我们,作为正常人的观众,感到愤怒的。

  相比而言,《女友礼拜五》在这个环节上就不曾给人道德不适之感。首先,沃特和希尔蒂曾有夫妻关系,且对她旧情未了。那么挽留她就不单是为了工作,而且是出于真爱——这在任何时代的观众看来,都是一个更“高尚”的理由了。其次希尔蒂离职之后是去做家庭主妇,这比转行更能激起观众的惋惜,我们简直想加入沃特一起用尽手段把她留在工作岗位上。最后,沃特的所有不道德手段,都是背着希尔蒂的未婚夫使出的,善良的未婚夫蒙在鼓里还把他当好人,这样的处理,比《满城风雨》直接将沃特的丑陋面目暴露在善良的未婚妻面前,也让人心理上容易接受——毕竟,老狐狸之间耍手段彼此都能招架观众乐得看热闹,可直接伤害白兔我们可就坐不住了。

  看到这里有读者该骂我拉一踩一趁早滚出这部电影的评论区了吧。不要误伤,我已经把结论写在开头了。接下来就要说,这部电影是如何在接下来缓解了它为观众带来的道德不适。

  首先,这部影片更多的笔墨用在渲染记者这行真不是人干的(或者干记者的都不是人)上面了,而这是拆散希尔迪婚姻的最“道德”的理由——因为影片的结局,沃特得到了他的员工和报道,希尔迪回到了他最适合的岗位,只有未婚妻什么也没得到,而她是三人中弱者,我们必须知道她在这桩事件中也占到了便宜,才稍微觉得心安理得。什么便宜呢?就是不必和一个本性难移注定要混迹三教九流过上不安稳生活的记者结婚。于是编剧通过沃特的台词、出租车司机的台词,以及逼茉莉跳楼那段,把记者生活的动荡无耻和对女性不友好强化了。并通过片尾的字幕交代未婚妻最终幸福地与他人结婚生子,缓解了我们为破坏一个柔弱女性的婚姻而产生的道德不适。

  其次,希尔迪的人设始终不渣。影片从头至尾,希尔迪一直是渴望与未婚妻结婚的,我们看见他最后的形象就是搂着未婚妻坐着火车奔向费城的新生活(至于最后没能实现实在是有客观不可抗力啊!)这与《女友礼拜五》中希尔蒂最终自主选择了沃特截然相反,可是都成全了影片各自的道德完备。女希尔蒂的选择,体现的是职业女性素养的觉醒和对真爱的领悟(真爱不是我养你啊而是并肩战斗)。男希尔迪的选择,体现的是百折不回纯洁爱心和对老友虽然遗憾但对人生更具责任感男子汉形象。这也让未婚妻没有了所托非人的可悲

  最关键的,还要说《满城风雨》对于沃特和希尔迪基友情的塑造。真的是恰到好处!那个cigarette me!(让人不禁想起《双重赔偿》结尾的点烟(和表白))这句话以及接下来的动作发生时,未婚妻是在场的,然而她无法做出任何行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未婚夫被宣誓主权。点烟作为一个男性之间情谊象征,比利怀德真是用的六啊!还有希尔迪打字时沃特的眼神——这里又是与《女友礼拜五》的区别:《女友礼拜五》这一段用闹来证明希尔蒂工作起来多么high而未婚夫相关的一切只能添乱;《满城风雨》用静来让观众自己体会两位男性之间无需多言的默契

  当然两位男主间的感情并不是真的恋情,也许沃特对希尔迪有一点,但是希尔迪,我们知道他对未婚妻是真爱。也就是沃特对希尔迪的这一点情愫,使观众能在影片的结尾彻底抛下了哪怕还有一丁点的道德不适,鼓掌叫好。我不能代表大部分观众,仅就自己而言,从点烟开始,就已经开始同情沃特了。到了他安排车辆护送希尔迪去车站与未婚妻团聚,我简直有点感动了;再到隔着车窗看希尔迪拥吻佳人,已经是唏嘘了;再到赠表,收到希尔迪那句“我绝不会那样做的”——多少算是认可回应吧;再到送别后转身孤独背影,简直在心里最柔软地方感到了一击。至此,我们所有放在道德天平上的砝码全都从未婚妻一侧滚向沃特一侧,甚至又额外加上许多,压得我们心头有点沉重。这也就使得最后那个逆转的结尾不但一点也不讨厌,反而令人痛快的击节赞赏

  《满城风雨》和《女友礼拜五》的底本,说不好听的简直是一个老板不惜摧毁员工个人幸福来压榨其剩余价值的故事,又或者是一幅新闻界的讽刺画。可是两部出色的电影都通过爱情和个人在事业展现的的热爱天赋来使这个故事作为喜剧在道德层面上立住了脚,相比之下,《满城风雨》要做到这一点的难度更大。但是比利怀德完美的做到了。谨以此篇向他致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