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最常用的微信表情,暴露了你的年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你最常用的微信表情,暴露了你的年龄

2019-01-10 09:15:36 作者:壹心理主笔团 来源:壹心理 阅读:载入中…

你最常用的微信表情,暴露了你的年龄

  点击上方☝心理 , 看看有多少位朋友关注

  专栏作者 | 碗仔 笛子 曜珏 时差大叔

   01 

  你最常用表情包,暴露了你的年龄

  你最常用的表情包是哪个?

  当心暴露年龄哦。

  昨天,微信发布《2018 微信年度数据报告》,微信团队称,不同群体使用的表情包完全不同。

  00 后爱用  表达自己无奈,晚睡早起,晚上 10 点夜生活才刚刚开始。比起保温杯里泡枸杞、早睡早起的成年人来说,确实服气。

  90 后爱用 ,正如二十多岁的人生,总是边笑边哭。与 00 后不同,他们是起床时间最晚的一代人,起床刷圈看新闻,中午准时外卖,睡觉前热衷给朋友点赞

  80 后最爱 ,好像总是一身能量,白天工作,早晚阅读 N 年不变,一如既往关心国家大事勤劳程度实在感人

  70 后青睐 ,没事儿常常偷着乐的乐观主义者。喜欢在休闲时刻朋友圈,晚上 11 点半准时睡觉,简直就是健康标兵啊!

  55 岁以上的叔叔阿姨嘛,最爱 ,身上似乎都是使不完的鼓励劲儿,当然还不忘关注养生事业

  看完,网友纷纷对号入座,朋友圈立马刷屏,微博也炸了。

  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说:“70 后最爱用 ,想怼又不敢怼”。老一辈觉得“微笑”表情就是开心的笑脸,而在年轻人的眼里,却是“嘲笑”、“死亡讯号”、“微笑中透露着 mmp”......

  当然也有人质疑的,因为我是 80 后、90 后,可我经常用捂脸表情啊!

  尽管这份数据不能完全代表整个群体,但说实话,有些表情包,真的一眼就能暴露年龄。

   02 

  不是同龄人

  使用表情包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不是同龄人,使用表情包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自从爸爸妈妈、大伯大舅七姑八姨用起了微信之后,有一种表情包充斥着满满的土味。

  word 艺术字在高频率地闪烁发光,加上让人鸡皮疙瘩掉一地的祝福您,谢谢您,一千朵玫瑰送给您,让人想起了 90 年代在 flash 的海洋里冲浪的 GG 和MM 们。

  他们更青睐于高饱和的用色,每一种颜色都蕴含着浓重感情色彩。比如,他们选的红不是姨妈红,也不是番茄红,一定是绝对是 RGB=(255,0,0)的红。

  色彩搭配起来也很感人,不是红配绿,就是蓝配黄,用最强烈对比色给人给你最刺眼视觉冲击

  总之,饱含正能量,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向往,重在思想表达。表情包很直接,写什么就是什么。文字才是他们表情包的主要内容图片只是辅助。

  钟爱于“开心跳动迷迷糊糊地便过去,多少快乐朦胧胧地在这里”的动态效果习惯用以宋体为首的系统自带字体,尤爱华文彩云、黑体、楷体等特征的,不必说,一定是 60 后、70 后。

  而 80 后、90 后,甚至 00 后,越“不要脸”,越俗的表情我们越喜欢,几百 KB 的小图内填满了各种不可言喻又搞笑的梗。满满的恶趣味画面粗糙,甚至连最基本的画质都没有......

  △年轻人的表情包

  更明显的差距是,当你把这些表情包发给 60 后、70 后,他们严阵以待真心以为你做了什么坏事。例如,发个猥琐的表情,他们还怕被查水表,立马一个电话让你赶紧把表情包撤回去,接着再臭骂一顿。

  某位知乎的答主说,有次她发了个“吓得我裤子都湿了”的表情,妈妈说:“咋吓成这样啦,赶紧回来我给你洗裤子”...... 瞬间不想说话。

  有人实在不理解,为什么 60 后、70 后偏偏喜欢这些“土味风情”表情包?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 Laura Carstensen 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人类老化的过程中,主观幸福感积极情绪体验是逐步上升的,反而消极的情绪,会逐步下降。

  在同等条件下,他们会将自己的认知资源,比如记忆力注意力,放在积极信息上,回避那些皱眉、愤怒等等消极的表情。而恰恰是那些颜色饱和度超高的表情,到处充满正能量。

  此外,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识别一个更加逼真的表情,比费神辨别一个简笔画表情包,还要思考表情包背后的深意容易多了。所以,你总是能看见林忆莲、冯巩的大头出现在你的对话框里。

  不过,作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还是忍不住想吐槽一句:“有话能当面说,别发表情包吗?”

   03 

  这个时代,

  没有表情包能愉快聊天吗?

  无论是正能量爆棚的中老年人,还是充满恶趣味的年轻人,不难发现,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离不开表情包。

  腾讯发布的《中国网民情报告》指出,90% 以上的网民在聊天时会使用网络表情符号

  伯克利大学的雅伯特·马伯蓝比教授总结了一条 “7 / 38 / 55”定律交流中信息的传递 7% 靠语言,38% 靠声调,55% 靠非语言元素,包括说话者的表情、情绪、手势等。

  毕竟,聊天的时候你又看不见对面,没有表情包的出现,情绪就很难传达。

  几乎所有人的社交软件里都收藏着几打表情包,那些讲来讲去都说不出口的话,一个表情包扔出来就搞定。

  回顾 2018 年年轻人最爱用的表情包,看看我们被表情包主宰世界

  △年轻人打不死的斗志

  △ 年轻人面压力

  △年轻人叹的气

  △ 面对脱单的压力

  △ 面对现实的无奈

  △ 一次次发誓不熬夜

  △ 一次次被现实打败

  △ 但绝不被打倒

  △加油鸭!

  除了表达 “人生如此艰难” 的情绪,表情包还能促进感情,正所谓 “网络一线牵,珍惜这段缘”。

  当你和相亲对象加了微信,你拘谨,Ta 害羞,觉得说什么都不对,这时候,发个表情包就能瞬间拉近彼此的距离

  表达不满时,“撕逼”的尺度也被表情包稀释。

  不敢表白?表情包神助攻:

  聊天聊不下去了:

  当你准备休息时,可以用表情包结束对话。

  当然少不了这套聊天必备表情套装

  对着深夜微信连环夺命 text 的老板,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半夜聊天到困了又不好意思说”再见“的尴尬时刻,那些受了委屈,心里气到爆炸又不知道怎么表达瞬间,都需要表情包来帮助释放

  这是属于年轻群体的独特审美和专属交流系统,打破社会束缚,让内心的情绪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飞出来。

  没有任何边界,只要找到“会心一笑”的同伴对上暗号,就能开始斗图大会

  靠表情包而活的人,内心戏一定很足,但他们其实也很善良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情包是对同理心的考验。在聊天中使用表情包更多的人,比起不经常用的人,更加让人感到好相处

  比如你跟朋友说,今天又加班了,真的好想辞职啊!

  你觉得下面哪个表情更让你感到,自己的情绪被对方看见了,更有安慰感觉

  意识到干巴巴的文字内容,可能会带来误解,你挑了一个合适的表情包,希望让他更好地理解你的情绪,或者更好地传达你想表达的感情,其实就是具有同理心的表现

  同理心强的人,不是简单善解人意。他们的表情包,会让你有一看到就觉得 “啊,我能穿越屏幕感受到对方的温度” 的感觉,是心照不宣默契

  美国最大的网络交友社区 Match.com 一项调查甚至发现:

  在网络社区聊天中,那些频繁使用表情包的人,他们在 Match.com 网上牵手另一半的成功率也更高。

  微信表情的出现,让原本冰冷的网络交流多了很多人情味和趣味。

  在聊天这件事上,如果你有说不出的话,学会使用表情包,下一个聊天高手就是你。

  因为,每一个简单的表情包背后,都藏着一个人汹涌含蓄情感

  (友情提醒选择表情包也要注意使用情况,千万别在工作群猛刷表情包噢~)

  最后,给大家拜个早年鸭。

  世界和我爱着你  。

  - The End -

  - 今日作者 -

  壹心理主笔团 | 碗仔 笛子 曜珏 时差大叔

  一群与弗洛伊德抬杠的年轻人

  为你推荐 

  你相信吗?

  表情包不仅暴露了年龄,还暴露了一个人的性格,也就是心理学上的“人格”,比如:

  常用“”,可能是讨好型人格。

  常用“”,可能是焦虑型人格。

  常用“”,可能是高敏感型人格。

  那么,沟通中,如何判断对方人格,摸清心思,把握主动权

  工作上,如何发现自己的隐藏人格,发挥性格优势

  爱情中,怎样判断ta是不是安全型人格,与我的类型是否匹配

  向你推荐美国心理咨询协会韧心旎老师课程实用人格手册:读懂自己与他人的必备指南,解密32种人格类型,掌握与不同的人的相处之道。

  长按扫码开始学习

  分享邀请卡可拿奖学金

  值得读推荐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