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的戒烟实录
一股焦油的臭味糊满了舌苔,灼热和刺激直接刺到了嗓子上,我大声地咳嗽,把眼泪都咳了出来。
这是我第一次抽烟的反应,那是在大学寝室,我如同上刑一般把人生中的第一支烟抽完,然后感到有些头晕目眩,如果喝多了一般。
“就这玩意,也能上瘾?”相信很多日后的老烟枪在抽完第一支烟的时候,跟我想的都一样。
此后的大学生涯里,我一直是个抽烟上的票友,一周抽个一两根足矣。虽然毕业时候饭局多了,在酒精的促进下抽的多了点,但依然没有上瘾,那时在我看来,未来成为一个烟民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刚毕业的时候,我的烟量明显大了起来,但我并未放在心上。有一次尝试戒烟一周,我轻松完成了,于是我对自己的定力更有信心,对那些屡次戒烟失败的朋友更加嗤之以鼻,自己再抽起来也就更加肆无忌惮。
有一天夜里,我正在电脑前玩游戏嗨到飞起,趁着间歇时间想要点一根的时候,突然发现烟盒空了。这时一股恐惧感抓住了我的内心,长夜漫漫,没有烟,这一晚怎么过?
当我为了一包烟穿戴整齐,准备出门的时候,我知道:现在我已经不再只是一个票友,而是正式成为了烟民大军的一员。
此后,我和我曾经嘲笑的那些人一样,陷入了与烟瘾无休止的争斗中,当然了,基本上都以我的失败而告终。
一次我在喷云吐雾的时候,一个妹子问我:你为什么要抽烟?
我缓缓吐出一口烟雾,然后看着她说:因为别人说我抽烟的时候像梁朝伟。
就像这样: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是这样:
可能在我梁朝伟一般电眼的注视下,妹子太过慌乱,以至于语无伦次,轻轻吐出了“煞笔”两个字。
在每日吞云吐雾的时候,我成为了烟瘾的奴隶,就像《笑傲江湖》里吃了三尸脑神丹的日月神教教众一样,只能听任烟瘾的摆布。
除了在高铁和飞机这种抽烟=作死的地方,我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在一件事三个小时以上。
电影太长,我就会如坐针毡,特别期待影片结束后点上一根烟;和妹子约会,哪怕相谈甚欢的间隙,我也会借着去卫生间的名义点上一根过过瘾。
写文章时候想抽;
玩游戏时候想抽;
难过的时候,点上一根,宽慰一下;
……
总之,我发现自己的生活被香烟控制了,不管什么时候,我都摆脱不了它。
抽烟很爽吗?作为一个曾经的老烟枪,我负责任地告诉你,不是很爽,只不过是不抽的时候太难受。有一个比方,不抽烟的时候你就是在给自己穿了个小鞋,而抽烟就是把那双小鞋脱了下来,而抽完之后又把小鞋穿上了。
而且我粗略算了一下,我每个月花在烟上的钱大于五百,也就是说,我每年抽出了一台低配的,或者是两台ps4(各位可以按照自己喜好的东西换算)。
可能有人会问,但你抽烟像梁朝伟啊,这不也挺帅吗?废话,那是因为我本来就像梁朝伟,抽不抽烟都像好不好!
(图)丹尼尔自拍(并不是)。
所以,在2018年最后一个月到来的时候,我经过谨慎的思考,决定:戒烟。
我把戒烟的想法刚告诉一个朋友的时候,她是嗤之以鼻的,就如同我嘲笑其他信誓旦旦戒烟的朋友一样:“按我妈话说,信你的话,明天就过年。”
说实话我至今没搞懂信我的话和明天过年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但我用实际行动证明,我这次不是说着玩的。
2018年12月16日23点58分,我掐灭了手中的兰州,宣告了我烟民生涯的结束。随后,我把所有的打火机和剩下的香烟都揉碎了扔到了垃圾桶里,当然了,别人从美国带来的Zippo还是留下了。
12月17号,戒烟的第一天,有如地狱。
从早晨开始,我就感觉空落落的,但毕竟刚起来,意志力还是满格状态,所以很容易就过去了。
到了下午,真正的考验才开始,烟瘾一波又一波,汹涌澎湃地像我袭来。从喉咙到心脏这段区间仿佛有一只小手在挠,那支小手挠完后又从我的喉咙中伸出来,不想干别的,只想抓住一支烟。
我只有把自己想象成安史之乱里苦守睢阳的张巡,面对叛军如潮的攻势,不断告诉自己:大唐虽大,但已经无路可退!
好在公司的办公楼是禁烟大楼,只要我安心留在公司里,就能力保城门不失。
(图)烟瘾来袭的时候,只能用古之先贤给自己打气。
到了晚上,又一次重大考验到来。回家路上的一家家便利店有如中越边境上的地雷阵,让人看得好不心慌,而便利店上的招牌更像是古代青楼招揽客人的妓女,不停地向我喊着:
大爷,进来买一包啊!
等到了家,我才长出一口气,因为我知道,只要不出门,这一天就算胜利了。
直到我看到了桌子上的一根漏网之鱼。
我趁我意志还没崩溃的时候,迅速把它揉成粉末,丢到了垃圾桶里。事后想起,这应该是我12月做出的最明智的决定,否则到十点之后,我一定会失守的。
第二天和第三天依旧煎熬,但要比头一天好很多,过了一周之后,虽然烟瘾还会时不时地出现,可只要忍个几十秒就能挺过去。
到今天(1月17号),我已经戒烟整整一个月了,按照某戒烟辅助应用的计算,我这一个月:
其实我这一个月过得特不顺,中间最难过的时候也有过几次想点上一根,但想想戒烟初期我遭受的折磨,如果此时前功尽弃,那我当初遭的罪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且这一个月里,曾经以为我只是说说的朋友,从调侃变成了惊讶,最后又变成了发自内心的佩服,跟我说“牛逼”。
甚至有的老烟枪朋友,为了不让我复吸,特意在抽烟的时候避开我。
我不想让他们失望。
其实我已经好久没有找到过什么值得夸耀的事了,整个2018年对我个人来说更是不堪回首的一年,也许年底的戒烟,算是这一年为数不多的亮点吧。
下面我说说很多烟民对戒烟一事的两个误区:
一,从长计议,从减量开始
请大家相信,戒烟这种事就是“all or zero”的事,并不存在逐步减量,慢慢戒除。我认识的唯二戒烟成功的朋友,也都是一口气戒掉的。
我曾经尝试过减量,比如设个闹钟,一个半小时或者两个小时抽一支,但这只不过是增加了我对香烟的渴望,我在脑中不断地强化着“再过一会就有烟抽”的期待,这样香烟成了你的奖励,成了正面强化的东西。
坚持了几天之后,我对香烟的渴望就越来越强,终于有一次连续抽了三根,宣告减量定时计划的破产。
二,戒烟就要靠意志力
意志力这东西,在戒烟前期确实比较重要,但如果你戒烟一直依靠意志力的话,那么大概率会以失败告终。
我们可以想想,一般需要意志力去做的事都是什么事?
我们不喜欢做的事。
我们打游戏、刷剧、看小说或者在进行自己各种爱好的时候,需要用意志力去坚持吗?并不用,因为我们乐在其中,在做那些事的时候时间过得飞快,总是意犹未尽。
很多人在高考或者考研之前做到了“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程度,但真是因为他们热爱学习的考试内容吗?我不排除有,但大多数人还是有那么一个盼头:考完试后,这种苦日子就熬到头了。
而戒烟这种事是奔着一辈子去的,如果你在高三或者考研前被告知,你一辈子都要过这种从早学到晚的生活,大多数人一定会崩溃的。
所以,靠意志力戒烟的人大多数都会失败,而最重要的是,要养成自己“非吸烟者心态”。
什么才算是非吸烟者心态呢?
打个比方,戒烟这一个月,每次吃完饭后,我都会提醒自己“不能抽烟,不能抽烟”,这依旧是吸烟者的心态。但对于非吸烟者来说,TA压根不会有提醒自己不要抽烟的这个环节,因为在TA的生活中,压根就不存在“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这件事。
忘记吸烟,忘记戒烟,才是一个非吸烟者应有的心态。
至于如何打造出非吸烟者心态?我在这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这本书能帮你戒烟》。
我刚才说过,有唯二戒烟成功的朋友,其中一个就是看完这本书戒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号称“英国戒烟之父”的亚伦-卡尔,他曾经是一个一天一百根香烟,老烟枪中的战斗机,但经过不断摸索,他不但成功戒烟,还写出了这本书。
戒烟群里的人把这本书称作“洗脑神书”,说想抽的时候看一会,很快心瘾就下去了。
作者老爷子早已经驾鹤西去,我特意说起他的书也绝非是收了广告费,所以做宣传,只是希望能够帮助那些想摆脱烟瘾而屡战屡败的朋友。
避孕套和安全套竟然不是一回事!丨敢问敢答转行当导演的他,扛起了一代人的《大江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