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义担当,其贵无比
“昆山反杀案”中的于海明41岁,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3个孩子要抚养,与妻子分隔两地打工,家里最大的孩子罹患淋巴癌正在治疗。于海明是昆城一品酒店的工程部经理,工作踏实肯干。事发前,酒店老板曾为于海明发放员工救助金,让他给孩子看病。出事后,从未想过自己会杀人的于海明打电话给老板,说自己上不成班了。酒店老板当即就说,我觉得你很冤屈,我不会解雇你,永远给你保留着职位,你判几年,我就给你照发几年工资。要知道,酒店老板这番表态是在警方作出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的认定之前。网友们盛赞“有情义有担当的中国好老板!”
王必成中将长期在粟裕大将的领导下工作,结下了最真挚最亲密的情谊。1984年2月,粟裕蒙冤逝世后,王必成痛哭失声,立即打电话给粟裕夫人楚青表示哀悼和慰问。当年4月,楚青到东南粟裕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给粟裕撒骨灰,她到南京后去家里看望王必成。当时有很多粟裕的老部下闻讯赶来,时任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的张文碧也在座,张文碧说:“军区通知参加学习,不能为粟总送行了。”王必成一听,瞪着眼睛说:“你敢!你要去,你必须去!”接着,王必成对楚青说:“下一次中顾委华东组分片会在杭州召开,我要在会上提出粟总这件冤案,我还要给总政写信,解决粟总的冤案问题。” 楚青十分感动,但考虑到王必成也身处逆境,不愿他因此再受委屈,就劝阻他。王必成不听,后来坚持为粟裕平冤奔走。
巴金和陆蠡在“文生社”是无话不谈的知交。1940年夏,巴金赴西南大后方,行前将文生社全部社务交由陆蠡负责,并委托他照顾刚来上海养病的三哥李尧林。巴金走后一年多,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入侵租界。危难之中,陆蠡与两位同仁坚守岗位,一如既往地编书、印书、售书,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出版抗日救亡题材长篇小说《前夕》。文生社也因此引起日本人注意。有一天,捕房来查抄,声称要找负责人,并劫走存书,抓走两人。当天陆蠡恰好外出,得知此事后,朋友家人劝他躲一躲,但他觉得自己身为负责人,社里有难不能逃避。为了营救两位同事,追回被抢图书,陆蠡孤身来到捕房,不料却落入虎口。日本人提审陆蠡,他坚持爱国立场,坚决保守秘密,绝不出卖同志,最后被日军用酷刑虐死,年仅34岁。巴金获悉后悲痛万分,悼念说:“在我活着的40几年中间,我认识了不少的人,然而像陆蠡这样有情义、有担当、为了朋友甚至可以交出自己的生命、重视他人的幸福甚于自己的人,我却见得不多。”抗战胜利后,巴金不遗余力为陆蠡编纂遗作《陆蠡散文选》,使之流播后世。
人生所贵在情义,情义担当就是念念不忘人情与义理,就是不辜负自己也不辜负他人去尽力承担责任,做好一切事情。昆城一品酒店老板有着自己的是非曲直判断,所以能够对自己的员工于海明作出不解雇、判几年就发几年工资的许诺,这是何等的情义担当啊,不仅让“身陷囹圄”的于海明,也令大众深深感佩!王必成作为粟裕大将的老部下,深知粟裕的为人,根本不相信强加在粟裕身上的那些莫须有的“罪名”,所以不但敢于怒斥一位慑于他人压力、不给粟裕骨灰送行的部下,而且勇于不顾自身逆境为粟裕平冤奔走呼告,真乃忠肝义胆老部下!陆蠡对巴金至诚至义,不辱使命,为保全“文生社”和抗日同仁们,他甘愿牺牲,为国捐躯,用生命践行情义担当,这怎能不让巴金和国人永远敬重和缅怀!
君子以情义为质,得情义则重,失情义则轻,由情义为荣,背情义为辱。让我们都来做一个有情义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