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背井离乡?除了拼命,大概别无选择
文 | 十里
你会被淹没吗?
01
临近30岁,最害怕别人跟我提三件事:“结婚”、“生娃”和“存款”。
昨天,各种元宵节相关的信息霸占了热搜,元宵祝福语更是刷屏了朋友圈。
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这只不过是最平常的一个工作日,不加班已是万幸。
不想离家,春节一过,却也不得不收拾行李;漂泊在外,无处安家,却又不得不漂泊。
在关于大城市90后财务状况的调查显示,大部分90后依然一穷二白,如刚毕业时。
于大水,今年27岁,在杭州从事品牌传播的她,年薪将近24万。
依然攒不到钱,除去租房、吃饭等大头,周末聚会购物等方面消费外,基本没有结余。
她说要想买房,月薪起码得3万以上。
在深圳工作的鲍鲍,今年27岁,作为小学教师的她,年薪只有约10万。
但就算是这样,如果要打算买房的话,工资至少要月薪3万以上。
生活在北京、杭州、深圳的很多年轻人,年薪在十到二十几万不等,基本买不起房。
02
或许看到《我们为什么背井离乡?》这个视频后,你会找到心中的答案。
酒楼里上菜的服务员,正在被老板教训:“过一个年连菜都不会上了,我真是服了你了。”
过年人多,酒楼满座,一刻也没有停下来休息过,却依然被老板不停地催促。
匆匆忙忙,不小心把菜撒在了顾客身上,赔礼道歉,却依然免不了老板的一顿训斥。
看着别人一家三口欢乐热闹,好想对妻子说一句“我想把你们也接过来。”
编辑了很久,却还是不敢把这条信息发出去。
送快递的工作很苦很累,没有电梯的时候,只能靠自己把所有快递一件件抗上楼。
其实是刚下班回家,寂寞的打开电视,只能通过《元宵晚会》温暖自己。
努力工作,却依然躲不过被辞退的噩运。
房租上涨800,余额只有4位数的我,感到很迷茫,却也不得不让自己支持下去。
背井离乡的我们,成为一个个无名氏,重新背上行李,来到这个城市。
很多次,我们都会反问自己,怀疑自己,为什么要背井离乡?
慢慢地,我们不再问自己。
想起拉着妹妹离开家乡,看着她拼命读书却也不忘记来看我,觉得洗再多的碗,做多累的活都值得;
看着妻儿安好,互相牵挂着彼此,再大的太阳,再多的风雨,也不觉得累;
03
我们离家,只是希望有天能更好的回家。
有人说,所有的背井离乡,都是希望有一天能荣归故里。
年轻时不奋斗,临老哪有那么多牛皮可吹;不拼命拼搏,怎么让父母安享晚年,怎么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作为油漆工,每天早晨6点到傍晚5点都在工地上度过的他,从来没有穿过干净的衣服。
汗水钱赚的最是辛苦,为了省钱,他平时啥都舍不得买,每天最大的开销是20元的吃饭钱。
这张被拍到的照片,是他舍不得流量费,蹲在地铁里蹭网,和家人聊天时的情景。
一家四口,建了个小群“最亲爱的人”,互相分享下当天做了啥,吃了啥,便觉得是度过了最幸福的时光。
以前只以为可以求得岁月静好,现在才知道,现实安稳,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
我说压力很大,忧虑让我经常失眠,我甚至不知道怎么轻松对待生活。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写道:
不要见怪,不要见外,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
创造了无数辉煌的篮球明星科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太阳吗?我见过。”
我们为什么要背井离乡?或许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哪怕是有过千万次想要放弃,只要还有一个理由让我们坚持,就值得在这条泥泞的路上前行。
作者简介:十里,寒江大叔专栏作者,执着于三观与五官的处女座,爱吃榴莲的文学硕士。本文首发于寒江大叔(),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