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这么没素质,一定是中国人吧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你这么没素质,一定是中国人吧

2017-12-23 18:46:03 作者:点亮生活的那束光 阅读:载入中…

你这么没素质,一定是中国人吧

  心   里   有   束   光    ·    眼   里   有   片   海

  拾遗

  物语

  +

  全世界都说中国人素质低,甚至我们自己都信了。

  01

  2017年12月21日,

  又一条关于“中国游客”的新闻上了热搜。

  这些新闻是这么报道的:

  “下午5点多钟的时候

  在泰国芭堤雅象园内,

  两名来自中国重庆的游客,

  不听领队何永杰的提醒,

  擅自去找大象合照,

  结果被象园内象夫发现赶出。

  两位中国游客心有不甘,

  再一次偷偷跑进象园,

  去抚摸、拉扯大象的尾巴,

  结果导致大象被激怒,

  大象奔着两人就冲了过去。

  领队何永杰发现两名游客有危险

  立马跑过去营救。

  结果被大象用鼻子卷起重重甩下,

  并用脚踩踏致死。”

  此新闻一出,立马激起公愤,

  大家纷纷谴责两个不守规矩的中国游客:

  “是你们害死了何永杰。”

  真相真是如此吗?

  昨日,新华社等媒体调查目击者后,

  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是另外一个游客团的大象,

  经过一片草地时突然发怒了,

  朝我们这个团直冲了过来。

  何永杰为了救我们团的一个老太太,

  才被大象踩踏致死的。”

  02

  今年3月份,

  一条《中国女游客在澳洲因闯红灯后,拒绝罚款被击毙》的新闻,

  刷爆了整个朋友圈。

  这条新闻是这样说的:

  “一中国女子在悉尼过马路时闯红灯,

  被警察拦下要处罚。

  女子不干,开始撒泼,

  从包里掏出了一把刀。

  警察三次严厉警告后,

  她依然毫不理睬,

  结果就被警察开枪击毙了。”

  此文一出,网友们纷纷感叹:

  “太丢中国人的脸了,死了活该。”

  “什么素质,死了也不值得同情。”

  后来,此信息被央视证实是假新闻:

  “一是此人并非中国游客。

  二是此事情也并非闯红灯所引发。

  三是用电击枪击倒,而不是击毙。”

  03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

  一篇《中国游客因饭菜不合口在美国被警察击毙》的文章

  也是火遍了微信朋友圈,

  此文还配发了视频为证:

  “来自中国山东省的一个游客,

  在餐厅吃饭时因饭菜不合胃口,

  于是大骂餐厅服务员。

  美国警察便赶过来协调,

  结果此人不仅大骂美国警察,

  还想抢夺美国警察的枪,

  当场就被美国警察击毙了。”

  后来,还有文章言之凿凿地补充说:

  “死者姓陈,是山东省某县长老婆

  此次来美是同旅行社来旅游。”

  网民一看此文就义愤填膺了:

  “什么素质,真给中国丢脸。”

  “自作孽,不可活。”

  山东省公安厅看见这条新闻后,

  立刻展开调查,

  发现这是一条彻底的假新闻:

  “这条新闻搞的是移花接木

  视频中被击毙者,

  实为一名男性美国海军退役人员

  因闹事不听劝阻而被警察击毙。”

跟中国游客没半毛关系

  04

  这种“谣言”实在是太多了。

  每年都会出来一大把,

  而且每次出来我们都深信不疑

  我们之所以每次都深信,

  是因为我们骨子里就认可和赞同:

  “我们中国人的素质就是低。”

  “外国人的素质就是比我们高。”

  所以只要这种报道一出来,

  不管是我们自己的媒体写的也好,

  还是国外的媒体报道的也罢,

  我们都毫不怀疑地认为“确实如此”。

  我们习惯了“中国人素质就是低”,

  所以很多就算不是我们干的事情,

  我们主动就会对号入座

  2016年三八节,

  一篇《数十名游客在泰国海滩裸着身子群舞》的文章刷爆朋友圈。

  一看那些长着“中国人的脸”的裸泳者,

  很多中国网民就开始对号入座:

  “又是咱们中国人。”

  “这就是咱们中国人的素质。”

  结果后来泰国《世界日报》一调查,

  发现这群裸泳者全是日本人。

  05

  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

  他们的素质就一定比中国高吗?

  未见得。

  中国很多城市都搞过“共享雨伞”活动

  但最终结果是——雨伞一把一把失踪了。

  很多媒体和网民感叹:

  “中国人素质太低了,这种免费共享在中国根本无法实施。”

  “中国人跟外国人的素质差距太大了。”

  以前,我真以为是这样。

  去年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日本,历来被奉为“素质最高的国家”。

  去年,日本在多个城市搞了共享雨伞行动

  结果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这些城市的共享雨伞,最后几乎都失踪了。”

  此事被日本媒体曝光后,

  日本人震惊不已:“怎么可能呢。”

  于是他们开始找理由“甩锅”:

  “日本人不会干这种事。”

  “应该都是被外国人带走了。”

  “被中国人当做特产带回去了吧。”

  于是媒体偷偷做了一个视频监控,

  最后发现“还真是日本人自己干的”。

  ▲ 美国纽约地铁站

  06

  上个月,有一个视频特别火。

  这个视频是美国人“小马哥”拍的。

  小马哥是个中国通,

  他对中国的情况非常熟悉,

  所以他拍了一个中美地铁对比的视频。

  中国大城市的地铁站,

  都非常干净、整洁、有序,

  而美国最大城市纽约的地铁站呢,

  小马哥说:“简直不堪入目。”

  “到处都是乱扔的垃圾

  连地铁轨道里也满是垃圾。

  甚至还有老鼠四处横行。”

  是美国人的素质不如中国人吗?

  显然不是。

  “是因为中国地铁站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我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呢,

  是因为我想说明一个道理:别动不动就拿素质和道德说事。

  西方有一句哲言说得好:

  “不是因为没道德才没秩序,而是因为没秩序才没道德。”

  很多我们认为的“低素质”“没道德”事件,

  之所以会屡次发生,

  根本原因不在于“素质低”,

  而在于没有建立一个靠谱的秩序。

  道德和秩序相比,秩序更重要

  ▲ 西方买马现场,不也和中国一样吗?

  07

  新加坡是全球最干净的国家。

  它为什么这么干净呢?

  很多人说:“因为新加坡人素质高。”

  非也。

  是因为新加坡制定了严苛的运行规则。

  你知道在新加坡吐一口痰会被罚款多少吗?

  第一口痰,罚款2000元。

  第二口痰,罚款10000元。

  第三口痰,罚款30000元。

  第四口痰,鞭刑侍候。

  这个鞭刑,可不是闹着玩的。

  两鞭下去,你起码得在床上躺一月,

  而且,屁股上还会留下永远的鞭痕。

  十几年前,一美国人在新加坡涂鸦,

  被新加坡法官判处鞭刑6鞭。

  美国总统得知后,出面求情,

  但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说:

  “这就是新加坡的规则,不能改变。看在您面子上,减去2鞭。”

  4鞭下去,美国男子躺了三个月,

  “我想,这辈子我都不会忘记新加坡了。”

  全世界最干净的国家,

  不是道德的产物,而是制度的产物。

  ▲ 不只是中国人干这种事,欧美人一样干这种事

  08

  多年前,读过一篇文章——

  《德国人为什么不闯红灯》:

  “德国人很遵守交通法规,

  即使在凌晨三四点钟,

  路上一个人都没有时,也不会闯红灯。”

  当时读到这篇文章,我感叹不已:

  “德国人的素质真的是太高了。”

  2013年,我去德国参加法兰克福书展,

  和一位德国专家聊起此事时,

  才得知他们不闯红灯的原因并非如此。

  他们不闯红灯,是基于两大原因。

  第一个:红灯设置时间短。

  以前,德国人也经常闯红灯。

  后来,政府便做了一系列观测,

  发现行人等候红灯的忍耐极限是60秒,

  所以政府设置红灯的时间都不会超过60秒。

  第二个原因:闯红灯代价高。

  《读者》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下着小雪的夜晚,

  有个德国人抱着侥幸心理驾车闯了红灯,

  结果被一个老太太发现了。

  没隔几天,保险公司电话就到了:

  “我们觉得你这种人很危险,

  所以保险费从明天开始增加1%。”

  你看:德国人的素质高,更多是源于规则好。

  09

  日本“共享雨伞”接连失踪后,

  管理部门便制定了一个规则——要取伞,先交押金。

  这个规则一出,

  “共享雨伞”便很少失踪了。

  日本人的素质这么快就提高了吗?

  显然不是。

  一个日本网民说得好:

  “这并不代表素质高,只是因为有了好规则。”

  所以说,素质其实是规则和制度的产物。

  并不是说日本人素质就比中国人高,

  并不是说欧洲人素质就比中国人高,

  虽然现在他们的普遍素质,

  可能是比我们高那么一点,

  但这个“高那么一点”,

  正是来自于“制度规范下养成的习惯”。

  这就是拾遗写这篇文章想表达的:

  很多事情不要动不动就拿道德说事,

  道德虽然也和修养修为相关,

  但主要还是制度和规则的产物。

  不管是一个城市,还是一个企业

  不管是一个项目,还是一件事情,

  如果老是出现“道德和素质问题”,

  那一定是“规则”出了问题。

  我们真正缺的不是道德,而是规则。

有一种爱叫做点赞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

  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法律顾问 | 重庆沁山律师事务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