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等你了,可以了吧
文|北巷狸猫
配图|电影《触不可及》
昨天逛街的时候,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学妹突然在微信上给我发了一段篇幅很长的话,看完那条微信消息后,突然很难过。
学妹跟我说,她上个周五坐了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去前男友学校,到了后给男生发消息告诉他到了,男生却说他喝醉了不想出去。
学妹就傻傻的在他的城市等了他三天,整整三天,男生都没有找过他,在回来的火车上她给男生发消息说,你是醉了三天睡了三天吗,男生却说,我以为你走了。
于是学妹把他拉黑了,然后发了条朋友圈说,我不等你了,可以吗?
其实我知道学妹和那个男生的感情,他们俩高中时就在一起了,后来到了大学,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淡,学妹总是试图去补救变淡的关系,挤出所有的时间去找男生玩,可是男生却不以为然,没有一丝丝心疼学妹。
两个人坚持了近一年的异地恋,男生还是提出了分手,理由就是异地恋太累了,他不想让自己的大学过得那么累。
男生跟学妹说,如果等到毕业后,我们可以在一座城市,还互相喜欢的话,我们就继续在一起。
学妹欣然的答应了,很坚定的跟他说,我等你。
可是男生却一次一次的让学妹失望,分手后没几个月,男生就新交了一个女朋友,学妹找他质问时,男生说,只是玩玩而已,没有当真。
学妹问他,那我们说好的毕业后就继续在一起还算数吗,男生毫不犹豫的说,算啊,当然算数。
可是学妹心里一直都明白,这样下去,两个人的关系会越来越淡,渐渐地就习惯了没有彼此的生活,怎么可能再重新在一起呢。
所以在分开的这期间,学妹总是在试图缓和两个人的关系。
一个不停地在靠近,一个不断地在远离。
讲真,他们之间的这段感情,很像一场赌博。
学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男生身上,等着一个不太切实际的结果,就好像把运气和努力交给锦鲤一样。
大家过了18岁以后就都是成年人了,我们心里都清楚得很,什么人该等,什么人不该等,也都知道,没有结果的等待就是在浪费时间,浪费仅有的青春。
道理真的是这样的,但在面对爱情的时候,我们都会多多少少犯些傻,在分手时太过爱对方的那个人都爱说,没关系,我等你,天真地以为爱情真的是可以等到的。
我刚和前任分手的时候,也傻傻地甩下了豪言壮语,说什么,现在分开没关系,等以后我们一定还会在一起的,我会一直等你,用所有的青春时间等你。
然而实际上呢,我真的有认真地等过,甚至等了很久,因为他我单身了三年,但也正是这三年,让我慢慢想明白了很多,在爱情里没有谁会一直等谁的,失望和不回应攒够了,就真的会毫不犹豫地离开。
爱情里也是真的没有非谁不可的,曾经我以为我不会再喜欢上别人了,但如今,我发现,我还能将这个保留了很久的真心完完全全交给另一个人,再也不会觉得那个人好了。
我前两天在地铁上看了一部电影,一部谍战老片《触不可及》,整部电影讲述了一段战争时期的旷世恋情,一位地下工作者与一位舞蹈老师错综的恋情。
影片中舞蹈老师宁待,为了和傅经年在一起,她因为他的一句:等战争结束了我们就在一起。她冒着硝烟,一个人从上海徒步走到了重庆,用电影中的台词来说就是,她一个人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眼看战争就要结束了,重庆解放前夜,傅经年再次接到了组织上的任务,不得已让宁待先走。
他们在大雪纷飞中跳完了最后一段舞,当他推开她那一刻,宁待说,我不等你了,可以吗?字字坚定,句句含情。
我为你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你为了祖国完整推开我,不得不说这两份感情都很伟大,但我的爱没那么伟大,我不等你了,可以吗?
没有人愿意心甘情愿的去等一个不确定的人,等过的人都知道,那种感觉太难受了,与其漫无边际的等待着,倒不如放手让他走。
别再傻傻的等一个你自己都不确定能不能等到的人了,低下头来抱抱自己吧,他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