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走向新建筑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走向新建筑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27 20: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走向新建筑经典读后感10篇

  《走向新建筑》是一本由勒·柯布西耶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一):何为新建筑?

  柯布,观察运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认为当时的西方建筑界应当像工业发展一样,急需一场革命,命之为“新建筑”。其中“建筑是居住的机器”一句最为熟知,其实很多人也是因为这句话而对这本书产生了偏见,这是一本思想者的发声,大声疾呼建筑需要一场变革,而不是只是做一些仿古或者古典类的建筑设计,而是应该做一些符合当时物质生活条件所允许与当时时代背景作品,这一点与申克尔、密斯、格罗皮乌斯不谋而合,当然密斯的这一点我觉得是深受申克尔的影响。在当时一战之后的欧洲,人们生活条件并不是太好,而是需要考虑如何建造廉价房,而不应该只是一味地为了古典而去造建筑,批量化生产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应该向当时的工业发展学习,学习他们的低成本与高质量,思考如何给人们创造更优质的生活环境和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二):生命痕迹(又一次蛋疼到考虑活着的意义

  写于2008—4—14

  前年,本人窝在同济图书馆装模作样地看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人家学建筑的看这书是看建筑理论和常识,而我是当文艺美学理论来研读他的思想。

  建筑学是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它是囊括绘画、雕刻、工艺美术、室内设计等,综合政治历史、文化、宗教、生活习惯等的综合性学科,建筑艺术是世上最顶级的艺术,一动手必然是“大手笔”且流芳百世可惜天赋不备学不了建筑,只能看看美轮美奂的建筑杂志过过眼瘾,再读点儿边缘易懂的建筑学入门书籍一探轮廓,比如这本《走向新建筑》。

  柯布西耶果然是建筑大师里头桀骜不驯又富激情的思想家,丫开篇就说,“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传承下去,惟有思想。经过这些年,一个人通过他的奋斗、他的工作、他内在的战役逐渐赢得了一定的资本、和他个人的征服。但是,所有那些个人激情的追求、那些资本、那些曾经如此热忱地获得的经验,都将消失。生命的法则:死亡。自然通过死亡停止一切活动。惟有劳动果实可以得到传承。”

  他还说“在32岁,凭着《新精神》,我充满了渴望忠诚、胆量,再加上信心,勇于冒险。《走向新建筑》是在32岁写下的——一种对某种现实(也包括风险意识清晰辨识和确认。一旦根被埋下,它们便牢牢地扎住……青春倔强固执和纯粹。但是泉水总是向外奔流,而且已经向外奔流。这就是人的命运,他的命定之路。……从孩童到30岁,多么大的骚动,多么大的计划,多么大的成就!他自己根本无从知道,这小家伙。他走上了自己的道路,……他们的姿态、他们的言论、他们的相貌、他们的步伐,都带着一种特有的能量。这巨大的潜能和纯粹,最终会留下多少?”

  读到这里,或许你已经明白了,我长篇大论地引他的话是想来说说我自己。

  长期以来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令我痛苦不堪,到底什么才有终极意义?什么样的人生才不是白活一场?我这样一个个体在这世上短暂的生命痕迹,最终能有多少价值存留于世?类似问题至今仍不时困绕着我。

  既然此时我仍然无法回答,我就来整理一下自己的精神轨迹

  大学期间,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存在主义者,深受存在主义影响,存在与虚无,认定人活世上偶然荒诞毫无意义可言,人生就是一场悲剧,最后不过是一架白骨,于是颓废悲观厌世绝望。那时想了很多问题,颠来复去地想,想成神经质,想成抑郁症。想那些问题的时候,我把自己看作是“做禅”,周围有一种神性的光环泽被。曾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恍惚地觉着是自己的鬼魂在世上做着一般的生存运动,可以说那是我最“精神化”的一段日子,我没有就此自缢真是一个奇迹

  毕业前夕,明白了,即使人生毫无意义,我最终还是个人,是个大俗人,我还是要吃饭要排泄,我还是有欲望情感。即使自欺欺人,生活也还是要继续。我挣扎着走出来以后,回想以前的自己都觉得可笑,尽管我对世界仍旧采取了一种嘲讽调笑的面对方式,但我雄心勃勃乐观积极,然后停止深度哲学思考,没心没肺轰轰烈烈地投入工作,以物质追求为最高目标显而易见,这个过程无法让我的精神充实满足,反而更大的虚无和空虚笼罩着我。

  对比周围人,我也发现大多数人的追求都比较简单直接,因此也更容易实现和满足——这当中不排除有些人在攀登精神这座高峰时受各类情况影响而败下阵来,识时务地转为一些平面的明显可见的追求。

  我晃荡了一圈,还是一如既往地回到了追求精神这条路上。

  更要命的问题此时出现了,以前我还知道追求精神起码能让我适当满足,而现在连思想和精神对我来说也无用了,因为不管我做了什么汲取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我还是无法真正的愉悦,对任何词汇、行为知识我都追寻不到任何意义,难不成我又卷入存在主义的漩涡?

  我也突然理解了大多数人按部就班结婚生子,是因为与这个世界建立了一种联系,虽然这个世界不值得推荐,但是如果没有亲情没有血缘的纽带,人们还会有坚强意志继续生存吗?可我还是没有大胆到敢于去生产能印证自己生命痕迹的后代这样的事情

  那我活着又是为了什么?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三):走向新建筑

  最开始知道柯布西耶是因为他是个人人口中的大师,名字反复的出现,当年想报的老师传说最爱的就是柯布,刚开始看到的第一个建筑师安藤忠雄也是因为柯布西耶的图集开始的建筑。所以会崇拜,去看了他的房子。只是觉得机械得可怕,没有漂亮的东西。最传奇的作品郎香教堂在眼中也成了怪异无聊的艺术品。现在想想真有点可笑,那么轻率和刻薄的就这么去否定,尖锐不可调和的偏执。总觉得那只是盛名之下的夸张,不然那么奇怪的建筑怎么就成为一个有一个人严重的圣殿,要么是人们的盲从,要么是上帝的难测。

  觉得自己有个习惯很不好,看建筑的时候大多看的是后人的评述,很少看到大师自己的陈述,而那些作品只看着图还真的很难去理解和分析,自己好像比较多的还是只能从文字去思考和理解,一句话可以反复琢磨很久。这个讨厌的毛病直接导致的就是从来没有真正的去理解一个房子,太多的是感性和情绪。这真是个伤感的问题,更伤感的还不止于对建筑上面。

  又开始对柯布感兴趣的是去了北建工旁听。老师又一次说到了柯布,还好说了一大段的文字,自己终于学会去想想看看,而且那会看了建筑理论,总算是找到一种方法去看建筑,虽然是理论和哲学的,但总是聊胜于无。那会画过一次郎香教堂,还是不怎么理解,只是在一个公开课的视频上,听到了解释,所以开始去看,去想,去聆听。再然后开始知道传说的模数,现代的建筑的诸多观点,这个还真是拜考试所赐,考了个新建筑五点,逼迫着自己在记忆里找了半天那些看过就扔在角落的东西。所以直到现在还是觉得考试是个好东西,至少对于我这种懒到极致的人,只有在考试中才肯去回头看看学过看过的东西。

  前几天在图书馆溜达,看见了走向新建筑,知道了好久的书,那么喜欢建筑倒却不那么热衷于看这本传说中的经典,真是个奇怪的人,而且还是一点理由都没找的不去看,就那么样的不相关着。看完只有一句感慨,柯布真是一个有见地的老头子。很有思想很有远见。他有像郎香教堂那样充分表现了他的才华的建筑,也有那些诟病诸多却表达了他所有理想的建筑。

  记得看过一个关于波普尔的评价,用最简单的话表达了最复杂的思想,所以他的很多思想也流于世俗,虽然那些思想背后并不那么简单。好像有谁说过,对于事物的理解是基于自己的阅历智慧的,或者真只是因为我们太过世俗。对于柯布也是如此,走向新建筑里面太多那么简单明确的理念,明确为彷徨需要引导的人们指出了方向,但是同时也在不开化中成为教条和束缚,但是那些思想却真的很值得深思。

  嘿嘿,这个的分析就可多了去了。我喜欢和还能记得住的首先是细节一致整体变化,他说帕台农的时候在我脑海中飘扬的一直是营造法式和中国的木建筑,嘿嘿,当年答题的时候有这个的题,整整写了四页,近一个小时,所以到了后面没有时间去答题,当然也答不了那么多。还有就是工程师的思维和他对建筑工业化的观点,虽然有些还是不那么赞同,毕竟时代有了区别,问题存在不同,但是那种以满足基本需要为前提的观点和整整四年纯工科教育很契合。其实前辈们真的很聪明,虽然限于时代。我想如果世界上真有穿越一说,那些古人们来到现在一定还是同样的才华横溢,很多东西与成就无关,与时代无关,真的仅仅就是那个人,那些思想,那些意志。

  很可惜的一点,今天所看到的却不能自如的运用在我的笔下,虽然极力想画出一些东西,也明白了自己的方法,但是就不能很正确的表达很出来,一个很烦人的问题。我想,还是要多想想,多看看,用笔去分析和思考。我想,我的手和笔关系还没到呢~呵呵,还是要努力努力,还是那么喜欢这些。亲爱的郎香,亲爱的柯布,亲爱的建筑~

  .s. 记得很多人都说过一定要看经典,一定要看原著,原来觉得不怎么样,记得看明日田园城市时,还不止一次的想过,这真的能影响那么大么,太幼稚,可是现在想来,真的其实有那么大的重要。最应该记住的真的是那么基本的思想和观念,那些事最珍贵最闪亮的金子,而被操练得无比熟悉的技术只是为了强化而已。嘿嘿,舅公说数学的时候就是这个。呼,真应该多看看经典,虽然不能够理解,还常常看的时候嫌弃和腹诽一番,但是总有些留在了心里,等待到了一个时候发出最闪亮的光。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四):走向新建筑

  1920年,夏尔-爱德华和他的两个朋友创办了一本叫《新精神》的杂志。除了请了一些当时的“前卫”建筑师和艺术家写零星文章,杂志上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他们自己写的,为了让作者显得更多,他们每个人都用多个笔名。这个时候,夏尔-爱德华开始正式用勒•柯布西埃这个笔名。

  5年间,他们的杂志出版了8期,像勒•柯布西埃在第二版序言中写的那样,为《新精神》写作的文章造成了这样一种状况——他“谈论建筑,喜欢谈论建筑,希望有能力谈论建筑”,逐渐蜕去了夏尔-爱德华那稚嫩的外壳。在一个羞涩的时代,他展现出了惊人的表达天赋,变成了语锋犀利、颇具煽动性的建筑思想家。

  1923年,勒•柯布西埃将他发表在这本杂志上的12篇文章收集整理出版,形成了他最富煽动性,影响最广的书——《走向新建筑》。这本书的法文原名为Vers Une Architecture,英文版才译成 Toward a New Architecture,法文版的书名没有任何表示“新”的字眼,反而显得更为确信,不可商量,表达出“这个时代的建筑就务必这样,这才是建筑”的意味。不难从书中看出柯布西埃当时的年轻气盛,他在向他的同行们向那个时代的人们发号施令

  他说,建筑必须改变在古希腊建筑之后那种在构造做法和装饰上磨磨叽叽的发展方式,“伟大的,甚至是好的建筑,都不是这样诞生的”;

  他说,“工业像一条流向它的目的地的大河那样波浪滔天,它给我们带来了适合于这个被新精神激励着的新时代的新工具”,看看远洋轮船、飞机汽车,那么,建筑为什么不能变成居住的机器;

  他说,“必须树立大批量生产的精神面貌:建造大批量生产的住宅的精神面貌,住进大批量生产的住宅的精神面貌,喜爱大批量生产的住宅的精神面貌”;

  他高叫着:“不搞(新)建筑就革命!”

  正像本书英译本译者说的,他的书是一部宣言,不是“现代建筑深思熟虑的清单”,“有些句子笨拙可笑,保留一些高卢主义”,可他的言语并不空洞,他确实指出了那代人,甚至现代人所面对的一些问题。这本书引领无数建筑系学生和建筑爱好者踏入了现代建筑之境,读者们很难不被他牵着鼻子走,从这些语句中逐渐体会到令人血脉喷张的躁热,引发出革命的冲动,直至想立刻动手做些什么彻底推翻压抑的旧世界。

  冷静地看这本书,结合建筑和城市的发展、人类的发展,勒•柯布西埃的某些观点确实是吓人的,如果真的听从了他的话,拆除旧建筑,建立起“居住的机器”,那世界将变得何其冷漠凄凉。但也正像他倡导的那样,钢和钢筋混凝土变成了重要的建筑材料,大面积的平板玻璃、平屋顶果然成为了现代建筑的主打形式,我们的家虽不是“机器”却真的来源标准的户型单元。遗憾的是,我们现今的建筑和城市,原有的多样性正在逐步流失,而被打着“现代建筑”旗号的懒惰设计侵蚀着,缺失了多样性之后,何其乏味,即便多样可能不意味着高效。

  柯布西埃的一生,都在不断的修正完善着他自己的思想体系,《走向新建筑》是这个体系中的起点,其中最深层的革命精神、那种“新精神”从未改变。他不断战斗,推翻旧的,树立新的、更好的,因为他也深知,建筑远不只是居住的机器,而应该是人类精神的瑰宝。他后来的很多作品正展现了人的想象力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它们是不可复制的,与自然和历史深深的融为一体。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五):阅读勒·柯布西耶---我的建筑宣言

  阅读勒·柯布西耶后写的.我的建筑宣言

  充满启示和寓言的建筑类伟大著作,本书和<建筑模式语言>一书联系起来阅读会让你有更多的收获.

  ——信念来自于自由选择擇!!!

  在社会的变迁中,

  文明的传承是传统的有意义的延续;

  如同一股股细流融入河川,汇于大海;

  传统是创造的一个可以信赖而长期有效的灵感之泉。

  我们尊重传统,

  因为我们看到了个人的局限性;

  就好象我们在面临自然时会感到人的卑微那般。

  我们尊重它,也因为时代观点的丰富性是远在个人的观念之上的,

  哪怕他的探索是那么的丰富和驳杂;理解是多么的深刻。

  我们看到,我们的这种探寻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传统的回归,或是某一时期建筑样式的复兴上。

  我们不愿意让我们的思想停留在古人曾经向我们指出的高度。

  而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个开始,一个创造的开端。

  因为我们在观看和学习中看到了人类经验的多样性,获得了艺术传统高于单一的民族传统之上的重要认识。

  无论是埃及文明,玛雅艺术,或是伊斯兰民族风格及其特征,如果抹杀其中的任一部分,都是艺术的损失;

  同时,它也是对艺术伟大传统的背叛;我们不愿意这么做。

  因为“创造”和“完成”是远比“征服”更有意义的,

  同时,也因为一切事物的价值来自于其“存在”和“生成”,而不是毁弃。

  我们尊重自己的独特性,而这也是激励我们不断地去创造,去尝试的原因;

  我们也尊重其它人的观念和努力的价值;无论他们来自于什么样的国度,奉行的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传统。

  因为我们看重的不仅仅是单一民族的传统,而是在整个艺术传统的发展与变革中给与我们启示;

  为我们指出的,不同的观看方式和表达方式的理解。

  同样的,也由于我们深信:美的理想是不同民族的人们所共有的。

  尽管它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千差万别的特征;

  而且,也正是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及个人的独特性使人的创造物变得富有活力和生气。

  我们相信——“艺术至上”的价值观;

  我们知道:要使我们的作品被赋予美的特征,就必须有一个坚如磐石的基础;

  有时,这个基础的来源是民族传统的某一部分;

  民族性的情感深深的植根于思想的土壤上,

  像流水一般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着,不息的奔涌向前;

  像树的枝干那样深深的植根于大地之中;

  它存留在我们内心的角落;它始终变化着,却又是同一的。

  有时却不仅仅停留于此;

  而更多的来自于我们从其它来源获得的,有着其它民族人们的经验和语言的特征。

  我们多方面汲求,探索,转化,从而获得了另外的一些特征。

  我们不息的探索着,对于表现有了新的理解。也有了新的问题。

  与之同时,我们却仍然坚守,自愿奉行着艺术的创造标准;

  而这种标准是经过选择的。

  来自于我们艰苦的探索和思考。

  我们一直寻找着方向,寻找着传统与现实之间有意义的融合。

  我们认为我们的努力是有价值的;我们希望把这种追寻延续下去,把它看作是我们的使命。

  同样的,我们也深信,我们能为我们的创造物增添有意义的内容,给与它们生气。

  当然,通过对传统模式语言的熟习和把握,我们也可以赋予我们的作品以传统的意味和美感;

  甚至可以超越它。

  我们不相信神的奇迹,但当我们面临自然时,我们却充满了对于奇迹的渴望;

  有时,我们的作品中也有着自然的一些特征,有着对于自然的模仿。

  我们期望,如果可能,我们的创造物也能表现出同样一种高度的完美,

  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持它独有而自持的生气。

  然而,我们却并不希望我们的建造只是停留在对自然的模仿及其表现的某一点上,我们寻求更多。

  世代如落叶,一代人逝去了,另一代人却正在生成;

  源于希腊人对于美的理想和追求,而建造的富丽美妙的建筑,留给我们的,更多的只是一些残壁和断垣;

  但这种美的理想的追求和表达却仍在继续,成了更多世代的人们的财富。

  我们肯定:如果要创造美,就须先在心中存有美。

  我们相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英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为此:我们将始终奉行“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不断地扩充传统给与我们,而我们又使之得以发展的建筑的形式和语言;

  使人们对我们的建造物的满意得到进一步的延伸。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六):走向新柯布

  刚看完《走向新建筑》,这是从本科就听说过无数遍的一本书,现代建筑学的纲领性书籍。但是由于柯布文风的特殊性(柯布一生写了57本书),语言的速度很快,而且是跳跃式的,没有明晰的条理。如果按照柯布的标准“艺术作品应该有清晰的形式”,那么这本书做得是不够好的。所以这本书可以有两种读法。一种是初学建筑的学生,主要是感受柯布破旧立新的英雄主义激情和对建筑的无比热情。一种是在建筑学中已经摸爬滚打一段时间之后,再来重读理论书籍,这时候反思设计,可以领悟到柯布的深意,他复杂的美学观和建筑观,对设计方法和甚至建筑批评的观点等等都值得思考。

  美学观与建筑观

  柯布的美学观是完全现代主义的,特别偏好当时的立体主义以及某些未来主义。他认为真正的美必须是抽象的,他不停的提到“体块”“比例”“几何”,最反对的就是装饰,特别是住宅里面各种没用的各种风格的家具和装饰。例如他举了一个法国王后号轮船空间的例子,“一个纯粹、干净、明朗、合理、健康的建筑艺术。对比一下:地毯、靠垫、华盖、锦缎花纹的墙纸、金漆雕花家具……这些西方旧货市场的阴沉的凄凉相。”另外,柯布在开篇就提出的“工程师的美学”其实可以归结到一种自然美。因为工程师是忠于数学的,忠于自然规律的,所以是美的,柯布大力赞美了飞机、汽车和轮船的设计,对比建筑的落后。柯布还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是流传最广的一句话。但是我注意到,这里说的只是住宅,他没有说“建筑是居住的机器。”因为柯布是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一度还被认为是布尔什维克的卧底,所以柯布提倡建造大量廉价的、合理的、健康的住宅,来服务那些建不起传统风格的昂贵住宅的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满足要求是第一位的。但是柯布从来没有认为所有的建筑都是这样,他在提倡“工程师的美学”的同时,又说“凸凹曲折是建筑师的试金石。他被考验出来是艺术家或者不过是工程师。它与习惯、与传统、与结构方式都没有关系’也不必适应于功能需要。它是精神的纯创造。”柯布并没有让建筑师变成工程师,而是一个考虑到这些因素并超越他们而成为一个艺术家。这种艺术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他不在意风格、不在意古典的一整套东西。而是从使用者的真实需要出发,首先正确地建造,然后艺术地建造。

  设计方法与建筑批评

  这本书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号召建筑师向工程师学习,另一部分是确立现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这原则最重要的是“给建筑师先生们的三项备忘:体块、表面、平面”,其次还有基准线(轴线)、内部流线(空间序列)。其中体块是“一种能充分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并使我们能够借以感知和量度的因素。”其实就是建筑的抽象感和几何感;表面“被体块的准线和导线分划,所以它显示出这体块的个性。”而平面是“生成元”。“包含着感觉的实质。”柯布提出平面包含着建筑的决定性因素,“定下平面就是定下一切”。而平面设计要以空间构思为基础而不是以构图为基础,平面不仅包含空间感觉、建筑的韵律,还包含新的构思,例如塔城平面。对平面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性,柯布说道:“在建筑中,古代的结构基础已经死亡,我们只有在新的基础尚未一切建筑表现建立起逻辑支持之后才能恢复建筑的真实性。”柯布敏锐地意识到设计方法与建筑的相生关系,真正的现代建筑必须建立在现代的设计方法之上。“为建立这些基础,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有大问题的时期,分析和实验的时期,审美观的大动乱时期,形成新审美观的时期。”站在85年后的今天,柯布的观念在建筑设计界基本上得到了普及,但是在设计界之外,人们的观念我相信与100年前并无大的差别。特别是东方人,很难在大众中树立抽象审美的习惯和传统,它终究是阳春白雪的。

  柯布花了大量的篇幅分析帕提农神庙和罗马城的建筑,特别是阿德良离宫(万神庙)和圣彼得大教堂的圣坛。就是用前面说过的平面、体块、表面、凸凹曲折、精确的比例等概念进行分析。柯布对罗马城的态度是整体否定中的个别欣赏,他认为“罗马是露天的杂货市场。”“罗马的教益是为那些明智之士的,他们懂得并能够欣赏,他们能够抵制,能够克制。罗马使那些知识很少的人沉沦堕落。”我想这里提醒了我们对于传统建筑的学习态度,一定要学习那些优秀的实例,而不能邯郸学步。

  在“平面的幻觉”中,柯布提出建筑语言的本体性。“人用离地1.7m的眼睛来看建筑物的。如果人们用不属于建筑语言的意图来衡量,人们就会得到平面的幻觉。”这是对建筑师提出的基本设计方法和原则,首先有“意图”,然后想法和需求把“一个平面从内部发展到外部”,在平面的形成过程中,合理运用建筑元素——光和影、墙和空间形成“有序布局”,而不是像巴黎美院那种放射状平面构图。

  在“精神的纯创造”一章中,柯布讨论了建筑的实质,主要的观点是“清晰的形式:由一个统一体赋予作品以活力,给他们一个基本态度,一个性格:这是精神的纯创造。”“有诗的感情时才是建筑”,构筑不是建筑,所有物质性存在的组合是构筑而不是建筑。结构也不是建筑。“建筑师应当掌握结构,至少要像思想家掌握语法一样精确”“但他们不应该停在那儿不动。”“部分的决定与问题的功能条件,又部分地决定于想象、造形创造。”“建筑是体块在阳光下精巧的、正确的和辉煌的表演。”“精确的比例中的纯净的形式,仅仅是这个。”

  柯布的社会观和时代观

  柯布是标准的现代主义者,受到共产主义和科学理性的影响。他的社会观是文明、理性、平等的,主张大批量地建造,主张建筑业向大工业和大财团靠拢。建筑应当顺应时代,抛弃传统,勇敢迎接和从事“新精神的创造”柯布特别强调住宅的重要性,作为生活必须品的普及,就像汽车一样,所以他一生做了大量的住宅设计。

  “不搞建筑就要革命”

  这是柯布在最后一章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号召。这句话有几种解读:一是建筑相关的的材料、技术和建造方式正在发生革命,建筑也必须发生革命;二是建筑的地位和革命一样重要,是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三是当时的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一切都动荡不定,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住宅问题,是社会活动的容器与人、活动不相配套的问题,“今天社会的动乱,关键是房子问题:不搞建筑就要革命!”最后,站在读者角度看,这还是柯布个人雄心壮志和抱负的宣言。柯布的能量总是要爆发出来的,不挥洒在建筑上就挥洒在革命上!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七):火种,火种

  第一部建筑的宣言书或是规范准则,应该是上帝的《十诫》。柏拉图称上帝为“万物的建筑师”。当建筑师做出某一决定或是采纳某一思想时,他们就在扮演上帝的角色。第一天,上帝说:要有光,便有了光。建筑就是光的代言人

  第二部应当是公元前一世纪,古希腊罗马化时代维特普威所写的《建筑十书》。这位在当时并非负盛名的军事工程建筑师将其见闻完整深入的分章整理。总结出了建筑的三项质朴的基本准则:坚固,美观,实用。

  1923年,法国巴黎。

  一个重新属于建筑的时代降临,人们从古老的梦想中醒来,那些从地升起的尖顶不再指向人类永远无法企及的天空、动人的建筑不再是高大华丽的个体。

  建筑被集体点燃了。这个时代的宣言书,就是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

  柯布西耶早年来到法国学习雕刻艺术,后师从两位现代设计的先驱,贝特和贝伦斯。二世纪初的工业化和技术化强烈的冲击着人们美学观。一批批的设计师争先恐后的表达对机械和技术的狂热。30岁出头的柯布已经游览了世界上的许多著名建筑,并且有了非常丰富的生活阅历。他交游过二十世纪的先锋艺术家,进行过新的住宅设计,当过营造业的老板,无疑,他了解并懂得现代文明的召唤。他深深的体会到人们生存于传统文化精神的桎桎梏之中。他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提倡建筑的工业化,功能化,平民化。并且坚决彻底的宣称,必需要开展一场建筑的革命。

  柯布坦诚的将住宅称作“住人的机器”,正如二十世纪的许多革新一样,这造成了当时人们的集体惊恐。赖特就曾强烈的抗议,并讽刺说如此来讲人的心脏也可被看成是血泵。有人盲目的把柯布全部感情的由来归因于对机械的狂热崇拜。这种看法实在偏颇,因为这忽视了柯布思想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层面。即满足城市人的基本居住需求。必需制造,住进,喜爱成批量生产的住宅。建筑的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完全不同于文学,艺术。十九世纪以来,现代建筑就按照其本身的发展规律在酝酿。二十世纪初,现代建筑在住宅中生根发芽,应当归因于十九世纪末以来猛烈的城市化进程,尤其是一战以后的大规模建设的需要。

  成批量生产,如同工业中的一个螺钉,这就是建筑的新面貌。但有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它美吗?

  于是,柯布创造了这个年代新的审美标准,即工程师的美学。

  那些亘古才能在于宇宙之间的和谐,由这个世界的创始人所设计出的蕴涵在散字之中的美,被提炼出来。那些能引起强烈共鸣的几何体的力量,那些数字的韵律编织出来的交响,有着一种尖锐的力量,将某些问题表达到了极致。数字是可以被咏叹的。柯布将技术美,机器美与数字的美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以一种新的强烈的美学锋芒直指传统的固有观念,“艺术家 意识可能给这些精密而纯净的构件带来的那种活力也使它美。”

  尺度和比例,那附和人的生存需求的关系被一一找出。他渴望用他们编织出这个世界的格局。柯布西耶是个法兰西的疯子。所幸的是,巴黎古老的街道并未被改成统一的“理想空间”。但是柯布西耶已经热血沸腾了,疯狂的《走向新建筑》以锐不可当之势猛烈扣击着人们脑中条条框框。

  但是,不要被勇猛的柯布吓到了。真的,每个有知觉的人都能感到。这本书是如此,如此动人。感谢陈志华老师优美得当的译笔。爱,希望,狂热,你看不见它们了。它们变成了流淌于皮肤下的暗红的血液。浓得化不开。柯布轻轻的述说着它们,如晨光般轻盈,但是无比深情。

  有些事件是需要去虔诚得对待的。每条路上都会有朝圣者。激情能驾驭顽石。有些东西永远无法打动你的心。因为没有爱,没有爱。当一个人的生命被某些东西点燃了,那种夺目的光芒,会宛若阳光在空气中傲然的跃步。你无法对这种光芒视而不见。在这个集体缺乏信仰的年代,这本会人血脉勃张而又热泪盈眶的书——《走向新建筑》,应当被广泛传阅。它将以一个时代的强音,诉说着为建筑,为梦想,人类将会踏上一条如此温暖而又百感交集的旅程。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八):我读《走向新建筑》

  勒·柯布西耶在这本书里竭尽所能地呼吁大家从旧式的古典风格或其他传统风格的桎梏中挣脱出来,睁开眼睛看看正在被急切需要的新的简洁风格,而这一点还不为人所察觉,尤其是建筑师们的不觉醒令他焦虑。他赞美新时代里的新风格,如轮船和飞机那样机械美学式的住宅风格。他的意思是说,正如碟子是为了喝汤而被生产一样,住宅也是为了居住而被建造。这就是他那句有名的被无数次引用的“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的用意。而以往我总是顺着引用者的意思,采取一种贬抑的态度去看这个观点:把它曲解为“建筑(住宅)是无情的就像机器”。(所以要带着批判的眼光看书,尤其是“非名著”。)

  一个疑点是,柯布一边贬抑和讽刺繁冗复杂的传统建筑和装饰风格,一边赞扬新建筑是最高的艺术,“它达到了柏拉图式的崇高、数学的规律、哲学的思想、由动情的协调产生的和谐之感”。起初,我不对这种观点不以为然。因为我觉得,古典的或巴洛克式等的传统建筑、装饰难道就不是极为优美的艺术形式吗?难道不是“最高的”艺术吗?难道没有达到所谓“柏拉图式的崇高、数学的规律、哲学的思想、由动情的协调产生的和谐之感”吗?不是的。虽然,柯布明显带有一种吹嘘和激动去提倡和鼓吹新建筑,然而在一战后住宅紧缺,亟待建造的时代条件下,像这样站出来,为新式的、简洁的、人性化的新居住建筑做一番宣讲是难得的,需要勇气的,柯布必须对自己的观点产生一种信仰,才可令顽固不化的建筑师和愚钝的民众信服。如此罢。

  之所以把远洋远洋轮船和飞机作为新时代的象征,是因为它们二者代表了一种“数学秩序”,是一种在这秩序下产生的“明确的、经过审核的有机体”,而当时大量的建筑“不满足最首要的条件”,我想哪就是它们没能“解决现代居住问题”。

  那么,传统风格建筑(“旧建筑”)究竟有哪些不够“人性化”的地方,以至于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了呢?

  “住宅的墙在顶端厚度为45厘米,以下每层挑出15厘米,所以底层的墙厚可能达到1.50米。现在,使用大块石头的立面构图产生了荒谬的结果,本来为了采光之用的窗子,被框在深深的窗洞里,它们毫不含糊地抵制着窗子的本意。”

  另外还有,庞大的地基、坡屋顶、潮湿拥挤的地下室,城市管道埋在石板路面下,因为繁复的装饰而使家具占用了太多的室内空间等等。如此看来,既然旧建筑是这样不经济实用,新时代自然“容不下”它们了。

  柯布认为当时的建筑师弄那些古典的山花、涡卷去装饰建筑是混淆了装饰与艺术这两码事——“艺术是一件严肃的事,它有它神圣的时刻。”“艺术不是大众化的东西”,它“在本质上是高傲的”。“艺术仅仅是那些专心致志想当领导的才智之士的必须的精神食粮。”这无疑是在宣布他自己将是引导大家走向新建筑时代的领袖,就像新艺术运动时期的新建筑先驱申克尔等一样。

  * * *

  在《视而不见的眼睛III:汽车》这一章里,柯布继续提倡建筑标准化的重要性与伟大意义。

  帕提农神庙作为标准化的先驱与典范而被提出来,柯布说,帕提农“每个部分都起决定作用,显示出最大限度的精确,最大限度的变现力,比例清楚明白”,在它之前100年,希腊庙宇的所有部分已经标准化了。

  标准激发竞争,竞争促进纵向研究的深入,于是就进步。比如汽车,它功能简单(转动)而目标复杂(舒适、坚固、美观——怎如此契合于建筑的三大标准?!),而所有汽车都有同样的基本布局。由于每家工厂坚持不懈地竞争,因此为了取胜而不得不在达到了实用品标准之上,在原始的实际功能之外,追求和谐,追求完善,追求美的表现。对建筑而言,“在实际功能之外”指的是其美学意义和场所、文脉意义等。柯布说,这就是风格的形成。

  再来说说美在“标准化”世界中如何立足,或说,标准化建筑的美如何体现?还重要么?

  柯布认为,“装饰和色彩一样,是感官方面的低级的,它使头脑简单的人、农民意识的人和野蛮人满意”,而和谐与比例激发智慧,“吸引有教养的人”。后者需要天赋与后天的教育、培养。帕提农根据标准化建造,“渐渐地,从构筑物变成了建筑物”。这就是说,美学亦可存在于标准化中,不一定刻意追求所谓的艺术感,艺术才会诞生。“它的无懈可击的构件组成的整体表明,专心于一个明确地提出来的问题的人,有可能达到何等完美无缺。”柯布认为,帕提农基于标准化的诞生,与机械的感觉协调一致,也同样跟我们的感觉——对美的感觉——协调一致,是“我们文明仅有的真正成功的产品”,甚至认为裴迪亚斯若看到“我们的时代”(指当时),“很快就会重复帕提农的经验”。因此,标准与美可以和谐相处,并且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为了完善,必须建立标准。”柯布如是说。

  * * *

  在《建筑I:罗马城的教益》中,柯布从古代罗马、拜占庭时的罗马、文艺复兴时的罗马三个时代来阐述罗马建筑。其中文艺复兴时期以米开朗基罗及其圣彼得大教堂的瘸着历程为例,最后进行总结。

  I

  罗马给人的印象是杂乱、喧闹、拥挤,它包含了一切好的、坏的东西,既高尚,又媚俗。

  古罗马“致力于征服世界并管理它”。万神庙透露出古罗马人的秩序是简单、明确的,空间单纯、明了,手段粗暴但直接。庞贝城瞬间消失在一次火山爆发中,那是征服了希腊后的罗马。它用野蛮人的范式告诉人们他们喜欢希腊柱式,但是要加以改造,他们有自己的趣味,尽管并不高。阿德良离宫是“西方第一个巨大的有序布局”。古罗马人擅长用砖来造拱券和墙,天然水泥和灰华石来造穹顶,而不善于用大理石。

  柯布总结了古罗马建筑的特征:“没有啰嗦的废话,有序布局,构思统一,结构的大胆和完整,使用基本的几何体。”并赞扬他们“品德正直”。

  II

  而拜占庭时代带来了希腊的回击。如高斯梅丹·圣玛利亚教堂,它形体单纯,是长方形,色彩纯粹,是白色。柯布主要赞美它的协调感和数学秩序。

  “拜占庭的希腊,精神的纯创造。”“建筑不仅仅是有序布局和光线照耀下的美丽的棱体。它是一件使我们愉快的东西。这就是量度。”于是乎,建筑统一于有序的空间布局、和谐的体块与适宜的比例与尺度之中。

  III

  在这里,柯布主要对文艺复兴时期最先由米开朗基罗主持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几经易主后被弄得面目全非而扼腕叹息。

  “米开朗基罗完成了圣坛和穹顶的鼓座,后来其余部分落到了野蛮人的手里,一切都没救了。”柯布如是评价现在的圣彼得大教堂:“累赘而笨拙。伯尼尼的柱廊本身是美的。立面是美的,但跟穹顶没有关系。它的真正中心是穹顶,但它被挡住了。穹顶跟圣坛的关系极好,但被挡住了。门廊本是立体的,竟成了片状立面。”

  IV

  在米开朗基罗之后的罗马昏睡不醒,只有那些有智之士——懂得并能够欣赏、能够克制和抵制的人——才能够对罗马的教益有所受用。

  * * *

  柯布在第二版序言里写下了这么几句话:

  “建筑应该是时代的镜子。

  现代的建筑关心住宅,为普通而平常的人使用的普通而平常的住宅。它任凭宫殿倒塌。这是时代的标志。

  为普通人,‘所有的人’,研究住宅,这就是恢复人道的基础,人体的尺度,需要的标准,功能的标准,情感的标准。就是这些!这是最重要!这就是一切。这是个高尚的时代,人们抛弃了豪华壮丽。”

  英译者Etchells在英译本的导言里说:“当今的人,读这本书,会觉得像做一场噩梦。……我们用不着大惊小怪。一切构成我们现代文明的发明创造,都曾经引起同样的恐慌。”

  老实说,今天21世纪的我们看这本书会觉得柯布西耶神经兮兮的,因为这些住宅是那么普通的“现代主义”建造手法和风格,他何以动用“革命”这样的字眼呢!不生活在那个变革的时代是无法深刻体会那种恐慌的。在家具、汽车等工业化水平已经开始迅速发展的时候,辛勤制造这些工业产品的零部件的工人们,却得不到一个像样的舒适的家——建筑行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未见端倪。柯布作为一位建筑家,难免感到心忧。他一边以实际的工程项目来实现他的现代建筑理想,一边著书立说,于是就有了这本小书。

  我重读经典,做些笔记,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烦请指正。

  y 鲍阳艳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九):新建筑宣言~信念来自于自由选择擇!!!

  ——信念来自于自由选择擇!!!

  在社会的变迁中

  文明的传承是传统的有意义的延续;

  如同一股股细流融入河川 汇于大海;

  传统是创造的一个可以信赖而长期有效的灵感之泉

  我们尊重传统

  因为我们看到了个人的局限性;

  就好象我们在面临自然时会感到人的卑微那般

  我们尊重它 也因为时代观点的丰富性是远在个人的观念之上的

  哪怕他的探索是那么的丰富和驳杂;理解是多么的深刻

  我们看到 我们的这种探寻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传统的回归 或是某一时期建筑样式的复兴上

  我们不愿意让我们的思想停留在古人曾经向我们指出的高度

  而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个开始 一个创造的开端

  因为我们在观看和学习中看到了人类经验的多样性 获得了艺术传统高于单一的民族传统之上的重要认识

  无论是埃及文明 玛雅艺术 或是伊斯兰民族风格及其特征 如果抹杀其中的任一部分 都是艺术的损失;

  同时 它也是对艺术伟大传统的背叛;我们不愿意这么做

  因为“创造”和“完成”是远比“征服”更有意义的

  同时 也因为一切事物的价值来自于其“存在”和“生成” 而不是毁弃

  我们尊重自己的独特性 而这也是激励我们不断地去创造 去尝试的原因;

  我们也尊重其它人的观念和努力的价值;无论他们来自于什么样的国度 奉行的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传统

  因为我们看重的不仅仅是单一民族的传统 而是在整个艺术传统的发展与变革中给与我们启示;

  为我们指出的 不同的观看方式和表达方式的理解

  同样的 也由于我们深信:美的理想是不同民族的人们所共有的

  尽管它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千差万别的特征;

  而且 也正是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及个人的独特性使人的创造物变得富有活力和生气

  我们相信——“艺术至上”的价值观;

  我们知道:要使我们的作品被赋予美的特征 就必须有一个坚如磐石的基础;

  有时 这个基础的来源是民族传统的某一部分;

  民族性的情感深深的植根于思想的土壤上

  像流水一般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着 不息的奔涌向前;

  像树的枝干那样深深的植根于大地之中;

  它存留在我们内心的角落;它始终变化着 却又是同一的

  有时却不仅仅停留于此;

  而更多的来自于我们从其它来源获得的 有着其它民族人们的经验和语言的特征

  我们多方面汲求 探索 转化 从而获得了另外的一些特征

  我们不息的探索着 对于表现有了新的理解 也有了新的问题

  与之同时 我们却仍然坚守 自愿奉行着艺术的创造标准;

  而这种标准是经过选择的

  来自于我们艰苦的探索和思考

  我们一直寻找着方向 寻找着传统与现实之间有意义的融合

  我们认为我们的努力是有价值的;我们希望把这种追寻延续下去 把它看作是我们的使命

  同样的 我们也深信 我们能为我们的创造物增添有意义的内容 给与它们生气

  当然 通过对传统模式语言的熟习和把握 我们也可以赋予我们的作品以传统的意味和美感;

  甚至可以超越它

  我们不相信神的奇迹 但当我们面临自然时 我们却充满了对于奇迹的渴望;

  有时 我们的作品中也有着自然的一些特征 有着对于自然的模仿

  我们期望 如果可能 我们的创造物也能表现出同样一种高度的完美

  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持它独有而自持的生气

  然而 我们却并不希望我们的建造只是停留在对自然的模仿及其表现的某一点上 我们寻求更多

  世代如落叶 一代人逝去了 另一代人却正在生成;

  源于希腊人对于美的理想和追求 而建造的富丽美妙的建筑 留给我们的 更多的只是一些残壁和断垣;

  但这种美的理想的追求和表达却仍在继续 成了更多世代的人们的财富

  我们肯定:如果要创造美 就须先在心中存有美

  我们相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英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为此:我们将始终奉行“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不断地扩充传统给与我们 而我们又使之得以发展的建筑的形式和语言;

  使人们对我们的建造物的满意得到进一步的延伸 ...

  阅读<走向新建筑>和<建筑模式语言>.<论风格>的感悟~~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十):这巨大的潜能和纯粹,最终会留下多少?

  学建筑真的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每当被任务书和论文搞得昏头转向,整个人就会陷入一种及其被动的生活之中。

  赶啊赶啊。

  忙啊忙啊。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我们忘记了去思考。

  看柯布的书总是让我激动,然后重新拾起对于建筑和生活的热情。就如同一针兴奋剂,让我在最疲惫的时候撑过去。不管柯布的作品有多么倍收争议,他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滂湃的激情都是我追随的榜样。

  “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传承下去,惟有思想。经过这些年,一个人通过他的奋斗、他的工作、他内在的战役逐渐赢得了一定的资本、和他个人的征服。但是,所有那些个人激情的追求、那些资本、那些曾经如此热忱地获得的经验,都将消失。生命的法则:死亡。自然通过死亡停止一切活动。惟有劳动的果实可以得到传承。日月在流逝,在日月的河流中,在生命的进程中流逝…

  在32岁,凭着《新精神》,我充满了渴望、忠诚、胆量,再加上信心,勇于冒险。《走向新建筑》是在32岁写下的——一种对某种现实(也包括风险)意识的清晰辨识和确认。一旦根被埋下,它们便牢牢地扎住……青春是倔强、固执、和纯粹。但是泉水总是向外奔流,而且已经向外奔流。这就是人的命运,他的命定之路。从孩童到30岁,多么大的骚动,多么大的计划,多么大的成就!他自己根本无从知道,这小家伙。他走上了自己的道路,就象人们在巴黎所看到的那些成排的男孩们(都理着寸头发型),他们在早晨和整个班级走向游泳池,或者去海滨度假。他们的姿态、他们的言论、他们的相貌、他们的步伐、和他们对待朋友的友好姿态,都带着一种特有的能量。这巨大的潜能和纯粹,最终会留下多少?”

  ——勒·柯布西耶(朱涛译)

  “Nothing is transmissible but thought. Over the years a man gradually acquires, through his struggles, his work, his inner combat, a certain capital, his own individual and personal conquest. But all the passionate quests of the individual, all that capital, that experience so dearly paid for, will disappear. The law of life: death. Nature shuts off all activity by death. Though alone, the fruit of labor, is transmissible. Days pass, in the streams of days, in the course of a life….

  …

  At the age of thirty-two, with l’Esprit Nouveau, I was full of eagerness, loyalty, boldness, but also of courage, taking risks. Towards a New Architecture was written at the age of thirty-two, a clear vision and affirmation of a sense of reality (including the risks). When the roots were laid down, they took hold. Youth is toughness, intransigence, purity. Yet the spring stretches, has stretched. That is man’s fate, his destiny. From childhood to the age of thirty what an intense uproar, what schemes, what accomplishments! He never knew, the little fellow. He went his way, the same way one sees ranks of boys (with their crewcuts) in Paris, going to the swimming pool with their class in the morning, or to the seashore on vacation, an intensity in their gestures, their remarks, their looks, their walk, the friendly gestures toward their friends. How much will remain of the vast potential, of so much purity?”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