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前一对美国夫妻,拍了1600多张中国旅游照,看哭了所有人……
▲
點上方藍字免費訂閱
東方。生活。 美學。
最美微雜誌
即使在国内骑行自助游
吃饭不仅需要钱还要有粮票
算得上那个年代的两大件儿了
80年代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模样的?
他叫唐纳德,当时30出头,在韩国服军役,官居少校。
他的太太葛兰达,随军家属。夫妻两人每年都会安排一次国外旅行。
为了纪念结婚5周年,他们决定再一次出发,恰巧看到了“中国10日游”的广告,就这样决定了目的地。
每人1800美元的团费让小两口很是吃力,葛兰达为了攒够旅行资金开始出去打工。
1981年11月,他们飞往香港,然后直飞大陆,在南京大校场机场入关。
和我们每一个外出旅行的心情一样,唐纳德抑制不住的激动,手中的相机不停地拍摄着他的所见所闻。
第一站:南京
落地南京入关,紧接着转机上海。
那时候就已经开始流行空气刘海了
(左边的小哥哥侧颜好像赵又廷)
盖上海关通行戳
据说海关跟着收音机学了一口流利的英式英语
第二站:上海
80年代的上海在唐纳德的镜头中展现的更有味道。
南京路步行街36年前的模样
满满的烟火气
那时候中国独有的三蹦子
红领巾随风飘扬
拍照收费的小商贩
现在一切景区也提供这样的服务
游览豫园的人们
那时候,人们闲暇的时候
也带着孩子们出去活动
原王伯群私宅,上海滩少有的豪宅
如今变身上海长宁区少年宫
在少年宫练习书法
那时候没有繁重的英数奥
尽情的歌唱
第三站:杭州
杭州的隽美,同样吸引着唐纳德夫妇。
从上海坐火车到杭州
耗费了半天的光景
当时女士的烫发头
这大概是唐纳德眼中古典而新潮的东方女子吧
那时候金发碧眼的老外
当美国人遇上日本人
他咔擦给他们拍了张合影
那时候,家中的孩子都有一顶这样的闪闪红星帽
镜头下都是中国人的情味儿
那时的小贩都拿着算盘
如今连计算器都要被淘汰
那时候的文艺青年
那时候,汽车还没有占领大多数街道
那时候,学生都扎着两股麻花辫
很有年代感
第四站:北京
在故宫
中国老奶奶的三寸金莲让他们惊呆了
首都北京,改革的萌动
八十年代最流行的汽车款式
方头方尾
那时候的北京农村
村民赶着羊群去放牧
那时候,驴拉车还很常见
和唐纳德一起旅行的“驴友”
也拍了不少好片,尤其是北京这一辑
第五站:天津
中国的探索之旅将在天津画上句号。
他们很少拍到此一游照,胶卷几乎都用来记录中国的市井民情。
地毯厂的工人正在专心的修剪
参观景泰蓝工艺
每个时代,能够被大家所铭记的,必然是勇者。
那个时候,旅行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名词,而唐纳德夫妇,用独特的视角拍摄了1600多张照片记录了当时的中国。
所有的底片,唐纳德都视如珍宝,直到交给一个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中国人张望处理,他们才逐渐呈现在人们视野之中。
那时候,
生活却无比幸福。
大家的幸福感却降低了。
编辑:喜雨
-end-
主 编 推 荐
▼
看道
微信号:candotv
每早八点,给你讲故事
東方的。生活的。最美微雜誌。
﹣
生 如 芥 子 有 须 弥
心 似 微 尘 藏 大 千
﹣
▼
▽
想知道这些好玩的都怎么买?
想轻松避开买买买里的那些大坑?
请关注“ 東兮生活 ”
10万好物等你来翻牌!
--
扫描二维码关注“ 東兮生活 ”
你离品质生活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