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没有做到的,这部片子做到了。
好朋友也有赏味期限。
文/陈鹿
一。
《红海》是今年院线上最不像贺岁档的一部。
(以下简称《红海》)
冯小刚是憋着尿看完《红海》的,从电影院出来之后,他发了条很短的朋友圈:
“其他几部电影要小心,这是一道硬菜。”
豆瓣上《红海》的评分是8.5分,和前段时间诺兰大神的《敦刻尔克》一样,而之前斩下56亿票房的《战狼2》仅仅只有7.2分。
无论是冯小刚,还是众多观众的自发评价,都证明了《红海》是一部好片。
《红海》是为了宣扬海军,《战狼》是东部战区,《湄公河行动》是公安部。
我记得以前有人在知乎上说《战狼》的一些问题,后面紧接着的回复是:
“这种类型片拍成这样已经很良心了,那么挑你看外国电影去啊。”
可《红海》却告诉我们两件事:
1.类型片也是可以拍好的,一部好作品不应该以拍摄难度为由,止于这还可以的阶段。
2.《红海》重新为中国电影行业,(尤其是类型片)定义了新的标准。
二。
说《红海》的时候,不免得拿出来跟《战狼》比较。
记得在看《战狼2》的时候,影厅里时不时会传来小声的呐喊:
“吴京好帅。”
吴京的确是帅的,特别是那句:“她这样的女人,只有我这样的男人才能征服。”
观众之所以会觉得吴京帅,是因为没有把吴京代入到角色里去。
因此《战狼2》整个是吴京的个人秀,因为有主角光环的庇佑,大家也就只把他当成舞台上的特技表演,有危险性,但也有安全保障。
但在《红海行动》里,更多的是团体协作,更多反映的是真实的战争。
有男有女,有观察员也有通讯兵,有人会紧张也会有人爱吃糖,甚至不论敌友,狙击手都会嚼东西来缓解压力。
它是战争,因此有意外,也有死亡。
它真实到让人感到残酷。
所以在这部更多动作也更多激烈场面的片子里,大家几乎都是屏住呼吸,一言不发的,余光还可以看见旁边的人在血腥处撇过头不敢看。
一群人,刀枪炮,血雨腥风,大家都只盼着这场流了太多血的战争赶紧结束。
因为真正的战争,是让人不想也不敢再看到的,
而一部好的战争片,是让人从心底里厌恶战争的。
战狼没有做到的,这部片子做到了。
三。
诺兰说过:“在战争片中加爱情戏,会让人觉得很假。”
在《红海》中,林超贤索性放下了“铁汉柔情”这一套。
整场电影下来,就是不断地转场,不断地打。
所以整场电影下来,你会发现里面充斥着各种武器,指令,走位甚至是策略。
但林超贤似乎知道怎么让观众跟自己站在一起,他有一种对动作片的调度能力。
因为如果没有这种调度能力的话,整场电影下来,单就是尸体就会让人很不想看下去。
可是林超贤懂得用镜头语言和节奏去减少观众对于电影本身的距离感。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红海》中不穿插进感情线使得故事性更强?
我是这么看的:如果穿插进感情线的话,会自然给战争蒙上一层柔化的滤镜。
就比如石头牺牲的那段戏:
石头拿起一个从窗外丢进来的手榴弹,扔出去的时候把一只手炸没了,后面中弹倒在地上。
佟莉大喊操你妈之后含着泪给他塞了糖,然后接着打了起来。
如果这个时候,导演特意帮这两个人加戏,然后给一个特写,让他们回忆一下过去一起的记忆,我想大家可能就会忘记手榴弹是很快就会爆炸这件事了。
不能忘记战争是残酷的。
四。
之前说到,《红海》是没有文戏的。
一部电影要让人物有特点,不看他们大嘴咧咧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们的经历和决定。
无论是队长从决定只救一个人到救全部人;
还是狙击手的观察员克服自己最后挽救大局;
再到女记者的“我要救人”和“我发现我谁都救不了”。
你会发现《红海》的每一个人都特别立体。
他们之所以立体的原因在于,他们的决定都不是那种想当然的逻辑。
如果《红海》是一部烂片,那很可能在石头牺牲的时候,安排佟莉出去以一当百,然后和队员一起逃出生天。
如果《红海》是一部烂片,那激动的女记者估计在被举刀相向的时候就先自杀了。
可是都没有。
他们是一个整体,可他们又各有各的特点。
我出来电影院后,心里想的第一句话是:
以上。
音乐 | none
作 者 介 绍
陈鹿
爱看电影,只写副推
信箱:WeAllMessUp@Foxmail.com
这里收集了那些不太愿意迎合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