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故乡·故人(一) 永红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故乡·故人(一) 永红

2018-03-16 12:16:03 作者:卡玛 阅读:载入中…

故乡·故人(一) 永红

  小时候,永红是我的邻居,她的家住在我们家后面。

  永红比我大好多,所以我们玩不到一起,我和她弟弟经常一起玩,她弟弟大名“永林”,小名“小三子”。

  是的,永红家有三个孩子,她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个弟弟,也就是“小三子”。

  永红的父亲是一名乡村兽医,极其重男轻女,我印象最深的是,“小三子”生病了,他的父亲总是用亲吻额头方式试试他有没有发烧,我没有看到他家两个女儿有这样的待遇。永红家的三个孩子都很聪明学习优异,但,两个女儿都小学毕业辍学了。

  对于自己被辍学这件事情,永红应该是很不满的吧?我记得,一个冬天的早晨,我上学路过永红家,看见她拿着扫帚在打扫家门口空地,一边扫一边对着屋里哭着说:“你们晓得吗?你们做得不公平啊!”屋里坐着她的母亲,面无表情的看着她。

  永红的父母感情不好,经常打架,我记得那会儿,有好几次夜里被嘈杂声音吵醒,第二天早上听母亲说起:“后面又打架了,永香(永红的姐姐)半夜里来拍门,丫头吓死了,我只好起来给那两口子拉架,一夜没睡好!”

  辍学后的永红去了镇上一家缝纫店当学徒,我有时候早上上学会遇见她,看见她在给师傅一家洗衣服,或者做早饭——估计师傅一家还没起床呢吧?我看见永红总是很兴奋,大声叫她:“永红!”但她看见我,总是一副淡淡的表情。

  她面对我的表情,在很多年以后,我自己琢磨,有些明白了——永红和我家姐姐们年龄相仿,她比她们漂亮、聪明、会读书,只是因为他们家经济条件没有我们家好,或者因为父母没有我们家父母开明(或许也不是开明,只是都是女儿,所以没有偏向?),所以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她们上学读书,她心里有些不平,或者不服?

  我记忆中关于永红的最后一个场景——还是冬天的早晨,我上学遇见永红,她正在给师傅一家洗衣服,一双手浸在冷水里,冻得又红又肿,看见我,她照例是淡淡的表情,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我寒暄。这时候我看见永红的母亲站在离缝纫店不远的包子铺的一个角落里,正急吼吼的往嘴里塞包子呢!我高兴的说:“永红,你妈妈!”永红随着我的指引看过去,突然,泪水流了下来,大滴大滴的泪珠一滴等不及一滴的往下掉……我愣住了。

  还是在多年之后,我才能理解永红的泪水——永红家很穷,母亲难得来镇上看女儿,偷偷买了肉包子解馋,顾不上给女儿留一个……我不知道永红的泪水,是心疼自己还是心疼母亲?

  这是我最后一次看见永红。这之后我去城里读书,关于永红的消息,都是假期回家,母亲讲给我听的——

  裁缝店老板儿子看上了永红了。

  永红结婚了。

  永红生了个儿子。

  永红心灵手巧,做衣服的水平很快就超过了师傅,很多人慕名而来,裁缝店的生意忙不过来,一家人都要靠她呢!

  永红做了服装厂的制图大师傅,一个月工资有1000块!

  永红对父母很孝顺,父母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她买了带回来……

  永红很是舍得给父母买东西——桂圆一买就是一大蛇皮袋,他们家现在用桂圆煮粥!

  永红被提拔成副厂长了,上次回来是带着司机开着小轿车回来的……

  ……

  关于永红的消息是以一场车祸截止的——

  永红和服装厂的其他领导一起去苏州视察市场,途中发生车祸,永红的头都被压碎了,最后葬礼上,是照着她的照片做了一个假头放在她的身体上……

  那一年,永红36岁。

  ……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其实也用不了多少年

  老家房子已经没有人住了,邻居的房子,也没有人住了——邻居一家人的命运,我怀着想念和痛惜的心情,想在这篇文章郑重记下:

  “小三子”高中毕业后当兵,在部队考上军医大学,结婚,离婚,再婚,现在生活在西安,据说是一家医院的名医——想要找他看病需要预约的那种,也是老家人传颂的“跳农门有出息”的典型

  永香在上海卖菜,和老公离婚,带着儿子生活,后来儿子考上了上海交大。

  永红的母亲在一次摔倒后,骨折,“小三子”把母亲接到西安自己任职的医院治疗,一次输液时,母亲猝死。“小三子”千里迢迢将母亲的遗体运回老家安葬。

  永红的父亲在一次酒后,去河边洗脚,一不留神栽到河里,年老体弱,再也挣扎不上来,尸体直到第二天才发现

  永红的丈夫已经再婚。

  永红的儿子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和母亲一样聪明,后来考上大学,现在生活在南京。

  ……

  我想活在世上的永香和永林,还记得永红吗?还会想起永红吗?永红的儿子,他知道他的母亲是那样一位漂亮、聪明、能干勤奋上进宽容女人吗?他能了解母亲内心那些不甘、不服,以及她曾经那样努力的去改写命运,并毫不怀疑自己会越来越好,只是老天弄人、不遂人愿啊……

  这些年来,我经常想起永红,其实按老家的辈分,她应该叫我“姑奶奶”,但当我想起她的时候,总是下意识在心里叫她“永红姐”。我想,这样的一个女人,她曾经来过这个世界,以这样的姿态活过这一生,她值得我的怀念纪念

  永红姐,你的美好,我永远记得……

  卡玛婚恋咨询(收费)预约邮箱:kama2112@126.com

  苹果用户赞赏二维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