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就是不公平,你会怎么办?|《三块广告牌》观影
-01-
如果痛苦有排行,女儿被强暴凌虐再被淋上汽油烧死给母亲带来的痛苦肯定能排前三,何况这位母亲对女儿说的最后的话还是争吵时的诅咒,我希望你被强暴三块广告牌就是在这样一个戏剧化的背景下展开的
惨剧发生在七个月前,案发地点就在镇郊公路的三块广告牌下,草地上烧出一块模糊的人形,虽然如今四周已经绿意盎然了,但那块黑色焦土看上去很难修复,一如死者母亲米尔德雷德无法生吞的悲愤凶手逍遥法外,警察无所作为,公众早已忘记
她必须做点什么她租下了三块广告牌,红底黑色喊出:
强暴凌虐致死
凶手仍未归案
威洛比警长,你要搞哪样?
复活节的夜晚,警探狄克森从三块广告牌下经过,见到工人刚刚糊完废弃已久的看板,觉得挺反常而当他从最后一块,看到中间那块,再看到第一块时,那有些迟钝的表情转为如临大敌,赶紧打电话告诉警长,我们遇到麻烦了
作为第一个收到米尔德雷德信息的人,狄克森注定不可能置身事外,不过一开始他参与的方式是怒气冲冲地挥着拳头威胁广告商撤掉那些牌子广告商的两句回应将这位警探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交代清楚:他是个动不动就打人的,有种族歧视的,大白天就把自己喝得醉醺醺的警察要不是威洛比警长拦着,广告商可能当场就付出伤筋动骨的代价了
相较之下,威洛比警长表现得客气一点,只是纵容下属和狡猾地从广告商口中套出租客是谁,虽然他心里肯定猜得八九不离十作为那个在看板上被指名道姓问责的人,威洛比警长要说一点都不生气不委屈,那是反人性的他找到米尔德雷德,试图劝她理解警察们已经做了能做的一切,实在没办法了,那三块广告牌在他看来不是公平的他说的可能是实情,却扎到了米尔德雷德的痛点
无法伸张的正义,或者说无法争取的公平,是这部电影的一个话题三位主角都在不同的位置上体验到了命运的不公平,米尔德雷德失去女儿,威洛比患上癌症即将失去自己的生命,狄克森失去父亲
珍视的生命被剥夺,面临如此巨大的丧失,人的直接反应是悲伤和无力,但这样的感受太沉重了,没办法,才有愤怒作为防御然后愤怒在人际间交锋,发酵,引发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故事
看看故事的进程是怎样的
-02-
受害者的妈妈也是受害者,当一开始,米尔德雷德以这个身份出现的时候,她获得一些支持,媒体也是站在她这边的人们愿意理解那些无需推理的痛苦,也乐意赞赏一位母亲为女儿伸张正义的姿态,这都不费劲
可当米尔德雷德回应威洛比警长,即使你癌症晚期也要给我查案时,一个转折出现了首先是警长本人觉得这个女人怎么这么自私冷漠蛮横无理自己的生命不被人当一回事,换了谁都会气愤的,警长在例行抽血的时候狠狠地将试管砸碎在镜子前
可让他更生气的或许是,他心里的一部分觉得这个女人说的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他也狠自己的无能为力,不仅破不了案,而且打不败癌细胞何况不管狄克森怎么捅娄子他都包庇着,这也是事实,所以狄克森的嚣张跋扈,和整个警局的散漫风气,与他这个做头的也确实脱不了干系
回到警局,威洛比警长决定重新梳理案情,带着狄克森重回案发现场档案被打开,安吉拉海斯烧焦的尸体的照片赤裸地呈现出来看着这些,警长还能责怪这位母亲的强硬吗可是如果她以自己为敌,心甘情愿地站在她的立场上去理解她的处境也是要花蛮多力气
这时,发生了胖牙医为维护警长的声誉想拔掉米尔德雷德松动的牙齿的事件假设牙齿代表米尔德雷德的攻击性,松动的牙齿可能代表她的恻隐之心抵消了一部分她朝向威洛比的火力
但心理上的晃动还没来得及导致任何行为,胖牙医企图直接拔掉米尔德雷德的牙齿,也就是企图直接消灭她的攻击性的行动,再次激怒了她她的模式是以粗暴对粗暴,胖牙医被她以拔牙的电钻钻透拇指
米尔德雷德因故意伤人被抓进警局,她拒不承认表面来看这好像证明了她确实也不是什么善类,不过更有意思的视角或许是她在以犯罪者的身份对警长发出挑衅,有本事把我绳之以法呀,你们也就这点本事了,欺负一下黑人同性恋,和女性
警长当然不甘示弱他爆出米尔德雷德的困境,这个月广告牌的租金是卖了前夫的拖车才付得起的吧,下个月的钱有着落吗?那个家暴你的前夫,是不是仍和一个19岁的无脑姑娘在一起,怎么没见他和你一起悲痛?
这里向观众交代了一些米尔德雷德的背景,也暗示了威洛比警长是知道她痛点的人,他可以利用这些伤害她,也具备理解她的能力,他选择了后者,一方面是他本身善的部分比重较大,另一方面很关键的是米尔德雷德在应激状态下流露出对他真切的关心
只有十几秒的互动,他还在调侃她的遭遇,突发的咳嗽就喷了她一脸血她的反应从惊呆到关切,到宽慰和尊重他对于意外展示出脆弱的难堪,被送上救护车前,威洛比就已经选择理解了他是第一个真正进入米尔德雷德的处境去理解她的人除了因为他具备这个意愿和能力,也因为他在面临死亡的悲伤和无力的体验上与她距离最近
-03-
警长被抬进救护车前交代狄克森放了米尔德雷德她体会到一次放射暴力,却没有受到更大的暴力反击这种新的体验使得米尔德雷德有了反思空间
前夫开着敞篷车载着小女友冲到她家里,一言不合就一把掐住她的脖子,力度之大,直接将米尔德雷德推到抵住墙而儿子的迅猛程度不亚于他,都没看清,一把水果刀就已威胁地架到父亲脖子上
父子间的张力让人很容易忽略掉米尔德雷德的脸上少了此前被粗暴对待时的凶狠,并且没有立即采取有效的自卫而这时最搞笑的是,一个看上去有点蠢萌的长着奇怪眼睛的姑娘突然闯入,化解了一触即发的危机后面也是这位姑娘对米尔德雷德的前夫念出书签上的小金句:愤怒只会招致更大的愤怒
她尴尬地离开以后,一家三口换了种氛围聊天,谈到对女儿之死的遗憾前夫说女儿生前曾打算搬到他家去住,并试图指出米尔德雷德养育孩子的方式造成了儿女的痛苦这当然有栽赃的成分,但这时的米尔德雷德因为有了反思空间,也许也意识到了一些,自己处理痛苦的方式引发了更多痛苦
她到广告牌下缅怀失去的女儿,对着昙花一现的小鹿流露出少见的温柔神情她开始可以表达对世界的失望和对美的爱意,试着调侃自己:如果我有食物,我会喂你,但我只有三角玉米片,恐怕会戳死你这是她永远无法对女儿说出的话,她也希望自己是个柔和的可以给予滋养的母亲,可是生活令她棱角锋利
与米尔德雷德一样,狄克森的母亲也是一个又臭又硬的角色,她似乎永远坐在沙发上一脸厌恶地说着刻薄的话,甚至给儿子出些恶毒主意,是个惹反感的人物设定可以猜想如果米尔德雷德的悲伤永远凝固在心里,经年累月,等她老了以后可能就会变成狄克森母亲的样子,而她的儿子可能就是第二个狄克森
电影没有交代狄克森父亲的死,但很明显母子两个都没能允许自己把这一篇翻过去寡母再未嫁人,甚至没见她离开过那个阴沉的房子,孤儿虽然身穿警服,但举止更像街霸他们应对悲伤的方式都是把它转化为愤怒和憎恨,然后粗暴地发泄出来威洛比自杀死后,狄克森的反应就很能说明这一点,他摇摇摆摆地冲到广告商的办公室,将这个胆敢支持米尔德雷德的家伙狠揍了一顿,扔出窗外
新任警长命他交出佩枪和警徽,革了他的职难得有人教他,违规就要承受相应的后果,这一本应是父亲教给他的道理,偏偏这个人是他所歧视的黑人已故的警长威洛比本来也可以,但他对他太宽松了,作为迪克森象征层面的父亲,威洛比总是用包庇纵容的方式给狄克森一次又一次机会,这种机会没有教义,而是让狄克森变本加厉
但对于威洛比来讲,做个老好人对他自己来说太重要了,他竟然能够做到被全镇人民爱戴所以他只能在死后,通过遗书的方式对狄克森说出早该说的话当然遗书的方式也更有震撼力,一位去世的好人向在世者表达理解和传导爱,更容易绕开坚硬的防御,唤醒心中的柔软,才能把未完成的使命顺利交给接班人
狄克森迟钝地捕捉到爱和使命,突然发现自己身处着火的警察局他不顾危险地救出安吉拉海斯的档案,吓坏了也感动了放火的米尔德雷德
-04-
威洛比死前写下三封遗书,一封给妻子,一封给狄克森,一封给米尔德雷德在给米尔德雷德的信中藏着这部电影的一个重要思想
亲爱的米尔德雷德,这里是已死的威洛比抱歉没抓到杀你女儿的凶手就死了,这件事是我痛苦的根源,你认为我不关心更让我心碎,因为我确实关心但有些案子就是没辙
在威洛比刚刚得知自己命不久矣时,肯定也曾悲愤过命运的不公平:我明明做了一辈子好事,全镇人民都可以作证,可是为什么死神偏偏选中我?这是天降倒霉时人们常常会钻牛角尖的问题这种有些偏执的态度可以避免当事人体会恐惧痛苦和无力,直到他在逃避的路上遇到和他一样的人
设想如果没有被米尔德雷德的偏执击中,威洛比是否可以靠一己之力安然度过临终前的日子?也许挺困难的毕竟在电影刚开始时,呈现的他的家庭氛围是凝重,他的工作状态也有点吊儿郎当,当说到自己正在等死时,他也愤怒地指责米尔德雷德针对他的举动不公平,而且直到死前,他所管理的警局还是作风不改,他也无力去完成这件事了无关对错,只是无力
而米尔德雷德让他看到自己的无力和逃避,他才有机会真正去面对自己的处境,不战战兢兢,也不妄想战胜威洛比自杀前的最后一天,可能是全片最美好的片段,他为自己和家人安排了完美的一天,扣动扳机前最后想到的,还是和妻子在沙发上开的王尔德的笑话
他为米尔德雷德支付了下一个月的看板租金,因为知道这个被家暴后带着儿女出逃,从此一个人养家的女人确实付不起租金了,也因为他要以这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馈米尔德雷德在没有办法时想出的富有创意的招,毕竟他从中有所获益
所以真的很难草率地判断谁帮了谁,谁渡了谁,不管是这部电影里的几位主角之间,还是生活中的父母子女之间,再或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诸如此类
玩录像这周暂停更新一次
大家温故知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