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可贴孩子“,是家的粘合剂
当家庭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有人站出来维持这个系统的平衡。
小葵花说1我有一个男性亲戚,他从小什么都不会做,连保证自己一天三餐的能力都没有。
长大后,尽管他在家里担任赚钱养家的角色,但他却无法离开自己的老婆。
当老婆生气离家出走时,他一定要去找她并带她回家,因为没了妻子,他连饭都没得吃了。
在公司里,一个能力出众的员工往往并不害怕老板,反而是老板想要讨好的对象。
但如果是能力不足的员工就会很害怕老板不需要他,找别人来替代他。
无法生活自理,需要靠老婆,工作能力不出众,被别人顶替,这其实都是一种补偿。
在家庭中也一样,当家庭缺位的时候也一定会有补偿。
我认识一个四口之家。
妈妈是被抱养的孩子,她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但她从来没有去找过他们。
她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承担起家庭经济的重任,但她却找了一个能力比较弱、也不爱说话的男人作为她的丈夫。
因为她害怕别人的离开,她的被抛弃需要丈夫的陪伴作为补偿。
亲生父母抛弃了她,导致她的价值存在感很低,只有找到一个能力比她差,需要依赖她的人,她才会觉得这个人会一直留在她身边陪伴她,不会离开她。
缺位的补偿其实是一种维护家庭系统平衡的方法,当家庭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有人站出来维持这个系统的平衡。
2有时候当父母感情出现问题时,孩子就会经常生病,其实生病这个症状就是维持家庭平衡的一个体现。
只有当孩子生病的时候,父母才能达成一致,因为他们都心疼孩子。
有些孩子厌学,不肯上课,也是因为只有这样,爸爸妈妈才肯跟他进行接触,跟他沟通。
如果一个孩子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很出色,不需要父母的担心,那么在这个家庭系统里,可能会一直存在着某部分的问题,严重时,这个家庭会散掉。
我们所说的家庭系统平衡其实包括两点。
第一,家庭系统不崩溃。
家庭是我们每个人赖以生存的环境,谁都不愿意离开,哪怕这个环境很恶劣,我们都需要去维护它。
哪怕家里每天争吵不断,但起码我们在这里可以做最真实的自己,可以畅所欲言,也没有任何的规则或规定来限制我们。
所以当家庭破碎的那一刻起,每个人都会用一些“症状”来维护它、来保持它的平衡,其中孩子的反应是最大的,因为家庭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
某些孩子在还很年幼的时候就承担起父亲或母亲的角色,也是为了家庭的平衡,做出了相对应的补偿。
这些未出生的孩子对于家庭系统来说,他们是存在的,会有别的人来接替他们的角色,补偿他们的空白。
我曾经有一个女性来访者,她自流产后就一直无法再次怀孕,尝试过很多种方法都不行。
我们所说的心理压力,其实就是当她再次怀孕的时候,她需要面对的风险。
她的孩子是在第七个月时流产的,这对她造成了一种创伤性的体验。
大部分女性在这种时候都会责怪自己,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而导致孩子无法降临。
她后来怀孕了,她也彻底崩溃了。
我问她:“你帮你未出生的孩子起过名字吗?”
“起过。”
“你需要回到他离开的地方跟他进行一次告别,告诉他很遗憾没有这个缘分相聚,但妈妈是很爱你的,希望能得到你的祝福。
因为我知道你也很爱妈妈,家里的人是不会忘记你的存在的。”
在这么一个简单的“仪式”过后,她晚间做噩梦的次数开始减少,慢慢的,后来就再也没有做过噩梦了。
她后来的孩子很特别。
他妈妈一开始是否认了,但在他不停地追问下,妈妈承认并说了实情。
在此之后,这个孩子有时会在吃饭的时候,突然说如果哥哥在就好了。
这其实是一种存在于整个家庭中无意识的东西。
因为他们给予了这个未出生孩子存在的意义,承认了他的存在,也承认了他的离开。
“弟弟”接替了“哥哥”的角色,补偿了家庭系统中的缺位,维护了家庭系统的平衡。
我们经常会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但如果家中突发巨变时,有些孩子会在一夜之间长大,因为他们需要顶替所缺失的位置。
对于替代了父母角色的孩子,我们需要承认他们的付出和贡献,也需要体会到他们内心的委屈和难过。
3其实单亲家庭受家庭角色缺位的影响最深,所以单亲妈妈抚养的儿子通常会比较胖。
跟周星驰电影《功夫》里面的师弟一样,胖子总给人感觉脾气好,攻击性不强,内心比较柔和。
很多女生都喜欢胖胖的男孩子,觉得他们很可爱,抱起来的感觉也是软绵绵的,让她们觉得很有安全感,不会引起她们在性上面的一些焦虑。
而如果男孩子想要变成一个性吸引力强的男生,他需要跟妈妈保持一定的距离。
但有些单亲的妈妈在心理上无法和孩子进行分离,在孩子拥有性意识时还会跟孩子睡在一起。
在孩子五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拥有性意识了,他会觉得跟妈妈一起睡很羞耻,但他没有能力去拒绝。
但因为家庭的特殊,他需要压抑这种欲望,如果压抑不成功,就会变成自我阉割的状态。
否则,家庭系统中的缺位和补偿通常由孩子来完成。
这是孩子的爱,是一种无意识的“牺牲”,也是内心对家庭的期待。
☟ 戳阅读原文,购买老胡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