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90%的人根本不懂如何沟通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90%的人根本不懂如何沟通

2018-05-24 21:15:55 作者:木木木 来源:伴读书房 阅读:载入中…

90%的人根本不懂如何沟通

  插图 | unsplash

  作者 | 木木木

  来源 | 伴读书房(id:duzhe365)

  点击上方绿标 收听伴读书房共读电台

  各位书友晚上好,今天我们一起共读这《非暴力沟通》的第47-62页。 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如果太太说“这个星期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你喜欢工作,不喜欢我。”那反映了她看重亲密关系

  如果你还没有读过这本书或者想回顾之前的内容,可以点击下方标题蓝字,回顾本书之前的共读内容:

  《非暴力沟通》 共读第1天

  《非暴力沟通》 共读第2天

  -01-

  为什么孩子不理解?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听到不中听的话,我们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猎。

  例如,有人气愤地说:“我从未没见过象你这么自私的人!”这时,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这时,我们也许会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都很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争吵时,我们一般会感到恼怒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支持。”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如果我们想利用他人的内疚,我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

  家长也许会和孩子说:“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言下之意是,他们快乐不快乐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

  看到父母痛苦,孩子可有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遗憾的,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热爱

  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时,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

  例如,如果孩子把外套放到了沙发上,而没有挂在衣柜里,我们可能就会说他们是懒虫。如果同事没有听从我们的建议,我闪也许会指责他们不负现任。

  根据我长期以来的经验,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以下是一些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基本需要:

  非暴力沟通把需要看作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要素,而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一种要素是否被当作需要,关键在于它能否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

  -02-

  为什么男人不帮你做家务

  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表达个人需要。对于妇女来说,尤其如此。长期以来,妇女的形象自我牺牲联系在一起。一旦把照顾人人当作最高职责,她们就会倾向忽视个人的需要。

  在一次研讨班中,我们就社会文化对妇女的影响展开了讨论。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许多妇女在表达请求时感到别扭,好像做错了什么。

  例如,她可能不会说:“我今天累坏了,晚上想休息。”相反,她的话中听起来就象是辩护词:“你知道我一整天都没歇过,我熨了所有的衬衣,把这周的脏衣服都洗了,准备午餐晚餐,还出去买了东西……你是否可以……”

  “不!”她委婉的请求非但没有被接受,反而马上被拒绝了。她试图证明她就当获得的某种权利。

  然而,对方的拒绝似乎再次表明她的需要微不足道。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实际上,如果直接说出需要,获得积极回应可能性就会增加

  在另一次研讨班中,一些女士谈到对表达个人需要的畏惧。我母亲参加了那次研讨班。她突然站起来,离开房间,很久没有回来。

  回来时,她脸色苍白。我问道:“妈妈,你还好吗?”“还好,”她回答说,“刚才想起了一件事情,心里极为难受。”

  “什么事情?”“36年来,我一直在生你父亲的气,我认为他不在乎我的感受。我终于意识到,我从没有和他说我想要什么。”

  是的。在我的记忆 中,她总是委婉地表达自己,而不直接说她需要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呢?她回忆说,小时候家里极为贫困 ,只要她想拥有一点东西,哥哥姐姐就会教训她:“你知道家里很穷,怎么清空这么贪心!你以为家里就你一个人?”于是,她也就不敢说她需要什么 。

  有一次,她妹妹在阑尾手术后得到一个漂亮小钱饣。妈妈那时14岁。她多么想要那样的一个装饰有小珠子钱包啊!但她不敢说。

  接下来发生什么呢?她假装病痛,并一直隐瞒家人家里人带她去看了几个医生。医生无法诊断,于是就决定做手术探查。对妈妈来说,这太冒险了。

  不过她最后如愿以偿,得到一个一模一样的钱包。收到礼物喜悦让她暂时忘记了手术后身体的痛苦。

  接着,两个护士走进了病房,其中一个把温度计放在她的嘴里。妈妈这时把钱包递给另一个护士看。

  护士很惊讶,说道:“哦,给我的?为什么?谢谢!”她收下了钱包!妈妈不知所措,她不知道该怎么告诉那位护士:“我不是这个意思,请把钱包还给我。”这个不幸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无法说出自己的需要,会是多么痛苦!

  -03-

  从“情感奴隶”到“生活主人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

  在这个阶段,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们快乐是我们的义务。如果别人不高兴,我们就会感到不安,觉得自己有责任做点什么。此时,我们特别容易亲人看作是负担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

  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很大。想到日子过得这么憋屈,我闪可能会很恼怒。此时,如果遭遇他人的痛苦,我们可能无动于衷:“这是你自己的问题!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不再愿意为他人负责,但我们不心存疑虑。因此,我们的态度也就显得生硬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

  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那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

  此时,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我们还发现,人与人相互依存,损人无法真正利己。非暴力沟通正是想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结语:书友们,今天共读就到这里。明天见!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可以在文章底部给我们点zan。伴读书房,一个让你不断成长,遇见自己的地方,我们期待你的进步。晚安

  ◎作者:木木木,伴读书房优秀领读,想成为森林里的蒲公英,在离太阳最远的地方播下种子,在时光分享有趣的事情。  

  往期书单回顾

 『点击蓝字即可查看』

  ღ 五月书单|五月,愿你遇见美好

  ღ 四月书单| 四月,愿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ღ 三月书单|90%的生活,看你如何去对待

  ღ二月书单 | 你走的路,每一步都作数

  ღ 一月书单|真正通透的人,才能过好这一生

  ☟点“阅读原文”,加入我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