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9岁少女跳楼,围观者鼓掌加油:人心为什么这么恶?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19岁少女跳楼,围观者鼓掌加油:人心为什么这么恶?

2018-06-28 13:15:12 作者:西水的口袋 阅读:载入中…

19岁少女跳楼,围观者鼓掌加油:人心为什么这么恶?

  前几天,有一则新闻:甘肃19岁高三女生,疑似遭班主任猥亵而跳楼身亡。

  她曾向人民法院递交过一份控诉状,完整阐述自己遭遇,控诉状有6页,归纳下来就是:2016年,她遭班主任猥亵,学校领导作为,自己因此患上抑郁症,长期靠药物维持生活,被老师同学歧视

  在诉状里,她写道“善良的人遭人非议得不到一个公正说法丑恶的人却逍遥自在得到关心问候。”但因事过已久难以取证,加上“情节显著轻微”,所以,这位老师不被起诉。

  6月20日下午15时,女孩站在酒店窗台外,正欲跳楼。

  楼下是人山人海热闹呼号,“跳啊”“怎么还不跳”“到底跳不跳”。

  女孩经历了人身伤害,告解无门,陷入低谷,在漆黑的深渊挣扎,而周围的人却在等待一场笑话

  晚上19时,女孩跳楼,当场死亡。

  有些自媒体人把这件事和前段时间的杭州保姆纵火案归为一类,以此说明人心险恶

  恶,当然都是恶,但恶的种类还不一样。杭州保姆忘恩负义,杀人放火,起于贪恋,终于利益。但鼓励少女跳楼则是人类原始劣根性作祟。

  个人都爱看热闹。表面来看是小市民心态本质上讲是虚空内心无法安放过于旺盛精力

  一个朋友,有长达20年的午休习惯。他说,我可以不吃饭,但不能不午睡

  有一天,他刚躺下,听见楼下“砰”的一声,一个鲤鱼打挺,箭步跨至窗前。“我就知道是车祸。”一辆大卡车撞了马路中间的墩子。

  我问,“你为什么关注车祸?”

  “我就是喜欢看热闹。”

  他还喜欢看人吵架,一旦两个人有打架的苗头,他就驻足观望。“打呀,怎么还不打?”

  当然,他喜欢看的热闹都是小打小闹。遇到伤亡,他的同理心比谁都深切,捐款,献血,一个不落,但他还是爱看热闹。

  更过分的,钓鱼岛事件演化得最为激烈的那年,我在公交车上、商场里、学校里,听见人们谈论中国和日本要不要打仗的问题。很多人说,中国都30多年没有打仗了,这不正常。我很惊诧,为什么不打仗就不正常。

  从大方面讲,太平盛世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福报。硝烟四起的岁月,你不仅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连生命安全都难以保障。从小方面讲,大路朝天各走半边,有能力时候帮助别人,没能力的时候提高自己。为什么要盼别人不好呢?

  后来,我发现期待战争和看人打架的心态一脉相承

  生活枯燥需要有大大小小的变动刺激,大到战争,小到拌嘴。日复一日的通勤,处理常规机械工作贫瘠的内心无法容纳那么多精力,它们溢出来,只能流向别处,而吸引目光的是对抗的,大胆的,反生活的。

  更何况,大多数人都活得不够洒脱,陷于生活的泥淖,幽闭怨愤。

  领导态度为什么冷淡

  同事有没有背后插刀子

  丈夫是不是有外遇

  ……

  鸡零狗碎,无法摆脱。他们想啊,一旦战争来了,这些都不重要,跟生命比起来,孩子上哪所学校算得了什么?大家肯定团结一致,共同抗敌,民族凝聚力空前强大冷漠不再,处处都是热血,我们又将回到那个纯朴的好年岁

  所以,看热闹实际上是一种逃避当前生活的方式,是低配版的“生活在别处”。

  回归到“群众鼓励少女跳楼”的行为,我认为这不仅是看热闹,更是一种群众的盲从心理

  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阐述了群体的低能和可怕当一个人是孤立个体时,他有自己鲜明个性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群体后,他的个性会被群体淹没,他的思想立刻会被群体的思想替代,而群体的特征是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

  试想,你一个人看见要跳楼的女孩,大概率是会想要规劝她,救助她。而在爱看热闹的群体中,追求刺激,反生活的思想纲领被提炼出来,你很难控制自己的某根神经不被牵引,你隐隐希望有冲破生活的大事发生,希望死亡,希望杀戮。于是,人性的丑恶展露,悲剧发生。

  有人说,那些鼓励女孩跳楼的旁观者对生命没有半点敬畏不配称之为“人”。

  我不这么认为,从生理属性来说,他们肯定可以划到人的范畴。他们之中一定有人有同龄的女儿女朋友,如果换做是亲近的人跳楼,一定会非常紧张,所以我们不能否认同理心可能存在。但一旦加入群体,成为乌合之众,站在跳楼女孩的对立面理智隐退,情绪上头,他们对自己在做什么,甚至没有知觉

  东野圭吾在《白夜行》里写,“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抗震救灾,献出生命的解放军是善,纳粹军营,屠杀犹太人的法西斯是恶,这是我们最直接的认知。但落实到一个人身上,纯善和纯恶都是不存在的,我们鼓励人性的善,也不讳言人性之恶,人都是很多面的,就像一张对折后的纸,才能稳稳地立起来。

  太宰治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他把人性看透了,对整个人类失望

  我还抱有希望,恶是存在的,但我们要尽力规避恶意,规避恶环境,这就是学习成长的意义

  — end —

  作者,西水。

  被困国企樊笼,渴望思想自由的90后。

  相关阅读

  《张雨绮,6000万片酬的范冰冰都在用10块钱的面膜,你凭啥用十几万的爱马仕去买菜?》

  《106斤的陈乔恩被骂“没有职业素养”,女人为什么要被体重绑架?》

  《蔡少芬:当6年小三,和母亲决裂,45岁颜值下滑,她凭什么受观众喜欢?》

  《撕黄奕,抢角色,爆乳搏出位,野心勃勃的霍思燕怎么就甘心洗手做汤羹呢?》

  商务合作,请扫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