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人添堵呀。
听说每一个特别的人,都置顶了【午后呓语】
别给人添堵呀。
文|陈午
01
之所以将这句话作为标题,是因为最近总有种感觉,成年人的世界,不给人添堵是最基本的社交礼仪。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别人发朋友圈的时候,不管是发什么,都不要做那种在评论区里怼别人的家伙。
前段时间就有一位读者告诉我,说自己在朋友圈里晒了个毕业自拍照。本来看着上百个点赞,跟一条条毕业祝福,满心欢喜。
但是没想到,在那些众多留言中,却有一名老同学回复了一句:感觉你又长胖了呀。
这位读者说自己本来就玻璃心,受不了多大的差评。自己也承认自己是胖了,但是分享毕业照的时候,纯属就是想要分享毕业的喜悦,没想到却收到这种评价。
写下这样一条评论的人,还是她高中老同学,有种想要拉黑删除的冲动,但又不好意思,只能勉强回一句:哈哈,是的,正在努力减肥。
其实内心的想法是这样的:我就算再胖也不关你的事,凭什么在留言区光明正大说别人?
02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想找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摆脱自身所熟悉的那套写作方法,以另一种更加新颖的形式,去书写。
我越来越不喜欢举各种例子去阐明一个道理,以及越来越不愿意去喊着口号教人怎么过生活。
就像我们每天看的很多文章一样,每一篇单独拿出来,都在告诉你一个很棒的道理。
但更多情况下,我们看完文章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除了一时的情绪亢奋,告诉自己要努力改变现状以外,似乎生活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或许正因为如此吧,一开始很多人称呼我写的文章为鸡汤,嘴下留德的人,称呼为心灵鸡汤;不留德的人,大多直接叫做毒鸡汤。
我很讨厌别人称呼自己写的文章是鸡汤,因为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鸡汤这两个字,成了贬义词,带有骂人的意思。
好像说一个人文章写得很烂,就说它写的是鸡汤。
记得过年的时候,遇见一位亲戚,他问我最近在干嘛,我说在做新媒体。
他哦了一声,然后来一句:就是写写心灵鸡汤吗?看你公众号上每次都发那种文章。
说真的,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有种想要骂人的冲动。也许他是无意的,但是所写的东西,被人这样称呼,总觉得内心怪怪的。
或许,是我太玻璃心了吧。
其实,我觉得鸡汤不鸡汤都无所谓了,只要你在看文字的时候,能够有所感想与触动,便足够了。
03
市面上村上春树的书,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各种短篇小说跟游记随笔,我几乎看了各遍。
其中包括《挪威的森林》跟《海边的卡夫卡》,我则不厌其烦地各看了三遍。
我很喜欢村上的文字,有种说不出来的孤独感,以及他笔下的主人公,无不是在生活中寻找着一种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挺喜欢“寻找”这个词的,本身没有太多感情色彩,它存在的意义是好是坏,完全由寻找的对象所决定。
04
今天早上共央师妹发了张她开毕业典礼的照片给我,我象征性地回了一句毕业快乐给她。
去年也是在今天,我正式离校,恍惚间已经毕业整整一年了。
有时候坐公交路过学校大门的时候,会有种想进去看看的冲动,但最后都能找到各种不进去的理由。
以前常听人说,一个人开始喜欢怀念过去,要么是他如今的生活过得不够好,要么是他开始老了。
活得越来越简单,在物质上几乎没有任何欲望,唯一有点冲动的,就是看到某件事的时候想写点东西,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表达欲望特别旺盛的人,以前没写的时候,爱说;后来找到了码字这种方式,字写得越来越多,话却说得越来越少了。
恩。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05
前天看到一位写作的学姐写了一篇文章,说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写了两年了,从2016年开始动起笔。
我看了她的文章后,心想:恩,我也两年了,好快又好慢呀。
—终—
往日文章推荐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毕业那天,我带着全家人拍毕业照
你也很久没有看完一篇推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