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为什么一夜之间刷了屏?
01
▼
点映那天去看了《我不是药神》。影片结束后已经是晚上11点,当灯亮起来的时候,竟没有一个人舍得离去。有人哭红了眼眶,有人还在回味唏嘘。
我也是其中一员,这部影片真的忍不住要为它打call。
搞不清《我不是药神》是怎么通过政审的。但这个剧情真的很反映国人生存现状,直戳痛点。
程勇(徐峥饰),以卖印度神油的为生,是一个事业和家庭都失败的社会底层小市民。
老婆和他离婚,要带着儿子移民去国外。爸爸生病长期住院,他却连手术的钱也交不起。
吕受益,是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这种病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而对症的药“瑞士格列宁” 售价非常高昂,一瓶售价高达四万人民币。很多人为了治病,倾家荡产,最后穷困潦倒只能等死。
吕受益经人介绍,找到程勇,让他去印度走私仿制药“印度格列宁”,虽然是仿制药,但是疗效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而印度本土售价只要2000元。
程勇知道,走私药在中国是犯法的,一旦被抓到就要判刑。但是,程勇太想赚钱了,在利益驱动下,程勇铤而走险。成功地拿到了“印度格列宁”的代理权。
于是,他成了一名药贩子。他和吕受益合作,卖给白血病患者5000元一瓶。这个价钱只是正版药的八分之一。
白血病人纷纷给程勇送来锦旗。程勇意识到,他的行为虽然违法,却给了白血病人活下去的希望。
但是,低价假药侵犯了瑞士格列宁的利益。瑞士格列宁厂家代表向警察局报案,要求彻查假冒违禁药品,迅速把药贩子缉拿归案。
一年后,吕受益的妻子找到他,求他救命。这时他才知道,因为他停止了提供廉价药,吕受益割腕自杀,濒临死亡。
程勇知道,如果回头还是会有可能被抓。但是弃之不理,又眼见那么多白血病人坐着等死......法与情,该如何抉择?
02
▼
《我不是药神》宣传照中,剧中人物各个笑得很开心。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每个人却活得痛苦万分。
得了慢粒白血病,这条命就是用钱堆出来的。每瓶售价高达四万元的药,1个月就吃完了。普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这样的支出。
剧中的小黄毛,只有20岁,因为得了病,不想连累家人,独自跑到上海来打工。
吕受益刚得病的时候,妻子怀孕6个月,他是那么想活下去,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结束生命。
剧中另一位女主,女儿得了白血病,丈夫跑了,为了给女儿治病,她不得不跑到舞厅跳钢管舞......每一位病人或家属,人生充满了绝望,步履为艰。
看到这样的剧情,只要经历过重大疾病的人,都会感同身受。动辄上万的医疗费用,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都难以承受。
我的叔叔,几年前诊断出肺癌晚期。医生提出要化疗,当他问了治疗费用后,果断地决定放弃治疗。
他说,化疗也治不好他的病。他是不想搏,他知道昂贵的医疗费会花光他所有积蓄。放弃治疗,至少他不会给家庭增加负担,还可以留些钱给孩子。
他与病魔顽强抗争了2年,最终还是抵不过癌细胞的扩散,离我们而去。
前几天,我和同学小吴吃饭。她对我说,这几年她过得很艰难。爸爸得了心脏病常年住院。
为了维持爸爸的生命,她和他弟弟负担了巨额的治疗费用,每年支出高达百万。爸爸的病很严重,医院用了最顶级和最大剂量的药,但也只是延续生命而已。
她说起这些的时候,红了眼眶。一边是治疗疾病的痛苦,一边是家属沉重的医疗开支。每一个身患重病的家庭,都有种望不到头的绝望。
这一切,在《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里,都得到了真实的还原。怎能让人不为之动容。
03
▼
为了救人,程勇决定铤而走险,重操旧业。他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白血病人拥有活下去的希望。
仿冒药再次大规模出现,瑞士格列宁岂肯善罢甘休。他们继续给警察施压,要求迅速缉拿药贩子归案。
在一次搜查过程中,警察找到了一批手上有印度格列宁的病人。但是任凭警察如何追问,病人们坚决不透露任何信息。
有一位老太太站起身,走到警察身边,流着泪恳请警察不要再查假药了。她说:
"领导,求你一件事。求求你们别再查了。这药假不假,病人自己能不知道吗?我得病3年,正版药吃了3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现在这便宜药才卖500,能救命……
药贩子根本不赚钱呐,谁家还能没有个病人,你就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生病吗?
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行吗?"
看到这里,我不禁泪流满面。谁家里没有个病人?对于重病患者来说,一场病,除了饱受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还会拖垮全家人......
谁不想好好的活着呢?尤其是当生命在倒计时的时候,求生的欲望更是无比强烈。
在这个暗无边际的世界里,如果有一种药,既能治病又不需要昂贵的费用,这就是一束光,生命延续的希望之光。
程勇最后还是被逮捕判了刑。在羁押车从法院缓缓开出的时候,司机突然说:“把车开慢一些。”
程勇望向车外,看见沿路站满了白血病患者,他们摘下口罩,眼神里饱含着感激,向程勇致敬。
在依稀中,程勇仿佛看见了已经离去的吕受益和小黄毛,他们微笑着看着他,一切尽在不言中。
04
▼
我想起我的前同事。她平时说话不多,但做事无比勤奋。有一天,我收到她的喜糖,她开心地告诉我她结婚了。
疾病是不长眼的。不久后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她竟得了白血病。她住进了医院,从进医院的那一天开始,她就再没有出来。
她家不富裕,医疗保险也不能解决问题。高昂的治疗费用很快就榨干了她的家庭,也吓跑了她新婚不久的丈夫。
她并没有灰心,听说北京有医院可以治她的病,可是要30万治疗费用。于是我们全公司发起捐款,帮助她筹集到了钱。她满怀希望去北京等待骨髓配对。
她是多么渴望活下来啊,在她生病期间,尽管遭遇了和丈夫离婚、父亲过世的种种打击,她也不想放弃。然而,我们终究还是没有等到她的好消息。
常在朋友圈看到重疾重筹的求助,每次我都会默默地资助。虽然个人力量微薄,但是如果人人都能伸出援手,病人和他们的家属至少不会孤立无援。
05
▼
《我不是药神》并不是杜撰,而是取材于真实的故事。
故事的原型叫陆勇,他是一家针织外贸厂的老板。2002年他查出患有慢粒性白血病,在服药2年后,花去了70万元,他的家境也撑不住了。
于是他托人买了印度“格列宁”仿制药,惊喜地发现只要十分之一的价钱,就可以起到一样的治疗效果。于是他采购印度仿制药帮助广大病友。
后来陆勇被检察院以“销售假药罪”提起公诉。所有病友听到这个消息全部炸了,上千名白血病患者联合起来,发起请愿书,请求检察院撤销公诉。
看病难,看病贵,是中国的现状,是所有人的痛。天价药是一个值得政府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
几年前我遇到一位医学博士,他说过一句话至今让我难忘:人在临死前的3年,会花光一辈子的积蓄。也就是说,一场重病足以致贫。
人们除了日常重视健康保养,提前做好保险规划以外,政府的医疗政策也应该给与老百姓更多保障。
片尾说,今天部分省市已经将格列卫及仿制药纳入医保,慢粒白血病存活率从2002年的20-30%,提高到2018年的85%。
虽然相比10几年前,社会已经发生很大的进步,但是高昂的医疗费仍然是多数人难以承受的痛。
看病难,进口药贵,这些有着复杂的原因,比如中国关税高,没有制度针对仿制药,这也导致专利药价格居高不下。中国的医疗改革任重道远。
致敬这部伟大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它还原社会的真相,它替老百姓发声。我甚至想,它也许会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医疗改革。
未来会好吗?
作为普通人,我们要求并不高,只是无论贫穷或富贵,无论健康或疾病,每个人都能有尊严地活着。
生活总有希望。
- THE END -
无论你做什么,只要想赚钱,想有成功的事业和人生,都离不开人际沟通。
会说话,敢说话,说到别人心里去,不畏强权,搞定大人物,遇事知道控制情绪。这些都是你日常必备的技能。
▲上下翻动查看更多前两期学员好评▲
薇安高效人际沟通第三期将在7月下旬开营。前两期好评率100%。现在早鸟期间,如果你想成为会说话的高情商人士,不要错过。
立即报名参加人际沟通实战营
薇安,世界500强高管,每年掌管数亿生意。只写最接地气的成长干货。和几十万有志青年探索一条人生奋进之路。千万级阅读代表作《“未来10年,50%的人将失业。”》《别再刷屏了!请停止这种无效的努力》
个人公众号:薇安说(ID:Viannhe6)
“薇安28天高效人际沟通训练营”第3期早鸟招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