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桃花扇》略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桃花扇》略感

2018-07-16 19:23:25 作者:一颗清新逗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桃花扇》略感

  这部1962年的粤剧电影桃花扇》是以欧阳予倩和孔尚任两版剧本为型,因演员都深谙戏曲,并且集中了具体戏剧矛盾冲突,所以全然展现了明末时期男女之情的悲欢离合社会环境的动乱震荡。

  观后,其感有三。

  其一“巧妙设置安排”。侯方域心怀国事“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李香君流落风尘,乘船而来,一句“不知亡国之恨的又岂止是商女”的质问与辩护,赫然显露一身傲气。于此处,我便对李香君情有独钟。由此,我不禁惊觉多年来的一些优秀影视作品,竟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想一个故事人物的出场往往需设置地非同一般,或也可称之为一种创作模式,但我认为的确值得我去效仿。另外,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相遇,也令我为之称羡。侯方域“抛扇引美人”和李香君“掷红豆”,那句台词“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令我倾心不已,回味无穷。后来众多由“定情信物”开始美丽爱情故事也皆可追溯于此,而这定情之物恰恰是一把桃花扇,而这一把扇却伴随着人物与时代的兴衰起落。另外,那“李代桃僵”的呈现也可以说令人叫好,我想这些精妙的设置与安排都值得我们一一铭记,取其精华,化为己用。

  其二“一身气节具犹在”。谈起气节,那句易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算是我们认识李香君这位青楼女子的引语。自此,李香君就注定不仅仅是个青楼女子,而又可以是风尘知己了。这风尘知己,退还了“嫁奁”与三百两赎身之款,流落他乡也奋不顾身以戏讽弄那奸臣,电影里保留了很多的唱词,“干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还有那表明心志的“东林伯仲,俺青楼皆敬重”,这些有李香君唱出来,更让我觉得人物活灵活现气势逼人!女主人公李香君的气节令那位候公子感叹“忠与奸女流之辈亦分得清,大丈夫光明磊落”,纵然最后他辜负了李香君为国正直一世的期许,但明末那个社会环境赋予他们一群仁人志士矛盾与纠结的思想特点,或捐躯为明,或投效于清,历史朝代的更迭,孰对孰错皆不是一人可以言说,这样的无奈又何不是那群志士的“气节”啊。我们得意指责之前,是否也该扪心自问一下,是否内心也能毫无波澜大义凛然。同样,我想在塑造人物的时候,人物最好不是完美无缺无可挑剔,而是更多关辉与丑陋同在,才会丰富真实

  其三“次要人物也精彩”。在剧中,杨老爷无疑是个特别存在,我觉得他是个“智慧性”的次要人物,现如今我们不是都会给与情商高三字吗?其实,有时我们不妨想想,人这一生非得傲然自居,清流一世?低声下气几次又何妨?正直独于山是一种高贵人生境界的话,那么八面玲珑斡旋于市是否也是一种处世智慧?真正智慧、率性而活的人从来不是那些成天背负伦理道德规模范的人,他们都是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人。这样的个性复杂的人物的确需要我们好好琢磨和研究,因为刻画这样的人物有时真的得绞尽脑汁苦思冥想

  总而言之,我真心觉得这样的戏剧作品当中的人物形象性格设置以及故事情节安排,让我惊叹,也让我受益匪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桃花扇》略感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