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初学者的冥想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初学者的冥想书读后感10篇

2018-07-15 05:5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初学者的冥想书读后感10篇

  《初学者冥想书》是一本由(美)杰克·康菲尔德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13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初学者的冥想书》读后感(一):初学者的冥想书:为何冥想

  野兽按:不评论,让作品自身说话。好坏与否,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欢迎诸位书友多多评论,多多传球哦。^_^

  ----------

  为何冥想

  杰克·康菲尔德/文

  唐唐/译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在佛陀开悟不久之后,他在漫天风尘的路上邂逅了一位旅人。在旅人的眼中,这是一位英俊不凡的瑜伽士,身上蕴藏着惊人能量,他忍不住开口询问:“您看起来如此与众不同,到底是谁?天使还是天神?”

  佛言:“既非天使,亦非天神。”

  “或者您是诸天神 中的一位?”

  佛言:“非也。”

  “那您是哲人还是巫师?”

  佛言:“都不是。”

  “好吧,您是人吗?”

  佛言:“也不是。”

  “那您究竟是什么?”

  佛陀这样答复他:“觉者。”

  “觉者”二字,道尽佛法精髓。“佛陀”本是梵语,意为“觉醒之人”,即成为一个了悟生死本质,“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

  冥想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成为佛教徒、禅者或灵性之人,它仅仅是邀请我们唤醒自身的觉醒潜能。或许正念、活在当下、慈悲和觉醒,这些都是我们坐在蒲团上冥想时的收获,然而,这种觉察力将在生活方方面面予我们以馈赠——编程、打网球、做爱、在海边散步、聆听周围的一切。事实上,觉醒与活在当下是一切艺术核心

  那么,我们的觉醒指向何处?佛家给出的答案是“法”。在梵文与巴利文中,“法”这个词所指的是宇宙真理,即宇宙法则,也包括对这种法则的描述。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完全可以立即发现“法”的存在,这一般若智慧与我们共同呼吸,随时随地都能被发现。

  所谓觉醒,并不是说坐在那里,等待脚踩祥云的神祇 、灵性启蒙或是灵魂出窍的美妙经验降临。唯有放下妄想与记忆,回到当下一刻,我们才有可能发现名为“法”的宇宙真理。只消做到这一点并保持细致的觉察,我们就能于生活的每一处发现法的特征

  “无常”乃是冥想中“法”所显露的第一个特征。《金刚经》中有这样的句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越是安静,越是仔细观察,你就越能了悟:自己所见的一切皆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

  一般而言,似乎我们所经验到的一切都是稳定不变的,包括我们的性格、周围的世界情绪念头。这就好比看电影,从本质上来说,那只是银幕光影的闪烁,我们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若你能观察得更仔细些,就可能发现电影其实是一系列静止画面。先是一幅出现,然后是几不可察的细小间断,再是另一幅出现。

  生活亦是如此。万法无常,变化不居。一切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看穿这一点并不需要多少禅修基础——你能让某种情绪一直持续下去吗?生活里又有什么始终不变?

  这就引出了“法”的第二个准则。一切想要事物停顿于此、再不改变执着,都只会给我们带来失望痛苦。这并非上天的惩罚,而是事物的原貌,是如万有引力一般不可否认的事实。哪怕我们对事物的某种状态再执着,也无法阻止它的改变。生命是一条河流万事万物皆在变更,若想紧抓什么不放手,我们将蒙受更多的苦难与失望。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当我们开始领悟这一自然法则,也该意识到有必要作出改变了。最好多多培养“无常的智慧”——所有事物都处于变化的过程中,不妨跟随这种改变,接纳事物的不确定性。冥想能教导我们如何放下,如何安住于变化之中。一旦得窥“无常”的真谛明白执着会带来更多的苦楚,我们就会意识到,放松与放下才是生活的智慧。我们也将意识到,在这一场生命之舞中,利害得失、毁誉、苦乐皆是与生俱来的一部分。放下并非意味着漠不关心,而是以更加灵活明智方式予以关怀

  在冥想之时,不妨带着一份关爱、一份尊重,将注意力放到身体上。当我们抛出这样的问题:“身体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能够看见它的成熟衰老、染病乃至死亡。冥想能让我们直接感受身体的状态,紧张疲惫或是活力四射。有时我们的感觉很好,有时却仿佛受了伤;有时感觉很安静,有时却很焦虑。在这样的冥想中,我们终将意识到,自己并不真正拥有这具身体,只是在其中暂住一段时间罢了。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这段时间内它都一直在变化。头脑内心亦是如此,它们不断地在希望与恐惧悲伤喜悦中起伏。若我们继续冥想,就可能领悟希腊奇人佐尔巴(Zorba)所言的“灭顶之灾”。与其陷在趋乐避苦的困境中,不如去挖掘内心的力量:它完全有能力容纳这一切,而我们也有能力更加全然、自由地活在当下。苦也好,乐也罢,一切都将过去,一切都会消散。当我们明白这一点,就能发展出内在的那份坚定

  因此,冥想是为了洞悉生命的法则。觉醒要求我们将注意力从奔腾不息的思维和念头上拉回,转而放在身体与感觉之上。不妨观察身体与大脑的运作模式,然后以更加智慧的方式与之建立关系。而这一内在工作的核心,是对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的身体、大脑和内心时刻保持觉察与专注。此即“正念”,一种心无旁骛且值得尊崇的专注。

  对我们生活的所有领域,凭借静坐所发展出的正念都将有所助益。若在吃饭时运用,你会听见各种声音在飞舞,肚子说“饱了,不能再吃”,舌头说“水果美味,让我多尝尝”,眼睛说“那儿的甜点我还没试过呢”。或许妈妈此时会说:“先把盘子里的东西干净。”凭借正念,你可以听见内在各种不同的声音,也可以以全然地觉察去聆听自己的感受——所有愉悦、不愉悦和中性的经验。你会逐渐领悟,无须为痛苦而恐惧,亦无须执着于快乐。“事情应该如何”,这种信念往往会限制我们,而冥想会让我们明白,趋乐避苦既无法带来平和,也无法带来幸福。事实上,它们终究会改变,不以我们的意愿为转移。紧抓自己所喜欢的,推开自己所厌恶的,这样的做法只会招致更多的苦楚。

  冥想有助于我们发展对身体和感受的觉察,一种自然、敞开、不带任何评判的觉察,不妨逐渐将这种友善开放的觉察带入一切心智活动。我们得学着去理解信任无常的法则,那意味着如实地看待世界的原貌。如何让这一切与慈悲、善良和智慧相联结,答案会在过程中自动浮现。

  《初学者的冥想书》读后感(二):定静觉察

  一本非常简短的书,118页,分13章讲述关于冥想的一些事。讲授了8种冥想方法:观呼吸、观全身感受、观情绪、观念头、宽恕、慈心观、食禅、行禅。

  对于在本科就开始接触灵修的我来说,这些冥想的方法已经不算陌生之物了,只是帮助自己再复习一遍,巩固灵修过程的方法而已。

  其实修身、观照内心、定静觉察、反躬自省不是一件一蹴而就而需要时间反复修炼的事。让自己与各种思想与情绪和平共处,找寻到当下的坦然的感受。其实形式也并非局限于冥想,就像这本书所说的,你可以食禅、行禅,依然也能让自己的意识投注在当下的事,不会把注意力放在追悔过去与担忧未来。你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是修炼,只要关注当下的各种感受就可以了,从呼吸、走路、吃饭开始,慢慢推及至任何事。

  《初学者的冥想书》读后感(三):启迪人心只言片语

  1.

  好的冥想练习有很多种。若要配得上这个“好”字,则必须有助于修习者发展对身体和感受的觉察,对意识和内心的觉察。无论选择哪种冥想方式,关键在于作出选择之后,就该坚持到底。

  2

  冥想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成为佛教徒、禅者或灵性之人,它仅仅是邀请我们唤醒自身的觉醒潜能。或许正念、活在当下、慈悲和觉醒,这些都是我们坐在蒲团上冥想时的收获,然而,这种觉察力将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予我们以馈赠。

  3

  冥想并非聚焦于某一特殊的意识状态,因为所有的意识状态最终都必将改变。冥想训练我们时刻保持觉察,以一颗敞开的心和明澈的视角面对世界,活在当下。让我们得以进一步敞开自己,学会全然的爱,并能无所畏惧表达这种爱,这些都是来自于冥想的美妙礼物

  4

  与呼吸同在,这种练习就像训练一只小狗。你抱起它,放在一张报纸上,告诉它呆着别乱动。它会乖乖听话吗?不可能。患有多动症的心智也是如此。你必须再次抱起狗狗放回去,告诉它乖乖呆着别动。如此重复多次,小狗才会听话。

  5

  当你安静地坐着,身体自然会渐渐敞开。在这份敞开中,你会留意到被忙碌的日常生活所掩盖的诸多事物。请铭记一点,若在冥想中注意到身体的打开,切勿用理智决定它该如何。静坐当如千瓣莲花盛开,每一片花瓣舒展都有它自己的时机节拍

  6

  有许多人以为必须解决了所有问题,我们才能真正开始冥想。事实上,一切问题都是旅途重要组成部分。何谓好、何谓坏,我们对此有太多的看法,却从未真正明白。有些时候,全然体验某种我们不欢迎的情绪(如愤怒、憎恨),能让我们走向自己需要学习功课

  7

  我们凭借冥想向一切生命之歌、所有能量之舞敞开。以呼吸为核心,令自己安静、平和,而后怀着善意与接纳,以这份觉察去迎接所出现的一切。如此一来,无论发生何事,皆能成为冥想的一部分。

  8

  宽恕绝非纵容。宽恕的本质是不将任何人从心中驱逐出去,哪怕是那些深陷无知困惑、痛苦的泥沼无力自拔,并因此伤害他人之辈。宽恕也意味着放下过去,即使确实有错铸成,无法补救,亦难挽回,但前方崭新的道路已然展开。

  9

  慈心观是一项古老的修炼,我们要做的是先对自己散播爱,之后将慈爱传递给我们所爱的人,最后扩展到一切众生。慈心观的美妙之处在于可以随时随地修炼。在街头散步时,在挤公交时,在坐飞机时,你都一样可以修习——“愿他喜乐安康,愿他心中充满慈悲。”

  10

  食禅的重点是让所有声音都进入意识层面,看清楚哪种是自己习惯追随的,之后学着去聆听其他的声音。若想点燃生活中的智慧,关键就在于,无论你是否坐在蒲团上,都要将觉察之光带入自己的经验。日日皆食,且不止一次,食禅正是发展觉知的绝佳机会

  11

  哪怕是在最忙碌、最容易被打扰的日子里,行禅也是极好的修炼。当你心无旁骛地来回走着,你很快就能意识到,重点并非取得某些进展,而是待在此时此地——毋庸置疑,冥想的精髓即在于此。

  12

  唯有发现自身的愤怒与仇恨之源,我们才能明白它在外部世界的运作。唯有懂得如何走出自己内心的恐惧与偏见,问题才能获得真正的解决。若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学会如实地看待这个世界,无惧苦痛,不贪欢愉。无论遇到何人何事,都能够敞开自己的心。

  13

  请记住,冥想无法成为一件技艺成品,它是一种终身的修行。若你能与呼吸、身体感受、念头和情绪能量共处,你就能在任何生活场景中保持冷静好奇。让事情简单些吧!内观的关键在于觉察当下的一切,而非追求殊胜的体验。不妨以赤子之心敞开自己,那将帮助你发现当下一刻的生命真相

  《初学者的冥想书》读后感(四):直面情绪---关于“贴标签

  这本书不长,最多两小时就可以读完,但是我读了一下午,因为看到“食禅”的章节,忍不住阅读并录音下来,写得很美。

  关于本书最大的启示,应该是“贴标签”的概念

  比如打坐的时候,就我个人来说,我会产生很多异象,以及对异象的恐惧,这个时候我一般要求家里必须有人陪伴,或者我要半眯着眼睛,一开始要保持对某些微妙响动的觉知,然后才能进入所谓的安全状态,最后才是放松和冥想。

  这给我造成了一定程度困扰。但是《初学者的冥想书》提出的贴标签的概念,就是在你的----恐惧,害怕,想着冰箱里的东西臭没臭,袜子洗没洗,等等念头出现的时候,马上认出,给他们贴上标签,然后过去。就像你在流水线上,给那些经过产品贴上标签一样,它们根本左右不了你,你也不跟随它,只是“辨认出”来而已。

  《新世界》里说,情绪并不是小我的一部分,但你一旦执着于情绪,换言之,你没有辨别出它,那么它就成了小我的一部分了。

  我们必须有一个“临在”的状态,驻守在悬崖边,永远可以抓住马上要跟随情绪落下悬崖的那一瞬间的自己。而这个驻守在悬崖边的拯救者,就是我们清朗的本质,因为我们总是能看清一切。

  《初学者的冥想书》读后感(五):冥想的本质是什么?

  有关冥想的概念和操作方法有很多种类,有的强调放松、有的强调正念等。这里所教的冥想法认为冥想的本质是“无思虑的觉醒thoughtless awareness”或者“心智宁静mental silence”的状态,是人类意识的一种最佳状态。这一概念虽与众不同,却拥有扎实可靠的科研实证基础(包括随机对照实验,后续的文章中我们会介绍更多科研信息),证明其效果卓著。

  这一概念认为,在冥想中,我们保持清晰、觉醒,时时处在当下,完全成为自己头脑的主人,不受任何杂念的干扰。将冥想的状态带到工作和生活中,可以帮助我们减压和促进身心健康,乃至进一步发挥最佳水平。

  冥想的状态是与生俱来的,是内在真我(SELF)的特质。所以,我们无法刻意去冥想,而是要通过跟真我的联结,让内在静心冥想的力量自然的、逐渐的得到唤醒和生长。例如,我们可以将右手放在心脏的位置,默默的、诚心诚意的跟自己说,我的本质是这个纯洁的真我等(详见下述冥想导入确定语句)。然后静静的体验,或许一开始还是会有很多杂念,但是慢慢配合相关技巧的练习,就可达到“无思虑的觉醒”状态。这个微信平台将循序渐进的教授一些简单的冥想技巧。

  《初学者的冥想书》读后感(六):带智慧的心回家

  野兽爱智慧/文  

  《智慧的心》是康菲尔德继《踏上心灵幽径》之后,有系统地整理出一套佛教心理学,里头每章都附有练习,也可以说是自助式的佛法心理保健之道。它内容生动易懂,读者保持着轻松和探索的心跟随作者进入内文,不要太在意佛教的专有术语或概念,只要记得常常和自己的内心相连,则必有斩获。  

  许多人以为:将佛法化成某种抚慰技术,就可以做为佛法的入世关怀。这是个错误观念。真正的佛法是透过澈念而产生的心法,佛法本身没有文字、仪式或影像,只有慈悲。真正的佛法是让慈悲得以实现的种种心法,而非长篇大论,亦非神秘仪式。  

  佛法的慈悲不在于是否心生慈悲心,而是“自我”这个难题。佛法的基础就在万物彼此缔结,而缔结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他人形成自我”,这并非简单的镜像逻辑,其复杂的程度超过我们的想象,亦即,并非我父母如何待我,我就会变成怎样。例如本书作者即在个性不合的父母争吵下成长,他的自我是在厌恶争吵之下不断地峰回路转。一方面自我由他人制约,一方面自我又是个感应机制,有反抗也有顺应。可是无论怎么纠缠,许多佛法的实践者都采用当机立断的“持敬”工夫。佛法的尊贵在于它比任何人类知识或思想更明白地显露慈悲的必要。  

  人的自我遗忘使得人与生态的交互性被忽略了,而佛法则彻底要人类认识万物的相互缔结,甚至清楚地表明“自我”来自他人而非自性,乃至无自性。我们的自我主张其实犹如“滴水入水”,庞大的水分子彼此关联着时空、能量、键结与分裂。  

  人的傲慢与自我里的“被瞧不起”密切关联着,人的谦虚与自我被善待的部分相关联。我们自私是因为感觉到被掠夺着的自我,我们自利是因为感受到自己的匮乏、他人的不给予。真正佛法是:当你感到穷困时,你反而应当努力义助他人,而获得自我的丰盈。这道理很简单,穷困让人贪得,一心一意想从他人口中夺下面包,但此掠夺性的获得只是让拥有物增加,自我因为掠夺他人而感到空虚,因此,增加拥有物并不能使自我感到充实。但是给予他人却反转成自我的充实。奥妙在于:在万物缔结的世界里,自我的充实带来世界的欢迎,缔结的事物会以凹面反过来保护穷困者,此时,穷困者将受世界的福报,穷凶者则造成恶极。  

  最有益的修为是“安住”。这“安住”指的是让意识尽量降低其捕捉、攫取的频率,让意识如见云烟的过去,一般简单的清闲静坐就可以做到,无须到入定的程度。安住不是与万物疏离,而是体会到与万物一起流转,范仲淹在岳阳楼看湖的心情、李后主独上小西楼的心情,杜甫的“城春草木深”的感慨都可以体会安住之一二。  

  人能安住是因为随时觉照。许多人觉得觉照很难,其实是心猿意马。人随时都可以觉照:走路轻缓慢,睡觉轻缓躺,吃饭静心,说话声细,工作专心都属觉照。  

  正念并非根据某些正确信念来行使的,正念是一种心态,是自己跟自己最真实的部分相处的态度。例如,当我们因为某事而心头烦乱,会出现“乱念”,整个看事情的心态全都乱了套。此时的“正念”是把自己重新摆正,如呼吸一下、放松一下身体、暂时放掉“乱念”,在草地走走,等安静下来,重新看事情,这过程就是“正念”。许多人吃饭狼吞虎咽,但若能瞬间放下食物,仔细体会自己身体的感觉,如果饱就离开,如果饿就继续进食,能慢条斯理欣赏食物的滋味,以悠闲的感觉进食,这就是“正念”。所以“正念”不是指什么“正确的念头”,而是“察觉己身,自我导正”。  

  从最简单的情况来看,正念是很好的保健之道。我们的身体必须被我们察觉之后,如发现有问题就需要调整正念过程,刚好就是最佳的调整。许多人宁可听信话语,把身体交给外物,如服用保健食品、各种保健药丸。我们把这些东西吞入而不理会身体讯号,立刻会出问题。身体的调整往往可以透过正念过程,将微细得身体信号体会出来,依照感觉来调整。  

  正念的精神领域是专注。当我们静下来体察身体,我们首先会越过知识的障碍,把知识性的影像、观念排除,以比较赤裸的直觉梭巡于自身的存在感,一旦赤裸地接触到存在感,专注就会发生,所以无论是阅读、静坐、行走、做事,都会有同样的专注。这个层次的正念是善知识的正念。  

  佛法的现代诠释  

  《智慧的心》承载了作者个人心灵成长的缩影,字里行间常能让读者感到作者对所处时代人心苦难的反省之外,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与案例。这些案例多半来自作者个人或受助者心灵转化的历程,或是作者在推动禅法过程中的探索、困顿和超越。  

  现代佛教不同于传统之处,在于现代个人主义重视并尊重个人生命经验的独特事实。佛法本身的内涵在于透过个人的亲自试验、检验“法”的定义之一“亲身体验”。个人的经验是第一手的资料,是真正能够引导个人离苦的线索,更是教法的真正目的。概念或理论都属于地图的功能,上路永远靠自己。佛法就在这身心当中,不用向外求助。因此,康菲尔德大量叙述个案生命过程中遭逢种种困难与转化历程,蕴含佛法的亲自体证的精神:以关爱的心觉知所有的烦恼、喜悦、直视种种的心理状态,不压抑也不畏缩,从亲自观察心理的运作、生起和消失,转而观空,放下。  

  佛法训练的神奇经历之一,是让心灵平静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并能以崭新眼光去感受此身与世界。习禅的诗人因飘落小径的冬雪声、覆盖其身的落英缤纷、松林间风儿低吟、在秋雾中行走,或孩子们银铃般笑声而欢庆生命。在亚洲的森林寺院、美国的禅修中心,修行者从容沉静地进食。他们专心地品尝梨子、干酪、橘子,还有刚出炉面包的真味。他们重新感受缓步慢行的滋味,去察觉柳风微拂肌肤的触感,蚂蚁的造访,生活中最微不足道的事也让生命趣味盎然。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科技社会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忽视身体的智慧。在现代生活中,身体成为谋生工具,是刻意受照顾的对象,是注射类固醇与整形手术的主角。我们置身在拥挤的车潮里,窝在狭窄的空间中,坐着学校僵硬的桌椅,完全依赖人工照明,平日生活也被速食食品与电脑游戏所占据。有太多小孩已被电视俘虏,他们不再受到人类千百年来的说故事传统滋养。我们跟自身自然的、本能的生命失去联结。不幸的是,当我们忽略身体,它便会透过各种征兆让自己被注意。我们会感觉活力丧失,一些慢性病痛及与压力有关的疾病也会缠身,同时可能出现溃疡、结肠炎、高血压,以及中风等健康问题。我们会产生厌食、过度肥胖、沮丧、焦虑,开车时发飙,以及各种上瘾症。  

  佛教心理学提供许多训练方法,让我们能从普遍性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身体。有些禅修方式让我们察觉到自己的身体犹如波动的能量场,或是一整组的脉轮与能量中心。有的禅修方式目的在让人看清身体只是由血肉、神经、骨头及体液等组成的东西。 佛教心理学认为人体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基础元素组合而成。身体的基本元素可以成为一个入口,以窥探内心背负的隐藏故事与潜意识模式。当我们穿越此门槛,就能在更广大、更普遍性的脉络中察觉到肉身体现的游戏。我们能感觉组成生命的四大元素在体内运作。我们的步履是沉重或轻盈,涉及体内地元素的运作方式;伤心悲泣是水的作用;打哈欠与唱歌是空气的八度音频。“你曾经是一座山,是一片云,”一行禅师写道,“这并不是诗,而是科学。”

  《初学者的冥想书》读后感(七):“心智宁静”冥想和正念冥想的不同

  《silence your mind》一书作者Ramesh Manocha是冥想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专家。他用一本经典著作中的故事来诠释“心智宁静”冥想和正念冥想两者之间的区别。这是小编所读过,讲得最深入浅出的。推荐给大家,现摘译如下:

  出于某种原因,我们的年轻人越来越难控制他们的心智和情绪内容以及他们的内心世界。这种情况让我想起了一本标志性的书,莫里斯·桑达克所撰写的《野兽家园》。这本书自从1963年出版以来已售出19万册,出了两个动画,一个歌剧和一个长篇电影,这本书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在集体心灵层面引发了共鸣。

  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年轻的男孩叫麦克斯,有一天他不守规矩,被限制在自己的房间,没有吃晚饭,心情很糟糕。他想像自己到一个岛上,在那里他遇到一个巨型怪兽动物园。一开始他被吓到了,但后来他用自己怒视的力量驯服了怪兽。怪兽们认识到了他的力量后,拜他为王。他们如哥们般,像很有自信的怪兽那样在岛屿上漫步。故事高潮是麦克斯组织了另一个聚会,充满了粗野行为,即臭名昭著的‘狂野喧嚣’。

  怪兽疯狂的跳舞和欢腾,周围的狂暴之火不断升腾。空气中弥散着一种模糊的暴力威胁 - 甚至自相残杀 - 怪物们在狂野的舞蹈中下探其本性之深处。麦克斯敏锐的观察着他们,然后,出乎意料的将它们打发回去睡觉。那些巨大的、毛茸茸的可怕怪物乖乖地服从。怪物们睡着了,在这寂静中,麦克斯意识到他其实渴望更高层的感觉 - 爱 - 并决定回家。怪物试图让他留下来,但麦克斯知道,掌控了这些野兽后,他接下来的使命是与他的家人和所爱的人相伴。

  在许多方面,这故事说明了每一个年轻的人必须经历的旅程。为了成熟,他们必须认识、控制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和情绪。野性的思想和感受---实际上是野性的头脑---是我们每个人内在都有的一群怪兽,如果听之任之,他们将开心的地毁掉我们。出于某种原因,我们的年轻人集体意识中的“狂野分子”正步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狂热,但是控制他们,送他们上床睡觉的能力却已经大大减弱。

  发展出对我们的心智、情绪内容和内心世界的自我掌控力,正是冥想的目的。心智宁静的体验同桑达克书中的关键时刻没什么两样——麦克斯命令怪兽安静下来,从而治住了这些难以驾驭的野兽。他学会了维护自己对它们的彻底控制,让他们平静,甚至睡觉。以同样的方式,当我们被一个消极的感觉或思想,如焦虑、不安全感、怨恨、淹没时,或我们可能对某些负面情绪或想法无法释怀时,冥想的初步效用就是降低负面想法的音量,减少狂野舞蹈的强度。然后,稍加练习,我们将学会消除这些想法和感受,而不仅仅是打压他们。

  我们可以用这个比喻来理解头脑的本质以及正念和心智宁静的差异。当麦克斯被怪物吓倒,之后跟他们一起玩耍,他既不是正念,也不是头脑空灵。他跟多数人一样:沉浸在并屈从与自己的幻想,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拿这些思维和情感来自娱自乐。当他坐在看那些野性的家伙舞蹈耍乐,但他试图不让自己涉足,这时,他运用的是正念。当他命令他们安静并将它们打发上床,他已经达到了心智宁静的冥想状态,并因此可以在他的意识中创造一个空间让更高尚的情绪更自由的涌现,如对家庭的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