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小事,就要离婚?”
昨天,我发了《难以启齿的家丑》(点击标题即可阅读)一文后,有读者留言:为什么这点小事就只会想着离婚呢?跟老公搬出去住不就行了吗?
一位读者反驳道:说小事的人,是因为这事没有发生在她头上,这种事给人的心理阴影非常大。
反驳的这位读者,想当然地以为说是“小事”的读者是女性,所以她用了“发生在她头上”。事实上,说是“小事”的读者,不是女性,是位男性读者。男女思维天生有别,男性眼里的“小事”,对女性来说,可能是要死要活的大事。
究竟是怎样的“小事”呢?就是公公对儿媳心怀不轨,进行骚扰,想占便宜。没看过的读者可以回看该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这是一位朋友讲给我的发生在她身上的真实遭遇,几个月了,我一直没写,是因为心存顾虑,毕竟此事关系到家里伦理道德的问题,我以为只是个例,不想写出来让大家看了心里添堵。
我最终发出来,是希望女人能勇敢一些。如果别人不尊重你,就要尊重自己;别人轻贱你,就要强大自己;别人想掌控你的人生,就要反戈一击,将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该文发出来后,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根据读者留言,此类事件绝非个例,有人甚至遭受过比这更恶心的骚扰,对心理造成了难以磨灭的伤害。
有读者说,如果当时拿手机录下来就好了;有读者说,气愤郁闷解决不了问题,不知有没有教女性如何处理类似情况的方法。
想法都是好的,然而,这种事往往出乎意料,事发突然,任谁也措手不及。只能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关键时勇敢反击,不让对方得逞,曝光恶心之人的丑恶嘴脸,让他不敢再肆无忌惮。
还有读者提出了建议,比如随手带个装满开水的保温杯,如果动手动脚就拿开水泼。
更多的读者认为,既然全家都没人为女主伸张正义,都想捂住家丑,让女主蒙受不白之冤,那只有离婚了。
我们自小受到的教育和熏陶,都是“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劝和不劝分。因为缘分难得,所以我们都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能够天长地久。
然而,世事并不能桩桩件件都随人愿,有人珍惜,有人未必会珍惜,甚至会恶意践踏。这个不珍惜的人,可能是丈夫,也可能是妻子。
那么,如果在一段婚姻里,让其中一方甚至双方都忍无可忍,感到痛苦万分,彼此都被消耗,没有得到快乐和成长,只有伤害和痛苦,这样的婚姻,还有必要继续吗?
即使当事人在痛苦的泥沼中挣扎,都快被淹到脖子了,但我们见到的,更多的是劝和。
他们会说:不就是出个轨吗?多大点事,就要离婚?
他们会说:不就是好吃懒做不顾家吗?这点小事,犯的着离婚?
他们会说:不就是家暴吗?改了就好,没必要离婚。
他们会说:不就是酗酒赌博吗?又不是大事,就要离婚?
……
无论发生什么事,只要当事人还活着,只要日子还在继续,只要太阳还打东方升起,他们就觉得非常正常,习以为常。
他们还会以过来人的口吻教育道:自古以来,夫妻都是这么过来的,床头打架床尾和,现在的人,就是矫情,动不动就离婚,怎么能拿婚姻当儿戏呢?
他们说得义正言辞,但他们忽略了一点,没有谁愿意拿婚姻当儿戏,若非实在过不下去了,没有人会真的选择离婚。大家都是成年人,都懂得深思熟虑,懂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们不是当事人,不了解当事人的感受,我们可以给出善意的建议,但不该对当事人的选择妄加指责。
什么是小事,什么是大事,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人的感受也不相同。压死骆驼的,很可能只是一根稻草。对于人来说,击溃最后一丝坚守的,很可能只是一句话而已。
< END >
作者简介:万伊刀,双鱼女,自媒体人。解读婚恋情感、家庭教育、自我成长。代表作:《妈妈,别人家好有钱呀》、《你不对孩子狠心,将来你会很伤心》。公众号:万伊刀()。
在菜单栏《育儿经典》中可找到66篇精选育儿文章,都是刀刀在记录儿子万万成长的过程中,结合自身体验,对家庭教育的一些思考和感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键阅读万伊刀近期文章:
难以启齿的家丑
陪他吃了十年苦,她还是提出了离婚
PS:刀刀新开了一个后花园,在那里,只放精选故事,宛如在世外桃源喝茶闲聊把酒言欢,远离喧嚣随心所欲。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我有酒你跟我走吗?
刀在江南,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