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和而不同”是中国文化大智慧

“和而不同”是中国文化大智慧

“和而不同”是 中国 文化 大 智慧 刘梦溪 中国文化倾向于不把人与人之間的关系弄得那么紧张,不主张 世界 上的事都那么不可调和。“和而不同”是中国人面对这个世界的总原则,也是中国文化贡献给人类的大智慧。“和”的关键,首要在承认不同。如果都相同,就 无所谓 “和”了。不同,也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过,我想追寻的是,人与人的差异,南方人和 北方人 的差异,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差异,真的有那么大吗?从学理上来分析,

《“和而不同”是中国文化大智慧》的相关文章列表

“鲲鸣之夏”实践队中华文化课开讲啦——传中国文化,
“鲲鸣之夏”实践队中华文化课开讲啦——传中国文化,

日期:2017-07-19 22:15:01 点击:25 好评:0

传承中华文化,成就美好人生。今天是岭南师范学院“鲲鸣之夏”社会实践队在青桐小学进行支教活动的第五天,所有队员都绷紧了神经,迫不及待地将各自的讲课内容提上了日程。特别是今天,李嘉琪同学带给山区孩子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一堂“弘扬中华文化”的主...

品弟子规,学中国文化
品弟子规,学中国文化

日期:2016-07-11 22:28:35 点击:132 好评:0

下过雨后的夏日显得格外清爽,清风缕缕伴随着我们展开了三下乡的第二天,今天我们在村里的邓氏祠堂展开了下乡送文化的开班仪式。古风雅韵的老祠堂,活力充沛的祖国花朵,加上朗朗读书声,却显得格外的和谐。于是我们队伍支教组的队员带领着村里的小朋友们开始...

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

日期:2015-08-19 21:11:48 点击:580 好评:22

【中国茶文化】(100集) 《中国茶文化》(100集) 领略品茗过程的美好意境 乾隆皇帝曾说过,“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梁实秋在《雅舍怀旧》里这样说道,“不喝茶,还能成中国人吗?” 早在唐代的杨华更是“累日不食犹得,不可一日无茶也。” 《...

君子和而不同(深度好文)
君子和而不同(深度好文)

日期:2016-04-18 17:26:07 点击:796 好评:29

特别喜欢北宋。 北宋曾经有两个宰相,一个叫司马光,一个叫王安石。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改革派。司马光打小就很聪明,幼年时同伴不慎掉进水缸,眼看要淹死,司马光人小体弱,无力把他救出来,情急之下,搬块石头将缸砸破,水流了出来,同伴于是得救。司马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日期:2016-04-30 15:47:03 点击:3095 好评:31

《论语》里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意思是: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

君子之交,和而不同!
君子之交,和而不同!

日期:2015-10-11 20:48:26 点击:909 好评:41

北宋曾经有两个宰相,一个叫司马光,一个叫王安石。 他们两人的政治主张,相差十万八千里。在庙堂之上,司马光和王安石是死对头,彼此都认为对方的执政方针荒谬至极。彼此都觉得自己比对方高明,向对方痛下杀手。斗争的结果是王安石获胜,司马光从宰相宝座上...

最全的《小幽默 大智慧》名句欣赏
最全的《小幽默 大智慧》名句欣赏

日期:2017-06-01 04:57:01 点击:97 好评:0

1、你是否快乐,并不取决于外在事物,而是取决于你看待外在事物的心态。 2、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在旁人眼里再好的人或物,如果不适合你,又有什么意义呢? 3、当借口完美而合理的时候,打破它的唯一办法就是使借口变成了事实,任由它完美而合理的发生。 4、...

随缘是人生一大智慧
随缘是人生一大智慧

日期:2016-07-14 20:24:02 点击:1078 好评:10

在这个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总会有烦恼和忧愁。当不顺心的事时常萦绕着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面对呢?随缘自适,烦恼即去。其实,随缘是一种进取,是智者的行为,愚者的藉口。 何为随?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

吃亏也是一种大智慧
吃亏也是一种大智慧

日期:2013-04-04 19:20:01 点击:708 好评:-2

小时侯,妈妈总是说我笨,容易吃亏。 比方说,别人家的小孩都知道,有小伙伴来家里的时候把好吃的藏好,我却翻箱倒柜把妈妈藏好舍不得给我吃的东西都找出来让大家分享。 比方说,我一买新书就要叫小伙伴来家看,看不完就借给人家,往往有时候还没轮到自己看书...

做了再说,是年轻人的大智慧
做了再说,是年轻人的大智慧

日期:2015-10-17 20:04:34 点击:145 好评:2

文/苏芒 像我们这样周而复始活在fashion圈的人,早就习惯走着走着就掉进时差的窟窿里,不仅是北京与巴黎的时差、上海与米兰的时差,穿着皮草看天桥上的模特薄纱摇曳,5月端午节刚和倪妮一起包粽子,转眼印着她笑脸的8月盛夏刊就显眼地铺满了全国的报亭。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