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英国作家石黑一雄
石黑一雄
北京时间10月5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日裔英国籍作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颁奖词说:“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
石黑一雄,日裔英国小说家。1954年生于日本长崎,1960年,随家人移民英国。1989年,凭借《长日留痕》摘得“布克奖”,与奈保尔、拉什迪并称“英国文坛移民三雄”。另著有《群山淡影》《浮世画家》《无可慰藉》《上海孤儿》《别让我走》等,石黑一雄几乎每部小说都被提名或得奖,其作品已被翻译成二十八种语言出版。
按照惯例,诺贝尔文学奖都是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周四揭晓,一般都在10月10日左右,有时候也会因为瑞典学院评委们对最后结果有分歧,导致揭晓时间延期。所以,2017年是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最早的一年。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奖金为900万瑞典克朗,折合约740万元人民币,比去年奖金多出100万瑞典克朗。
石黑一雄的作品在中国多有出版,比如他的代表作《被让我走》《长日将尽》等,他的最新小说《被掩埋的巨人》也已经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石黑一雄跟上海也有一定的渊源,他在小说《上海孤儿》(When We Were Orphans)中讲述了一个在上海出生的英格兰侦探于1930年代重返上海去侦破他父母失踪的罪案的故事。在战争的阴霾之下,他找寻着他父母一生留下的线索。石黑一雄后来回到上海创作墨臣·艾禾里电影公司的《伯爵夫人》(The White Countess)(2005)的剧本,该影片讲述了双目失明的美国外交家(拉尔夫·费因斯饰)和一位因政治风波被困上海、以有偿伴舞为生的白俄流亡者(娜塔莎·里查德森饰)的故事。
石黑一雄如今住在一个小村庄里,除了散步和喝下午茶,似乎并无别的娱乐方式。“理论上,这是写作的至佳宝地,但有些地方就是太漂亮了;实际上,它只是个喝茶吃蛋糕的好地方。” 在《无可慰藉》中我们看到了一点石黑一雄的生活:作为作家,常年周游各地宣传新书、接受采访、乖乖交出自己的时间表……也唯有在《无可慰藉》中,我们借主人公莱德的疲惫,看到了石黑一雄的疲惫,也看见了我们的疲惫。但是《无可慰藉》是罕见的,石黑一雄很快又藏起来了。
大部分时候,他的仿真并不涉及自己的当代生活。电影、书籍是他仿真的源头。他在过去的访谈中承认自己写《远山淡影》时借鉴了日本武士电影,也早有批评家深入探讨石黑一雄作品中的亚洲电影元素。只有《浮世画家》中那座宅邸是真的——少年时代的石黑一雄曾经亲眼见过,然而自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写过关于日本的长篇小说。
石黑一雄终究还是遇到了所有作家在老年遇到的问题:在记忆渐渐褪去,阅历压弯背脊的冬季,应该走向哪里?为了寻找答案,他翻开菲利普·罗斯的浓缩、含蓄的小说《复仇女神》(Nemesis)和科马克·麦卡锡的反乌托邦小说《路》(The Road);同时也听鲍伯·迪伦的晚期作品,那种温暖、丰茂的风格是另一条蹊径。
“常见的一条路是衰退。”他回答。
然而或许他不会衰退,而只是一直沿着一条水平线滑行。
他渴望抵达一种普世的广域写作,让每一个人在书中读到自己,因此他在挑选故事背景时那么刻意地用力地“去历史化”“去社会化”“去私人化”,尽管他的前六部小说都是第一人称,我们对作家本人的观点还是了解地那么少。他故事里的迷雾隔离了他和读者,也隔离了小说与当代生活的距离。他的小说里没有福楼拜式或曹雪芹式在后世不断轮回重生的艾玛、夏尔、贾宝玉、刘姥姥,只有石黑一雄式的缄默内敛、如同英国天气一般、如同黑泽明武士电影一般的叙述者,欲说还休。
《被掩埋的巨人》 [英]石黑一雄/著周小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3月版
公元六世纪的英格兰,本土不列颠人与撒克逊入侵者之间的战争似乎已走到了终点,与此同时,一片奇怪的“遗忘之雾”充盈着英格兰的山谷,使他们的生活好似一场毫无意义的白日梦。一对年迈的不列颠夫妇想要赶在记忆完全丧失前找到此刻依稀停留在脑海中的儿子,于是匆匆踏上了一段艰辛的旅程。他们渴望让迷雾散去,渴望重拾两人相伴一生的恩爱回忆———但这片雾霭掩盖的却是黑暗血腥的过去,那是一个在数十年前被不列颠人的亚瑟王用违背理想的手段掩埋的巨人……
章节选读
“诀别”
海湾上的日落。背后的沉默。我敢回到他们那儿吗?
“告诉我,公主,”我听见他说,“这迷雾消退了,你高兴吗?”
“也许这件事会给这块土地带来可怕的后果。但对我们来说,消退得正是时候。”
“我一直在想啊,公主。如果迷雾没有剥夺我们的记忆,这么多年来,我们的爱是不是不会更加牢固?也许有了迷雾,旧伤才得以愈合。”
“现在这有什么关系呢,埃克索?和船夫握手言和吧,让他把我们渡过去。既然他先送一个,然后送另一个,为什么要和他吵呢?埃克索,你说呢?”
“好吧,公主。我按你说的做。”
“那就离开我,回到岸上去吧。”
“我会照办的,公主。”
“那你还耽搁什么呢,丈夫?你以为船夫就不会不耐烦吗?”
“好吧,公主。不过,让我再抱你一次吧。”
他们在拥抱吗,即使我把她裹得像个婴儿一样?即使他必须跪下来,在坚硬的船板上把身体扭曲成奇怪的形状?我想他们真的拥抱了,只要他们没开口说话,我就不敢转身。我怀里抱着桨,轻轻摇晃的水里,有船桨投下的影子吗?还需要多久?最后,终于听到了他们的声音。(亲情日志 www.wenzhangba.com)
“我们到岛上再继续谈吧,公主。”他说。
“我们就到岛上谈,埃克索。迷雾一散,我们要说的话会很多。船夫还站在水里吗?”
“是的,公主。我现在就去,和他握手言和。”
“那就再见啦,埃克索。”
“再见啦,我唯一的挚爱。”
我听见他涉水过来。他打算跟我说句话吗?刚才他说要握手言和。可是,我转过脸,他却没有朝我这边看,只是望着陆地,还有海滩上的落日。我也没有去看他的眼睛。他从我旁边经过,没有回头看。在海滩上等着我吧,朋友,我低声说,但他没听见,继续涉水而去。
“对决”
老骑士拔出了剑——真的花了不少时间——将剑插在地上,像他之前在巨人冢那样。但这次他没有靠在剑上,而是站在那儿,上上下下打量着这件武器,似乎既喜爱又厌倦。然后他双手握住剑,举在空中——高文的姿势,有一种无尚的威仪。
“我要转过脸去了,埃克索,”比特丽丝说,“结束了跟我说,最好干净利落,不要受长罪。”
一开始,两人都将剑尖朝下,这样胳膊不会疲惫。埃克索身在高处,能清楚地看到两个人的位置:在最多五步开外的地方,维斯坦的身体略略向左斜,并非直接面对着对手。这样的姿势,两人保持了一会儿,然后维斯坦向右边缓缓跨了三步,所以从表面上看,他朝外的那侧肩膀已不在剑所能保护的范围之内。但是,要利用这一点,高文就必须快速拉近两人的距离。骑士盯着武士,目光中含有指责的意味,同时也跟着小心迈步向右边移动,埃克索看在眼里,并不感到奇怪。与此同时,维斯坦改变了双手握剑的位置,埃克索不太确定高文是否注意到了这一变化——维斯坦的身体有可能挡住了骑士的视线。但现在高文也在改变握剑姿势,让剑的重量从右臂落到左臂。然后两人保持着新的姿势,在不知情的旁观者眼里,他们的姿势、距离,可能与之前完全一样。但是,埃克索能感觉到,新的位置有不一样的含义。他已经很久没有如此细致地观察战斗了,但仍然有一种沮丧的感觉,好像眼前发生的一切,自己所能看到的,连一半都不到。不过,他知道,两人之间的角斗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不可能这样一直持续下去,很快其中一位战斗者就必须出击。
尽管如此,高文和维斯坦交手之突然还是让埃克索吃了一惊。好像有人对他们同时发出了信号一样:两人之间的距离消失了,刹那之间,他们已紧紧抱在一起。事情在电光火石之间发生,在埃克索看来,两人似乎同时抛开了剑,张开臂膀以复杂的动作锁住了对方。与此同时,两人略微旋转了一下,像跳舞一样,这时候埃克索看到,两人的剑似乎融在了一起,也许是因为两柄剑撞击的力量太大吧。这让两人都觉得尴尬,正尽最大努力,要把武器拉开。但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老骑士拼尽气力,脸上表情都扭曲了。维斯坦的脸这时看不见,但埃克索看到他的脖子和肩膀都在颤抖,显然他也在尽全力扭转这一僵局。可是,他们的努力似乎都白费了:时间越久,两柄剑似乎就粘得更牢,看来没别的办法,只好抛开武器,重新开始战斗了。不过,两人好像都不愿意放弃,尽管这样拼命,简直要把力气耗光。接着,某根弦崩断,两柄剑瞬间分开。剑刃分开时,黑色的尘埃——让剑刃紧紧粘在一起的,也许就是这种物质——从中间腾起,飞向空中。高文脸上露出惊讶而又欣慰的表情,他身体转了半个圈子,单膝跪在地上。维斯坦被这股大力推动,几乎转了整整一圈,停下来的时候,用重获自由的剑指着悬崖之外的云,背部正好对着骑士。
“上帝保佑他。”比特丽丝在身旁说道。埃克索这才意识到,她一直也在观看。等他低头再看时,高文另一只膝盖也跪在了地上。接着,骑士巨大的身躯扭曲着,慢慢倒下,摔在黑色的草地上。他又挣扎了一会儿,像睡梦中的人扭动身体,让姿势更舒服一些,等他脸朝着天空,脸上便显出满足的表情,尽管他的腿仍在身体下面别扭地蜷缩着。维斯坦谨慎地走过去,老骑士似乎在说什么,但埃克索太远了,听不见。武士在对手身前站了一会儿,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剑,埃克索能看见黑色的液体,滴滴答答由剑尖落入泥土。
比特丽丝贴在他身上。“他是母龙的守护人,”她说,“可他对我们很好。要不是他,谁知道我们这时候在哪儿呢,埃克索,看着他倒下去,我很难过。”
他把比特丽丝抱紧。过了一会儿,他放开她,向下爬了一点儿,能更清楚地看看躺在地上的高文。维斯坦说得对:地面在悬崖边上略微隆起,血流到那儿便聚集起来,不会洒下崖壁。他看在眼里,感到无比凄凉,但与此同时,他也觉得——虽然只是一种隐隐约约的感受——心中某种强烈的愤怒,埋藏已久,现在终于平息了。
2017-5《收获》60周年纪念特刊,9月15日出版
2017-5《收获》目录
编者按
《收获》创刊三十年∕巴金
莫言小说新作
故乡人事 ∕ 莫言
非虚构
激流中 ∕ 冯骥才
长篇连载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 ∕ 黄永玉
中篇小说
天鹅旅馆 ∕张悦然
曾经云罗伞盖 ∕尹学芸
肉林执 ∕徐衎
朱鹮 ∕葛亮
他们走向战场
谁与你同行 ∕严平
三朵雨云
为什么嗡嗡不休地骚扰这个世界∕唐诺
明亮的星
多多的省略 ∕陈东东
生活在别处
克莱门公寓74号房间 ∕福劳德·欧尔森(丹麦)
钱佳楠译
《收获》大事记
《收获》总目录(1957.1~2017.5)
收获微店
扫描二维码,进入购买页面
2017《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
全套纪念文存按不同体裁编纂,共计29卷。12部长篇,150部中短篇,120篇散文。
装帧典雅精致,烫银,浮雕凸版,三面辘银,工艺考究,限量发行。
购买全套丛书,八折优惠
◆ 赠送2018年《收获》本刊6期
◆ 赠送2018年《收获》长篇小说专号4册
欢迎扫码进入《收获》微店下单购买,10月10日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