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父母最好的争吵,是“互撕面具”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父母最好的争吵,是“互撕面具”

2017-10-14 09:00:42 作者:周周 阅读:载入中…

父母最好的争吵,是“互撕面具”

心理创作者 | 周周

最近和朋友聊天,她问:你觉得怎样的父母,能让孩子成长得更好?我反问她:你说呢?

 

她说:给孩子好的环境,做孩子的榜样啊!

 

我说:做榜样固然是好,但是这个榜样必须是真实的,不是刻意表现的。因此相对追求一百分的妈妈来说,我更倾向于做一个六十分但真实的母亲

 

而什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糟糕呢?一种是表面和谐,实际早已成为陌路的虚假夫妻关系。另一种,是将孩子置于矛盾之中,让孩子沦为争端筹码的关系。

 

最近一项发表在《人际暴力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发现,父母之间辱骂、疏远、相互控制这些“心理冷暴力”行为,对孩子成长的危害是巨大的,甚至比直接在孩子面前打架的伤害还要大。

 

所以,回到那个问题,怎样的父母,能让孩子成长的更好?

我的答案是:真实的,并且愿意为自己人生全然负责的父母。

 

而对于“真实”一词的概念,让我想起儿时一个小伙伴的故事

 

 01 

“母亲都不快乐,我怎么能快乐

父母虚伪关系的危害

 

小惠是我同学,很漂亮,但也很忧郁。我问过她:你牙齿这么好看,为什么不多笑笑啊?

 

她摇摇头:我习惯了,爸妈就从来不会笑,所以我也笑不出来。

 

我问她:为什么你爸妈从来不笑啊,是生病了吗?

 

小惠摇摇头。她说从小经常听邻居家吵架,有时候锅碗瓢盆都砸得哐当作响,看着自己家里父母相敬如宾的样子,她曾感到庆幸。

 

但这份庆幸,在她某一次偷听到父母的谈话之后,就熄灭了。

 

有天半夜,小惠起床上厕所,看见父母房间亮着灯,两人好像在商谈着什么,出于好奇的小惠走近房门,就听到母亲用哽咽的声音说:若不是为了女儿,我早就与你离婚了。

 

父亲冷漠的回答:既然自己选择忍耐,就不要做出委屈的样子。

 

小惠听完,顿觉浑身冰冷无力,而过去自己的一些猜测也得到验证:为什么父母的床上始终有两条被子,为什么父母很少一起出门,为什么父母吃饭的时候从来不聊天。

 

原来,他们的感情早就荡然无存,只为了给小惠一个看似完整的家,去维持的一个相敬如宾的夫妻假象。

 

而母亲那句“若不是为了女儿,我早就和你离婚了”,从此成了小惠内心的枷锁。从那以后,她一直被内疚感包裹,认为自己是拖累母亲,以及扼杀其幸福的凶手。

 

甚至一度,她不敢在母亲面前大声喧哗,更不敢笑,她觉得那是一种背叛

“母亲都不快乐,我怎么能快乐”,这是一种死忠。

 

但这样的忠诚,也在吞噬着她的自信以及她的生命活力。

 

小惠后来早恋,或许因为常年没有目睹过父母的恩爱,她凭着对爱朦胧的觉知以及深切的渴望,在遇到一个给她少许温暖的人后,就飞蛾扑火般的跟了过去。

 

她的初衷我能理解,一来想逃离死气沉沉的家,二来想自己早日独立,解放在家中画地为牢的母亲。

 

但是结果可以预见,她携带了父母的相处模式,也未曾放下对家里的忠诚和负罪感,所以纵然有心想经营出一个焕然一新的家庭,但始终力不从心

而她的父母表面给她营造了安全的成长环境,而在她识破以后,却让她背负了永久的负罪感。所以说,装出来的一百分,不如尽力而为的六十分。

 02 

父母间最好的争吵

是像战友般“互撕面具”

我的父母在退休前分居两地,每月仅有一次见面机会,他们中一方承担着家庭经济来源,一方挑起照顾几个孩子的重任,辛苦程度不分伯仲

 

按理说,每月难得见面,应该分外珍惜才对,可是由于两人长期不在一起,生活习惯以及个人喜好都有不同,再加上两人都觉得自己疲劳,渴望对方的理解和体谅,当理解和体谅无法得到,失望就升级为愤怒,争吵就成了他们献给彼此的见面礼。

 

我几乎是在他们的争吵声中长大的,也曾经怀疑过他们的婚姻:这么个吵法,不会离婚吧?

 

说来也奇怪,他们无论吵得如何天翻地覆,都从没有提过离婚两个字。当时我的理解是,大概他们背地里提过吧。

 

后来父亲说过一句话,让我从中找到了答案:

 

我们才不会向你们隐瞒什么呢,我们要是过不下去了,你们也迟早会知道。

 

在他们的眼里,父母的幸福是首要的,如果自己不能得到幸福,自然无法给到孩子真正的幸福

 

很多人认为父母的争吵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婚姻观,但是对于我父母的争吵,我持不一样的看法。

 

与其说他们是在争吵,不如说他们是在以激烈的方式请求对方看见自己的需要。

 

在物资匮乏,婚姻还停留在父母之命的年代,他们虽不能冲破时代的桎梏,但也未曾放弃自己对于婚姻幸福的诉求。

 

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榜样的力量,没有完美的环境,生活也没有那么多的幸运,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己去争取和努力,包括一段和谐的婚姻。

 

目前我的父母已经走过金婚,回忆过去那段艰难而激荡的岁月,他们说只感恩不后悔

 

因为他们从没有回避过自己的情绪,也没有要放弃对方的感情,而是像战友般的互撕面具,直到将彼此的一切都照进自己的生命里。

 

 03 

爸爸妈妈

是你决定了女儿无法好好去爱一个人

欣然是我的读者,她说自己有个很大的困扰,就是不知道如何处理和老公的矛盾。

 

童年里她和我一样在父母的争吵中长大,但所不同的是,她的父母会以恶劣语言攻击对方,并且多次分居和闹离婚。

 

他们倒是不避讳欣然和她弟弟,但是他们面貌狰狞又不给对方留有余地的样子,早已印刻在了姐弟俩的心里。

 

目前欣然结婚三年,弟弟大龄未婚。

 

她说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她有意找了个和父亲性格完全不同的男人

 

他温和有涵养,而且没有不良嗜好。与父亲的暴躁以及烟酒无度截然不同

 

但即便如此,她在老公面前仍旧是小心翼翼,那份紧张像极了她和父亲在一起的样子。害怕自己哪句话不周全惹怒了他,害怕自己做的不好,遭到父亲的挑剔。

 

我告诉她,你是将父亲的形象投射到了老公的身上,这对你们的婚姻将是个很大的牵绊,对你老公也非常的不公平。

 

所谓意念塑造生活,欣然的家里看似只有两个人,实际上她父母的影子无处不在,长此以往,她很可能会重复父母的关系模式,并且将自己塑造成第二个母亲的形象。

 

心理学最常见的词之一,就是觉察,一旦觉察到问题,就会有改变的可能性。

 

欣然内在有对剑拔弩张的父母,以及一个恐惧和慌张的孩子,这对亲子关系的作用力,远远大于她自己意识层面的控制力。

 

因此,我建议下一次她对老公有情绪和要求的时候,不妨给自己一个提醒:

 

我要从旧模式跳脱出来,我要开始全新的生活,老公不是爸爸,我和老公的关系不是父母的关系。

 

当恐惧和慌张不见了,关系就能轻松健康地推进,这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内化到自己的心里,直到将内在小孩和父母的模式置换成为理想的形象。

 

 04 

“牺牲”自己的父母

对小孩的影响到底有多坏?

 

有个电影里,母亲对着他青春期的孩子说:我为了你做出了那么多牺牲,你却对我如此不尊重,你太令我心寒了!

 

孩子沉默以对,母亲心如死灰。

 

我对孩子的沉默是这样理解的,那不是叛逆,而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牺牲”即代表着灭亡和奉献,当一个人将自己奉献给另一个人,另一个人感觉不会是惊喜,恰恰是沉重的压力。因为他不知道要回报什么,才能匹配父母的这份牺牲。

 

再说尊重,如果母亲自己不尊重自己的感受,孩子又需要做出何等的牺牲才能补足她对于尊重的需要呢?

 

曾奇峰说过:比起父母做什么来说,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更重要。

 

小惠的母亲貌似做了很多,却给了小惠沉重的包袱。

 

她极力维系着婚姻和谐的假象,而不是去调和矛盾或者离婚另觅幸福,这样不是在成全小惠,而是在用不幸控制着小惠。

 

我的父母虽然吵了半辈子,但正是因为他们忠于自己的感受,让我们在一个真实的家庭里成长,不必揣测他们的心思,而能更自由的做自己。

 

欣然的父母随心所欲的发泄着自己的愤怒,却没有积极向好的人生态度,他们不仅毁了自己的人生,也让孩子们失去了获取幸福的信心

 

 05 

写在最后

 

大S在微博里贴出自己做了纹身的图片,她说了一句:

 

“我是人妻,我是妈咪,但我还是我,我的内心是自由的。”

 

这一句“内心是自由的”是多么珍贵,很多父母在有了孩子之后,放弃自己的爱好,压缩自己的空间,甚至隐藏自己的情感需求,只为全心全意陪着孩子。

 

其实,真正的陪伴,不是父母掏心掏肺的付出和密不透风的厮守,而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既亲密又留有边界,父母为自己的幸福负责,孩子在幸福的倒影里成长,他们任何一方,都是自由,而且真实的自己。

- The End -

- 壹心理创作者简介 -

周周 / 心理咨询师

用爱和智慧去理解生活

作者公众号:周周的茶话会

(ID:zhouzhoudechahuahui)

长按下方二维码

快去看看你的第一堂心理课

转载 | 投稿 | 合作

请直接在菜单栏回复关键词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