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间失格》:生而为人,是否需要对不起?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人间失格》:生而为人,是否需要对不起?

2017-10-29 08:33:08 作者:七月流火 阅读:载入中…

《人间失格》:生而为人,是否需要对不起?

曾经我觉得自己

不被父母理解,活着好难;

不被同学喜欢,也许自己就是这么讨人厌吧;

感觉前路迷茫,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如自杀吧。

然后我就打开煤气…

幸运的是,煤气顺着门缝飘到了外边,我活下来了。

那一刻我就想,上帝既然不让我死,那我就好好活着吧。

后来我发现,同学中有过自杀念头的人,不止我一个。

在一项对青少年进行的研究中,结果显示约有16%的学生在近一年内有考虑过自杀。

可见,自杀行为背后,往往还有很多没有成行的、容易被忽视的自杀意念,它们也绝不容被忽视。

少年时代,我们都会经历某个敏感抑郁的时期。因为我们很简单很脆弱,简单让我们没有选择,脆弱让我们轻言放弃。这个阶段,度过了就是成长

谈起自杀这个话题,就不能不想起一辈子都在自杀的日本作家太宰治,还有他自杀前最后的一本有自传性质的书《人间失格》

太宰治生平

第一次知道太宰治,其实是因为那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一个人得自卑到什么程度,才会觉得做人都是一件值得道歉的事。

于是我搜索了太宰治。

太宰治的一生都充满了颓废阴暗与消极的暗色调。

20岁,太宰治第一次自杀。在家中服下大量安眠药,后因为药剂量不够,自杀未遂。

21岁,太宰治第二次自杀。与相识不久的女招待相约殉情。同样是服用安眠药,情人死了,太宰治被救过来。

26岁,太宰治第三次自杀。因生活学业不顺,跑到山中上吊自尽。后绳子断了,太宰治悻悻而归。

28岁,太宰治第四次自杀。因妻子与旁人有染,携妻子赴温泉自尽。因剂量不足,二人自杀未遂返回东京后分手

最后一次,就是写完《人间失格》后不久,与情人山崎富荣于玉川上水投水自杀。享年39岁。

抛开太宰治一次又一次的自杀经历不说,他的小说除了阴暗也确实有其可取的一面。

他的文字就是把这个世界上最黑暗最残忍的真相剖开给我们看,看完之后是解决问题坚强的活下去,还是消极被动的自尽,就是各人自己的事情了。

所以,请不要再说看自杀的人写的东西会想不开这类的话。

人间失格

书中的故事几乎都是直面人性的阴暗。比如:维庸之妻

大谷的妻子本是一个不问世事,一心相夫教子的平凡主妇。由于丈夫大谷欠下酒馆的酒钱,妻子不得不离开家到酒馆打工还债。

丈夫——大谷认为作为男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被原谅,偷盗、不忠、卑鄙。

妻子为了替大谷还债而不得不去酒馆打工,大谷却每天都睡在情妇那里。

妻子——面对丈夫家常便饭性地出轨、偷盗惹来麻烦,她一心只想善后。

背着孩子去酒馆打工替其还债。甚至对丈夫的做法没有一丝不满。

但也有表面美好的故事,比如:Good-bye

一个编辑想跟自己的情人们告别,回归和老婆一起生活的日子。

于是他雇佣了一个叫娟子的女人充当他的妻子,目的是让情妇们自动离开

娟子打扮起来十分漂亮性格却是女汉子。

这个编辑跟娟子相处的过程中总觉得自己亏大了,想把便宜占回来,可是缕缕失败

他又想了一个办法…

然后,文章截然而止。

太宰治最后连Goodbye都没有说完就死了。

不过,这篇文章的风格一点都不像太宰治,但就像他自己说的:

在家里,我总喜欢开玩笑,这大概是因为“内心烦恼”太多,不得不强装出“表面的快乐”吧。即便在写小说的时候也同样如此。在悲伤抑郁的时候,我反倒会竭力去创作一些轻松愉快的故事。

可以想象,在写这篇如此轻松愉快的故事时,太宰治是何等的悲伤抑郁。

活着是不是比死亡更高尚,我们没办法评说,因为选择活着还是死亡都是作为人的权利

太宰治选择自杀,大概跟他的很多心理疾病有关。

书中很多脆弱细腻的细节描写,也让我们感同身受。是啊,谁还没有个活不下去的时候呢?

但是我们为什么又能活下来,这才是值得思考的。

是为了父母,为了家人,为了朋友,我们才苟延残喘忍辱偷生吗?

是的,是为了自己。

我始终觉得,我们是为了让自己看到和感受到这世界的美好而活着的,自杀只是对生活的投降,当我们选择坚强活着的那刻,我们就已经胜利

希望大家都能珍惜生命,实在想不开时,不如去外面走走。

去医院看看那些为了生存的人们是怎样勇敢地在与死神搏斗的;看看身边的花草树木、世间万物,它们是如何想尽办法生存的…

再渺小的生命都在拼命生存,而你,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呢?

参考书籍:太宰治《人间失格》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七月流火(1992~不详),精读读友会会员。爱好读书,旅行,听故事。

↓有问题,请查《成长词典》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