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你不是忙,只是不爱读书而已

你不是忙,只是不爱读书而已

昨晚十点左右, 朋友 给我发来一张照片:在拥挤的地铁里,人人都被挤成了肉泥,列车也不断在颠簸,周围的乘客都一副 精疲力竭 的样子,各个都在低头玩手机。 而唯有一名 年轻 男子在人群里特别的显眼,因为他一只手拉着扶手,另外一只手里拿着一本书,正在 津津有味 地看着,无论周围多么喧嚣,似乎毫不影响他看书的专注度。 朋友说,他本身长得很帅,但看起书来的样子更是帅到爆。 其实看了照片以后,我心里特别感慨,人人都说没

《你不是忙,只是不爱读书而已》的相关文章列表

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日期:2016-10-21 23:29:28 点击:410 好评:14

荐稿—建议投【感悟人生】栏目 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作者:黄爱春秋 - 01 - 一个我曾教过的学生找我诉苦说,大学毕业三年,依然过着苦逼的生活,做着底层工作,拿着最低工资,住在没有窗户的出租屋,不敢逛街,不敢旅游,甚至过年过节都不敢回家,因为没有...

林语堂:读书和不读书的人,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林语堂:读书和不读书的人,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日期:2017-03-20 04:07:20 点击:643 好评:6

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 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 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

读书的悲与喜
读书的悲与喜

日期:2017-01-25 17:00:05 点击:85 好评:2

母亲生前酷爱读书,她当学生时曾是数学、语文学霸。她以此为自豪,常常在孩子们面前炫耀。然而母亲除了读书、逛公园,对其他任何事物都毫无兴趣;特别是厌恶劳动。母亲不工作不挣钱,也不勤俭持家,家务搞得一团糟,在生活困难时成天抱怨发火,为此我小小年纪...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日期:2013-11-05 21:02:50 点击:680 好评:0

有人说现在是快餐时代,凡事只求速度而对成事过程并不要求,就像吃快餐求得只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填饱肚子,对于营养是否均衡、口味是否合适、味道是否鲜美等饮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不太重视。 快餐时代人们通常把时间视作金钱,因此,没有时间并成了人们的口...

读书是一种“遇见”
读书是一种“遇见”

日期:2017-10-20 05:32:57 点击:143 好评:0

1 我以为,读书其实是一种遇见。打开书本的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说形形色色的事,接触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 如果说,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那么,选择怎样的遇见,读书人理应有属于自己的主动权。 苏东坡说...

读书和骑车
读书和骑车

日期:2017-04-09 08:48:40 点击:59 好评:5

读书和骑车 文/赵元波 邻居家有个孩子,原本和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在一块儿读初中,学习成绩不错。去年九月份转回老家读高中,才读了一个学期,就觉得难以适应高中阶段紧张的学习生活,难以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有点打退堂鼓,退学回家不读了。爷爷奶奶急了,孩...

读书琐忆
读书琐忆

日期:2014-10-18 08:00:04 点击:154 好评:0

一 小时候,我总共在学校念过五年半小学,即三年半初小,二年高小。 那时念书,我们既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也免念“人之初,性本善”或“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之类的蒙学课本。大概,我们是从“一二三四”和“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开始的吧。启蒙课本...

金台随感 | 读书是一种“遇见”
金台随感 | 读书是一种“遇见”

日期:2017-10-09 15:31:32 点击:43 好评:0

读书是一种“遇见” 赵 畅 我以为,读书其实是一种“遇见”。打开书本的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说形形色色的事,接触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 如果说,“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那么,选择怎样的“遇见”,读书...

没有资格嘲笑死读书的人
没有资格嘲笑死读书的人

日期:2014-06-27 16:55:04 点击:183 好评:4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戴着厚厚的玻璃眼镜,他们终日伏在书案而不知疲倦,他们将成绩看得很重。正如生之于死,大之于与小,自然也存在那样一类人,他们奇装异服,他们提前进入成人的世界,他们认为学习无关紧要。所以,他们吹着口哨,从心底厌恶前者,并为其命名...

读书笔记的作用
读书笔记的作用

日期:2015-04-21 17:15:05 点击:78 好评:0

读书笔记,是纯粹的个人行为;所记内容也因人而异,用途也不一。 有记感悟心得的,有把书本的知识抄录的,有议论的,有抄一段书写一段感悟的,有抄一段议论一段的,不一而足。意中的读书笔记,只抄录书本知识,至于感悟、议论,都写成了述评文章,偶尔也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