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他用虫子写出了世界上最美的书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他用虫子写出了世界上最美的书

2017-11-02 13:33:00 来源:看理想 阅读:载入中…

他用虫子写出了世界上最美的书

本文经授权转自

微信公号“二更”(zjhtcmgs111)

朱赢椿,书籍设计师,从小与虫子玩耍的童趣成了他一生挥之不去的情结,浸在他的设计作品中。

他用多情的巧思和天马行空的设计把虫子的奇妙和闲趣化作温柔的言语,感动着每一个与自然为善的人。

他设计的图书多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其中《蚁呓》获得2007年“世界最美的书”,《虫子书》获得2017“世界最美的书”银奖。

朱赢椿的童年是在乡间田野里度过的,在没有玩具没有书籍的日子里,各种小昆虫成了他最好的童年陪伴。

后来,城市的高楼和辛劳的工作压得人难以喘息,每每倦怠之时,便会勾起美好的童年记忆

2005年他开始观察昆虫,在菜园的白墙上记录它们的语言和足迹,惊叹它们悄无声息的创作。

昆虫的自然之语不仅治愈了匆忙的疲惫,让他的生活真正的慢了下来,也为他的设计灵感开辟了新的源头。

对渺小的昆虫而言,一片水洼可能就是湖泊大海,可以看到蜗牛在湖边漫步;石头就是一座高山,压在下面的蚂蚁看不到天。

行色匆匆的人们经常忽略掉细小的生命,以至于这些独特视角的美景总是不容易被发现。

也只有当人俯下身来,静静的在自然之中慢慢地等,才能领略这一奇趣的世界。

正如朱赢椿的《虫子旁》封面有三条腰封,只有当人们不经意的翻开腰封时才能发现里面藏着的各种小虫子,以及那句“这是一个被我们忽略的世界”。

▲朱赢椿说成年人都害怕虫子,会吓一跳之后躲得远远的,孩子们喜欢摸摸这些可爱的动物,与它们一同玩耍。

因为纯真孩子还没有被现实所污染,在他们眼中一切的生命都是平等有趣和善良的。

而成年人只会功利的看待生命,判断利弊危险,从而也丧失了自然的趣味也让人活得孤独

或许有一天,当人们变成昆虫的时候,才能听得懂自然的语言。

▲叶子上的虫斑经过风吹日晒雨淋,被他放大装裱,幻化成宋人古画。

他让虫子趟过过掺了蜂蜜的墨池,在纸上不经意的自在游走,当虫子啃食完他种的菜叶,没有被农药喷洒,而是被请来留下墨宝,再被清洗干净方归自然。

虫子的创作是无心的,没有人的刻意,是人所达不到的状态,蜗牛的写意、马蜂的狂草、蚯蚓的大篆,这些神奇的图样切断了我们从文字理解的途径,却为我们的想象打开了一扇窗。

自然虫蚁,俯拾皆是,却给了我们一个反观自照的机会。它像是一个微弱而不容忽视的坐标,度量着人的高傲、野心和权威。

所谓人类的尊严,不在于不容置疑、高下立判,而是对生命的平等和敬畏。

当我们与自然和谐的相处时,世界也将会变得更加宽容,没有强加的施受和偏见,每个生命都完满且自足。

明天下午5点

朱赢椿直播

上帝扔了一本虫子书在黄浦江上

直播嘉宾:朱赢椿

时间

11月3日(周五) 17:00—18:30

观看方式

保存海报扫描二维码

进入直播间

详情请见今日微信二条

《设计诗》作者朱赢椿继《虫子旁》之后

又一关于虫子的心血之作

限量特装版

拟《圣经》装帧

布面烫金烫黑

+

三边切口鎏金

+

竹节脊背

+

手工凹凸工艺

内附精美藏书票

《虫子书》经朱赢椿数年酝酿,其间几度推翻既有方案从头开始,可谓他数年来与工作室的各色昆虫、小动物朝夕相处的结晶。崇尚慢生活的朱赢椿,在小动物身上得到无数灵感,创作出《蚁呓》《蜗牛慢吞吞》等广受欢迎的作品。

这部新作,主角依然是虫子,但全书无一汉字,不是一部“有关”虫子的作品,而是虫子们自己创作的神奇作品,朱赢椿只是一个发现者、整理者。

蜗牛、蚯蚓、椿象等小动物行走过的痕迹,旁人视若无睹,朱赢椿日久凝视,越看越觉得讶异、神奇,仿若一幅幅书法或是山水画,颇费琢磨:潜蝇的行书、蚯蚓的大篆、蜡蝉的工笔、天牛的点皴、瓢虫的焦墨、蜗牛的写意、椿象的飞白、马蜂的狂草……这是造物的神奇,仿佛也是生命的偈语,等待有心者的发现。

“我有五千多幅这样的作品,非常的震撼。大家能够明白,当你有五千多个虫子的字的时候,就会感觉到五年来你所承受的那种寂寞,那种劳动的辛苦

相比之下,种菜的辛苦没有了,因为看到密密麻麻的字,你会觉得这非常的了不起。”

每一片叶子我们可以看到有纹路,也就是叶脉,把纹路清理后的样子——简直太高级了。这些图案,让人充满无限的想象。像孩子的涂鸦,又像大师的作品。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购买

- END -

商业合作或投稿

请发邮件至:lwx@imaginist.com.cn

转载: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