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张老汉和王寡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张老汉和王寡妇

2017-11-11 19:30:12 作者:胡慧敏 阅读:载入中…

张老汉和王寡妇

村里人知道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从来没把七月七当回事。洗衣做饭挑水锄草,一如往常。只有单身张老汉采了一把野花,给村头的王寡妇送了过去。他们向城里靠近了一步。

王寡妇有个女儿,叫张晨,上初中了。她男人走的时候,女儿还不足三岁,得肺癌走的,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不容易。王寡妇娘家在河边,她出生的时候一连落了半个多月的雨,河水都快淹到家门口了,家人给她取了个名字叫王晴,盼着天晴呢。往日农村人家给子女取名字,都是带着愿望的。

张老汉其实年纪不大,四十刚出头,但看起来像六十多岁。脸上比正常年纪多了不少沧桑,三十来岁时就有人喊他张老汉了。一个人种了很多田地,加上农闲时去帮帮石匠工,冇得歇的日子。张老汉的石匠手艺没学熟,是个潮师傅,人家盖房子时他最多去打打杂。以前碰到人家屋漏雨,还常去帮人家翻翻瓦,现在农村也少有人家盖瓦屋了,这一块的事也就丢了。

眼看着快到中秋节了。王晴想让张老汉中秋日陪她去走娘家,张老汉听到楞了一下,没说去也没说不去。王晴说,这关迟早还不是得过。张老汉就到黑头那里订了八个月饼:四个大发饼,四个碱酥饼。黑头饼子做得好,还是传统的法子。王晴娘家有一个甥儿、两个甥女,加上张晨,四个孩子一人两个,他心里算好的。其实王晴上次回娘家,已经和父母探过话。刚开始父母不肯松口,说,这叫什么事?名不正言不顺的,让人家笑话。王晴说,又不是要怎么,就是来走一间,人家爱嚼舌头,让人家嚼去。接着又说,要不是他帮我,我三亩多田的谷,一个人能弄得到家不。还有上次,我到落上(农村在房子中间搭的木板楼)去拿油菜籽,摔伤了脚,要不是他服伺我半个多月,我要卡在床上。说着说着,眼睛含含的。娘老子和爷老子(父亲的意思)都不作声了。王晴心想,该是默许了。

中秋日这天,张老汉起了个早。把屋里屋外收拾好后,煮了点粥,就着咸菜就算早饭了。然后洗脸刮胡子,用香肥皂洗了洗头,把一双补过好几次的皮鞋擦上油,连那件好几年没穿过的西服都拿出来了。一番讲究过后,还真年轻了不少,就差叫"张英俊"了。

张老汉把上次订的月饼拿出来,还有两袋麻壳圆(荔枝干),两斤冰糖一起装在篮子里,圆和冰糖是给王晴娘的。柜子里的两瓶古井贡酒也拿出来了,放在一个布袋里。还是过年的时候他外甥带来的,没舍得喝。平日里自己都喝散装酒。酒是给王晴爷老子的,听王晴说过,老爷子好这口。王晴那边早就收拾好了,张老汉特意打过招呼,这次不让她带东西。然后路上再剁四斤肉就可以了。

王晴娘家离的不远,五里路的样子,其实两人一起走去就可以。王晴每次回娘家,都是走过去。张老汉还是把那辆永久牌的自行车赶出来了,这车还是他父亲在世的时候买的,都不知道有多少年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车刹也坏了。王晴坐后面,提着篮子,酒挂在车前面。碰到下坡时,两人就下来走。不一会就到了,张老汉进门前还有点紧张,在门边上立着。被王晴一把拽了进去。只有两个老人在家,王晴弟弟带着媳妇孩子去走外母(丈母娘)家了。来者是客,没有看出老人家有不悦的样子。王晴爷张烟倒茶,王晴娘还炒了盘黑瓜子。张老汉慢慢也就放松下来。王晴爷和赵老汉抽着烟,喝着茶,聊着天,家长里短的。王晴坐边上,不插话。王晴娘到灶下去做饭,王晴就跟着去帮忙烧火。

吃饭了,菜还不少。红芋粉圆子烧肉,红烧鲩子鱼,银鱼煮鸡蛋,剁辣椒烧鲫鱼,马齿苋烧肉,炒莲藕,花生米,王晴娘把一盘咸打瓜壳也端上来了,王晴爷说这菜端上来做么事,让她搬回去。王晴娘说凑个菜碗,八个菜嘛。张老汉说这个菜好,下酒。就放桌上了。农村人啥时候都讲究双数。娶媳妇嫁女儿得双日子,自不必说。要出远门,也要等到双日子才走。

王晴爷拿出一瓶张老汉带来的酒拆开了,张老汉把酒接过来,先给老爷子筛满,再给自己倒上。二钱的小酒盅。张老汉先敬了老爷子三杯,每次都爬起来,老爷子说不用站着,坐着喝坐着喝。说过多次,张老汉也就没爬起来,坐得稳当当的。酒喝起来,王晴爷就高兴,话也多了,说什么张老汉都点头称是。喝着喝着,酒就见底了。王晴几次拦着张老汉,让他少喝点。张老汉说头一次来,今天开心,得喝,拦不住。一瓶古井贡干完,王晴爷又要拆另一瓶, 被王晴拉住了。张老汉也说喝差不多了,和老爷子说,把搁几上那个拆开封的酒喝完足够。差不多三四两的样子,两人又分了。

吃好喝好,张老汉休息了会,喝了杯浓茶醒醒酒。王晴说该回去了。王晴娘把养在水桶里的鲫鱼,装在一个网袋里,鱼是早上去河里打上来的,新鲜得很。让他们带回去。张老汉喝得熏熏然,王晴就不让骑自行车回去,说放这里,等她下次来顺便带回去。两个老人把他们送出门,他俩走着回去。张老汉头昏沉沉的,风一吹,身体感觉有点飘,老往王晴身上靠,不时望着她傻笑。心里乐着呢!回到家,王晴把大一点的鲫鱼都挑了出来,给了张老汉。

九九重阳节,这个地方的人是不怎么过的,也没什么习俗。登高?都是平地,最多一些土坡,还不如搭梯子在树上往远处望一望。赏菊?田间地头的野花都看不完,赏什么菊?这一天,张老汉和王晴就当平常日子一样对付了。

有一天傍晚,王晴在灶头做饭,女儿帮忙烧火。米刚下锅,张晨突然说了句:" 妈,你知道今天什么日子吗?"  "什么日子?" 王晴问。 "光棍节!今天是光棍节。"  王晴嘟哝道,光棍节?我咋从来没听说过。女儿说,你土呗!

王晴把刚进锅的米打了起来,让女儿把火烧旺一点。女儿问她干嘛。她说,给你张伯伯下碗面。一碗肉丝面很快下好了,碗底还垫了俩荷包蛋。王晴让女儿不要往灶里添火,她很快就回来。

王晴把面给张老汉端了过去。张老汉见着吃了一惊,问," 今天什么好日子?"  "光棍节!张晨说今天是光棍节。"  "光棍节?还有这节日?" 一脸迷惑的样子,随即脸上添着不高兴。说,这节和我有什么关系,我还算光棍吗?王晴想想也是,正准备把面端走。张老汉说,都端来了。干嘛呢?顺手接了过来,坐着开始吃,吃到碗底,发现有俩鸡蛋,瞄了王晴一眼。等他吃完,王晴给他递上自己的手捏子(手帕),张老汉檫了檫嘴,对王晴说,以后这破节不要再给我送吃的了,王晴"嗯"了一声,拿着面碗走出了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张老汉和王寡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