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他是张震御用花艺师,舍弃3000㎡的山谷,婚后搬进花海老宅,过上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他是张震御用花艺师,舍弃3000㎡的山谷,婚后搬进花海老宅,过上

2017-11-13 10:33:06 作者:生活美学第一微刊 来源:西风东韵 阅读:载入中…

他是张震御用花艺师,舍弃3000㎡的山谷,婚后搬进花海老宅,过上

點上方藍字免費訂閱

東方。生活。美學。

最美微雜誌

他叫凌宗湧,

是一个知名花艺师。

一个人坐拥3000㎡的山谷,

家中独享私人瀑布、露天淋浴、溪流泳池,

这样的人生夫复何求。

比起那些万儿八千,

动不动就要空运就要温室培养的名贵花草,

他更偏爱随手捡来的松塔、

路边的野草、青苔这些唾手可得的材料。

命里总有渡不过的“劫”,

像一颗石子掷进池里,

噗通一下,

山谷里那颗平静的心就乱了。

那颗石子,就是爱情

不经意间就迎面撞上了。

相恋、结婚、生子,

一切都像茶树在春天冒尖一样自然发生。

手上多了个小娃娃,

山里自然是住不了。

凌宗湧于是带着妻小下山了,

搬去了台北。

去了台北之后,

开了自己的花艺店,

在外人看来是风光的,

政界、商界名流都成了凌宗湧的顾客。

连男神张震都亲自登门,

请他来操办自己的婚礼花艺。

可就算入了繁华尘世,

他心底里还是那个追求单纯、清新,

用植物来传递生活美学的质朴山人。

凌宗湧总是想起从前山居的日子:

在薄雾里迎着晨光读书,

听着夜雨独自品茶,

仿佛可以一直到天年。

偶然间,他在网上看见一间房子

——灰蒙蒙的两层小楼,

清水泥墙上点染着雨痕,

青苔沿着墙壁往上爬,

俨然一幅水墨画。

噗通一下,心又乱了。

“哇,这就是我心目中东方老宅啊”。

决定要买也就是一瞬间的事。

凌宗湧喜欢这个40多年的老宅子,

就算是在台湾九份,

他竟然也不介意。

如今的九份,

再也不是的悲情城市》里雾气迷蒙的浪漫情怀

而是充斥着商业气息的现代模样。

对于台北人来说,别说住下,

就是连过夜都向来不在考虑范围内。

但是凌宗湧觉得,

我们与其抱怨、批评、放弃

为什么不创造、付出,

一起努力让更多人再次爱上这块土地呢?

他说:‘“光有美景没有人情也是无趣。”

想来想去,

台湾既有美景又有人情的地方只有九份一处。

随后的两年改造时间里,

作为建筑门外汉的凌宗湧时常不知所措

妻子就问他,你究竟为谁而做?

凌宗湧一下子茅塞顿开

当然是为自己而做。

所有的材料都要人靠力运上山,

路窄地滑,处处都是困难

要想把城里的理想生活复制进山里?

凌宗湧明确地告诉你,

不可能。

他尝试过在后院种迷迭香,

结果土壤排水不好,

三迷迭香很快就全部阵亡。

后来院子里不知不觉长满了蕨类,

反倒成了一番美景。

在这个过程中,

凌宗湧也就慢慢明白了。

和大自然或老房子一起生活,

别指望它迁就你,

你只能顺从他。

跟插花一样,

要“因顺而为”。

名字,他也没有刻意去取。

当时儿子正在学“数数”,

恰好这里也很适合数树,

那么名字就有了

——数树。

这拙朴雅致的名字,

倒让人不由想起那个爱拍空镜头的侯孝贤,

等云来雾散、飞鸟惊林;

等山水间掠过一群寒鸦;

等风吹过纱幔,烛影摇晃。

他们是为数不多

能静下来的人。

凌宗湧看中的老屋地方极妙,

即使是假日,

都宁静得仿佛世外桃源

可是走几分钟,

就又能钻进热闹的九份老街来一碗芋圆。

够老的房子不太需要自以为是改变

当地的居民是最熟悉当地状况的,

水从哪里泄,阳光哪里好……

房子的外观凌宗湧一点没动,

当初打动他的青苔和雨痕还会继续长,

唯一做的调整只是把窗户改大了些。

房子里的家具来自世界各地,

不少还是辛苦从国外运回来的。

推开雕花的木门,

门铃是一串叮铃响的牛铃,

此处是没有人来打扰的,

留着是为存一份趣味。

一只日本老麻袋安静的挂在入口处。

门口放两把老藤椅,

旧桧木中药柜台改成了柜子,

柜上摆放着有意思的小玩意儿,

水缸随意地插上几个荷叶,

古朴中又有生机。

凌宗湧最爱泡澡,

尤其在山里,更是惬意,

一楼就成了专门的SPA室。

日本民间老桌椅,

配着纯铜的法国老吊灯,

中国老花窗改成了置物柜。

来自不同地方的物件,

却在这儿巧妙融合了。

角落里,

法国的古董木制工作桌,

放着手作留言簿与德国老信秤、老工作台灯,

搭配旅行意大利寻获的皮革三脚单椅。

旧得不成样子也帅得不成样子。

收音机,

这是卧室里唯一的电器,

让人一下子回到6、70年代。

卧室侧门出去还有一间房,

拖进去一些斑驳的老古董,

适合会客、闲谈,或看会儿书。

卫生间也是精心打造,

黑色的磨石子浴缸,

现代又古典。

即使是洗手池前,

也是满眼绿色。

房子里各处细节看得人心慌意乱

不管是桌子上的白瓷瓶子,

还是靠墙的小桌子、墙角的草鞋、

工作台上的风干丝瓜和小植物,

都用心看出主人家的用心。

看似全无设计,却处处是心法。

凌宗湧认为,老屋不止需要翻修,

还需要有人使用,

才能维护好的状态。

分享才是保护老屋最好的方式。

有人在夕阳下泡上一壶茶,

和最爱的人,

时而说话,

时而相望而笑。

还有人手牵着手躲进民宿里,

一起度过第15个结婚纪念日。

凌宗湧说,

如果想来数树,午后正好,

放完水泡个澡,倚着窗读本书,

当游客尽散暮色一方时,

循着山城里著名的红灯笼下去吃晚餐,

回到屋内时会发现数树的灯已经很暗了。

凌宗湧觉得,

人就是一棵棵植物,

有人像藤蔓,灵活却充满情感

有人像树,稳重而独立,

一年虽然只开一次花,但却是最美。

因顺而为,

其实我们不用创造美,

只需要一双发现它的眼睛。

来源:民宿头条 微信号:minsutoutiao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责任编辑:蔓延

-end-

東方的。生活的。最美微雜誌。

生 如 芥 子 有 须 弥

心 似 微 尘 藏 大 千

中国最有价值和影响力的生活美学传播机构之一

每日分享最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和生活美学新鲜资讯

▼点击【阅读原文】,别错过任何优惠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