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学在异乡,生活不易很想家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大学在异乡,生活不易很想家

2017-11-21 22:32:07 作者:肚子圆 阅读:载入中…

大学在异乡,生活不易很想家

「关注大学生那点事儿

帮你度过迷茫的大学四年」

01

分别总是在九月,

背起行囊去异乡上大学的时候,距离产生的或许就不是美,

而是是满满的乡愁,深深的思念只能隔着屏幕得到些许慰藉,就像没有Wi-Fi一样,

可以用4G却总少了有Wi-Fi的欢喜。

那大学在异乡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02

浙江—山西

离家太远不能经常回家,

北方雾霾严重,

气质量差,冬天太冷不太习惯 。

03

浙江—重庆

能交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吃到了与家乡不一样的美食,

多了一项能吃辣的技能,学到了他们这边的方言。

04

浙江—青岛

最大的感受就是节假日的时候,

看着本地的学生拉着行李箱回家,

而我只能回寝室的时候无比想家。吃着一切都是陌生甚至不合胃口的饭菜  ,刚开学的时候还能忍受,

待到两三个月的时候每天都在倒计时回家的天数 ,

感觉日子过的无比煎熬  。

05

海南—郑州

首先感受到天气的不适应,感受到南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回家不容易,

一年只能回家两次,学会了独立自主

给家里人只报喜不报忧,老朋友不知道我的新习惯,

新朋友不知道我的旧毛病。

06浙江—山东

初来乍到

首先因为两个城市的发展程度差距而惊讶

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

逐渐适应了。

想家其实还好,

因为我跟父母3天就打个电话,

开开视频啊之类。

来这里,

心里最大的落差是两地的人的思想观念,

有些地方不是很认同。

难受的时候不能总打给父母,

自己逛逛校园,到了一个新环境,

一开始觉得这不好那不好,

现在也接受了两地的发展差距,

一切正在逐渐变好。

07

浙江—澳洲

起初刚到澳洲最多的是兴奋,对面前的一切未知都充满好奇,可能也是性格使然吧。

不一样的季节,不一样的语言,不一样的交通...

渐渐的,所有的这些不一样都由最初带给我的兴奋变成了后来的枯燥无味。

可能生活久了,就觉得这些不一样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有意思

国外的独自生活,貌似使我独立了许多。

或许因此我养成了独自面对一切的习惯,不再那么频繁的向朋友吐槽留学生活的种种奇葩经历

更不会告诉爸妈那些让他们担心的事情,时间长了,不怎么恋家的我也渐渐的开始记着回家的倒数了。

最神奇的是,作为留学生,自己的爱国情怀似乎时不时就会刷一刷存在感。

可能是因为身处异乡,经历了很多,也明白了许多,就越发觉得自己的祖国才是最好的。

一次偶然的聊天发现,我身边的朋友们,原来都和我有一样的感受。

留学...或许,最终得到的结果很人心动,但是,其中的所经历的确实有些辛苦

待的久了才发现,归属感才是我一直想要的... 并不是所有有人和房子的地方都能成为一个归属,那样的归属毫无意义

而我想要的归属感,是国内与我息息相关的一切人和物...

08

浙江—德国

个人感觉自己也不是情感特别强烈人。

一人在外,不管什么样的事也就只有自己一个人去解决,对此我也没多深的怨言。

然而总有烦躁的喘不过气的时候,总有孤独忧郁的时候,最终我所有的思绪都回到了那个我叫家的地方。

在那儿,生活就如我人生的前十八年一样舒适,而那种舒适感是一种在这儿难以寻找的情感舒适。

很难把这儿当成另一个家,因为这儿不会接纳你为家人。

在国外的日子里,我有中国朋友遭遇过莫名其妙的仇视目光,甚至针对性的敲诈勒索

出国一大目的在于开拓视野,借鉴学习,但我们这些留学生又日常乐于吐槽这儿的种种现象。

不是我们不愿接受不同,我们在这儿目睹经历接受了现在的生活,只是情感上还想着那个家。

09

河北—河南

来外省上学会使人产生两种极端行为,

一种就是极度的放纵自己,生活无拘无束

另一种就是特别的上进,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结交更多的朋友。

像五一十一这些假日,

别的同学都能够回家,

像我们离得有点远的只能呆在寝室,

或者在学校旁边转转,

其实心里还是有一点想家的。

河北离河南不算远,

但是两个地方的文化差异还是挺大的,

刚来的时候几个河南室友交流很流畅,

只有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局外人。

10

曾经的异乡还是他乡,

如今的家乡却也成了异乡。异乡上大学其实是一种别样的经历,在满溢的思乡中,

能不断的自我成长

虽然如今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但两个城市所拼凑的四季何尝不是一笔财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大学在异乡,想你想他最想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