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认识心灵与肉体,克服自卑与优越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认识心灵与肉体,克服自卑与优越

2017-12-05 21:32:37 作者:每周带你读一本书 阅读:载入中…

认识心灵与肉体,克服自卑与优越

   每天15分钟,每周带你读完一本书,

  成为更好的自己

  领读人|郭去疾

  主播|木清风

  《自卑与超越共读第二天

  各位书友,通过上章的阅读,我们知道了生活意义因人而异的,并且知晓了正确的生活意义应该是怎样的,那么到底为何生活的意义,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不一样的呢?这与我们的心灵和肉体究竟存在怎样的联系呢?而当我们走向了错误的生活的意义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克服这种自卑感和优越感呢?

  这些问题早已在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一书中为大家一一做了解答,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本书中的第二章和第三章(p19-p55)的内容吧。

  01

  古罗马的凯撒大帝曾经说过这样两句话,“我愿四周都围绕着肥胖的人,有圆溜溜肩膀的人,能通宵熟眠的人”“卡修士有枯瘦而饥饿的外形,他的计谋太多,这样的人很危险”。

  可能我们乍一看会觉得凯撒大帝这不是外貌协会吗,怎么歧视别人的外形呢?其实不然,这里就涉及到了心灵与肉体的关系问题。

  究竟是心灵控制肉体,还是肉体控制心灵,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哲学家中的唯心论者和唯物论者。

  而个体心理学并不过分区别二者间的关系,更多的我们认为心灵和肉体都是生活的表现,心灵为肉体确定方向和目标,而肉体根据实际情况完成或者改变心灵设定的剧本。

  于是二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我们知道,每个人对于生活意义的理解,正恰恰体现在我们的生活方式之中。

  整日偷窃的人,只有在行窃的那一刻才感受到了生活的意义,而那些乐于助人的人在平时对别人的帮助中就养成了善的价值观

  于是我们知道,心灵和肉体决定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体现了生活意义,那么对于生活意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心灵和肉体。

  每一个人构造其心灵的整体性,以及建立心灵和肉体的关系的时候,正是我们出生后的四五年间。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对于生活意义的理解,其实在早年的儿童时期就已经基本具备雏形。这也是为什么那些长大后成功或者失败的人,往往在其孩童时期就已经表现出了相应品质的倾向。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的是,每一个人在心灵和肉体的发展中,都或多或少地包括了不同程度的合作。正确的生活意义往往趋向于更多的合作关系,而那些合作能力很低的人往往走向了自卑和自我优越。

  02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我们也讲过,自卑本身并没有多么可怕,关键在于如何真正去克服导致自卑的障碍,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改进自卑的进化史。

  但是,正如我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克服自卑,还有一些人选择了逃避自卑。这种自卑情结使得他们不愿面对自身的障碍,而选择自欺欺人,凌驾于困难之上。

  但是产生自卑的障碍不克服,自卑只会长期存在,并且自卑的感觉会越来越加深。

  这就像一个穷人,他不去努力工作,改变自己贫穷的境地,而选择躲避富人,寻找比自己更穷的人,虽然他可能一时逃避了问题,但是会越来越穷。

  对自卑的人来说,逃避,会使得这种自卑感是一直伴随着他的。

  拥有自卑感的人往往不适应与他人合作,他们多多少少都会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因为在他们看来,外界存在的危险,让他们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足够应付这一切,于是他们选择逃避,选择待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之内。

  于是,封闭自我、不合作是自卑感强烈的人的生活方式,而这样一种选择,让他们越来越走向了自卑的生活意义的道路。而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在面临困难的时候,最彻底的退宿表现就是自杀。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患有强烈自卑感的人都会选择这种极端方式,在此之前,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减低这种自卑感,但是不管他们用的是什么办法,每一个自卑者的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获取优越感

  03

  鲁迅曾写过一本小说,叫做《阿Q正传》,里面的阿Q每次被别人打过了后,都只是在背后骂别人,然后想一大堆安慰自己的话,我们称之为“精神战胜法”,其实这就是自卑者标榜自我优越感的重要表现。

  每一个拥有自卑情结的人因为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解决障碍,于是他们选择麻痹自己,去获取虚无的自我优越感。

  几乎每一个精神病患者,每一个问题少年,每一个罪犯他们都采用了自己的方式去达到他们认为的优越的地位,只有完成这个目标,我们才会找到生活的意义。

  当然,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每一个人的天性。而拥有自卑情结的人,往往在错误的方面去追求优越。因此,如果我们用正确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对于优越感的追求方向,那么,自卑者便能轻易克服自卑的障碍。

   

  让他们学会合作就是这个正确的方式。有自卑情结的人往往告诉自己,别人的合作中已不需要我,因此,只要我们引导合作,那么便能克服自卑和优越。

  我们从这里能得到什么启示呢?如果我们身边有这样自卑的人,我们不应该躲避他们,也不应该诋毁他们,而是应该引导他去合作,走进团体。

  好,今天的共读就到这里了,相信书友朋友们,对自卑越来越了解了。我们下期再会。

  预告:下周我们将共读张爱玲《倾城之恋》,感兴趣的书友们,可提前阅读原著哦。

  END

  往期共读目录

  生活的意义在于对社会奉献

  《自卑与超越》共读序言

  领读人:郭去疾:人称紫菀君,管理学硕士,创业者,读书近三百本的书呆子,微信公众号:紫菀读书(Ziwandushu)。本文由365读书(ID:dus365)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主播:木清风,电台主播。浮躁的空气里,想和你一起静心呼吸。个人公众号:木清风(ID:man_morning)

  音频配乐:

  1、予感——西村由紀江

  2、一个人的雨——萤火虫

  3、温柔的奇迹——范玮琪

  ↓↓点击【阅读原文】养成良好的习惯,从签到开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