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大学的我们,就越来越害怕失业了
"听说我们专业那个成绩很好,每年都拿奖学金的师姐,到现在都还找不到实习。"
本来热络的群聊,因为这句话,气氛突然变得异常紧张,话题也开始转变为未来就业问题。
"我同学已经让父母安排好寒假实习了。可我家里又没关系,我成绩又一般,平时朋友也不多。"
"况且,我们学校那么不出名,这个专业竞争又激烈,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看着大家忧心忡忡的样子,我也开始意识到,大学生对于未来就业的焦虑越来越重。
我们公司不要二本三本的大学生
阿城是我同学,这几天都在忙着找寒假的实习。
本以为他常年拿奖学金,又担任学生会主席,他的求职路应该会稍微轻松点,不至于像别人那样,挤得头破血流。
"我准备了很久的简历,几乎都填满了,可是呢?用人单位连内容都不看,扫了一眼学校名字,就把我刷下去了。"
或许二三本学校的学生,机会本来就比重本学生要少。
总以为只要努力了,就可以追上别人的步伐,可当真正踏出校园时,才发现所有的付出还是远远不够弥补高考带来的差距。
最后他有些失落地和我说,"我花四年时间填满的简历,好像都不如别人的一纸学历。"
也许你努力的天花板,也仅仅是别人的起点。
我真的很害怕
毕业时自己的简历写不出什么东西
阿拾是压线进来我们学校的,选了一个比较冷门的"社工"专业。
还记得刚认识他的时候,每次聊起他的专业,他总会一脸自豪地跟我介绍。
后来在图书馆碰到他,却看见他手上抱着一沓资料,最上面那本是"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问起原因,他无奈地说,"我喜欢这个专业有什么用?我爸妈说这个专业就业前景不好,周围的同学也都在担忧工作问题,开始自学其他专业。我想,我也得做些什么吧。"
才大一的他,就已经把各种专业证以及非本专业证,仔细了解清楚过后,都归纳进他的考证规划里。
"可是,即便我把自己的考证规划都安排满当,还是感觉很不安心。"
我突然发现,现在大学生选专业,自己是否感兴趣已经不是首选标准,反而更多地考虑专业的就业前景。
而那些即使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的人,最后也会屈服于现实,放弃兴趣,自学其他热门专业,投入浩浩荡荡的考证大军。
好像只有那些拿到手的证件,才能给自己增加一些安全感。
现在实习的工资
连房租都交不起,更别说养活自己了
前几天和阿木师姐聊起这个话题,她沉默了好一会儿。
早在大三下学期结课后,她便一个人去了深圳,面试了十几份工作,最终被一家电商公司录用。
但这份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每天都要在电脑前坐上十几个小时,做PPT做表格分析数据,面对客户的投诉,还要花时间沟通协调矛盾。
长期熬夜加班,工作依旧做不完,超负荷的工作量,早已把她压得喘不过气,身体也不堪重负。
下班后,还要花一个多钟的时间坐公交,辗转换乘几趟才到家,也仅仅因为,郊外的房租比较市区,会便宜一些。
连公司聚餐的钱,都还要硬着头皮伸手向家里人要。
有次下班挤地铁,下车时才发现,口袋里的钱包被顺走了,里面装着她刚从公司财务部领取的一个月工资。
无奈那个月只能吃泡面勉强度日,直到接到家里的电话,她才忍不住哭出声。
"赤裸裸的现实和日渐累积的压力,都在不断消磨着我对未来的憧憬。眼看着连自己都养不活,我也开始犹豫,要不干脆选择回家,接受父母安排好的路吧。"
而毕业前想象的那些关于工作美好的幻想,也在现实的对比下,显得十分幼稚可笑。
最后
当看到很多刚大一的学生,已经开始拼命考证,找工作,害怕以后会失业时,才发觉原来对于就业的焦虑,早已不是我们这些老腊肉才有的专利。
现在的学生,早已不仅仅把大学当成一个学习的地方,更多的是把大学当成一个平台,想尽早脱离校园,接触社会,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
有时焦虑是一件好事,它可以催促我们尽快成长。
但当你愈发焦虑的时候,就更应该冷静下来思考,是不是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资本去支撑自己想做的事。
记得以前看过一句话:只要把当下手头上的事情做到极致,想要的自然会有的。
所以别只顾着把情绪放在无谓的烦恼和焦虑上了,不如先脚踏实地,把该做的事做好。
编辑按
今晚还想告诉大家,榨菜大叔要再一次招新了。
如果你对新媒体运营以及文字有兴趣,请将你的作品以下面的格式发到我们邮箱。
本次招新
自由撰稿 | 编辑
发送到:zcds2017@126.com
邮件标题格式: 城市坐标/学校+姓名
(记得附上联系方式)
作者
编辑 / 海蒂 丸子
音乐 / やまだ豊 - やわらかな光
配图 / 天才枪手
"你还有我,陪你度过一个又一个百无聊赖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