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欺有个浪漫的名字:希望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自欺有个浪漫的名字:希望

2017-12-12 21:00:24 作者:周国平 来源:周国平 阅读:载入中…

自欺有个浪漫的名字:希望

  201712.12

悔恨、内疚和自欺

  01

  悔恨的前提是假定有选择的自由。一个人在可以做出正确选择的情况下,却作了错误的选择,并且身受其祸,便会感到悔恨。如果无可选择,即使祸害发生,感到的也不是悔恨,而只是悲伤

  悲伤面对的是单纯的事实,悔恨却包含着复杂的推理,它在事情发生之后追溯其原因,审视过去的行为,设想别种可能性,而它的全部努力就在于证明已经发生的事情原是可以避免的。

  再进一步,当一个选择的后果不仅关涉到自己,而且关涉到他人尤其是自己所爱的人的命运时,悔恨中必定还包含着内疚,并且被这内疚强化。内疚是因为意识到自己对于选择及其后果的伦理责任而感到的痛苦。如果只是自食其果,与他人无干,就只会悔恨,不会内疚。

  02

  悔恨是一种事后的聪明。在悔恨者眼里,往事是一目了然的。他已经忘记了当初选择时错综复杂的困境和另一种可能的选择的恶果此时此刻,已实现的这种选择的恶果使他成了那种未实现的选择的狂信者。他相信,如果允许他重新选择,他将不会有丝毫犹豫。

  选择的困难在于,一个人永远不可能依靠自身的经验来对不同的选择作比较。无论当时,还是事后,比较都是在想象中进行的。一旦做出一个选择,即意味着排除了其余一切可能的选择,从而也排除了经验它们的可能性。在做出选择之后,选择的困境丝毫没有消除,迟早会转化为反省的困境再度折磨我们。

  关于这一点,克尔凯郭尔说过一句很准确的话:“在反省的海洋上,我们无法向任何人呼救,因为每一个救生圈都是辩证的。”所以,当一个人面临不可逃脱的厄运时,无论他怎么选择,悔恨已是他的宿命。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这轻重怎么衡量?只要你取了,受了,那身受之害永远是最重的!

  03

  尽管希望已经破灭,自欺的需要依然存在。希望仅是自欺的浪漫形态,自欺还有其不浪漫的形态——习惯。当一个人不怀任何希望地延续着一个明知毫无意义的习惯时,他便如同强迫症患者一样,仍是在以自欺的方式逃避现实。如果说希望的自欺是逃向未来,那么,习惯的自欺就是逃向过去,试图躲藏在一个曾经含有希望的行为之中。

  04

  凡是在命运重大关头逃避选择的人,自欺是必有的心态。他既不能承认自己放弃了选择,因为他的命运处在千钧一发之际,他必须相信他正在做出重大决定。他又不能承认自己已经作了选择,因为他面临一失足成千古恨危险,他必须相信事情尚有回旋的余地。他在不同的选择之间游移,甚至究竟是否作了选择也始终是模棱两可的,藉此保持一种自由的幻想,如果这幻想破灭,则保留向决定论撤退的权利

  朗读者:高昂,网名go on,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全民悦读全国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山西广播电视台职业播音20余年,专注于纪录片解说。听到他更多声音,公众号:全民悦读太原阅读会,ID:tyreader。

老师哲学私房课啦~

  周国平公众号联合吴晓波频道·思想食堂推出“周国平哲学私房课”,帮你开启思考。周老师用50多年的研究和积累,完整梳理哲学的主脉络,为我们总结出20堂哲学课,从哲学绪论、幸福论、道德论、生死论四个模块,给你一整套的哲学系统思维。人生的大问题想明白了,小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周国平哲学私房课(视频)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整个系列20节课视频课,每节课10—15分钟,还有两场各一小时的人生诊断会(直播课程)。

  课程每周四更新一次。

  目前已经上线十三课,第十四课下周四更新。

  ④购买后,在公众号爱智书院课堂(ID:aizhiketang)观看学习

荐读

  越嫉妒的人,在那方面越低级

  深刻的单纯:耐得寂寞,也耐得喧嚣

  罗素:过于自恋就是一种邪恶

  罗素:过于自恋就是一种邪恶

  性爱反思

  什么是真正的浪漫主义?

  十九年的阿姨

  人生难得是无聊

  真正牵动人心的经历往往平静得不可思议

  回复以下关键词,送你一篇周国平哲理美文

  爱| 爱情| 善意| 感情

  孩子| 父母| 父亲| 女儿| 教育

  命运| 位置| 快乐| 欲望| 妥协| 弱点

  道路| 人生| 沉默| 真实| 觉醒| 尊严| 使命| 本质

  智慧 | 年轻|自白| 友谊 | 大自然| 雄心 | 谦和 | 怀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