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加男友微信,意味着什么?
今天下午,菊小姐跟我吐槽了娜娜,曾经的大学班长,也是菊小姐的下铺,学生年代的好闺蜜。
毕业后,娜娜有事回了老家,事情料理完后,和男朋友一起返沪发展,于是她向所有同学询问大家公司有没有空余职位。
问了一圈下来,只有菊小姐公司招一个总裁助理,于是做行政前台的菊小姐将娜娜引荐给了老板。
菊小姐说,娜娜进去和老板谈了半小时,出来后就成了公司一员。
让菊小姐不忿的是,娜娜自从去了公司,几乎没什么正经事可忙,而菊小姐整日忙得两脚朝天,两人却领着一样的工资。
娜娜工作太闲,经常跑去菊小姐的工位聊天或『帮忙』。
但这个『帮忙』让菊小姐十分不舒服,娜娜的『帮忙』过于喧宾夺主。
菊小姐是原话是:『我觉得她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的「工作职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并且靠自己的工作拿工资,我不需要你次次帮忙做好我的分内之事。』
老板叫菊小姐做事时,娜娜总是冲在菊小姐前面,嘴里时常热情地大喊着『什么事儿啊?我来我来。』如果对方点名菊小姐去做,她就会在旁边不满地嘟囔:『为什么不找我啊?』
说实在的,娜娜刚去公司时,其他同事都以为菊小姐要辞职了,娜娜是来交接的新人。
再比如老板交代菊小姐下楼买饭这么简单的事儿,娜娜也要一道跟来,而且全程和老板电话沟通喜欢吃什么,有什么忌口,当然最后付钱的还是菊小姐。
菊小姐自己心里也清楚,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老板何必要发两个人的工资做一个人的事?
更过分的是,在给菊小姐接风的饭局上,娜娜和各位领导谈笑风生,高谈阔论道:『我想多学习点业务知识,不想一辈子做行政,拿份死工资。』
事后,菊小姐恼怒地对我说:『有上进心是好事,我还在旁边坐着呢,我就是前台啊,这样说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吗?Anyway,老板很喜欢她。』
听到这里,我开始思考,娜娜到底是情商不够还是心机太深。菊小姐更不明白,为什么都当初的好姐妹变成如此这般。
更极品的是,吃完饭后,娜娜问菊小姐要领导的微信和电话。
领导者,菊小姐男朋友是也。
虽然是同事关系,但也是菊小姐男友,本能的戒备让菊小姐一时被问懵了,不知道该说什么拒绝,就给她了。
正常人的逻辑是,单纯要同事的联系方式,当面要就好了,没必要通过第三人。毕竟随意把熟人的联系方式给别人,本身也不是很好的行为。
菊小姐不是有意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但从娜娜之前的行为来看,她已经分不清影视剧里常常出现的绿茶婊是否已经出现在自己身边。
因为大学时候的娜娜,是个典型的差生。虽然当了班长,但依然逃课、抽烟,我行我素。娜娜在大家心中,从来不是一个追求上进的人。
大四我去导员办公室填资料时,娜娜和我抱怨:『当了几年班长,导员从来没给过她一个优干。』
当时我还劝她,自己要学会争取。
这样一个从主动争取的人,在工作后,竟成为一个不惜踩着朋友上位的人,更何况,这个朋友还是当初带她进公司的功臣。
常有人讲,最铁的朋友关系有三种:爬过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同念过几年书的同学,以及睡过上下铺的室友。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言论的导向,使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符合以上三种条件的朋友定是一辈子的好哥们或好闺蜜。
实际上,是否符合以上三种条件,和能否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压根也没有严密的论证关系,前者是个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符合条件的不一定能成为挚友,而知己也并非必要吻合几条描述。
同宿舍的好姐妹,不一定能成为闺蜜。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同在一个鸟笼,却并不一定是同道中人。
否则为什么会有马加爵和药家鑫存在于世?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网络段子吐槽大学几年里身边遇到的极品室友,感恩当年室友的不杀之恩?
即便是平时关系不错的朋友,也不一定能称得上真正的闺蜜。
闺蜜这个词,被蒙上一层深深的误解。
《金星秀》上,金星对闺蜜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解读,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整天腻歪在一起,一起洗洗澡、按按摩、烫烫头发、喝喝茶,一起买张机票飞巴黎买包包的。这不是闺蜜,这是“大奶俱乐部”。
真正的闺蜜是要走心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真闺蜜、假闺蜜,不在于多亲密,只有在你最低谷的时候,才能看到人心。
什么是闺蜜?当你火的时候,她远远地静静的看着你,绝不往你身上贴;当你落魄的时候,她二话不说,雪中送炭、拔刀相助。
如果说兄弟间的情谊是坚韧的磐石的话,那闺蜜的情感就是潺潺的的流水。它柔弱,但坚韧;它细小却无微不至。在人的情感世界里面,人们总认为爱情至高无上的,但真正的友情有的时候甚至胜过爱情。
版式编辑:Fox Lee
作者 | Fox Lee
我是李狐狸,一只特立独行的狐狸。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公众号ID:huazhen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