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还有来生的话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得今生相遇。
此生若是有幸成为一家人,那更是难得。亲情本就是所有情感的最终归宿,但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
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忽视它的存在,等到逝去之后再幡然悔悟。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真的不只是说说而已。
从高中毕业后,晓晓就去了美国留学,至今也很少回来过。六岁那年,她的母亲抛下她和父亲不知所踪,她自然也就跟着父亲生活了。
父亲是一名车间主任,平生不苟言笑,唯一的喜好就是喝点白酒,借酒消愁。晓晓和父亲也很少说话。
从初中高中开始,她便在学校里寄宿,打打零工,似乎对这个支离破碎的家一点感情也没有。高中之后,她凭借着自己优异的成绩争取到了出国留学的机会,父亲对此也没表过态。
这国一出,便是七八年。晓晓逐渐融入了美国的生活,也就打算在那边定居了。
这些年来她与父亲的电话少得可怜,总是因为时差互不打扰,更多的时候是通过邻居家的邮件才知晓父亲的近况。
最近的一封邮件已经是上个月的事了,上面说父亲病了,进了医院。
晓晓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父亲还是从前那样话不多,只是说自己没事,小毛病,让晓晓别担心,草草就挂断了。
晓晓也没怎么在意,但一周后大洋彼岸寄过来的,却是父亲的逝世通知单和他的生前的一封亲笔信。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晓晓整个脑袋都开始嗡嗡作响。她用颤抖的双手打开父亲的信函,却止不住地放声大哭,心痛难忍。
不懂互联网的时代,也不会用什么即时通讯软件的父亲,却拥有一手娟秀的好字,他给晓晓写了好多信,却总不知道往哪里寄,只能压在床下的小纸盒里。
每天出门,他总会先去邻居家串个门,顺带问问有没有晓晓发来的消息,可是在少之又少的越洋电话里,父亲却总是支支吾吾,只说只言片语。
这些年,父亲为她攒下了一笔不少的钱,是为了供他闺女风光出嫁用的;对于当年女儿傲人的成绩,父亲出门逢人就会炫耀;而当他知道晓晓获得出国机会的时候,他也并不是无动于衷。
他曾经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了晓晓的班主任,当他得知这个机会全校只有一个的时候,即使心里再不舍,他也不能阻止孩子获得自己更好的人生。
因为自己没能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家庭,父亲能弥补的,或许只有默默地关心着。
为了不给晓晓添麻烦,父亲在得知自己身体快不行的之前,就已经与彼岸花签下生前契约,委托好告别服务。
因为那段时间正是晓晓工作上的攻坚期,父亲甚至恳求所有亲戚朋友一同瞒下他的病情,让女儿安心工作。不打扰,是父亲最后的温柔了。
在信的末尾,父亲这样写到:“活了一辈子,我从来不明白什么叫互联网,但自打你离开家之后,我还真的很想和你们年轻人一样,学会用手机视频语音聊天。美国回来一趟也挺贵的,你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也不用常常来看我,晓晓,这辈子,爸爸对不起你。”
一生之中,我们都会经历很多瞬间,例如酸甜苦辣,例如生离死别。
那些真正深爱着人也许未曾轰轰烈烈地表达过爱,但它一定是如涓涓流水般温柔,浸润着你的所有。对待那些爱着的人,每个人所选择的仪式都有不同,但心中的爱,真的未曾远去过。
离开人世,真的就意味着彻底消失了吗?或许不是。曾经的那些生活滋味、音容笑貌,你会发现更多你未曾看到的细微瞬间,尽管天隔一方,但对于爱的思念,却始终无法隔绝。
工作没了,或许可以再找,生活再困难,你也还会有一处家的避风港。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为了告诫我们不要给亲情留下遗憾,即使分别了,离开了,只要思念还在,那么灵魂就会一直有温度。
那些你很想念的人,那些梦见很多次的人,如果条件允许,能见就多见面吧。给彼此一个拥抱,抱得久一些,为彼此留下最美好的记忆,那也就无憾了。
让爱永不落幕,让思念不再遥远,如果隔着很远的地方,就让彼岸花替你捎去思念的讯息吧。
彼岸花将为你提供虔诚的代祭扫服务,一键为你传递思念。
由专业团队代替清洁墓碑、祭祀、祈福服务,并提供照片凭证回传,极致入微。即使你忙碌得分身乏术,也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以解思念之愁。
正如张小娴在《思念往昔》说的那样:我只是在很多很多的小瞬间,想起你。比如一部电影,一首歌,一句歌词,一条马路和无数个闭上眼睛的瞬间。
斯人若已逝,思念仍可追。如果思念有声,我想,你的世界一定会是震耳欲聋的。
(广告)
▼点击阅读原文,让彼岸花为你捎去思念,弥补心中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