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宝玉的经典句子
●而谈到小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现代性,就是说,你并非以陈旧的经典美学来关照自己的生活,应该有前瞻性、人性与永恒性。这是由作者的三观与学识来决定的。这一点上,我不由想起经典的爱情小说《红楼梦》,它确实是充满现代性的。曹雪芹用贾宝玉的价值观来表现自己的三观。 ----李师江《非比寻常》
●红楼梦中“男人是土作的,女人是水作的”说法,来自于道家“泥土丹法”的典故。即水一冲,土就垮了。女性是男性的一道洪水,采阴补阳的妄想,只是个千古笑话。——曹雪芹对此明了,因而有了贾宝玉的痴,有了“痴及墙外”的情节。 ----徐皓峰《刀与星辰》
●我觉得黛玉的感情是有毁灭性的。一段感情深到某种程度,很难没有毁灭性。青少年之间的感情,有点像初恋。纯粹到不能有一点杂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都是毁灭性的故事。这种毁灭性就是要或者不要,中间没有妥协。然而,当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就会知道,感情在现实当中不是这样绝对的,也不是出现一点杂质就能毁灭掉的。可是宁为玉碎的美每个人都不会忘掉,无论看多少次《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多少遍《罗密欧与朱丽叶》,你还是会被感动,那是只有在十五六岁时才会发生的情感。黛玉最后不可能和宝玉变成平常夫妻,因为他们的爱太特别了,是宁为玉碎的毁灭性的爱。黛玉大概也不计较一定要在现世里拥有宝玉,她在她的精神世界里完成了。 ----蒋勋《蒋勋细说红楼梦》
●宝玉本来就没有长大,加上受祖母宠爱,身上保留着很多的天真,他希望一生一世都不丢失这份天真。我们嘲笑他,只能说明我们已经变得世故了。 ----蒋勋《蒋勋细说红楼梦》
●新月画娥眉,望月戴惊鸿。
黛玉蹙眉叹,宝玉声声悲。
潇湘竹边魂,红怡花丛魄。
灵河绛珠泪,赤瑕神瑛露。
今生今世尽,前世前生情。
木石前盟意,怎恁金玉缘?
而今亦已已,不复轮回中。
月朗江河倾,风清月儿淡。
●贾宝玉初见林黛玉,说:“这个妹妹我见过的。”前世的甘露之恩,黛玉用今世的眼泪偿还。她,本是一株绛珠仙草,而他,是神瑛侍者,前世心怜仙草柔弱,故用甘露灌之。今世相遇,便有似曾相识之感
●一直不喜欢妙玉,一个出家人,怎么那么大的火气。何况喝一个茶,从茶杯到茶叶到水都要分等级,全无众生平等之念,无非是要显示自己的身份,真是其俗在骨。虽然妙玉为人可厌,但是读过《红楼梦》,总忘不了的东西,除了宝玉的玉,黛玉的手帕,就是这“梅花上的雪”了。从天上下来,却没有落在地上,而是落在了梅花上,该是如何的洁净柔弱,如何带着幽微的清气。 ----潘向黎《茶可道》
●从今往后,各人只得各人应得的眼泪罢了 ----贾宝玉
●曾经宝玉对黛玉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曹雪芹《红楼梦》
●你又不是林黛玉,哭得梨花带雨就能让贾宝玉肝肠寸断;你又不是梁静茹,能唱玛莎的歌,在他结婚那一天躲起来哭过以后还有人来唉;你又不是林品如,被丈夫和闺密背叛后还能拥有高文彦;你又不是大雄,被小天和胖虎欺负得鼻青脸肿还能被哆啦A梦保护。你又不是他们,所以没有谁有保护你,你必须要好好爱自己。
●林黛玉前世是一棵快枯死的树,宝玉遇见了于是不断的浇水救了她,后世却还了他一辈子的眼泪。
●宝玉见黛玉,说这位妹妹好像哪儿见过。我见拜伦,这位哥哥好像哪儿见过。 ----《文学回忆录》
●一杯 陈年佳酿 美酒飘香 谁人愁断肠
一室 珠宝玉石 乱眼浮华 谁人入谁乡
一纸 妙笔生花 栩栩如生 谁袭红霓裳
●对吃的讲究还可以看得出一个人的出身,贾宝玉再落魄,饿了也要来碗“雀舌汤”,西门庆再发达,也只会拍着桌子高叫“买半斤猪头肉”!
讲究的时候,食物就会比动物更凶猛。 ----欧北望《食物比动物更凶猛》
●《骑马,在新西兰的春天里》
一场全新的出境旅行方式正在悄然兴起:一边创业,一边旅行
《爸爸去哪儿2》强力推荐的地方,《霍比特人》和《魔戒》的故乡,百分百纯净的蓝天白云。
从日薪几千元的海归白富美到新西兰路上的女汉子——重新上路,寻找另外一个自己,旅行不是生命的全部,但在生命有了豁口的时候,旅行可以让生命在豁口中重新发芽
租车自驾+民宿+骑马+美食+一人一汤温泉+葡萄园里偶遇“贾宝玉”=我的新西兰创业旅行
●宝玉对黛玉说三千弱水,只取一瓢
于是通灵宝玉折射出,那绛珠仙草上的露珠未干
●如果自己都心情不好,陪在你身边的人即使再如何深爱,时日久远,也必厌倦。黛玉妹妹是死得早,若是她能活得久长些,想必宝玉哥哥早晚也必然移情别恋。 ----一度君华《水煮大神》
●即便我不能是那个悉心浇灌绛珠仙草的神瑛侍者,我也希望仙草不受伤害地被继续呵护下去。神瑛侍者不远游,绛珠仙草不下凡。那就也没有林黛玉为贾宝玉流尽最后一滴眼泪的悲剧。
●黛玉自是太虚幻境中的绛珠仙草,是海棠诗社中的潇湘妃子,是列名「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薄命才女;宝玉这位怡红公子、绛洞花王、富贵闲人,只因被情榜评为『情不情』,就非得挂上「混世魔王」这样骇人封号吗?
●青山隐隐,小径如烟,望着那串淡去的足痕,又次不顾他人嗤笑的愣愣期待着,幽篁尽处的那人与声影。
立地的是宝玉,是人间的痴情种。
现身的是黛玉,是源自前世的一句许诺。
●大家有没有觉得这是《红楼梦》最重要的调性,作者整个的感伤都在这里。生命最后是一个无常,所有生命的因果只是暂时的依靠,现世的爱、温暖与眷恋,到最后都会像烟一样散掉。宝玉的心底有一种别人无法了解的孤独,他觉得生命到最后其实没有什么能留住,就像灰一样,甚至比灰还要轻,也像烟一样在风里面就散掉了,那个时候谁也管不了谁,在茫茫的大荒里面散开。可是现在他有一种眷恋,他希望她们守着他,看着他,跟他在一起。 ----蒋勋《蒋勋细说红楼梦》
●宝玉得了北静王的珠串,终又等到黛玉回来,便急急地来献宝。黛玉满心欢喜,正欲拿起观赏,听闻是北静王赏的,遂又放下:“什么臭男人拿过的东西,我不要他。”宝玉只是讪笑。
●贾宝玉怎样从一个风流情种变成一个一瓢弱水的情圣?
●曾经我得了一件宝玉,珍爱了很多年,中途遗失了,一直耿耿于怀,最后无意中发现原来是件赝品,才明白此番深情终究是错付了,荒芜了。
●你若不在,我又如何让这世界美丽无边?你若安好,装饰我的心灵,有何理由不要温柔以待?我摘你于乱枝,给你于清净升华,士为知己者死,我非你,却如你,你且不如我?堪于乱枝三五日终是凋敝,却是憾事!于知己一日,你我互成就,死而无憾!明日我葬你,小心翼翼,复感颦儿葬花泪,宝玉葬树悲。问,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质本洁来要洁去,却于污浊陷粪沟。花恐渐落随风亡,只去红颜泪悲催。恨!恨!恨!一遭折枝难脱羞……
●她不叫花儿。她叫草儿。可是她却像一朵花,无处不在地盛开在潭村的角角落落。
于是,潭村人不叫她草儿,都叫她花儿。至于是什么花,潭村人说不好。
报春花是她、水仙花是她、桃花是她、莲花是她、苦丁花是她、海棠花是她、梅花是她、稻花是她……只要是花,就都是她。
这话么,不是潭村人说的,是铃铛叔说的,铃铛叔长得魁梧似打虎英雄武松,性情却像极了多情的贾宝玉。 ----王春丽《我在春天等你》
●就是突然林黛玉上身,后来想想,贾宝玉又不在,矫情给谁看。 ----《那年青春我们正好》
●因为宝玉一生就在两难当中,宝玉觉得宝钗那么美,美在丰满,美在大方,美在能干;可是他又觉得黛玉也美,美在孤芳自赏,美在孤独,美在感伤。两种这么不同的美,好像一个是春天的美,一个是秋天的美。 ----蒋勋《蒋勋细说红楼梦》
●最近,听宝玉说:“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那LY一定是水泥做的。
●[新石头记]
碳经过春秋压力而成钻石
钻石因人性而装饰了必争朝夕的身份
身份网高出抬钻石却再难还原为支撑文明的能源
石头据说因日月的念力而变宝玉
玉石因磁场而成催运的粉红水晶
水晶放在孤枕独眠的痴儿床畔
等待通灵而来的爱情
气得曹雪芹复生亲自把红楼梦注释一遍
青白石给雕刻成让人看到无己无我的佛相
佛像给人砍头放在古玩店摆卖
给乱开价犯了妄语的人
不断收集佛言如瓦砾的黄金 ----林夕《十方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