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条关于忠君的经典语句
●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空前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侵华给中国人带来的一波波的屈辱感触发了中国民族意识的增长。在强烈民族感情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富强、民主的现代独立国家也成为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最大诉求。
中国现代民族主义产生于孙中山领导的反清斗争。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已与传统忠君爱国有本质的区别。现代民族主义的基本要素是: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主权的独立;对自我优秀价值、文化的认同;为强盛国家、革新本国不适应现代生活的制度和文化,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制度。 ----高华《历史学的境界》
●儒家为代表的文人关心人生问题,却不关心社会的生产活动。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学生樊迟问他关于农业生产的事情,他不知道,并说这是小人的事。孟子也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儒家传统下不讲生产,却大谈政治功利主义。儒家的入世态度鼓励“学而优则仕”,考科举,入仕途,为现实政权服务,同时给自己谋求官禄。有为天下的抱负,所谓立功、立德、立言,其实都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树立功名,封妻荫子,实用主义。
传统文人大多依附于政治权威,将忠君的政治实践、伦理道德境界与个人功利主义结合起来;缺乏独立的价值追求,也缺乏纯粹的认知冲动,尤其没有探求客观世界规律的传统,亦没有客观真理的观念,知识主要是一种道德认知和顿悟;少有为艺术而艺术的 ----姚国华《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
●要让我无条件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必须要
抛弃专制社会的忠君爱国
抛弃世俗观念的男尊女卑
抛弃封建礼教的尊师重道
因为这三样的发明都是为控制人
约束人思想、束缚人心理的东西
●透过《说说十大日本侵华人物》所述日本人物的成长历程、作恶经历、祸华历史,读者不难看到,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自上而下,以其《军人敕谕》训示军人“忠君”、“爱国”,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广泛而坚实的思想基础;以其《教育敕语》所宣扬的的“一旦缓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的愚民政策给广大日本人民洗脑,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奠定了规模庞大的人员基础,在日本国上下集体的癫狂中给日本国民套上了沉重的战争枷锁,最终被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残酷的侵略战争所戕害。于此可见,日本军国主义的毒害之深,毒害之烈! ----蒋丰《说说十大日本侵华人物》
●子不忠父,乃为逆子;臣不忠君,终为贰臣。(黄歇) ----《芈月传》
●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罗贯中《三国演义之舌战群儒》
●“青岩,我们追求的东西不一样,你无需懂我,只要忠君忠义就好,我一直以来就羡慕你这样的个性,除了在战场,别的时候你都随性而活。” 他也想随性而活,可是,现实不允许,至少,眼下,他没有资格任性 如果一定要被人牵制的话,他情愿自己的被心爱的女人牵制,甚至控制
●“敬,慎也。渊,默也。慎行默语。是要我恭身不言,忠君为臣。”
●你将千军万骑,隐入苍茫夜色里
只为忠君一句,宛转吴歌唱楚驿
你说此生不渝,丹心遍洒荆州地
却留孤营望当年倦旅
江上秋风,犹似吹送白衣
仿佛才只有三日别离 ----伊人耳边话《江上白衣吕子明》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两不相欠。我张巨鹿最后跟天下百姓无非是要了一壶酒喝,不算多吧? ----烽火戏诸侯《雪中悍刀行》
●在前现代社会的中国,传统的“爱国”总是与“忠君”相联系,不存在任何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现代民族主义发轫于西方,其具体形态为在公民自主的基础上建立民族国家(nation-state)。19世纪的维新派最早将民族主义观念引入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演变,至孙中山“民治、民有、民享”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理论已渐臻成熟。 ----高华《历史学的境界》
●背后簇拥着刺刀的辩手是无敌的。世上很多事情都是如此,老百姓并不缺乏看破谎言的智商,他们只是缺乏揭破谎言的胆量。
当然,西南贵族们如此积极的参加,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忠君爱国热情——开玩笑,真正忠君的贵族现在该跟帝林拼命的。更重要的是,帝林大人已经放出话来了:“若非同道,便为敌寇!”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嚣张的家伙准没有好下场的,但问题他现在还是活蹦乱跳呢。“公当面痛骂逆贼,群贼变色,公历遍酷刑而面不变色,慷慨就义,溢号忠贞”—虽然被史书这么记上一笔确实很过瘾也很光彩,如果是别人干这种事贵族们说不定还会喝彩叫好一阵,但若要他们自个来的话,贵族就敬谢不敏了。那个杀人魔,他可是动辄屠人满门的。 ----《紫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