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沉默》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沉默》的观后感10篇

2018-02-10 21:2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沉默》的观后感10篇

  《沉默》是一部由英格玛·伯格曼执导,英里德·图林 / 古内尔·林德布洛姆 / Birger Malmsten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沉默》观后感(一):人类的第一桩谋杀案,便是该隐杀弟

  事先读了太多解读的文本可能反而会损害自己“原生态”的感受吧,如果非要往宗教意味上解读,作为无神论环境中长大的我其实不甚了了。其实,一部作品一经问世便不再属于创作者本身,观者各有诠释。而越是伟大的作品,其实越有多义性,越有丰富解读的空间,哪怕是异文化的误读。

  就像同为“沉默三部曲”的《冬日之光》,英格玛自己说,他对那个乡村牧师是取鄙视的态度,而我只看到了人应该信而不能信的疑惑孤单,身负摆渡的义务,自身却迷航的困厄。本剧也是,我不管什么上帝不上帝,我只看到两姐妹之间的张力。两个人各有精神缺失,姐姐妹妹而言,一直是个压迫性的存在,生于多子女家庭的人应该都曾经体验兄弟姐妹之间那种微妙竞争关系,这种源自童年的不平等,甚至可以持续终生。姐姐端庄、聪明勤奋,并且总是正确,并且仿佛还自动担任起监护和监督的职责,在她们的对话中,提到了父亲却未提及母亲,仿佛有母亲缺席的暗示,或许,这就是姐姐代行母职的原因?但偏偏她的身体孱弱不堪,与性感饱满的妹妹形成反差。

  妹妹的放纵里,潜意识里未尝没有对姐姐的逆反,你不想让我干什么我偏要干什么。我想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过这种面对代表权威力量时,都曾经有过这样的反应。但妹妹在放纵的同时,其实也陷入自我轻贱的自责,否则她不会在姐姐抚摸着她的头“可怜的安娜”——姐姐在精神上仍是强势的,再次取得了胜利——妹妹以自己的方式刺激她、反抗她,但这一次她又溃败了。

  相信这样的“较量”在姐妹俩的成长过程中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所以,当姐姐濒死,妹妹仍能狠心地抛下她在无名孤寂的小城独自等死,让雨狠狠地拍打自己的脸,连她给儿子写了什么想看又不想听。

  两个女人一个小孩,因偶然的原因,在返家的途中不得已停靠在一个虚置的小城。最明显的隐喻就是这言语不通语言本来是用来沟通工具,但当然常常也成了彼此伤害武器。倒是彼此虽然言语不通,反而倒能领略到彼此的善意——老爷爷拿着照片,给小男孩讲述故事的那段多么动人,一个垂垂老者把他的心事说给一个小男孩听,还倚在他的肩上,仿佛这是依靠。言语还是屏障,安娜把对姐姐的怨愤讲给那个从大街上拣回来的萍水相逢露水情缘男人听,而他显然既不懂也不想懂,只想抓紧时间尽量多做些动物式的活塞运动音乐也是一种语言——英格玛是多么爱巴赫,巴赫的音乐才是他电影里合作次数最多的艺术家——收音机里响起巴赫的音乐,老人和姐姐、姐妹二人,难得地都欢喜了起来。

  男童目睹了母亲的偷情,这可能是导演自己童年经历的回放。

  在我看来,英格玛一生都在疗伤,他把无数自我的分身分布在他众多的角色中,他是被施暴者也是施暴者,他渴望爱他吝于爱……

  《沉默》观后感(二):孤独,是永恒主题

  伯格曼的电影《沉默》,讲述了安娜带着儿子约翰与姐姐伊斯特一起乘着火车旅行。结果因为伊斯特病重,不得不暂时停留在一个小城市。故事就讲述了这两天一夜的情况

  电影的大背景战争时期的欧洲,有飞机的轰鸣声,包括小男孩约翰游戏似的模仿飞机的声音,都交代了平民对战机轰鸣表示习以为常。而在电影将要结束的时候,坦克明目张胆的开进了旅馆下面的巷子,也表示形势越发严重

  在这部基本说不上任何剧情的电影里,让人揪心的是姐妹二人的关系。

  姐姐伊斯特是一个知识分子,翻译家,老派的发型,干练的职业套装,都显示她是一个对自己要求严厉的人。即使在病中,期间要起床去见妹妹,也会把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穿上正装。但是,这样一个女人,还身患重病,抽烟酗酒,本身就处于一个巨大冲突中。包括她的自慰,她的酒精依赖,烟草依赖。她处于极度的痛苦中,而却严格要求自己。并以家长身份来要求自己已经成年的妹妹。

  妹妹安娜犹如一个叛逆期的少女。虽然是带着孩子一起出门,但是她却如一个单身女人般自由。一住进旅馆,她就自顾自的去酒吧喝酒,寻欢作乐。她虽然不在乎儿子,显然她很在乎姐姐伊斯特的想法,她一一告诉伊斯特,她去了哪儿,干了什么。当然,她也有故意刺激伊斯特的成分。她和伊斯特吵了一架,然后又把酒吧的酒保带进房间欢爱。

  安娜的儿子约翰,那么沉默,他跟着妈妈和姨妈一起乘着火车旅行。他充满好奇心,一个人四处游走。在火车上,在旅馆里里。他对人有戒心,也有好奇心。他在火车上观察工作人员,在旅馆里观察同住的侏儒旅客并一起玩耍,他观察旅馆的工作人员并和他一起看他的老照片。哪怕没有语言交流,哪怕语言不通,但是却有一些东西在他们中间流动。

  好过伊斯特和安娜。

  安娜对酒保说,我真希望伊斯特死掉。

  她也是孤独至死。她对面的人并不懂她的话语。有时语言是最无力的。但是她的状态,她的情感,在那一瞬间,不需要语言,都能看懂。

  她一个人诉说,他只是个陌生人,他听着。

  安娜故意在伊斯特面前和酒保亲热,无非是对姐姐的反抗。然而,她仍然是难过的,她的哭泣,她的挣扎,她的痛苦与孤独,同样是无人理解

  伊斯特不理解安娜,就如安娜也不理解伊斯特。

  孤独,深入她们的骨髓。前路无法同行,只想丢盔弃甲的逃走。

  旅馆的工作人员也是一样。他独自打理这间旅馆。照顾生病的伊斯特。伊斯特对他说话只能用肢体语言交流。然而,他关切的眼神用心的照顾她。

  他拿自己的照片,给独自在旅馆游走的小男孩约翰看。语言不通,但是照片可以看懂。照片的人肯定是他的亲人,如今却只能凭借照片怀念。

  活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带着沉重的故事生活。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四周都是茫茫大海,无人可探及彼此的内心

  孤独是我们永生的主题。从我们呱呱坠地,就开始了我们注孤生的生涯

  所有的诉说,所有的寻找,所有的奔跑,以为会带我们离开这孤绝的境地,最后发现还是孤身一人

  最后,安娜带着约翰来到伊斯特的床前告诉她,我们要乘着下午两点的火车离开。

  我突然感到心中松了一口气

  如此纠缠的关系,不如一个人。

  虽然,伊斯特仍然是渴望活的,她在呼吸困难的时候喊着,“妈妈,救我”。

  这个世界即使多么孤独,仍然让人想活。

  伊斯特在病床上给约翰写了一封信。约翰和安娜上了火车,打开信,却被安娜抢过去看。

  只是,我们和安娜一样,都不知道写了什么。

  或许,约翰知道。

  真希望他长大后不会活在这样孤绝的世界。

  《沉默》观后感(三):伯格曼电影笔记之《沉默》:动作是唯一的真理

  1。动作的延展。镜头跟摇安娜从洗手间里洗漱,走出来,往画外右侧看一眼,走到衣柜拿出衣服,经过那扇通向里间的半敞开的门,镜头停在那扇门口,里间的床上伊斯特正望向镜头。这一连串动作,分了两个节点,一个是安娜向镜头外的一眼,一个是最后伊斯特的注视。这样在半途中变换视线情绪拥有者,以“后”作用于“前”,用正出现的去解释已出现的,使之更加繁复。

  2。动作的压缩。前一个镜头,安娜和伊斯特站在窗前,伊斯特离开走到床边躺下。下一个镜头,伊斯特轻声呼喊“你过来坐在床边,坐过来,陪我坐一下”,然后半起身,镜头后拉,安娜已出现在前景,已坐在床边。

  人物动作和摄影机动作都被刻意压缩,情绪也因凝聚而饱满。

  这两点在电影中俯拾皆是

  3。具备情感冲突的安娜和伊斯特在画面中被构成垂直关系,从身体到面孔到视线。这是一种隐现的静止的动作关系。

  4。给每个角色设定出符合各自性格、情绪的动作范围和动作方式。

  约翰的流畅无碍,伊斯特的僵化,安娜的凝滞。

  伊斯特还曾有舞蹈笑容,安娜却一直维持着那种禁闭,算是说明肉体的沉重。

  5。伯格曼并不对观众的智商构成威胁,只要你肯耐心多看几遍。

  《沉默》观后感(四):【随记】关于伯格曼

  早期电影诞生之初,被看成是一种不入流的影像化娱乐活动,而经历了数个电影思想运动之后,电影的地位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如果说蒙太奇运动,表现主义运动,印象派运动等等,极大推动了电影表现形式发展,那么正是欧洲这一群无数“作者电影”们,把电影推上了艺术的高峰,而其贡献人物不乏画家哲学家作家,其中以绘画派极大影响了电影运动。
 艺术电影之所以叫艺术电影,必定会涉及人生死疑问,关于世界,宇宙这些深刻思考,这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但却又是晦涩难懂的。而伯格曼作为“作者电影”代表人物,其电影题材无不涉及生死的严肃思考。

  但是电影作为影像化的艺术,必须熟练的运用镜头语法表达,有一些人内心或许有很多想法想要表达,但不熟悉镜头语言,所以出来的电影连他自己也都不懂了。而伯格曼能娴熟的掌握镜头语言,处处精心设计,每个镜头的切换之间透露着作者细腻心思。他的电影台词鲜少,(不一概而论)多为固定镜头为主。

  镜头语法

  《处女泉》中的主角砍树,伯格曼用一个固定的全景镜头,拍树木在画面之间左右摇摆,极好的隐喻了与世界抗争中人生命无奈,当切换特写树木倒下的镜头,似乎象征人死亡倒地的动作,两组镜头的转换平顺流畅,而每个人在观看这组镜头时,都能感受到油画般的美感,其得到的体会每个人也各不相同

  《第七封印》的死神和主角在海边下棋的时候,镜头微仰拍,两人体格显得宽大,体现出死神的威严。主角在山顶眺望远处的时候,他向右走出画面,镜头却不动,继续拍风景,然后稍微的向左边移动,死神从左边走入画面,这组移动镜头一下让人感受到了死神的恐怖。机位稍俯拍,山背景显得远渺小,则象征了死神笼罩所有人,没人能逃脱死神的控制

  其他如《芬妮与亚历山大》开场男孩在帘幕拉开与我们见面,《呼喊与细语》《秋日奏鸣曲》大量的人物特写镜头占据画面,时刻感受到一种压抑气氛

  《夏夜的微笑》先是听到枪声,切到男人持枪关门,则是声音对影像的象征,我们会好奇,到底他杀了那个男人没有。

  《野草莓》中,老教授年轻的自己在一个镜头中,在晚年将死的时刻,思考自己一生的意义,而这些通过虚拟与现实结合的镜头设计,我们能感受到老人悔悟年轻时候不懂生命的意义造成的诸多遗憾,让人也深深陷入了思考,在后世的《安妮霍尔》中也能看到这种影子

  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疑问,而这些疑问归根结底就是人类的三大问题,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意义是什么?而这些问题科学是无法回答的。当然伯格曼的电影也无法回答。好的电影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提出思考,跟哲学是一个道理,它不能解决你的实际困难,但要提出警醒,你得知道,不能麻木不仁的生活,从而更近一步接近内心的平静幸福

  而他的电影正是提出了生死疑问,人生自由,生命的意义这些严肃思考。

  《处女泉》中,教堂蜡烛只能是处女点燃,这是规定,那么为什么只能是处女去点呢?宗教不是强调人人平等,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生命是女人破处后的延续,正是对于规矩的反讽。当处女被两个男人强奸后杀死,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伤害他人的生命,这是对生命的思考。当父亲挪动女儿尸体,地下的泉水冒了出来,仿佛是“某某”在为她哭泣,那么真的存在上帝吗?这是对宇宙的思考。父亲决定杀掉三个男人前,用宗教的仪式洗清罪恶,这是一种心理安慰,我看到的是父亲的愤怒无奈,如果说死亡是人的解脱,那么父亲执意报仇,他仍然没跳出世俗圈子,这是他信仰一辈子宗教的痛苦。生命平等,他已犯下罪恶,需要寻求心理安慰,这是脱离不了的无奈。而伯格曼这种对矛盾的思考是晦涩痛苦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说“科学解决外在,艺术解决内在”则做了普世化的解读。

  《第七封印》《假面》《羞耻》这三部电影在我看来有相同之处,在政治压迫的年代,任何东西都无法解救人类,如果说非要追求自由的话,要么是宗教似的个人心灵安慰,要么就是死亡。《颐和园》中有一句话“无论自由与否,人人死而平等,希望死亡不是你的终结憧憬光明,就不会惧怕黑暗。”我知道原话有相爱两个字。

  《野草莓》着重探讨了生命的意义,老教授晚年的时候回忆起自己的一生,年轻时候的畏首畏脚,失去了心爱的女人失去家人朋友,用悔悟的方式完成心灵的救赎。

  我再想,有两种人可以为了理想自由主义付出一切,一种是世俗所谓的成功人物,在塔尖经历得多,自然看得透。另一种是一无所有的人,因为一无所有,才是勇敢的大无畏者,这也是崔健当年在北京工体一嗓子吼出《一无所有》划时代的意义。透过影像,我们可以跨越时空,和银幕后的智者进行思想交流,电影真是很神奇的艺术形式。

  《沉默》观后感(五):伯格曼电影笔记之《沉默》:我知道你那年夏天拍了什么

  这是很多日子前做的笔记,后来不小心删了,再后来发现QQ里存了草稿。

  1.我的这张碟坏了,很惋惜。同坏的还有《黑猫白猫》《伯格曼的岛屿》。

  2.9月23日晚,我在外散步。

  月亮在上,一列火车从月光下驶过。看见这情景的我一下停住了脚步:真可以成为一个不赖的电影镜头!但后面远处水泥厂四个字的巨大灯牌要从画面里拿掉,四周的路灯也要关闭,画面的光线须保持一个清冷的基调。还要在铁路下面的桥洞里置放两个人物,他们刚刚经历过一场争吵,男人正说出一句于他而言很重要的话,被火车轰隆声吞没。火车驶过后,他们再也无法交流了。

  3.《沉默》的第一个场景发生在火车上。共24个镜头,长6分41秒,其中14个固定镜头,10个运动镜头。前两个镜头时长3分51秒,共三句台词。

  “这是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

  然后小约翰念出车窗上的那一串外文。

  这两个镜头依靠动作呈现的人物关系和气氛令人激动。剩余的二十二个镜头是它的补充和注脚。小约翰是动作轴心。

  4.“《议员》的著者罗尔夫·霍赫胡特看了英格玛·伯格曼的《沉默》,离开汉堡电影院时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今天还剩下什么留给小说家去写呢?”

  ——————《电影的一代》(美)斯·考夫曼

  1987年第三期《世界电影》

  “伯格曼比其他任何电影导演更多地显示出一种不断扩大他的艺术创作界限的能力,他继续关注着人生的旅途所提出的那些普遍的问题;如果说他的影片似乎常常在哲学上提出永恒的疑问,那是因为他在提出这些问题时不断变换角度的缘故。英格玛·伯格曼不是一味实验电影导演——至少从一般意义上讲,他的基本风格具有一种毋庸置疑的近乎实验电影的质朴。然而,伯格曼作品所特有的这种质朴,在很大程度上是他愿意对电影手段的技术可能性进行实验,并希望使电影变成探察人类处境的精确工具的结果。”

  ———(美)李·R·波布克

  我同意波布克关于伯格曼“不断变换角度”的评价,尽管伯格曼自己认为在这点上黑泽明做得更好。

  5.在我看来,摄影机代表男人,角色的动作代表女人,这两者之间必须要发生一些什么,这是最重要的。

  就像他电影里男女之间的关系那样,伯格曼在处理摄影机运动和人物运动的相对关系时,让它们既不保持规范又互不干休,充满错位的纠缠。这些运动之间有不可思议的张力和粘力。

  6.因为《沉默》,伯格曼的房东决定不再租房子给他。

  房东说,一个好房客不应该拍色情电影。

  我说,伊斯特自慰和安娜与侍者做爱的那几段拍的真好。

  7.我不喜欢也不能理解伯格曼对鲁本斯的《劫夺吕西普的女儿》的运用。如果只是作为安娜情欲的注脚,未免多余。

  8.伟大的英格丽·图林女士,你的表演永垂不朽。

  《沉默》观后感(六):Le Silence 同性之爱与斗争

  从早晨我的思绪就萦绕在这个剧情里面,现在也愈见清晰。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看懂了,但是明显意识到它对我造成了一些无法逆转的影响,触及到我的生活,产生以下涟漪。写下来对自己也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沉默”我理解为一种“形式伤害”。(可能境界还不够,无能察觉影片之所谓“神的沉默”。)我看到的或许可以形容成一种“现象性沉默”。姐妹依然会用少量语言交流,但是这种带有压迫性且短促地交流不能使之达成“沟通”,所以“隐藏内心的真实想法”即是“沉默”。

  顺着伯格曼影片一贯的“拯救”主题推测,男孩与姨妈的沟通成功是伯格曼给予的一个希望?

  艾斯特是一个正统翻译家,精通多国语言,外在得体端庄,实则是个同性恋。(精通多国语言体现在影片中艾斯特分别用法语,英语,瑞典语与老侍从尝试交流,虽然未能成功,但最终还是以肢体语言达成沟通)一方面,她以自己认为正确的道德观时刻审视约束着妹妹安娜,一方面对妹妹产生扭曲的爱恋。

  安娜有着性感诱人的外表,曾以优秀的姐姐为榜样(家庭惯性问题),却因放荡不羁的私生活,总被姐姐的道德观束缚,卑微感令她自觉不被姐姐爱戴。

  回瑞典的途中,一个密闭车厢里并排坐着安娜与儿子以及艾斯特。与姐姐的这趟旅行并不令安娜感觉愉快,加之姐姐病情恶化(咳嗽吐血),对姐姐的关心反遭拒绝,在这个压抑已久的氛围里,她一直带着憋闷烦躁的情绪,姐姐着实成了她的负担。因姐姐严重的病情,三人被迫在语言不通的城市见息,抑郁孤独的安娜四处寻找释放。

  以翻译家为标签,同样降落在这个无法沟通之城的艾斯特,一方面不愿担当‘负担’这个角色,一方面 同样的孤独感令她渴望妹妹的主动关心(拒绝妹妹是想表现出自己的病情并无大碍?或者对妹妹放荡行为的始终反抗?)。可怜的自尊心,不肯开口祈求同情,被妹妹拒之门外令她自觉耻辱,于是 烟、酒精、自慰来麻醉自救却越显孤寂痛苦。

  游荡一圈回来的安娜,由于与酒保在教堂里的这段厮混脏了裙子被姐姐察觉,于是开始编造色情故事,毫不晦涩, 以此对艾斯特的道德意识直面攻击,艾斯特也愈发嫉恨。(安娜重视镜子,是在找回姐姐阴影下自己天生丽质的本质?)随后在旅店隔壁的房间,安娜隐瞒着姐姐,继续她与男人的勾当。(此时的隐瞒是在逃避姐姐时刻监视的 那令她自觉卑微的目光)

  被艾斯特发现行踪的安娜,索性放肆在姐姐面前与陌生男人亲热,(因为不能表现地像被捉奸在床似得 那么从表象上她就输给了艾斯特)这是在寻求自我救赎,也是向道德观包裹着自我彭脏的姐姐示威。

  这里是影片的高潮,冲突的至高点。看到这一切的艾斯特,内心无法接受自己深爱的妹妹违背自己坚信的道德,却按压住自己的情绪,因为她还要继续维持她的理智,不能展露不适与慌张(不能承认自己输了)然后以近乎沉默的平稳语气,给予妹妹最重地还击。(这比起歇斯底里的两个怨妇对骂 杀伤力更强)她抚摸着正在背叛自己背叛道义的妹妹的头发,应道“可怜的安娜”,她傲慢地对安娜夸张的举止暴躁的情绪的冷漠回击,安娜崩溃了。

  安娜的报复没有得到她想要的结果,她依旧是姐姐眼里背叛神的卑微的安娜。积怨无法倾泻,她疯狂地嘶吼、哭泣,用蛮力摆脱着纠缠着他的男人。此刻,精神崩塌,肉体也开始挣扎。

  这是一个相互伤害,相互运用更高端的手段彼此伤害的过程。一个通过身体示威报复,一个通过灵魂操纵谴责。这一战,看似安娜没能攻破姐姐的最后防线,实则令姐姐自省。临终前艾斯特的独白(我理解为) 她孤独在 她需要她厌恶的?意思是,她也一直被自己的道德和习惯束缚 嫉妒着妹妹放荡不羁随心所欲的生活?她用她权威的道德 试图永恒站在妹妹之上 以优越感弥补内心无法达到的缺失?(如果不是我的推断,那么艾斯特不看镜子 是在躲避什么?)

  这种方式像极了手足至亲之间的对抗,只是多数人感之却只有一些人敏以总结。伯格曼电影神父的形象从此在我心里树立起来,他让我意识到:一些障碍沟通(错位的方式)会导致真情蒙上污浊的纱,难以维持。当没有价值的伤害被解剖成零件,摆在眼前,于是我变得乐观起来。试想,多少次 我们以沉默回复周遭,其实在我们内心也压抑着一些渴望释放已久的情绪。

  我能这么理解,因为命运也给了我一个妹妹。我不知道我的妹妹是否曾经以我为榜样,但我能感觉到她在努力摆脱我的生活方式对她造成的不自觉影响,然后拼命寻找另一种类似的方式,试图在那里建造起一个可以被和平看待的自己,我亦同样。

  沉默的力量就像影片中的坦克左右巡视,压抑着时刻准备爆发一场杀伤力度之最的战争。我们都曾用言语或间断性沉默反击伤害对方,她会抓住我要命的瑕玷,重复我的过失,令我罪恶感甚重。被羞辱地实在无地自容,沉默的尽头便是起身反抗,暴力,但最后都是我被压在底下。骂不过,打不过,除了逃,别无办法,也令我从小养成遇事不挣,逃的习惯。

  我也爱我妹,微妙地爱着她,虽然和影片中姐姐的方式不一样。除去战争的日子里,我尽我所能的依俯顺从,就像,她经常唠叨遇不到好的男生,我也玩笑式的回应“不行就嫁给我吧”然后,她找不到方向似得紧张起来,告诉我“那时候爸妈会疯”。弗洛伊德说 “世上没有百分之百的玩笑”,诚然,讲这话时 我真地做好养她下半辈子的准备。

  我会觉得我是一个禁欲主义者,但至今还不至于寂寞空虚到自慰。我想如果我恋爱了,那一定是一场精神恋爱,如同杨德昌,不建立在肌肤接触之上伟大的爱,或者,自私的爱。这没什么大碍,我这么觉得,但是这个想法很难被家人接受。那时,我徘徊在传统道德与现实之间,看不透彻自己。

  看过《沉默》不久,当我再站在Alain 我的patron家,清晰地感觉到他那两个与我同龄的大儿子,完全不同的性格时,我止不住我的联想,笑地停不下来。多少会有吧,像我和我妹一样的情节。我觉得我要爱上伯格曼了,他令我自省,解决了我人生的一个大问题。他让我意识到,许多奇怪的感情实出有因,同性的爱与斗争,一旦出发那一定是撕心裂肺,深邃入骨,但许多斗争的存在都是不具意义的,许多爱都是没有结果的。

  恋母情节,法语l’oedipe 俄狄浦斯情节。安娜始终是以一个寻求灵魂自由的形式存在,儿子对她的爱都能成为她的负担。剧中男孩儿对母亲的依恋似乎是有些过头,这令敏感的安娜招架不住,也许这也是组成她憋闷抑郁的因素之一。

  我不能理解男孩儿出于怎样一个原因拒绝姨妈的爱抚(效仿母亲对其防备?),但是可以肯定比起安娜的拒绝,那一定是单纯的(所以可塑性较强)。在为姨妈表演完木偶剧,男孩儿低下头低声哭道,“他会唱,但是他现在不开心 所以唱不出来”,这是在被母亲拒绝后微弱地苦诉,他将自己的脆弱摊开给了姨妈,也是从这里开始,男孩儿渐渐卸下防备。姨妈和男孩儿彼此接受相互理解在男孩主动拥抱姨妈的那一刻实现了。

  由于陌生的瑞典语,蹩脚的翻译令我第一遍看下开搞不清安娜和姐姐的关系,于是看第二遍。仔细琢磨对白,寻找标示姐妹关系的关键词,在这个过程里,迟钝地意识到,影片竟然找不到一处废镜头,就像作家行文,对文字推敲地利利索索,令我崇敬。至于剧中的酒保与店侍从以及七个小矮人似乎在剧里失去人格(不是主体,不需要分析),如同镜子、门、坦克、水等等,成为伯格曼纯粹的电影叙事符号。

  期待刷新意识的分析。我也只是结合自己经历推测情节,还有很多模糊的地方,并且许多部分总在被自己怀疑。另外,很想知道,当时社会背景下,导演的创作意图等等相关史料。虚心求教。

  我很赞同的一个短评:

  “人心是一个个黑洞,我不让你进来,你看到的是一个黑色的口,我让你进来,你看到的还是黑色。你留下的信件,我一面给它嘲讽,另一面的我在认真的读着,却发现上面满是看不懂的字”。

  最后我也确定了,那段唯一和谐地,姐妹关于音乐的交流,用的是JS BACH的曲子。

  这是一部不想打星的电影 MD逼我 不打星不让讲话

  《沉默》观后感(七):文本细读:解读伯格曼电影《沉默》中的隐喻和象征

  《沉默》作为“上帝沉默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作品,讲述的是一对姐妹——姐姐埃斯泰(Ester)和妹妹安娜(Anna),以及安娜的儿子约翰(johan)在坐火车回瑞典的途中,由于埃斯泰身体不适,不得不停留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在这个异域的环境里,人们说着奇怪的语言,埃斯泰一方面处于弱势,病卧在床,只能在酒精和烟草的包围中孤独地自慰、痉挛、呕吐,另一方面她却试图强势,带着审视的目光监视安娜的行为,而安娜总是难以忍受沉闷的气氛,游荡在城市的大街和酒吧,或与酒吧侍者厮混。姐妹二人彼此吸引却又相互憎恨,在痛苦中隐隐获得快感。埃斯泰刻薄地提问终于引发了安娜歇斯底里的暴怒。夜晚,安娜怀着报复与抗拒的愤怒与酒吧侍者幽会,故意在埃斯泰面前举止放纵,而恢复镇静的埃斯泰则无情地羞辱了安娜。第二天,安娜带着约翰离开,剩下埃斯泰孤身一人,等待死亡。

  伯格曼说:《沉默》展示的是“上帝的沉默”,“总的来说,安娜是身体,而埃斯泰是灵魂。” “这部电影将成为上帝缺席时灵魂和肉体之间所产生的喧哗的回声。”简单的情节、几乎没有配乐,但整部电影却并不沉闷,伯格曼运用流畅的镜头和丰富的电影语言将电影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正如基耶斯洛夫斯基所赞叹的那样:“伯格曼电影的张力,连同其他东西,正是银幕上魔术诞生的地方”。

  窗口是了解外部环境的重要视觉语言。火车上,约翰透过车窗,看到运送军火的列车疾驰而过。从旅店的窗口向下俯视,埃斯泰总是看到熙熙攘攘的街道,斗殴的人群,和一匹上不堪重负的老马——这大约正影射了她虚弱的身体。而夜晚空旷的城市街道上,一面是开发的坦克,另一面是撒下汽油设置埋伏的人们。安静的假相之下,一场战争爆发在即。

  隔离房间的两扇房门是安娜与埃斯泰姐妹关系的象征,埃斯泰通过半掩的房门进行监视,而安娜则用闭合来隐藏自己,门一次又一次的关合——伴随着心灵的振颤以及无法挽回的分裂。刚刚在旅店安顿好的安娜急切着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清脆的房门闭合声映衬着埃斯泰不自然的眼神。两扇房门,分割出空间,同时也暗示着沟通的障碍,一边是孤独的埃斯泰,一边是安娜和她的儿子约翰。房门第一次开启是因为心情见好的埃斯泰,想要看看隔壁房间的妹妹和约翰,镜头中安娜裸着上身趴在床上,皮肤富有弹性、头发浓密亮泽,而睡在一旁的约翰,蜷缩着身体,像婴儿在母体中的姿势,安详、宁静。眼前美好的景象大约令埃斯泰感到难以融入,只得再度回到自己封闭的空间。埃斯泰轻轻地抚摸熟睡的安娜的卷发,触碰约翰的身体,这一幕与之后安娜表现出的强烈的厌恶,甚至不想回到有她的房间,还约翰对姨妈爱抚本能地抗拒形成呼应。观众悲伤地感觉到,似乎只有在失去意识的状态下,才能感受片刻的温馨。导演伯格曼对温情的展示极为吝啬,即便少数几个场景也完全可能只是一种有序的假相。另一组镜头:傍晚的房间里,收音机里传出巴哈清澈的音乐,安娜用约翰地口吻向埃斯泰借烟,完全敞开的房门象征着姐妹二人关于音乐达成的一致,然而这暂时的缓和看起来偏偏又像是绝佳的讽刺——对亲情和作为人类交流的重要媒介语言的双重讽刺。

  电影中,房门大多时候都是半敞开或者说半遮掩的。安娜醒来时,正是如此。导演故意省去开门的细节,留下悬念。之后的一组镜头,画面之外,似乎总有另一双眼睛正默默注视着发生的一切,可以揣测:背后平静的目光或许正是来自“沉默的上帝”:他见证所有却不施加任何影响。随着摄影镜头的平行移动,在安娜曼妙的身躯后,透过半掩的房门,观众的目光与埃斯泰的眼睛相遇,这双眼睛的视角受到限制,表面上是由于半掩的房门,实则是因为虚弱的身体,使她不得不被困于床上,但这监视的目光中闪现的内容却与她的身体状况截然相反——是威严和高傲的。

  安娜无法忍受房间里的沉闷,决定出去走走;埃斯泰欲言又止,先是说等等,继而又说没什么。安娜在埃斯泰的犹豫中窥见她的痛苦,带着几分得意将门重重关在身后。此刻,埃斯泰的脸部特写占据了整个画面,她用手紧捂着张开的嘴,试图阻止自己继续向痛苦滑落,麻木心灵的酒精在忙乱中倾洒(也许导演在善意地提醒观众,酒精并非是一剂平复创伤的良药)……脆弱、沮丧、孤寂……瞬间袭来的神经质令她难以自持。短暂的失态后,埃斯泰便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她一面重复着别人的赞扬一面喃喃地自嘲自己怎么会是一个空腹喝酒的傻瓜,挣扎着使自己恢复理智。这一段处于精神崩溃边缘的表演,观众看得心有余悸,脆弱的“心灵”并不能自行愈合创伤,她需要烟酒的麻醉,更需要他者的肯定。相比于埃斯泰的高傲,安娜对自我的认可则更加直观,便是通过房间里的镜子,洗漱镜、穿衣镜、涂抹红唇之用的化妆镜……浓密的头发,健康的肤色,丰盈的身材,贴合的衣服,在镜子中一一映现,可以猜想,那个曾经一心以姐姐为目标的安娜正是从镜子的影像中意识到了自己对抗的资本,但是无论多么美丽的影像都不能改变她虚幻的本质,在之后的电影情节中,观众可以看到安娜并未从中获得真正的乐趣。而埃斯泰几乎从不正视镜子里的自己,只有一次,旅店老侍者将镜子和梳子拿给头发凌乱的她,埃斯泰也只是匆匆看了两眼,便将镜子埋放于胸口。但导演并不因此放过有意回避的埃斯泰,镜头之下,频繁可见埃斯泰出现在房间镜子里的侧影,从房间布局来看,这扇大镜子就置于两个房间的隔门旁边,可以想象,当埃斯泰透过半掩的房门向外窥视时,视线中必定会出现自己的镜像,这犹如魔咒般的镜子时时刻刻提醒着——关于她的病弱躯体的事实。

  安娜在街头漫无目的地游荡,有人送上报纸,她便买下。酒吧侍者故意调戏,也完全听之任之……当安娜再次出现在旅店的走廊时,她面目冷淡地回应了约翰的拥抱,进入房间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轻声关上隔门,避开埃斯泰的视线范围,一个转身的镜头,后背衣裙的灰尘暴露无遗,暗示着刚才发生的一切(通过之后安娜与埃斯泰的对话,知道电影故意省略了安娜和酒吧侍者在教堂厮混的情节)。水声响起,被故意夸大很多倍。对于安娜,水具有特殊意义,象征着摆脱。刚刚在旅店安顿下来的安娜,迫不及待的泡澡,想要摆脱满身的汗臭、闷热的天气、烦躁的心情。而这一次,安娜从街上回来,退去弄污的衣服,似乎只要洗净面容,便可以平复内心的不安、逃避心灵(埃斯泰)的责备。忽然出现在背后的埃斯泰,用轻蔑的姿态审视着罪证——被弄污的衣裙,然后又带着不屑的神情一言不发地离开。从镜头的切换,可以知道安娜是通过镜子看到了埃斯泰这一连串的动作,镜子既让安娜看到了自己的骄傲,又同时照见了她的不堪。安娜转身面向镜头,面部特写,在这吞噬一切的镜头中所看到的只有空洞的目光和不懂得倾听的眼睛。“做你自己的不要管我”是一种挣脱和警告,当安娜带着自己的得意再次闭合房门,镜头中是埃斯泰无法释放的表情,空洞的眼神,沉默的悲哀。

  夜晚安娜与酒吧侍者幽会,这一段场景将姐妹二人的对峙达到极致。埃斯泰请求安娜留下,理由却感到羞辱的高傲,冰冷的口吻让亲昵的动作忽然僵硬,观众看到安娜的脸上被刺痛的自尊。再一次,房门前,无法跨越的障碍,埃斯泰轻声啜泣,当她进入房间,看到亮起的灯光下安娜与陌生男子的欢愉,眼睛里满是惊惧。安娜想用放纵的姿态将埃斯泰一击在地,却被自己愤怒的质问和急切摆脱的欲望所操纵,她无可遏制地释放出心中的积怨,那是因爱反成不幸,自觉卑微的反抗。埃斯泰则在安娜的愤怒中寻回了的自我,恢复平静的埃斯泰带着洞穿一切的骄傲抚摸她的头发,用让人无法逃循的宽恕述说着怜悯,然后又带着伪装离去,回眸的眼神满是空虚却不曾被人看到。安娜在羞辱和挫败中发出歇斯底里的狂笑与哭泣,翻倒在地的台灯在超负荷的能量释放后熄灭,想必门外的埃斯泰一定听得十分真切,忽然出现在走廊里的七个小矮人,向埃斯泰礼貌致敬,这奇异的景象,仿佛刚才发生的一切只是一场噩梦。

  病情加重的埃斯泰躺在床在,因为安娜和约翰久久不归而感到不安,在一个人面对死亡的孤单与恐惧中,埃斯泰终于无法忍耐,说出自己难以与他者分享的沉默:对异性的排斥,对孤独的恐惧,对独立特行尝试的失败使她更加感觉到这力量的难以抗拒。窗外忽然传来嘹亮的号角声,是城市中更大规模的战争开始的信号么?

  影片沉闷的气氛与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格格不入,不时地观众可以听到从约翰的胸腔中发出一种与年龄不相符的沉重的叹息。钟表机械的工作声音在影片中四次响起,电影片头那一段单调冗长的钟表声早已预示了全片的主题。约翰渴望母亲的爱抚,喜欢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盯着她移动的脚踝,闻到她迷人的气息。约翰对母亲的依恋在影片中有充分的展示,在旅店的走廊上,摄影师用固定镜头追踪着约翰奔跑的背影,走廊尽头,约翰看到一幅人首马身的怪物与裸体女子的油画,画面的内容让他感到震惊,这时镜头切换到刚刚睡醒的安娜正在洗浴的场景,露出圆润的乳房,之后约翰怀着好奇再次走近油画,这组镜头正暗示了约翰内心里朦胧的俄狄浦斯情结。依恋之外,母子二人也心有灵犀,当约翰在七个小矮人的寓所里被穿上蕾丝花边的裙装时,安娜则刚刚梳理好自己浓密的卷发,换上白色贴身的方领衣裙。约翰因为母亲的爱抚顺从、听话,也因母亲的冷落回应倍感失落,更因为看到母亲与陌生男子亲昵而伤心万分。约翰等待母亲的漫长时间里,钟表声再次响起,而约翰落在纸面上的画笔却是狂乱、烦躁的;原本可爱的玩偶剧也变成了赤裸的泄愤与屠杀,而真正隐藏在内心的是被遗弃的委屈和孤单的眼泪。母亲的独自离去让约翰感到无所依从,他开始渐渐向姨妈埃斯泰靠近并对姨妈的翻译工作产生兴趣,并要求姨妈帮他写下这个陌生城市的词汇。在即将离去的时刻,约翰终于主动拥抱了姨妈,甚至有意向母亲遮掩姨妈写给他的信。

  第二日,安娜带着约翰离开,隔门被旅店侍者彻彻底底地关闭,仅留下埃斯泰和她的孤独,这场肉体与心灵之间丝毫不肯调和的梦魇以一种分离的方式落下帷幕。火车上,安娜打开车窗,迎着风雨,而在母亲身边的约翰结结巴巴地发出“心灵”一词,希望被传递给了开始新旅程的孩子。

  附:《沉默》算是伯格曼比较直观的电影了,情节简明、镜头流畅,甚而被称之为“粗俗的现实主义”。最初的想法在于使用现代主义的阐释方法,识别出影片中符号化的电影语言,后来竟发现自己的阐释方式更接近于后现代主义,把原本显而易见的镜头弄得费解起来。

  from my blog:

  http://magicdragon.blogbus.com/logs/35998807.html

  《沉默》观后感(八):不坦诚的爱,结局只有死亡

  姐姐Ester,妹妹Anna和她的儿子Johan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 姐姐Ester患有严重的肺结核,但好强的的她坚持不让别人知道自己为此而承受的痛苦,并且放纵着自己酗酒,抽烟的恶习。她爱着自己的妹妹,同时又因为对方把自己当成累赘而恨着自己的妹妹,妹妹会尽情享受没有“爱”的“性”,因为这不符合姐姐做人的原则,所以她对妹妹感到惋惜,想劝她幡然悔悟。(采取了想与对方发生同性关系,和跟踪对方的行踪的错误方法。在此,我不同意姐姐是同性恋,而只是性冷淡,{可以从她结局时的独白中听出})又因为自己的性欲总是不能得到充分释放(她在床上手淫),她同时又嫉妒着自己的妹妹。

  妹妹Anna从小崇拜着自己的姐姐,爱着自己的姐姐,但因为姐姐的病情,同时又把姐姐当作自己的累赘。

  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两人的矛盾最终不可调和了,妹妹Anna离开了姐姐Ester,Ester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孤独的在床上死去。

  “不坦诚的爱最后的结局只有死亡”(Ingmar bergman语),姐姐Ester没有坦诚说出自己身心的痛苦和自己需要帮助妹妹帮助的事实, 妹妹Anna没有坦诚说出自己爱着姐姐。如果他们坦诚了,问题就解决了?我不认为问题有如此简单,姐姐Ester和妹妹Anna似乎都失去了正常交流的能力,Ester用错误的方法劝告妹妹不要放纵自己的行为,妹妹用粗暴的话语伤害姐姐。有趣的是,她们却总是能顺利的和言语不通的人正常交流。似乎她们自己也知道自己一开口只能伤害对方。还是和那些言语不通的人进行交流来的容易,省事。(就像那些打午夜热线的人们) 姐妹之间怎么会这样?或者大而言之“人”为什么会这样?个人认为,电影的冷战背景是不能被忽视的。(不时在电影中出现的坦克)至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呢?就像我开头所说, Ingmar bergman成了一个存在主义者。

  那个孩子 Johan是世界的希望所在吗?我同意,但只是“部分同意”!他确实是电影中惟一可以自由和侏儒(畸形人)交流的人,他可以和自己的姨妈Ester交流,还是一种不同的语言,( Ester姨妈交给他近似遗嘱的纸片,上面的字只有孩子看得懂),个人认为这象征着和世界上现在所有人类使用的交流工具不同的一种的语言,一种孩子般纯真的心灵之间的交流。也象征孩子是我们世界的希望,但这个孩子幼小的心灵已经被战争的阴影围绕,和母亲的交流也也只是近似于一种原始的性欲。我想,Ingmar bergman想说的是建立这种全新的世界注定崎岖不平

  这部电影像 Ingmar bergman几乎所有的电影一样,充满对人世的悲悯,又充满对未来的希望。

  《沉默》观后感(九):看不懂

  The silence

  主角:

  女翻译

  男孩

  小男孩

  仆人

  矮人

  剧情:

  1、 一起出去,翻译生病

  2、 男孩和母亲一起洗澡,然后裸体而睡?

  3、 母亲出去玩,男孩碰到小矮人和仆人

  4、 仆人照顾翻译,小男孩回来

  5、 男孩母亲出去乱搞,被男孩撞见,叫上翻译,吵架

  6、 大家分开,男孩收到信

  疑问:(完全没看懂)

  1、 女翻译的病象征什么?

  2、 小男孩象征什么?

  3、 女性为什么乱搞?

  4、 仆人的意义是什么?

  5、 矮人象征什么?

  6、 小男孩和母亲裸体而睡象征什么

  7、 为什么男孩母亲喜欢出去?

  8、 男孩被套衣服象征什么?

  9、 坦克象征什么?

  10、最后到底是一句什么话?

  11、

  大疑问:

  1、 什么是silence?

  2、 为什么翻译和女性有那么强大的冲突?

  《沉默》观后感(十):沉默与爱

  作为伯格曼上帝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沉默”始终围绕在“爱”这个母题上。无论是三部曲中的哪一部,都在诠释着这一母题。

  很多人认为“沉默‘是以上帝的沉默来默默注视人间的生活,然后认为伊斯特是灵魂的代表,安娜是肉体的代表。我很不同意这样的看法,因为剧中还有小孩还有小矮人,最重要的一点是你怎样解释伊斯特手淫的那一段情节。在我看来,伯格曼的电影始终萦绕着一种”孤独“,因为孤独而渴望,通过种种方式来表达和满足,无一例外的是寻求爱来满足。也许是个人童年的原因,这部片子仍然洋溢着伯格曼小时候的遭遇,不同的是,借此了反应了更多的心理与现实问题。

  一、伊斯特

  影片一开始就描绘了伊斯特的与其妹妹的不同,在火车包厢里十分热,她妹妹穿的是象征开放式的抹胸装,而她却穿了象征保守的西装,裹得十分严密。通过她咳嗽与抹血可以推断她得了不治之症,这个病让她与妹妹之间产生了隔阂。不治之症的伊斯特却也毫无节制:吸烟喝酒。做着毫无意义的翻译工作,读了很多书却依然无法解释很多东西,影片最后与安娜的争执中安娜把伊斯特的问题一针见血的说了出来。原来,伊斯特不过也是一个脆弱的女子,她需要爱。很有趣的是,伯格曼用了很多对比手法去描绘伊斯特、安娜和小孩,其中有一个是窗外的景色的不同。伊斯特走到窗外看,是一架拖着很多家具的马车停了下来。这里有很多寓意,结合后面她再次看到马车而马车没有停下的情景猜测她是知道自己要死了,而安娜和小孩最终要离开自己,心里无疑焦虑和不安起来,此时还伴有钟声更是渲染了这一情境。因为孤独需要爱,因为想爱而自以为是的把自己认为是爱的方式给予别人,最终只是把关系弄得更僵。

  我反驳伊斯特代表灵魂的说法除了上面的观点,还有就是伊斯特在吸烟喝酒后的自慰片段,这是欲望的展现。所以,所谓的上帝沉默不过是爱的沉默。因为爱,所以想拘束安娜,也所以在安娜外出的时候说三道四,安娜在外面回来后就跟到厕所检查衣服并询问,俨然带着一股很大的猜忌:想把安娜独自占有的感觉。从最后她和安娜直接对峙的场景,也就是爱直接暴露的场面,我们可以看到伊斯特在看安娜和别的男人亲热时那种潜在的欲望,这也说明了她心里的孤独感。影片最后她跟酒店的仆人说了一番话,说自己不是一个能接受太多的人,她一方面反对男女之爱,却也有这方面的需要,最后她只能把爱放在了妹妹和小孩身上。这个角色所赋予的一切意义都归结在沉默二字,最后她也将永远沉默:死去。

  二、安娜

  安娜无疑是一个寻求个人主义的代表,她渴望姐姐死去,对儿子漠不关心,只求自己的满足。她也是孤独患者,不过她的需求通过更低级的爱来表现而已。

  开片的时候,小孩起身转一圈回来坐她身边时,她起身坐到了另一边。天气热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是对小孩感情的冷漠。所以孩子靠在她身上她就把小孩放到旁边去躺下,是个人主义的体现之一。姐姐因重病而在中途下车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她和儿子站在火车窗前的景象:小孩的茫然眼神以及安娜带有厌恶敌意的眼神。这两个眼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可以看出安娜对姐姐已经产生了一种排斥。

  到了酒店住下,首先看到的是安娜把窗幕拉下,这意味着她对这个地方的厌烦,也表现了她内心的狭隘。从她在酒店洗澡的各种开放的行为表现出她内心的渴望:没错,心有猛虎,欲望的猛虎。

  接着就是她去酒吧的场面,她在附近徘徊,给我的直观感受是一个妓女在寻找猎物。最后她当然找寻到了,一种饥渴是由孤独产生的,想通过放纵来满足。但往往这种满足是最空虚的,就像借酒消愁一样,酒醒后会更痛苦,就像安娜和男人做完爱后钟表声充斥着她的时候,她便变得焦虑不安,以致于对来关心她的伊斯特大吼大叫起来。安娜去看了表演,在表演的观众席上,她看到了一幕恋人做爱的场景,这表现出了一种内心欲望的挣扎。

  她渴望爱,因为孤独。但她也过于放荡。安娜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动来动去,很少能看到她安静的情景。无论是哪一种感情的释放都要轰轰烈烈的感觉,她说伊斯特不爱她,其实也反应出她内心的孤独,也表现了她狭隘的个人主义。有些爱需要沉默下来去体会才能感受。最后似乎安娜也明白了生活中的爱,所以她打开车窗,让雨来把自己平静,把自己清洗。

  三、小孩约翰。

  小孩无疑有俄狄浦斯情结。这中情感源于对母亲的依恋,也是一种孤独的体现。

  开场小孩跟着母亲换座位的场景可以体现这种情结,其次是到酒店住下后,小孩替母亲涂肥皂时停下来去嗅母亲身上的香味,以及母亲洗完澡后抹香水顺带给他一点,小孩拼命闻的场景,这些都体现了小孩内心的渴望。也是母亲侧面冷落小孩的表现。

  小孩经常在嘴里发出一种类似飞机或者火车的声音,这表现出了时代背景下小孩所受到的影响:酒店看似平静,但窗外的坦克士兵都表现出了战乱。小孩受到影响,潜意识里会把孤独转移到暴力上,例如片中小孩拿着玩具手枪去射杀别人的画面。这是一种变相的满足感。因为母亲的冷落,所以他在小矮人处找到了慰藉。他的占有欲望就像小狗撒尿以圈占地盘一样,在小矮人房门外做了这样的行为。可见他内心是多么的孤独。但同时他对这个世界充满警惕,对酒店里的仆人,还有就是伊斯特。在伊斯特相邀一起吃早餐,伊斯特想要抚摸一下他的脸的时候,小孩躲开了。然后小孩给伊斯特画素描,居然画出一个怪物,这侧面表现小孩对伊斯特的恐惧,就像他恐惧窗外的世界一样,毕竟他还是小孩。

  俄狄浦斯情结还表现在小孩看到的画上,那幅赤裸的画也表现出小孩内心潜在的欲望,迟早要被唤醒。小孩的转变是从仆人那里开始的,他懂得与母亲的爱并不是唯一的,应该说开始转移,但并不明显,直到他看到母亲和另外一个男人接吻,他才意识到自己并不能把母亲占有。小孩落寞无助。他与伊斯特的关系却开始发生改变。

  影片有一个象征意味的是,小孩看到的窗外坦克,坦克停下来意味着战争:世界的战争与人与人内心的战争。最终小孩拥抱了伊斯特,坦克便开走了,意味着冰释,以及爱的萌芽。沉默是爱的沉默,因为沉默而寻找,或者能找到或者不能。但始终是要去寻找的。

  影片最后是小孩读着伊斯特写给他的东西,从伊斯特的改变来看,她写的应该是有关沉默与爱的东西,虽然她厌恶欲望渴求高尚的灵魂,但灵魂本身就包括了爱,只不过这个爱是广义的爱。

  最后,我要说的是,爱乃是世界本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