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的句子
●上帝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为人类做出了命运的安排。 ----荷马
●米利都(Μ?λητο?)是位于安纳托利亚西海岸线上的一座古希腊城邦,靠近米安得尔河口。它在赫梯文献中被称为Millawanda或者Milawata,在荷马的《伊利亚特》中也有出现。公元前1500年左右,一些从克里特岛来的移民定居于此,随后,这个城市就成为了爱奥尼亚十二城邦之一。在公元前6世纪它建立起了强大的海上力量,并建立了许多殖民地。在希波战争前它处于波斯统治下。米利都拥有一批著名的思想家,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等,世称米利都学派。
米利都曾先后被赫梯帝国、弗里吉亚人、吕底亚、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鄂图曼帝国所统治。在鄂图曼帝国统治时期,米利都被用作一个与威尼斯进行贸易的港口,后来港口淤塞,城市被废弃。
●你听过最悲伤的童话吗?那不是《海的女儿》,不是《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而是久别重逢后,王子还是王子,白衣胜雪光明剔透,公主却变成了巫婆,早已失却旧日玫瑰花般的眼神和心脏。
●他们年老,
无力参加战斗,却是很好的演说家,
很像森林深处爬在树上的知了,
发出百合花似的悠扬高亢的歌声。 ----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生于1917年的美国小说家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显然来不及沾1920年代的荣耀,对普通读者而言,她活在海明威、福克纳乃至菲茨杰拉德这些名声显赫者的阴影里;然而无论是《伤心咖啡馆之歌》还是《心是孤独的猎手》,都要在“伟大的美国小说”这个队伍中占一席之地。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卢姆在评论“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时写道:“莎士比亚或塞万提斯,荷马或但丁,乔叟或拉伯雷,阅读他们作品的真正作用是增进内在自我成长。深入研究经典不会使人变好或变坏,也不会使公民变得更有用或更有害。 ----戴新伟《许多张脸,许多种情绪》
●当太阳渐渐升起,离开绚丽的海面,腾向紫铜色天空,照耀不死的天神和有死的凡人,高悬于丰饶的天野之上。 ----荷马《奥德赛》
●但奥德修斯并不是弱者。他苦难加身,却并不垂首认命。他的美德在于其韧劲和弹性。逼迫之下,他会弯曲,但随即他会反弹;在我看来,这种能屈能伸、借力反弹正是阳刚之美的模范。他在海上漂泊了十年之久,他狡猾多变,闪避暗礁,说谎骗人,并最终生存下来。只要形势所需,他可以表现得决绝、狂躁、暴虐,也可以是机灵、滑稽、慈爱。而这些性格特征并非水火难容、非此即彼,奥德修斯将其兼具一身,毫无冲突。 ----亚当·尼科尔森《荷马3000年》
●我们所熟知的一切臣服表情都是如出一辙:求情动物总是将自己身体最受不起伤的部位奉献给敌手。 希腊诗人荷马笔下的战士在告饶、求和时,总是丢开甲盾,跪在地上引颈就戮。 ----康拉德·劳伦兹《所罗门王的指环》
●感谢上苍让我在那个夏天与荷马重逢。他突然之间就来到了我的身边,成了我的同伴和盟友;他的诉说,是我此前从未听到过的最可信赖的声音。读荷马,就像探索诗之本质,亦或是聆听死者的倾诉。我一遍遍读着《奥德赛》的英文译本,突然意识到其中蕴含着最为自然的真理;这里,有人在讲述“人的命运”和“何以为人”,而除他之外,其他人的理解似乎都有失偏颇。而这种直白,这种“我与本源之间毫无遮挡”的感觉深深打动了我。紧接着一个问题油然而生:“为什么此前从未有人跟我说起过这些?” ----亚当·尼科尔森《荷马3000年》
●看着床头的米切尔-玛格丽特的《飘》,他怔怔的出神,整整十年,只为了完成这一个作品,一个字一句话的写着,其实那写的就是她自己的痛苦,她在一遍遍的反复咀嚼自己的疼痛啊!就像是安徒生,一辈子不被人赏识,甚至备受命运的折磨,可他还是以最虔诚的态度赞颂着人性的善良,高举着童话的旗帜,痛并快乐的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他去世后,人类终于认识到他们失去了一个怎样伟大的神,他们开始尊敬他,祭奠他,那么他生前呢?人类在唾弃他,世界在抛弃他。还有诗人荷马,他死后八个国家争着说他是生于本国,可他活着的时候呢?流浪街头,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的过完了一生。那么请问他们死后对他们的尊敬、赞赏能抵过他们生前一丝的痛苦吗?不能。可他们还是坚强的活了下来,尽管他们知道自己是被上帝抛弃
●荷马的不朽史诗,记载的还是战争和杀戮。
●夜色归阑,曙光临近,星辰前移,
夜辰已经过去两份,只剩下第三份。 ----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天父不为众神所惑,独自走开,
远离众神踞坐,欣喜自己的权能,
俯视特洛亚城池和阿开奥斯人的船只、
青铜的闪光、杀人的人和被杀的人。 ----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人心是妄念,贪欲和阴谋的污地,梦想的舞台,丑恶意念的渊薮,诡诈的都会,欲望的战场。在某些时候你不妨从一个运用心思的人的阴沉面容深入到他的肚皮里去,探索他的心情,研究他的思绪。在那种寂静的外表下就有荷马史诗中那种巨灵的搏斗,密尔顿诗中那种龙蛇的混战,但丁诗中那种幻想的萦绕。 ----《悲惨世界》
●墙壁上定格的时针,协调着压抑的气氛,不停息的钟摆对钟声还充满期待,灰尘起伏的充斥气管,孤单阴暗的角落,只不过逃离现实的失乐园,谁能准确的解释对你每一刻的无助,不过是一种自我讽刺,时光似潮汐泯没沙滩痕迹,才发现是错觉脑海虚构的失落乌托邦,弗洛伊德无法解析的梦境,只不过乞怜着谁的臂弯,如吗啡般刺激神经,抵抗着毒品般的你,玫瑰的美丽未曾做好防御,阳光的温度开始让我感到害怕,晒伤哪一朵花,开始吸食最后一点脆弱,晕眩的悲惨世界,雨果从未想过的结局,圣母院钟楼上的怪人,丑陋的讥笑丑陋的世界,悲鸣泣血,莎士比亚的悲剧戏剧般的世界,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痛恨的世界,你真实存在吗?我过往的世界,我的贫穷供养不起你尊贵的吗啡,意志力薄弱的我已成瘾,怎么戒。
●现在我谴责其他参加会议的人们,你们全都静默地安坐,一言不发,人数虽多,却不想劝阻少数求婚人。 ----荷马《奥德赛》
●这世界,如此美妙。美得让人怀疑它是否源自真实。可是,它确实存在。我想借乔治·威尔斯的双眸去透视这个精彩的世界;我想用莎士比亚手中的笔墨去描绘这个美丽的国度;我想用荷马的思维去构想这个奇幻的梦境……
●骑士临终前,最后一位受过他帮助的盲人荷马,一位孤苦伶仃的吟游诗人,听完了这名同时没有辱没腓特烈和罗通柴尔德两个家族名誉的年老骑士的安详诉说,于是写出了这部感人肺腑的《盲人的眼睛》。哦,忘了说,那位死前仍旧不忘擦拭紫曜花徽章的骑士名叫堂吉诃德,是一位平凡却绝不平庸的伟大骑士。” ----烽火戏诸侯《天神下凡》
●Everything is more beautiful because we're doomed.
正因为我们在劫难逃,万物显得更美好了。 ----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理由不珍惜其传统古典,因为传统古典是民族血脉之所禀承,也是民族自尊之所依托。故每一个国家的大学里都有他们的“国文系”或“国学科”,以维护其传统古典于不坠不灭。尽管今天全世界的人都想在文学创作方面有更好的表现,但希腊人决不会让荷马死去,意大利人绝不会让但丁死去,英国人决不会让莎士比亚死去,德国人绝不会让哥德死去。我们中国人当然也热切希望能产生足以令后代崇敬骄傲的伟大作家;不过,我们同时也有必要让屈原陶潜李白杜甫,以及其他许许多多古代的伟大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永远活在我们,以及我们子孙的心中。而这一份文化的薪火传递工作,中文系的人应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才对。 ----林文月《三月曝书》
●做一个素心人,做一个通达的人,做一个有着红色背景,蓝色理想,发光翅膀的人
做一个微笑的人,做一个把生命的件件都当成礼物接受的人
做一个尊严的人做一个宽厚的人,做一个首先是快乐的,再用快乐感染别人的人
做一个爱人的人,像泰戈尔在《飞鸟集》写的:“爱人者,看见的门是开着的。”
做一个爱文学、艺术、数学、哲学和逻辑的人
做不了上帝吧,那么就做第六日中诞生的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人
做不了荷马吧,那么就做一个用仁心仁术劈开黑暗的人
做不了巨人吧,那么就做一个站在巨人肩上远眺的人
做不了诗人吧,那么就做一个爱好诗歌,以诗意的方式栖居在人类大地上的人。 ----素素《做一个素心人》
●郝克托尔还活着,家中已哭成一片,显然他是不会从战场回来了,他将不能逃脱阿凯亚人的手臂和愤怒 ----荷马《荷马史诗》
●西方的四大诗人:荷马 但丁 莎士比亚 歌德 ----何兆武《西方哲学精神》
●以人心为题作诗,哪管只描述一个人,哪管只描述一个最微贱的人,那也会将所有史诗汇入一部更高最终的史诗。人心是妄念、贪婪和图谋的混杂,是梦想的熔炉,是可耻意念的渊薮,也是诡诈的魔窟、欲望的战场。在某种时刻,透过一个思索的人苍白的脸,观察后面,观察内心,观察隐晦。外表沉默的下面,却有荷马史诗中的那种巨人的搏斗,有弥尔顿诗中的那种神龙怪蛇的混杂、成群成群的鬼魂,有但丁诗中的那种螺旋形的幻视。每人负载的这种无垠,虽然幽深莫测,但总是用来衡量自己头脑的意愿和生活的行为,而且总是大失所望。 ----雨果《悲惨世界》
●正如树叶的枯荣,人类的世代也是如此。
秋风将树叶吹落到地上,春天来临,
林中又会萌发,长出新的绿叶,
人类也是一代出生,一代凋零。 ----荷马《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初升的有玫瑰色手指的黎明 ----荷马《奥德赛》
●以身作则对好人来说是固然是绝伦的大好事;但对坏人来说,它的害处是无以复加的 ----荷马
●欧洲四大史诗诗人 荷马 维吉尔 但丁 米尔顿